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佛遺教經》解說第122句【汝等比丘!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脫;】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22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22句】( 請調高畫質至53分32秒

    第八品 ✩  捨自諦──離戲論 The Virtue of Restraint from Idle Talk (122~124)

    [122] 汝等比丘!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脫;

    【譯文】{比丘們!所有與『四聖諦』相違背的言論,都叫戲論!
    這些,街談巷議、卑劣庸俗的邪說,增長貪瞋痴、讓『心』散亂。
    如果,是一位佛教出家眾,那就更不用說,他是無法了脫生死的!}


    〖解說〗{《相應部經典‧無記說相應‧無記品‧讖摩長老尼經》說示(停止空談):
    ☆ 離戲論(捨自諦) ➾ 如來譬如大海、戲論譬如沙粒。
    『「大王!汝對此以作如何思惟?
    於汝以誰之主財官、或符號術者、或計算者,有能計算恆河之沙:
    『沙有幾何數量或沙有幾百數量,或沙有幾百千數量耶?』」
    「大姊!否,此不能。」
    「然則,於汝以誰之主財官、或符號術者、或計算者,有能計算大海之水:
    『水有幾何計量,或水有幾百斗量,或水有幾百千斗量耶?』」
    「大姊!否,此為不能。」
    「此何故耶?」
    「大姊!海量大而甚深、不可測、難計量。」
    「是於此同理,大王!無論以如何之色(受想行識)示如來,
    如來對此色(受想行識)已予捨棄,如斷其根,
    切斷多羅樹之幹,非為存在者,是未來之不生者。
    大王!如來譬如大海,脫離色(受想行識)之測量,甚深、不可測、難計量。
    故不適言:『如來死後,是存在』;
    亦不適言:『如來死後,不存在』;
    亦不適言:『如來死後,存在又不存在』;
    亦不適言:『如來死後,非存在又非不存在』。」』}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21句【若人有:『智慧之照!』雖無天眼;而是,明見人也,是名:『智慧!』】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21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21句】( 請調高畫質至52分12秒

    [121] 若人有:『智慧之照!』雖無天眼;而是,明見人也,是名:『智慧!』

    【譯文】{如果,一個人有:『照見四聖諦智慧』的法眼與慧眼!
    即使沒有觀看三界的天眼;然而,他確實是一位明白『法』的人。
    以上所說!照見四聖諦、實踐八聖道分,這就叫做:『般若智慧!』}


    〖解說〗{一位完成八聖道分、證得慧解脫的聖者已圓滿:十無學。
    並且,(正解脫)徹見(正智)漏盡智與無生智自證自知:
    『生已漏盡,梵行已立;應作已辦,不受後有!』
    白話文(語譯)──
    (漏盡智:)
    這是我經歷百千萬劫、輪迴苦海的最後一期生命;
    由於堅苦卓絕地修行,使我斷除了一切漏流煩惱。
    (無生智:)
    佛法已實踐自覺覺他、教化春秋的事業皆已圓滿;
    所以我不再進入母胎,或繼續輪迴的生命形式了!
    ★ 什麼叫做:『十無學』呢?十無學(就是) ➾
    ➊ 正見;➋ 正思惟;➌ 正語;➍ 正業;➎ 正命;
    ➏ 正精進;➐ 正念;➑ 正定;➒ 正智;➓ 正解脫。
    ★ 什麼叫做:『有學』呢?(就是) ➾
    佛弟子,還在學習戒、定、慧,修學還沒圓滿。(沒有畢業!)
    ★ 什麼叫做:『無學』呢?(就是) ➾
    聖弟子,圓滿成就戒、定、慧,所以不必再學。(已經畢業!)
    ★ 什麼叫做:無學『正見』呢?(就是) ➾
    如實智見(四聖諦)以及去除疑惑、無我、無身見、四不壞信──已經圓滿學習!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一的已斷五支;九清淨的見清淨、斷疑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道跡智見清淨、智見清淨;五法蘊身的慧蘊。)
    ☆ 什麼叫做:『如實智見』呢?(就是) ➾

     (意根:觀察者/被觀察者)
        ╭→六境┄╮        ╭→不滅心行(心解脫)→四無色禪(捨根未滅)┄┄┄╮
        │    ↓        ┆                        ┆
     ╭→➊│(結果)六識╮      捨念→滅心行(涅槃智)→俱解脫(正解脫)╮    ↓
     ┆  │    ↑ ┆      ↑    ┆              ↓    無
     ┆  ╰→六根┄╯ ┆ ╭→不作意╯    ╰→慧解脫(正解脫)┄→解脫智見┄╮  明
     ┆         ┆ ┆(滅有對想)           (漏盡智和無生智)↓  ︵
     ┆(如理/非理作意)↓ ┆                          有  輪
     ┆    ╭→法境┄→➌六觸(無常、苦、無我/無為三觸:無相、無願、空)   明  迴
     ┆    │(客體)↑ ┆                          ┆  ︶
     ┆   ➁│    ┆ ┆(語行:尋、伺) (如理思惟)           ↓  ┆
     ┆    │    ┆ ╰→作意┄╮  ╭→心行(受、想)╮ (日常生活)十無學┄╮↓
     身    ╰→意根┄╯      ↓  ┆        ↓           ├╮
     行     (認知)  (四念住)念頭→正念    如實知見┄→八正道(戒定慧)┄╯┆
     ︵                ┆            ↗           ↓
     呼                ╰┄→妄念   不如實知見┄→八邪道(貪瞋痴)┄┄╮
     吸                   ┆        ↑            ┆
     ︶                   ╰→心行(受、想)╯            ┆
     ↑                     (非理思惟)              ┆
     ╰┄┄┄三業(身業、語業、意業)←┄┄┄┄┄┄┄┄┄┄┄┄┄┄(佛曆 2562.6.19)←┄╯

     ✰ 注意!這裡➊與➁的根境不同,才有➌六觸,否則會變成〝識〞是常住的常見。
     ✎ 原始佛法裡的〝無相心法〞:涅槃,是無取才能〝滅心〞,而不是生〝妙心〞!
     ☀ 功德圓滿的十無學,並不是不思善、不思惡,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無漏智慧。

    《相應部經典‧因緣相應‧家主品‧苦經》說示(根境識三者和合):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苦(聖諦與集聖諦)之生起原因,
    與苦(滅聖諦與道聖諦)之放下(重擔)。
    汝等諦聽,當善思念。我則宣說。」
    彼等諸比丘答世尊曰:「大德!唯然。」
    世尊以此宣說:
    「〔一〕又,諸比丘!何者是苦(聖諦與集聖諦)之已生起原因耶?
    ➊ 依眼攀緣於色,而出現眼識──
    ⑴ 三者和合,已有觸;
    ⑵ 觸為助緣,而有受;
    ⑶ 受為助緣,而有愛;
    諸比丘!此乃苦(聖諦與集聖諦)之已生起原因。
    ➋ 依耳攀緣於聲,而出現耳識……
    ➌ 依鼻攀緣於香,而出現鼻識……
    ➍ 依舌攀緣於味,而出現舌識……
    ➎ 依身攀緣於觸,而出現身識……
    ➏ 依意攀緣於法,而出現意識──
    ⑴ 三者和合,已有觸;
    ⑵ 觸為助緣,而有受;
    ⑶ 受為助緣,而有愛;
    諸比丘!此乃苦(聖諦與集聖諦)之已生起原因。
    〔二〕又,諸比丘!何者是苦(滅聖諦與道聖諦)之已放下(重擔)耶?
    ➀ 依眼攀緣於色,而出現眼識──
    ⑴ 三者和合,已有觸;
    ⑵ 觸為助緣,而有受;
    ⑶ 受為助緣,而有愛;
    ⑷ 又,依(如實智見)其愛之完全離貪、滅盡無餘(涅槃),已有取滅;
    ⑸ 依取滅,已有有滅;
    ⑹ 依有滅,已有生滅;
    ⑺ 依生滅,而有現在之老死、愁、悲、苦、憂、惱滅。
    如是,乃全苦蘊之滅。
    諸比丘!此乃苦(滅聖諦與道聖諦)之已放下(重擔)。
    ➁ 依耳攀緣於聲,而出現耳識……
    ➂ 依鼻攀緣於香,而出現鼻識……
    ➃ 依舌攀緣於味,而出現舌識……
    ➄ 依身攀緣於觸,而出現身識……
    ➅ 依意攀緣於法,而出現意識──
    ⑴ 三者和合,已有觸;
    ⑵ 觸為助緣,而有受;
    ⑶ 受為助緣,而有愛;
    ⑷ 又,依(如實智見)其愛之完全離貪、滅盡無餘(涅槃),已有取滅;
    ⑸ 依取滅,已有有滅;
    ⑹ 依有滅,已有生滅;
    ⑺ 依生滅,而有現在之老死、愁、悲、苦、憂、惱滅。
    如是,乃全苦蘊之滅。
    諸比丘!此乃苦(滅聖諦與道聖諦)之已放下(重擔)。」』
    ★ 什麼叫做:無學『正思惟』(正思)呢?(就是) ➾
    如理思惟、無害思惟、有慚有愧、慎思四依(斷惡修善的思惟)──已經圓滿學習!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七的濁思已淨;九清淨的道非道智見清淨、道跡智見清淨、智見清淨;五法蘊身的慧蘊。)
    ★ 什麼叫做:無學『正語』呢?(就是) ➾
    ➊ 遠離『妄語』;➋ 遠離『離間語』;➌ 遠離『粗惡語』;
    ➍ 遠離『雜穢綺語』──已經圓滿學習!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五的已捨自諦;九清淨的戒清淨;五法蘊身的戒蘊。)
    ★ 什麼叫做:無學『正業』呢?(就是) ➾
    身業、語業、意業,三業要清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身行、語行、心行,三行要清淨(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已經圓滿學習!
    ⑴ 『三業』和『三行』有什麼不同呢?
    三業,是外在戒德的完美無瑕;三行,是內在定慧的端嚴圓滿。
    其實,『身業』和『身行』,以及『語業』和『語行』,是類似的!
    差別在於:『身業』或『語業』是肢體和語言行為,任何人都可以觀察得到;
    『身行』或『語行』是生理和心理現象,除了自己以外別人不容易觀察得到。
    ⑵ 那麼,『意業』和『心行』,有何不同呢?
    解答:意業,如果只在自己心中對話,其實也是『語行』的一種。
    ⑶ 這樣,什麼是『語行』呢?
    包括口語、文字,或心中的自言自語,或企圖心、動機……
    計劃安排、思考尋求、尋伺有關的行蘊,都是:『語行』。
    尋,是意根向內外境界攀緣的心;
    伺,意根等待接收內外刺激的心。
    ⑷ 最後,什麼是『心行』呢?
    與『受蘊』和『想蘊』有關的心理活動,才是『心行』。
    受蘊,是指由接觸所生起的感受,例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想蘊,不含動機的內在心理活動,例如:歡喜、憂愁、想過去未來。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二的具足六支;九清淨的戒清淨;五法蘊身的戒蘊。)
    ★ 什麼叫做:無學『正命』呢?(就是) ➾
    聖弟子:『不以,錯誤方式營取生活;而以,正確方式經營生活。』
    不以違反倫理道德、五戒、比丘或比丘尼戒律為條件來謀取生計──已經圓滿學習!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六的求已斷盡;九清淨的戒清淨;五法蘊身的戒蘊。)
    ★ 什麼叫做:無學『正精進』(正勤)呢?(就是) ➾
    四正勤、五根、五力──已經圓滿學習!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四的慎思四依;九清淨的心清淨;五法蘊身的定蘊。)
    ★ 什麼叫做:無學『正念』呢?(就是) ➾
    四念住、七菩提分──已經圓滿學習!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三的心念一護;九清淨的心清淨;五法蘊身的定蘊。)
    ★ 什麼叫做:無學『正定』呢?(就是) ➾
    四靜慮、四神足、四無量心──已經圓滿學習!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八的身行寂靜;九清淨的心清淨;五法蘊身的定蘊。)
    ★ 什麼叫做:無學『正智』呢?(就是) ➾
    包括『涅槃智』,以及『盡智和無生智』二智,『盡智』也叫做漏盡智;
    盡智和無生智『二智』也叫做解脫智、解脫觀智、內觀智慧或解脫智見。
    盡智和無生智,是專指無學聖者,所證悟的!
    涅槃智,是無學聖者或有學聖者,所證悟的!
    涅槃智,指無學聖者或有學聖者的無間滅智;
    有學聖者,所證悟的涅槃智,未圓滿無為法;
    無學聖者,所證悟的涅槃智,等同於漏盡智。
    漏盡智,滅盡了三漏:慾漏、有漏、無明漏。
    正智,是斷除:① 貪不善根、② 瞋不善根、③ 痴不善根。
    正智,也叫做:聖智、聖慧;
    正智,也就是:『明行足』的『明』;
    正智,也就是:『明與解脫』的『明』。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十的慧善解脫;九清淨的慧清淨;五法蘊身的解脫智見蘊。)
    ★ 什麼叫做:無學『正解脫』呢?(就是) ➾
    經驗滅心的『涅槃智』而離貪、獲得『正解脫』。
    有學聖者所經驗的離貪是有為法,也是無為法。
    正解脫,有兩種涵義,就是『慧解脫和俱解脫』。
    第一種『慧解脫』的涵義──
    涅槃的心:『① 由貪心解脫,② 由瞋心解脫,③ 由痴心解脫』;
    也就是說:心由『① 慾漏解脫,② 有漏解脫,③ 無明漏解脫』。
    第二種是『俱解脫』的涵義──
    也就是依八解脫證得『無漏心解脫和慧解脫』的意思。
    正解脫,導致二種無漏的『正智』:漏盡智和無生智。
    正解脫,也叫做:聖解脫;
    正解脫,也就是:『明行足』的『行』;
    正解脫,也就是:『明與解脫』的『解脫』。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九的心善解脫;九清淨的解脫清淨;五法蘊身的解脫蘊。)
    ★ 『正智』和『正解脫』有什麼不同呢?
    『正智』(涅槃智、漏盡智和無生智)是依慧而證;
    『正解脫』(無漏的心解脫、俱解脫)是依身而證。

    《長部經典‧波梨品‧第三十三經‧合誦經》說示(四應證法):
    『➊ 宿住之事──宿住隨念智,應依念而證;
    ➋ 死生之事──有情生死,應依眼而證;
    ➌ 八解脫──俱解脫者,應依身而證;
    ➍ 漏盡──漏盡智,應依慧而證。』
    ★ 『正智』和『正解脫』有什麼互動關係呢?
    『正智』關於『識蘊』,解脫智見蘊(慧根)所攝;
    『正解脫』關於『行蘊』,被解脫蘊(定根)所攝。
    正智的『涅槃智』是因在前;『正解脫』是果在後。
    正智的『漏盡智』是果在後;『正解脫』是因在前。

    《相應部經典‧因緣相應‧十力品‧漏盡之緣經》說示(先有解脫,才有漏盡):
    〝諸比丘!我依知、見說漏之滅盡,非不知、不見而說。
    諸比丘!如何知、如何見為漏之滅盡耶?
    色如是如是,色之集如是如是,色之滅如是如是;
    受如是如是,受之集如是如是,受之滅如是如是;
    想如是如是,想之集如是如是,想之滅如是如是;
    行如是如是,行之集如是如是,行之滅如是如是;
    識如是如是,識之集如是如是,識之滅如是如是。
    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為漏之滅盡。
    諸比丘!滅盡之時,我說於(漏)滅盡之智,為有緣而非無緣。
    〔一〕諸比丘!何為(漏)盡智之緣耶?
    當謂:『是解脫(──正解脫)。』
    諸比丘!我說解脫是有緣而非無緣。
    〔二〕諸比丘!何為解脫之緣耶?
    當謂:『是離貪(──涅槃智)。』〞

    《長部經典‧戒蘊品‧第九經‧布吒婆樓經》說示(最初想生,而後智生):
    『〈壹、由不思慮、不作意 ─➢ 滅盡諸想 ➲〉
    ☆ Saññagga 想( Sañña )之頂點( Agga 最初 ) ➾ 最初之想、最初想之頂點。
    ☆ 頂點( Agga ) ➾ 指內觀的對象、最初心意、慧眼或第三眼。
    世尊曰:「布吒婆樓!確實,比丘即是由此自己(先前)之想;
    彼依各各某處先前之因緣,隨順其次第,以觸證最初想之頂點。
    彼立於最初想之頂點時,謂:
    『思慮對於我為惡;
    不思慮對於我為善。
    實然!我若既欲思慮、又欲準備造作者,
    則我若欲滅此想,其他之粗想又會再生;
    無論如何!我既不應思慮、亦不應準備造作。』
    因此,彼既不思慮、亦不準備造作。
    由於,彼既不思慮、亦不準備造作;
    則當下彼想既滅,其他之粗想亦不生;
    故彼觸證(涅槃智之)滅盡。
    實如是,布吒婆樓!能夠隨順先前之次第,滅盡增上之想、有意識之準備,而到達入定。
    布吒婆樓!汝如何思惟耶?
    是否以前?於汝亦曾聞如是者:『隨順先前之次第,滅盡增上之想、有意識之準備,而到達入定』耶?」
    「否,大德!
    大德!我唯由世尊之所說而知之,即:
    『布吒婆樓!確實,比丘即是由此自己(先前)之想;
    彼依各各某處先前之因緣,隨順其次第,以觸證最初想之頂點。
    彼立於最初想之頂點時,謂:
    「思慮對於我為惡;
    不思慮對於我為善。
    實然!我若既欲思慮、又欲準備造作者,
    則我若欲滅此想,其他之粗想又會再生;
    無論如何!我既不應思慮、亦不應準備造作。」
    因此,彼既不思慮、亦不準備造作。
    由於,彼既不思慮、亦不準備造作;
    則當下彼想既滅,其他之粗想亦不生;
    故彼觸證(涅槃智之)滅盡。
    實如是,布吒婆樓!能夠隨順先前之次第,滅盡增上之想、有意識之準備,而到達入定。』」
    「諸如此類,布吒婆樓!」
    〈貳、想之頂點 ─➢ 滅盡諸想 ➲〉
    「大德!世尊所教說:最初想之頂點,是一?
    或所教說:最初想之頂點,是多耶?」
    「布吒婆樓!我既教說:最初想之頂點,是一!
    亦教說:最初想之頂點,是多!」
    「大德!若如是者,世尊如何既教說:最初想之頂點,是一?
    亦教說:最初想之頂點,是多耶?」
    「布吒婆樓!實是依據各各(不同)觸證滅盡之方式;
    我則(因材施教)如彼之情況而教說:最初想之頂點。
    實如是,布吒婆樓!我既教說(俱解脫之行者):最初想之頂點,是一!
    亦教說(慧解脫之行者):最初想之頂點,是多!」
    〈叁、最初想生 ─➢ 而實智生 ➲〉
    「大德!最初想生,而後智生耶?最初智生,而後想生耶?或想與智,是非前非後生耶?」
    「布吒婆樓!實是最初想生,而後智生;因有(滅盡)想之生起,而有(涅槃)智之生起。
    如是彼等自知:『然!緣此而我智慧生。』
    布吒婆樓!實依此理由,而知正是:『最初想生,而後智生;因有(滅盡)想之生起,而有(涅槃)智之生起。』」』

    《增支部經典‧十集‧五十經篇之三‧沙門想品‧以明為先經》說示(正智能生起正解脫):
    『諸比丘!以明為先,依諸善法之成就,隨後而有慚、有愧。
    諸比丘!若有明者,則能生起有智之正見;
    若有正見者,則能生起正思惟;
    若有正思惟者,則能生起正語;
    若有正語者,則能生起正業;
    若有正業者,則能生起正命;
    若有正命者,則能生起正精進;
    若有正精進者,則能生起正念;
    若有正念者,則能生起正定;
    若有正定者,則能生起正智;
    若有正智者,則能生起正解脫。』

    《小部經典‧如是語‧四集‧漏盡經》說示(最初漏盡智,從此了解脫):
    『「諸比丘!我說(正)知者、(正)見者而有漏盡,非不知者,非不見者。
    然諸比丘!於知何者、見何者而有漏盡耶?
    諸比丘!此為苦!知者、見者為盡有漏者。
    諸比丘!此為苦之集起,知者、見者為盡有漏者。
    諸比丘!此為苦之滅盡,知者、見者為盡有漏者。
    諸比丘!此為導向苦滅之道跡,知者、見者為盡有漏者。
    實諸比丘!如是知者、見者而有漏之盡。」世尊說此義已。
    於此處如是說(偈語):
    「勤學有學者,能行直道者;
    最初漏盡智,從此悟無間;
    從此了解脫,解脫智放捨;
    生起漏盡智,此繫縛已滅;
    汝莫懈怠此,無智名愚者;
    學習達涅槃,枷鎖盡脫落。」』
    ★ 什麼叫做:『法智』呢?(就是) ➾
    四諦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的道跡智,稱為:『法智』。

    《相應部經典‧因緣相應‧伽拉羅剎利品‧智事經》說示(法智與類智):
    〝諸比丘!四十四智事為何耶?
    ① 老死智、② 老死集智、③ 老死滅智、④ 趣向老死滅之道跡智;
    ⑤ 生智、⑥ 生集智、⑦ 生滅智、⑧ 趣向生滅之道跡智;
    ⑨ 有智、⑩ 有集智、⑪ 有滅智、⑫ 趣向有滅之道跡智;
    ⑬ 取智、⑭ 取集智、⑮ 取滅智、⑯ 趣向取滅之道跡智;
    ⑰ 愛智、⑱ 愛集智、⑲ 愛滅智、⑳ 趣向愛滅之道跡智;
    ㉑ 受智、㉒ 受集智、㉓ 受滅智、㉔ 趣向受滅之道跡智;
    ㉕ 觸智、㉖ 觸集智、㉗ 觸滅智、㉘ 趣向觸滅之道跡智;
    ㉙ 六入處智、㉚ 六入處集智、㉛ 六入處滅智、㉜ 趣向六入處滅之道跡智;
    ㉝ 名色智、㉞ 名色集智、㉟ 名色滅智、㊱ 趣向名色滅之道跡智;
    ㊲ 識智、㊳ 識集智、㊴ 識滅智、㊵ 趣向識滅之道跡智;
    ㊶ 行智、㊷ 行集智、㊸ 行滅智、㊹ 趣向行滅之道跡智。
    諸比丘!此等(道跡智)是謂:『四十四智事』……
    諸比丘!① 聖弟子知如是之老死(等因緣);
    ② 知如是老死(等因緣)之集;
    ③ 知如是老死(等因緣)之滅;
    ④ 知如是趣向老死(等因緣)滅之道跡。
    此乃彼(道跡智,總共四十四智事)之『法智』。〞
    ★ 什麼叫做:『類智』呢?(就是) ➾
    古今都如此證得『四聖諦』的道跡──
    超越時空的智慧,就稱為:『類智』。
    換句話說:不知道四聖諦,就不知道類智;
    不知類智,是對過去、未來一切法的無知。
    〝彼由此等見法(智)、知法(智),達於無時(超越時間)、
    已深入法(智),導向過去、未來之(道跡)──
    ⑴ 於過去,沙門或婆羅門,如何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之滅、
    知趣向老死滅之道跡耶?
    一切彼等,正如我今者之知(四聖諦)如是、如是耶?
    ⑵ 於未來,沙門或婆羅門,如何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之滅、
    知趣向老死滅之道跡耶?
    一切彼等,正如我今者之知(四聖諦)如是、如是耶?
    此為彼(四諦智,總共一百三十二智事)之『類智』。
    ⑶ 諸比丘!聖弟子,有此等清淨、皎潔二智,即:
    『法智』與『類智』是。
    諸比丘!此聖弟子被稱為──
    『⓵ 也像這樣完全顯現(法智);
    ⓶ 也像這樣完全見到(法智);
    ⓷ 也像這樣通達(四聖諦)正法;
    ⓸ 也像這樣徹見(四聖諦)正法;
    ⓹ 也像這樣具足有學法智;
    ⓺ 也像這樣具足有學三明(部份之宿世、天眼、漏盡);
    ⓻ 也像這樣由聽法入法流;
    ⓼ 也像這樣決擇般若聖慧;
    ⓽ 也像這樣打開甘露門扉而住──不死涅槃。』〞
    ★ 什麼叫做:『法住智』與『涅槃智』呢?(就是) ➾
    對於法智(道跡智)與類智(四諦智),能夠如實智見,就是:『法住智』。
    對於『法住智』(如實智見),能夠厭患離貪,就是:『涅槃智』(正智)。

    《相應部經典‧因緣相應‧伽拉羅剎利品‧智事二經》說示(法住智與涅槃智):
    『諸比丘!七十七智事者何耶?
    ➊ ⑴ 緣生而有老死之智,⑵ 無生則無老死之智;
    ⑶ 又過去世,亦緣生而有老死之智,⑷ 無生則無老死之智;
    ⑸ 又未來世,亦緣生而有老死之智,⑹ 無生則無老死之智;
    ⑺ 又凡彼(老死智)之法住智,此亦為(漏)盡法、
    壞空法、離貪染法、滅盡法之(涅槃)智。
    ➋ ⑴ 緣有而有生之智,⑵ 無有則無生之智……
    ⑺ 又凡彼(生智)之法住智,此亦為(漏)盡法、
    壞空法、離貪染法、滅盡法之(涅槃)智。
    ➌ ⑴ 緣取而有有之智,⑵ 無取則無有之智……
    ➍ ⑴ 緣愛而有取之智,⑵ 無愛則無取之智……
    ➎ ⑴ 緣受而有愛之智,⑵ 無受則無愛之智……
    ➏ ⑴ 緣觸而有受之智,⑵ 無觸則無受之智……
    ➐ ⑴ 緣六入處而有觸之智,⑵ 無六入處則無觸之智……
    ➑ ⑴ 緣名色而有六入處之智,⑵ 無名色則無六入處之智……
    ➒ ⑴ 緣識而有名色之智,⑵ 無識則無名色之智……
    ➓ ⑴ 緣行而有識之智,⑵ 無行則無識之智……
    ⑺ 又凡彼(識智)之法住智,此亦為(漏)盡法、
    壞空法、離貪染法、滅盡法之(涅槃)智。
    ⓫ ⑴ 緣無明而有行之智,⑵ 無無明則無行之智;
    ⑶ 又過去世,亦緣無明而有行之智,⑷ 無無明則無行之智;
    ⑸ 又未來世,亦緣無明而有行之智,⑹ 無無明則無行之智;
    ⑺ 又凡彼(行智)之法住智,此亦為(漏)盡法、
    壞空法、離貪染法、滅盡法之(涅槃)智。
    諸比丘!此等謂之七十七智事。』
    ★ 什麼叫做:『漏流煩惱』呢?漏流煩惱(就是) ➾
    ➀ 三漏(慾漏、有漏、無明漏),以及……
    ➁ 四暴流(慾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
    ★ 什麼叫做:『暴流』呢?
    『暴流』也稱為『軛』,有四軛:慾軛、有軛、見軛、無明軛。
    『暴流』如洪災,若不趕快撤離,土石流來時,會有滅頂之災!
    『軛』好比五蘊重擔,身在暴流又放不下四軛,是非常危險的!

    《小部經典‧法句經‧比丘品‧小偷聽輸屢那比丘說法經》說示(如何橫渡暴流):
    『(三七○偈:)
    「切斷五下分結又捨棄五上分結,同時勤修五根(信進念定慧);
    超越五執著(愛欲、瞋恚、惛眠、掉悔與疑惑)之比丘──
    是名已橫渡暴流者(慾暴流、有暴流、見暴流和無明暴流)。」
    (❄ 法句經故事:虔誠的女士和小偷 ~☺)
    從前有一位女士非常富有,她有個名叫輸屢那的兒子出家為比丘。
    有一次輸屢那在回祇樹給孤獨園時經過家鄉而遇見他母親;
    他母親就以他的名義籌劃一個盛大的佈施大會。
    他母親聽說他善於說法,就請他在大會上開示。
    他答應了,他母親又為此搭了一個大帳蓬。
    包括他母親在內,有很多人都來聽他說法。
    當他母親正在聽法時,一群小偷闖入她家。
    小偷的首領跑到大帳蓬去監視她,
    如果她知道家中遭竊,而提早回家的話就要殺死她。
    可是當家中留守的女僕來通知她家裡有小偷時,她只冷靜的說:
    「讓他們拿走我所有的錢財吧!我不在乎!
    不要在我聽法的時候來打擾我。」
    說完後,打發女僕回去。
    這時候,坐在她身邊不遠處的小偷首領,也聽見她與女僕的應答。
    她的話讓他想到:
    「如果我們果真拿走這位有智慧且高貴的女士的錢財,
    將來一定會被處罰。
    也許甚至會遭到雷殛。」
    他這麼一想就心生警惕,趕緊到她家去;
    命令屬下歸還所有財物,一齊去聽輸屢那說法。
    輸屢那說法完畢時,已經是破曉時分。
    小偷首領率領屬下向輸屢那的母親認錯並請她原諒。
    心性仁慈且信仰虔誠的她就原諒他們。
    這群小偷明白他們的惡行後,就出家加入僧伽為比丘;
    並且得到輸屢那的教誨後,到林子裡去禪修。
    佛陀也放光,告誡他們精進修行究竟清靜。』
    ★ 什麼叫做:『慾暴流』(慾漏、慾軛)呢?(就是) ➾
    在五欲上:受用各種人間歡樂、物質慾望的強烈追求。
    (它相當於:慾取、愛欲蓋、瞋恚蓋、愛欲結、瞋恚結、愛染隨眠、瞋隨眠。)
    ★ 什麼叫做:『有暴流』(有漏、有軛)呢?(就是) ➾
    有,是擁有自我、實現自我、執著自我:天上地下、惟我獨尊!
    在精神上:極端的自我主義,卻又極端的掩飾自我、包裝自我。
    (它相當於:我語取、色貪結、無色貪結、慢結、掉舉結、慢隨眠、有貪隨眠。)
    ★ 什麼叫做:『見暴流』(見軛)呢?(就是) ➾
    在知見上:接受各類從小養成、先入為主、被他人所灌輸邪惡的主張。
    (它相當於:見取、戒禁取、掉悔蓋、疑惑蓋、有身見結、疑結、戒禁取結、見隨眠、疑隨眠。)
    ★ 什麼叫做:『無明暴流』(無明漏、無明軛)呢?(就是) ➾
    在智慧上:由於對四聖諦的無知和不如理作意,以至生起:
    心智惛沈散亂、意志不受控制、各類潛意識反彈心理疾病……。
    (它相當於:我語取、惛眠蓋、無明結、無明隨眠。)
    ★ 『三漏』和『四暴流』有什麼不同呢?
    『暴流』是大洪水『漏』是小水滴,表示煩惱減輕!
    初果以上,已斷見暴流的『三結』,所以剩下三漏。
    ★ 什麼叫做:『三結』呢?(就是) ➾
    初果所斷五下分結中的三結:有身見結、疑結、戒禁取結。
    ★ 什麼叫做:『重擔』呢?(就是) ➾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重擔品‧重擔經》說示(看見四聖諦解除五蘊重擔):
    『五蘊成重擔,人為負荷者;負荷乃大苦,放下斯為樂。
    已捨重擔者,不荷其他擔;拔除渴愛根,離欲般涅槃。』
    ➊ 五取蘊苦,叫做:『重擔!』是『苦聖諦』;
    ➋ 士夫挑擔,叫做:『擔者!』是『道聖諦』;
    ➌ 渴愛喜貪,叫做:『取擔!』是『集聖諦』;
    ➍ 渴愛離滅,叫做:『捨擔!』是『滅聖諦』。}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20句【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20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20句】( 請調高畫質至51分40秒

    [120] 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

    【譯文】{所以,你們佛弟子,應當恆常憶念──
    聞慧:由聽聞善知識開示佛法,所得來的智慧;
    思慧:由聞法後如理思惟佛法,所得來的智慧;
    修慧:由聞思佛法後修八正道,所得來的智慧;
    每天!自己要努力、安排功課、不斷地求進步!}


    〖解說〗{★ 什麼叫做:『聞慧』呢?
    『聞慧』是恭聞善知識開示『四聖諦』。
    ★ 什麼叫做:『思慧』呢?
    『思慧』是如理思惟佛陀的『慎思四依』。
    ★ 什麼叫做:『修慧』呢?
    『修慧』是依照『慎思四依』努力實踐八聖道分(八正道)。
    ★ 為何叫做:如理思惟佛陀的『慎思四依』呢?
    因為!即使佛陀也必須『慎思四依』(省思四正勤) ➾
    ➀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追隨善法(就好像:修勤──四依法、四聖種);
    ➁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忍受善法(就好像:隨護勤──忍受困境);
    ➂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避免惡法(就好像:律儀勤──迴避惡處);
    ➃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斷除惡法(就好像:斷勤──斷三惡尋)。

    《長部經典‧波梨品‧第三十三經‧合誦經》說示(四識住):
    ☆ 四識住( Catasso viññāṇaṭṭhitiyo ) ➾
    識蘊以色為境、以受為境、以想為境、以行為境。
    『➊ 友!緣色而豎立識,以色為境,以色為依,以喜為食,增長、增益、增廣;
    ➋ 友!緣受而豎立識,以受為境,以受為依,以喜為食,增長、增益、增廣;
    ➌ 友!緣想而豎立識,以想為境,以想為依,以喜為食,增長、增益、增廣;
    ➍ 友!緣行而豎立識,以行為境,以行為依,以喜為食,增長、增益、增廣。』

    《相應部經典‧念住相應‧那爛陀品‧純陀經》說示(五分法身):
    ☆ 五分法身( Pañca dhammakkhandhā ) ➾
    是指你所有的修行過程、一切的辛勞將不會白廢!
    祂們都將會成為──您『因圓果滿』時候的法身。
    ➊ 戒身( Sīlakkhandhaṃ );
    ➋ 定身( Samādhikkhandhaṃ );
    ➌ 慧身( Paññākkhandhaṃ );
    ➍ 解脫身( Vimuttikkhandhaṃ );
    ➎ 解脫智見身( Vimuttiñāṇadassanakkhandhaṃ )。

    《相應部經典‧因緣相應‧伽拉羅剎利品‧思經》說示(聞思修慧之一):
    ☆ 本經大意 ➾
    透過對身心的觀察,滅盡憍慢的想法,和感知──
    未來再生(之識蘊)的集起與滅盡。
    ☆ 思( Cetanā ) ➾
    思 = 意圖 = 念頭 = 深切注意。
    ☆ 感知想法( Ceteti ) ➾
    感知:五感的察覺;想法:心的察覺。
    ☆ 純一( Kevalassa ) ➾
    字義叫做:單獨存在、純一無雜、完全狀態。
    又或譯為:獨一、唯一、全部、獨存、太極。
    『〔一、前言 ➥〕
    舍衛城之因緣。
    [爾時,世尊曰:]
    〔二、再生集起 ➥〕
    「諸比丘!不論(憍慢)想法之感知,或計劃安排,還是隨眠之潛意識;
    則依識蘊之持續時間,乃有此(內外)所緣境之存在。
    因為,當存在對(內外)所緣境之深切注意時,乃有識蘊之所依處。
    因為,當彼識蘊之所依處已被增長時,乃有未來生命之再次出生。
    因為,當存在未來生命之再次出生時,而有未來之出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
    如是,此乃『純一』之苦蘊集起。
    諸比丘!若有(憍慢)想法之感知,或計劃安排,還是隨眠之潛意識;
    則依識蘊之持續時間,乃有此(內外)所緣境之存在。
    因為,當存在對(內外)所緣境之深切注意時,乃有識蘊之所依處。
    因為,當彼識蘊之所依處已被增長時,乃有未來生命之再次出生。
    因為,當存在未來生命之再次出生時,而有未來之出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
    如是,此乃『純一』之苦蘊集起。
    〔三、再生滅盡 ➥〕
    然而,諸比丘!又若無(憍慢)想法之感知,或無計劃安排,還是無隨眠之潛意識;
    既無識蘊之持續時間,乃無此(內外)所緣境之存在。
    因為,當不存在對(內外)所緣境之深切注意時,乃無識蘊之所依處。
    因為,當彼識蘊之所依處不被增長時,乃無未來生命之再次出生。
    因為,當不存在未來生命之再次出生時,而有未來之出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熄滅。
    如是,此乃『純一』之苦蘊滅盡。」』

    《相應部經典‧因緣相應‧伽拉羅剎利品‧思二經》說示(聞思修慧之二):
    ☆ 本經大意 ➾
    透過對身心的觀察,滅盡憍慢的想法,和感知──
    所顯現之名色(色受想行四蘊)的集起與滅盡。
    ☆ 名色( Nāmarūpassa ) ➾
    名:指心理,以及我們所認識的精神世界;
    色:指生理,以及我們所認識的物理世界。
    透過想像的物理世界,也可以是名、也可以是色;
    所以,看你用在哪裡?名或色,也是可以互通的!
    名色:兩字合起來,指你所認識的一切心物現象。
    至於識:是指你所能夠認識的主體,譬如──
    靈魂!但是佛法講靈魂也是『衣服』而已!
    五蘊,就好像芭蕉樹,因為中心是空心的……
    所以,你根本找不到真正的『主人』是誰?
    因為『無我』,所以只有無為的法性(中道)──
    或稱為四聖諦、五分法身,才是永恆不變的!
    『〔一、前言 ➥〕
    [爾時,世尊]居住於舍衛城(之因緣)。
    [爾時,世尊曰:]
    〔二、名色集起 ➥〕
    「諸比丘!不論(憍慢)想法之感知,或計劃安排,還是隨眠之潛意識;
    則依識蘊之持續時間,乃有此(內外)所緣境之存在。
    因為,當存在對(內外)所緣境之深切注意時,乃有識蘊之所依處。
    因為,當彼識蘊之所依處已被增長時,乃有名色(身心)之顯現。
    [➊ 緣無明而有行蘊,
    ➋ 緣行蘊而有識蘊,
    ➌ 緣識蘊而有名色,]
    ➍ 緣名色而有六入處,
    ➎ 緣六入處而有觸覺,
    ➏ 緣觸覺而有受蘊,
    ➐ 緣受蘊而有渴愛,
    ➑ 緣渴愛而有取著,
    ➒ 緣取著而有生存,
    ➓ 緣生存而有出生,
    ⓫ 緣出生而有⓬ 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
    如是,此乃『純一』之苦蘊集起。
    諸比丘!若有(憍慢)想法之感知,或計劃安排,還是隨眠之潛意識;
    則依識蘊之持續時間,乃有此(內外)所緣境之存在。
    因為,當存在對(內外)所緣境之深切注意時,乃有識蘊之所依處。
    因為,當彼識蘊之所依處已被增長時,乃有名色(身心)之顯現。
    緣名色而有六入處……乃至……而有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
    如是,此乃『純一』之苦蘊集起。
    〔三、名色滅盡 ➥〕
    然而,諸比丘!又若無(憍慢)想法之感知,或無計劃安排,還是無隨眠之潛意識;
    既無識蘊之持續時間,乃無此(內外)所緣境之存在。
    因為,當不存在對(內外)所緣境之深切注意時,乃無識蘊之所依處。
    因為,當彼識蘊之所依處不被增長時,乃無名色(身心)之顯現。
    [① 當無明無餘、離貪、滅盡而行蘊滅,
    ② 行蘊滅而識蘊滅,
    ③ 識蘊滅而名色滅,]
    ④ 名色滅而六入處滅,
    ⑤ 六入處滅而觸覺滅,
    ⑥ 觸覺滅而受蘊滅,
    ⑦ 受蘊滅而渴愛滅,
    ⑧ 渴愛滅而取著滅,
    ⑨ 取著滅而生存滅,
    ⑩ 生存滅而出生滅,
    ⑪ 出生滅而⑫ 老死、愁、悲、苦、憂、惱熄滅。
    如是,此乃『純一』之苦蘊滅盡。」』

    《相應部經典‧因緣相應‧伽拉羅剎利品‧思三經》說示(聞思修慧之三):
    ☆ 本經大意 ➾
    透過對身心的觀察,滅盡憍慢的想法,和感知──
    被親族所繫縛(之識蘊)的集起與滅盡。
    『〔一、前言 ➥〕
    [爾時,世尊]居住於舍衛城(之因緣)。
    [爾時,世尊曰:]
    〔二、繫縛集起 ➥〕
    「諸比丘!不論(憍慢)想法之感知,或計劃安排,還是隨眠之潛意識;
    依識蘊之持續時間,乃有此(內外)所緣境之存在。
    因為,當存在對(內外)所緣境之深切注意時,乃有識蘊之所依處。
    因為,當彼識蘊之所依處已被增長時,乃有親族之繫縛。
    因為,當存在親族之繫縛時,乃有往來之投胎轉生。
    因為,當存在往來之投胎轉生時,乃有生死。
    因為,當存在生死時,而有未來之出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
    如是,此乃『純一』之苦蘊集起。
    諸比丘!若有(憍慢)想法之感知,或計劃安排,還是隨眠之潛意識;
    則依識蘊之持續時間,乃有此(內外)所緣境之存在。
    因為,當存在對(內外)所緣境之深切注意時,乃有識蘊之所依處。
    因為,當彼識蘊之所依處已被增長時,乃有親族之繫縛。
    因為,當存在親族之繫縛時,乃有往來之投胎轉生。
    因為,當存在往來之投胎轉生時,乃有生死。
    因為,當存在生死時,而有未來之出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
    如是,此乃『純一』之苦蘊集起。
    〔三、繫縛滅盡 ➥〕
    然而,諸比丘!又若無(憍慢)想法之感知,或無計劃安排,還是無隨眠之潛意識;
    既無識蘊之持續時間,乃無此(內外)所緣境之存在。
    因為,當不存在對(內外)所緣境之深切注意時,乃無識蘊之所依處。
    因為,當彼識蘊之所依處不被增長時,乃無親族之繫縛。
    因為,當不存在親族之繫縛時,乃無往來之投胎轉生。
    因為,當不存在往來之投胎轉生時,乃無生死。
    因為,當不存在生死時,而有未來之出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熄滅。
    如是,此乃『純一』之苦蘊滅盡。」』}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19句【伐煩惱樹,之利斧也!』】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19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19句】( 請調高畫質至50分56秒

    [119] 伐煩惱樹,之利斧也!』

    【譯文】{簡單的說!般若智慧!滅盡煩惱,就好像是……
    徹底砍伐!五蘊煩惱貪瞋痴,有如斷根、截頭的多羅樹;
    滅盡無明!三漏──慾漏、有漏、無明漏,使未來不生;
    斷盡煩惱!斬斷輪迴之因:七隨眠、十結的銳利斧頭呀!』}


    〖解說〗{《相應部經典‧蘊相應‧華品‧聚沫喻經》說示(伐煩惱樹):
    ☆ 五蘊喻(所謂自我) ➾
    ① 聚沫喻(色蘊之色相無我);
    ② 水泡喻(受蘊之感覺無我);
    ③ 陽燄喻(想蘊之觀念無我);
    ④ 芭蕉喻(行蘊之條件無我);
    ⑤ 幻師喻(識蘊之自覺無我)。
    ☆ 佛世時期印度的季節與月份 ➾
    ① 熱季( Gimha ,印度月份一月至四月) ☞
    相當於公曆3月至6、7月;農曆2月16日至6月15日。
    ② 雨季( Vassa ,印度月份五月至八月) ☞
    相當於公曆7月至10、11月;農曆6月16日至10月15日。
    ③ 寒季( Sisira ,印度月份九月至十二月) ☞
    相當於公曆11月至2、3月;農曆10月16日至2月15日。
    『〈壹、說法緣起 ➲〉
    爾時,世尊住阿毘陀處之恆河邊。
    於此,世尊告諸比丘曰:
    〈貳、五蘊譬喻 ➲〉
    〔㊀ 聚沫──如色蘊 ➥〕
    「正如,諸比丘!此恆河可以引起大團泡沬。
    依其人之視力,應能看見、應能靜觀、應能如理(明智地)考察。
    當彼從看見、從靜觀,從如理考察此(泡沬)之時──
    ⑴ 應了知只是空無!
    ⑵ 應了知只是虛偽!
    ⑶ 應了知只是徒勞!
    諸比丘!因為大團泡沬如何可以變成堅實耶?
    諸如此類,諸比丘!無論任何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勝劣、遠近色蘊之色相,實亦如是!
    彼比丘看見、靜觀、明智地考察於此。
    當彼從看見、從靜觀,從如理考察此(泡沬)之時──
    ⑴ 彼了知只是空無!
    ⑵ 彼了知只是虛偽!
    ⑶ 彼了知只是徒勞!
    諸比丘!因為色蘊之色相如何可以變成堅實耶?
    〔㊁ 水泡──如受蘊 ➥〕
    正如,諸比丘!因為秋時(雨季最後月份)天降大雨,(出現)水泡於水中既生又滅。
    依其人之視力,應能看見、應能靜觀、應能如理(明智地)考察。
    當彼從看見、從靜觀,從如理考察此(水泡)之時──
    ⑴ 應了知只是空無!
    ⑵ 應了知只是虛偽!
    ⑶ 應了知只是徒勞!
    諸比丘!因為水泡如何可以變成堅實耶?
    諸如此類,諸比丘!無論任何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勝劣、遠近受蘊之感覺,實亦如是!
    彼比丘看見、靜觀、明智地考察於此。
    當彼從看見、從靜觀,從如理考察此(水泡)之時──
    ⑴ 彼了知只是空無!
    ⑵ 彼了知只是虛偽!
    ⑶ 彼了知只是徒勞!
    諸比丘!因為受蘊之感覺如何可以變成堅實耶?
    〔㊂ 陽燄──如想蘊 ➥〕
    正如,諸比丘!因為熱季最後月份,日正當中之時,激起海市蜃樓。
    依其人之視力,應能看見、應能靜觀、應能如理(明智地)考察。
    當彼從看見、從靜觀,從如理考察此(海市蜃樓)之時──
    ⑴ 應了知只是空無!
    ⑵ 應了知只是虛偽!
    ⑶ 應了知只是徒勞!
    諸比丘!因為海市蜃樓如何可以變成堅實耶?
    諸如此類,諸比丘!無論任何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勝劣、遠近想蘊之觀念,實亦如是!
    彼比丘看見、靜觀、明智地考察於此。
    當彼從看見、從靜觀,從如理考察此(海市蜃樓)之時──
    ⑴ 彼了知只是空無!
    ⑵ 彼了知只是虛偽!
    ⑶ 彼了知只是徒勞!
    諸比丘!因為想蘊之觀念如何可以變成堅實耶?
    〔㊃ 芭蕉──如行蘊 ➥〕
    正如,諸比丘!曾有男子,欲得優良之心材、尋求堅實之心材;
    當彼步行探索優良、堅實之心材時,持利斧後,欲進入森林中。
    彼可見其處,已生長出極高大、新鮮挺直之芭蕉樹莖幹。
    經彼所欲切斷其根;
    伐根後又切斷其枝;
    伐枝後又剝其樹皮。
    彼剝其樹皮,連膚材亦不可得,從何處來優良、堅實之心材耶?
    依其人之視力,應能看見、應能靜觀、應能如理(明智地)考察。
    當彼從看見、從靜觀,從如理考察此(芭蕉樹莖幹)之時──
    ⑴ 應了知只是空無!
    ⑵ 應了知只是虛偽!
    ⑶ 應了知只是徒勞!
    諸比丘!因為芭蕉樹莖幹如何可以變成堅實耶?
    諸如此類,諸比丘!無論任何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勝劣、遠近行蘊之必要條件,實亦如是!
    彼比丘看見、靜觀、明智地考察於此。
    當彼從看見、從靜觀,從如理考察此(芭蕉樹莖幹)之時──
    ⑴ 彼了知只是空無!
    ⑵ 彼了知只是虛偽!
    ⑶ 彼了知只是徒勞!
    諸比丘!因為行蘊之必要條件如何可以變成堅實耶?
    〔㊄ 幻師──如識蘊 ➥〕
    正如,諸比丘!魔術師或魔術師之服務人員,想要於十字路口(等大庭廣眾)之處表演魔術。
    依其人之視力,應能看見、應能靜觀、應能如理(明智地)考察。
    當彼從看見、從靜觀,從如理考察此(魔術)之時──
    ⑴ 應了知只是空無!
    ⑵ 應了知只是虛偽!
    ⑶ 應了知只是徒勞!
    諸比丘!因為魔術如何可以變成堅實耶?
    諸如此類,諸比丘!無論任何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勝劣、遠近識蘊之自覺,實亦如是!
    彼比丘看見、靜觀、明智地考察於此。
    當彼從看見、從靜觀,從如理考察此(魔術)之時──
    ⑴ 彼了知只是空無!
    ⑵ 彼了知只是虛偽!
    ⑶ 彼了知只是徒勞!
    諸比丘!因為識蘊之自覺如何可以變成堅實耶?
    〈叁、五蘊無我 ➲〉
    諸比丘!已聞(佛法)之聖弟子,當如此觀看之時,則既厭倦於色、亦厭倦於受、亦厭倦於想、亦厭倦於行、更厭倦於識。
    ⑴ 既願厭倦,故彼離貪;
    ⑵ 既離貪著,彼得(正)解脫;
    ⑶ 彼於『(正)解脫』成就無量之解脫智慧。
    彼智慧知:『生已漏盡,梵行已立;應作已辦,不受後有!』」
    世尊曾如此說。
    〈肆、偈語總結 ➲〉
    善逝說示此後,導師更進一步如此開示:
    ﹙➊ 五蘊譬喻 ☙﹚
    「色譬如聚沫(色蘊比喻像一團泡沬);
    受譬如水泡(受蘊比喻像顆大水泡);
    想譬如陽燄(想蘊比喻像海市蜃樓);
    行譬如芭蕉(行蘊比喻像芭蕉莖幹);
    識譬如幻師(識蘊比喻像魔術表演)。
    ﹙➋ 正念內觀 ☙﹚
    大日如來示(被太陽族世尊宣說過):
    『周身起現觀(從頭到腳徹底地掃描),
    如理觀察法(準確地內觀全身上下);
    虛幻壞滅身(虛偽的色身變成空無),
    誰皆如理見(任何人都能明智看見)。』
    ﹙➌ 觀身無常 ☙﹚
    既言及此身(另外關於無常的色身),
    依廣慧者說(依照全面佛慧所弘法):
    『若拒絕三法(如放棄三種生命現象),
    觀身如棄物(看色身像垃圾被丟棄)──
    ﹙➍ 觀受是苦 ☙﹚
    壽暖與精識(壽行和體溫以及識神),
    三者若離身(當去除身上三種現象);
    彼時橫臥棄(那時像木頭丟在地上),
    無食更無思(不再吃飯沒有感覺了)!』
    ﹙➎ 觀法無我 ☙﹚
    如此相續身(不斷地輪迴生死就像)──
    虛妄談幻術(無聊時所說荒唐把戲)!
    殺賊若未除(那殺人犯還沒被根絕)──
    不知何堅實(怎發現真善美的價值)?
    ﹙➏ 晝夜正知 ☙﹚
    『觀察此諸蘊(依照五蘊喻內觀身心),
    比丘勤精進(佛子開始了精進禪修);
    無論晝與夜(用功不分白天和夜晚),
    正知相繫念(內觀正知而心念相繫)……。』
    ﹙➐ 圓滿梵行 ☙﹚
    一切結縛斷(必須讓所有桎梏捨斷),
    自法作皈依(應該作自己的皈依處)!
    昨遇燃頭然(禪修應該像燃眉之急),
    今登不死境(從此走完不死的道跡)。」』

    《長部經典‧波梨品‧第三十三經‧合誦經》說示(四識住):
    ☆ 四識住( Catasso viññāṇaṭṭhitiyo ) ➾ 以色為境、以受為境、以想為境、以行為境。
    『➊ 友!緣色而豎立識──
    以色為境,以色為依;
    以喜為食,增長、增益、增廣。
    ➋ 友!緣受而豎立識──
    以受為境,以受為依;
    以喜為食,增長、增益、增廣。
    ➌ 友!緣想而豎立識──
    以想為境,以想為依;
    以喜為食,增長、增益、增廣。
    ➍ 友!緣行而豎立識──
    以行為境,以行為依;
    以喜為食,增長、增益、增廣。』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封滯品‧種子經》說示(種子譬喻):
    ☆ 五類植物的種子( Pañca bījajātāni ) ➾
    ① 由根部所生的種子(比喻色蘊);
    ② 由莖幹所生的種子(比喻受蘊);
    ③ 由枝葉所生的種子(比喻想蘊);
    ④ 由竹節所生的種子(比喻行蘊);
    ⑤ 由種子所生的種子(比喻識蘊)。
    『〈壹、前言 ➲〉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因緣。
    〈貳、識緣四蘊 ➲〉
    〔㊀ 五類種子 ➥〕
    「諸比丘!有此五類之種子。
    以何為五類耶?[謂:]
    ❶ (植物)根部之種子;
    ❷ (植物)莖幹之種子;
    ❸ (枝葉)尖端之種子;
    ❹ (竹等)莖節之種子;
    ❺ 第五是由種子所生之種子。
    〔㊁ 無地無水 ➥〕
    假如,諸比丘!此五類之種子,無破損、不腐敗、未遭遇風吹日曬之破壞,且是新熟而有堅核;
    雖然,已妥善放置,但無土壤、又無水分;
    諸比丘!此五類之種子,是否得以經歷繁殖、生長、完全發展耶?」
    「大德!其實不能!」
    〔㊂ 得善因緣 ➥〕
    「假如,諸比丘!此五類之種子,無破損、不腐敗、未遭遇風吹日曬之破壞,且是新熟而有堅核;
    不但,已妥善放置,既有土壤、又有水分;
    諸比丘!此五類之種子,是否得以經歷繁殖、生長、完全發展耶?」
    「大德!如此可以!」
    〔㊃ 四識住喻 ➥〕
    「諸比丘!正如地界(土壤),應可見此『四識住』。
    諸比丘!亦如水界(水分),應可見此歡喜貪染。
    諸比丘!亦如五類之種子,應可見此(由名色所緣生之)『識食』伴隨。
    ﹙➊ 識食依色 ☙﹚
    諸比丘!凡方便於『色』而生執著,當識持續停留(於色)希望依處之時──
    以『色』為所緣、以『色』為渡場、時常追逐歡喜,則(識之種子)得以經歷繁殖、生長、完全發展。
    ﹙➋ 識食依受 ☙﹚
    或者,諸比丘!凡方便於『受』而生執著,當識持續停留(於受)希望依處之時──
    以『受』為所緣、以『受』為渡場、時常追逐歡喜,則(識之種子)得以經歷繁殖、生長、完全發展。
    ﹙➌ 識食依想 ☙﹚
    或者,諸比丘!凡方便於『想』而生執著,當識持續停留(於想)希望依處之時──
    以『想』為所緣、以『想』為渡場、時常追逐歡喜,則(識之種子)得以經歷繁殖、生長、完全發展。
    ﹙➍ 識食依行 ☙﹚
    或者,諸比丘!凡方便於『行』而生執著,當識持續停留(於行)希望依處之時──
    以『行』為所緣、以『行』為渡場、時常追逐歡喜,則(識之種子)得以經歷繁殖、生長、完全發展。
    〔㊄ 無緣無識 ➥〕
    諸比丘!無論何人,欲如是說:
    『我能夠離於色、離於受、離於想、離於行之外,
    而有(智慧)施設──其識之來處、去處、死沒、再生、繁殖、生長、完全發展』者,
    無有是處!
    〔㊅ 五蘊離貪 ➥〕
    ﹙➊ 色蘊離貪 ☙﹚
    是故,諸比丘!比丘既然已捨斷對於色界之貪染;
    由於貪染被捨斷,所緣境(感官對象)之渡場既被切斷,則不存在識(之種子)。
    ﹙➋ 受蘊離貪 ☙﹚
    又,比丘既然已捨斷對於受界之貪染……
    ﹙➌ 想蘊離貪 ☙﹚
    又,比丘既然已捨斷對於想界之貪染……
    ﹙➍ 行蘊離貪 ☙﹚
    又,比丘既然已捨斷對於行界之貪染……
    ﹙➎ 識蘊離貪 ☙﹚
    又,比丘既然已捨斷對於識界之貪染;
    由於貪染被捨斷,所緣境(感官對象)之渡場既被切斷,則不存在識(之種子)。
    〔㊆ 純一涅槃 ➥〕
    當彼所緣境(感官對象)之渡場,已不再生識之時,則無(當下造作之)現行而解脫(自我)。
    當彼解脫自我已確定之時,則獨自安然、寂靜知足;
    當彼(獨自安然、)寂靜知足之時,則無恐怖;
    當彼無恐怖之時,則正確於此獨自了知純一之涅槃(煩惱完全地被熄滅)。
    〈叁、結語 ➲〉
    其智慧知:『生已漏盡,梵行已立;應作已辦,不受後有!』」』}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18句【一切病者,之良藥也;】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18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18句】( 請調高畫質至50分36秒

    [118] 一切病者,之良藥也;

    【譯文】{戒定慧的智慧!治癒病苦:
    一切貪病、瞋病、痴病的救世良藥呀!}


    〖解說〗{《相應部經典‧道相應‧尋求品‧垢經》說示(三種垢):
    ☆ 無垢( Amala ) ➾
    阿末羅、庵摩羅、維摩(詰)都是其音譯。
    無垢,並非常見外道,所謂的──無垢識;
    無垢是洞察四聖諦,實踐八聖道分的結果。
    〝諸比丘!有三種垢(污染)。
    以何為三耶?
    乃➊ 貪垢、➋ 瞋垢、➌ 痴垢是。
    諸比丘!以此為三種垢。
    諸比丘!為(依苦聖諦)證智、(依集聖諦)遍智、(依滅聖諦)遍盡、(依道聖諦)捨斷此三種垢,應修習八聖道分。〞

    《相應部經典‧質多相應‧質多品‧探病經》說示(質多居士病苦):
    ☆ 質多居士( Citto ) ➾
    維摩詰( Vimalakira )有親友探病的故事──
    質多居士也有病篤,往生前教誡親友的事蹟。
    可知維摩詰所說經,應是探病經事蹟的改寫!
    「〈壹、質多重病 ➲〉
    爾時,質多居士因病入膏肓,而痛苦不堪。
    〔㊀ 輪王無常 ➥〕
    其時,眾多已居住於寺院、森林、樹木、藥草及無花果樹林中之地居天神,想要群來集會,隨即如此語於質多居士曰:
    「居士!依誓願,汝於未來世,當為轉輪王!」
    如是言已!質多居士如此語已居住於寺院、森林、樹木、藥草及無花果樹林中之地居天神曰:
    「彼亦無常,彼亦非堅,彼亦將被捨棄而去!」
    〔㊁ 親友疑惑 ➥〕
    如是言已!質多居士之朋友、同修、親族、家屬等,如此言於質多居士曰:
    「貴族子!請確立正念!勿多悲嘆!」
    「我以何事曾語於彼等耶?汝等想如是語我:
    『貴族子!請確立正念!勿多悲嘆!』」
    「貴族子!汝如是言:
    『彼亦無常,彼亦非堅,彼亦將被捨棄而去!』」
    〔㊂ 質多釋疑 ➥〕
    「實然!但因已居住於寺院、森林、樹木、藥草及無花果樹林中之地居天神,曾欲如此語我:
    『居士!依誓願,汝於未來世,當為轉輪王!』
    於其處,我必須對彼等如是言:
    『彼亦無常,彼亦非堅,彼亦將被捨棄而去!』」
    「又,貴族子!何故彼等已居住於寺院、森林、樹木、藥草及無花果樹林中之地居天神,觀何因由之時,曾欲如此說:
    『居士!依誓願,汝於未來世,當為轉輪王』耶?」
    〔㊃ 成就戒德 ➥〕
    「當然,彼等已居住於寺院、森林、樹木、藥草及無花果樹林中之地居天神,如是(思惟):
    『此質多居士為圓滿持戒者、品德高潔者;
    彼如果誓願:
    「於未來世,當能成為轉輪王!」
    則因彼如法之持戒、清淨誓願之決心;
    故如法觀察,可見此將來興隆之果報。』
    彼等已居住於此寺院、森林、樹木、藥草及無花果樹林中之地居天神,觀此因由之時,曾欲如此語我:
    『居士!依誓願,汝於未來世,當為轉輪王!』
    於其處,我必須對彼等如是言:
    『彼亦無常,彼亦非堅,彼亦將被捨棄而去!』」
    「實因彼故,貴族子!亦請指導我等!」
    〈貳、淨信三寶 ➲〉
    「由此因緣,汝等實應如此學習──
    〔㊀ 淨信佛寶 ➥〕
    依於佛陀,已證得清淨法眼之不壞信心!
    (恭誦如來十號:)
    『聞彼世尊,更是──
    ① 阿羅漢之應供者;
    ② 正遍知之正等正覺者;
    ③ 明行足者;
    ④ 善逝者;
    ⑤ 世間解者;
    ⑥ 無上士者;
    ⑦ 調御丈夫者;
    ⑧ 天人師;
    ⑨ 佛陀;
    ⑩ 世尊。』
    〔㊁ 淨信法寶 ➥〕
    依於佛法,已證得清淨法眼之不壞信心!
    『世尊所善說之(涅槃)真理──
    ① 是當下現見、自證者,超越空間!
    ② 不受時間限制,超越時間!
    ③ 歡迎來看!但願見證!
    ④ 可以透過引導,令其攝入!
    ⑤ 因為已被許多智者,所各自親證。』
    〔㊂ 淨信僧寶 ➥〕
    依於僧伽,已證得清淨法眼之不壞信心!
    『① 世尊之聖弟子僧伽,已具足朝向勝妙之行道;
    ② 世尊之聖弟子僧伽,已具足朝向質直之行道;
    ③ 世尊之聖弟子僧伽,已具足朝向如理之行道;
    ④ 世尊之聖弟子僧伽,已具足朝向如法之行道;
    ⑤ 凡是如此四雙八輩之聖者;
    彼世尊之聖弟子僧伽──
    ⑥ 應該值得景仰奉食;
    ⑦ 應該值得尊重款待;
    ⑧ 應該值得奉獻施物;
    ⑨ 應該值得合十禮敬;
    ⑩ 是世間之無上福田。』
    凡於家中還有任何可佈施之物,以後將其一切──
    平等分施於圓滿持戒者、品德高潔者,汝等實應如是學習!」
    〈叁、結語 ➲〉
    其時,質多居士確實使朋友、同修、親族、家屬等──
    既對於佛陀、又對於佛法、又對於僧伽,以及對於佈施,已鼓勵勸導(生起淨信),而後逝世。」}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17句【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17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17句】( 請調高畫質至50分8秒

    [117] 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

    【譯文】{四聖諦的智慧!也就是像:
    無明生死輪迴、黑暗世間的大明燈呀!}


    〖解說〗{《相應部經典‧蘊相應‧說法品‧明經》說示(智慧明燈):
    〝〈壹、前言 ➲〉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因緣。
    坐於一旁之某比丘,曾如此白世尊言:
    「大德!其被稱為:『(有)明、(有)明』者;
    大德!何者稱為:『(有)明』耶?
    又由於何者,可被稱為:『已獲得(有)明』耶?」
    〈貳、觀察五蘊 ➲〉
    〔㊀ 內觀色蘊 ➥〕
    「比丘!已聽聞(佛法)之聖弟子於此世間──
    其智慧知:『色(蘊)!』
    其智慧知:『色(蘊)之集起!』
    其智慧知:『色(蘊)之滅盡!』
    其智慧知:『迅速到達色(蘊)滅盡之道跡!』
    〔㊁ 內觀受蘊 ➥〕
    比丘!已聽聞(佛法)之聖弟子於此世間──
    其智慧知:『受(蘊)!』
    其智慧知:『受(蘊)之集起!』
    其智慧知:『受(蘊)之滅盡!』
    其智慧知:『迅速到達受(蘊)滅盡之道跡!』
    〔㊂ 內觀想蘊 ➥〕
    比丘!已聽聞(佛法)之聖弟子於此世間──
    其智慧知:『想(蘊)!』
    其智慧知:『想(蘊)之集起!』
    其智慧知:『想(蘊)之滅盡!』
    其智慧知:『迅速到達想(蘊)滅盡之道跡!』
    〔㊃ 內觀行蘊 ➥〕
    比丘!已聽聞(佛法)之聖弟子於此世間──
    其智慧知:『行(蘊)!』
    其智慧知:『行(蘊)之集起!』
    其智慧知:『行(蘊)之滅盡!』
    其智慧知:『迅速到達行(蘊)滅盡之道跡!』
    〔㊄ 內觀識蘊 ➥〕
    比丘!已聽聞(佛法)之聖弟子於此世間──
    其智慧知:『識(蘊)!』
    其智慧知:『識(蘊)之集起!』
    其智慧知:『識(蘊)之滅盡!』
    其智慧知:『迅速到達識(蘊)滅盡之道跡!』
    〈叁、總結 ➲〉
    比丘!此被稱為:『(有)明!』
    又由於此者,可被稱為:『已獲得(有)明!』」〞

    《相應部經典‧諦相應‧申恕林品‧日喻之一經》說示(正見明相):
    〝〔一、日喻四諦 ➥〕
    (爾時,世尊說:)
    「諸比丘!旭日(東)昇之時,凡是其先驅者、其預兆者,即是若有──破曉之明相。
    正是,諸比丘!對於四聖諦如實現觀之時,凡是其先驅者、其預兆者,即是若有──(對於四聖諦之)正見。
    〔二、正見四諦 ➥〕
    諸比丘!於彼比丘(身上),應可被期待──
    ❶ 將如實了知:『此是苦!』
    ❷ 將如實了知:『此是苦之集起!』
    ❸ 將如實了知:『此是苦之滅盡!』
    ❹ 將如實了知:『此是迅速到達苦滅之道跡!』
    〔三、圓滿四諦 ➥〕
    是故,諸比丘於此世間──
    ⓵ 必須努力修習:『此是苦!』
    ⓶ 必須努力修習:『此是苦之集起!』
    ⓷ 必須努力修習:『此是苦之滅盡!』
    ⓸ 必須努力修習:『此是迅速到達苦滅之道跡!』」〞

    《相應部經典‧諦相應‧轉法輪品‧轉法輪經》說示(四聖諦的內涵):
    ☆ 四聖諦( Catunnaṃ ariyasaccānaṃ ) ➾
    ① 苦聖諦( Dukkhassa ariyasaccassa ) ☞
    五取蘊苦(執取身心世界的苦果):
    ⑴ 色蘊──生老病死苦;
    ⑵ 受蘊──愁悲憂惱苦;
    ⑶ 想蘊──怨憎會苦;
    ⑷ 行蘊──愛別離苦;
    ⑸ 識蘊──求不得苦。
    ② 集聖諦( Dukkhasamudayassa ariyasaccassa ) ☞
    三種渴愛(執取身心世界的因緣):
    ⑴ 慾愛──對於慾望的渴愛;
    ⑵ 有愛──對於擁有的渴愛(包括對於來生的追求);
    ⑶ 無有愛──不捨失去的渴愛(包括對於梵行的追求)。

       ╭┄→痴(捨受)╮ ╭┄→瞋(苦受)╮
      求不得(意思食) ┆ 怨憎會(觸食) ┆
       ↑       ↓ ↑       ↓
     ➊慾愛(愛尋無常) ➋有愛(瞋尋是苦) ➌無有愛(害尋無我)
       ↑                 ┆
       ╰┄貪(樂受)←┄愛別離(識食)←┄╯

    ③ 滅聖諦( Dukkhanirodhassa ariyasaccassa ) ☞
    涅槃寂靜(滅盡三種渴愛的煩惱):
    「它正是任何渴愛之離欲、停止(貪愛)、捨棄(貪愛)、出離(貪愛)而沒有執著,已經被完全地解脫自由。」
    ( Yo tassāyeva taṇhāya asesavirāganirodho cāgo paṭinissaggo mutti anālayo. )

    《長部經典‧大品‧第二十二經‧大念住經》說示(道聖諦的解釋):
    ④ 道聖諦( Dukkhanirodhagāminiyā paṭipadāya ariyasaccassa ) ☞
    八聖道分(去除三種渴愛的道跡,也就是對於倫理道德的實踐):
    ⑴ 正見──在身心世界洞察四聖諦的智慧;
    ⑵ 正思惟──離開貪瞋害的三種不善尋思;
    ⑶ 正語──離開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⑷ 正業──離開殺生、偷盜、邪婬三惡業;
    ⑸ 正命──不以違反道德的方式經營生活;
    ⑹ 正精進──斷惡修善努力精進於四正勤;
    ⑺ 正念──隨時隨地在身受心法中修內觀;
    ⑻ 正定──從初禪到四禪以上修止觀法門。

    《相應部經典‧諦相應‧申恕林品‧日喻之二經》說示(四諦佛光):
    〝〔一、宇宙光明 ➥〕
    (爾時,世尊說:)
    ﹙➊ 混沌未明 ☙﹚
    「不知多久,諸比丘!連日月亦未出現於世間之前──
    則由於大光明、大光耀既未出現;
    以致彼時黑暗,成為迷惑之黑夜。
    既未知何時晝夜;
    亦未知月份週數;
    更未知季節年歲。
    ﹙➋ 天地初分 ☙﹚
    又於其後,諸比丘!當日月的確出現於世間之時──
    則由於大光明、大光耀既然出現;
    彼時既無黑暗,亦無迷惑之黑夜。
    於是知(何時)晝夜;
    了知其月份週數;
    了知其季節年歲。
    〔二、佛慧光明 ➥〕
    ﹙➊ 佛未出世 ☙﹚
    正是,諸比丘!不知多久,如來、應供阿羅漢、正等正覺者,若尚未出現於世間之前──
    則由於大光明、大光耀既未出現;
    以致彼時黑暗,成為迷惑之黑夜。
    既無四聖諦教導之宣說;
    (亦無四聖諦)施設之被著手建立、開演揭露;
    (亦無蘊界處之)劃分、闡釋證明。
    ﹙➋ 佛現世間 ☙﹚
    又於其後,諸比丘!當如來、應供阿羅漢、正等正覺者,的確出現於世間之時──
    則由於大光明、大光耀既然出現;
    彼時既無黑暗,亦無迷惑之黑夜。
    於是有四聖諦教導之宣說;
    (亦有四聖諦)施設之被著手建立、開演揭露;
    (亦有蘊界處之)劃分、闡釋證明。
    ﹙➌ 佛宣四諦 ☙﹚
    何等為四(聖諦)耶?(即是──
    ⑴ 苦之聖諦;
    ⑵ 苦之集起聖諦;
    ⑶ 苦之滅盡聖諦;
    ⑷ 迅速到達苦滅之道跡聖諦。
    〔三、圓滿四諦 ➥〕
    是故,諸比丘於此世間──
    ⓵ 必須努力修習:『此是苦!』
    ⓶ 必須努力修習:『此是苦之集起!』
    ⓷ 必須努力修習:『此是苦之滅盡!』
    ⓸ 必須努力修習:『此是迅速到達苦滅之道跡!』」〞}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16句【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16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16句】( 請調高畫質至49分48秒

    [116] 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

    【譯文】{實在來說!滅苦的智慧,就是這一輩子裡使我們:
    『能夠從老海、病海、死海當中,拯救出來堅牢的救生船呀!}


    〖解說〗{《相應部經典‧六處相應‧海品‧海之內六處經》說示(到彼岸的智慧):
    〝〔一、海喻總說 ➥〕
    (爾時,世尊說:)
    「諸比丘!無聞之凡夫,所言:『海、海』者;
    諸比丘!依聖者之指導,此非律中所說之『海』。
    諸比丘!此乃大水之積集,大水流也!
    〔二、內六處海 ➥〕
    ﹙➊ 征服眼海 ☙﹚
    諸比丘!眼(根)為人之海;
    彼(急流)之力量乃色相幻化所成。
    若誰能征服色相幻化所成之力量者──
    諸比丘!其被稱為:
    『即刻超越充滿波濤、漩渦、夜叉、羅剎之眼海;
    已度脫至對面之彼岸,站立於陸地之清淨修行者。』
    ﹙➋ 征服耳海 ☙﹚
    諸比丘!耳(根)為人之海……
    ﹙➌ 征服鼻海 ☙﹚
    諸比丘!鼻(根)為人之海……
    ﹙➍ 征服舌海 ☙﹚
    諸比丘!舌(根)為人之海;
    彼(急流)之力量乃味相幻化所成。
    若誰能征服味相幻化所成之力量者──
    諸比丘!其被稱為:
    『即刻超越充滿波濤、漩渦、夜叉、羅剎之舌海;
    已度脫至對面之彼岸,站立於陸地之清淨修行者。』
    ﹙➎ 征服身海 ☙﹚
    諸比丘!身(根)為人之海……
    ﹙➏ 征服意海 ☙﹚
    諸比丘!意(根)為人之海;
    彼(急流)之力量乃法相幻化所成。
    若誰能征服法相幻化所成之力量者──
    諸比丘!其被稱為:
    『即刻超越充滿波濤、漩渦、夜叉、羅剎之意海;
    已度脫至對面之彼岸,站立於陸地之清淨修行者。』」
    世尊曾如此說。
    〔三、偈語總結 ➥〕
    善逝說示此後,導師更進一步如此開示:
    「海妖羅剎棲(茫茫大海中夜叉羅剎),
    波濤洶湧難(恐怖波濤漩渦難超越);
    極果梵行立(親證涅槃已實現梵行),
    名超生死邊(稱為出世間到達彼岸)。」〞

    《相應部經典‧六處相應‧海品‧海之外六處經》說示(解脫輪迴苦海):
    〝〔一、海喻總說 ➥〕
    (爾時,世尊說:)
    「諸比丘!無聞之凡夫,所言:『海、海』者;
    諸比丘!依聖者之指導,此非律中所說之『海』。
    諸比丘!此乃大水之積集,大水流也!
    〔二、外六處海 ➥〕
    ﹙➊ 沈淪色海 ☙﹚
    諸比丘!可被眼根所視覺之色(境),已被渴望、願求、滿意、色誘迷惑、伴隨愛欲、能生激情;
    諸比丘!依聖者之指導,此是律中所說之『海』。
    於此──
    ⑴ 包括天界(忉利天眾、以及其上);
    ⑵ 包括魔界;
    ⑶ 包括梵界;
    ⑷ 包括沙門;
    ⑸ 和婆羅門;
    ⑹ 人類(剎帝利眾、居士眾等)。
    總是如此回憶──
    絕大多數沈沒於陷阱;
    如絲縷纏結,如腫物所蔽;
    如蘆葦草、燈心草之(雜亂)生長;
    彼不得出離輪迴之時,(沈淪於)不幸福之惡道(傍生),或受苦難於(地獄)。
    ﹙➋ 沈淪聲海 ☙﹚
    諸比丘!可被耳根所聽覺之聲(境)……
    ﹙➌ 沈淪香海 ☙﹚
    諸比丘!可被鼻根所嗅覺之香(境)……
    ﹙➍ 沈淪味海 ☙﹚
    諸比丘!可被舌根所味覺之味(境)……
    ﹙➎ 沈淪觸海 ☙﹚
    諸比丘!可被身根所觸覺之觸(境)……
    ﹙➏ 沈淪意海 ☙﹚
    諸比丘!可被意根所知覺之法(境),已被渴望、願求、滿意、色誘迷惑、伴隨愛欲、能生激情;
    諸比丘!依聖者之指導,此是律中所說之『海』。
    於此──
    ⑴ 包括天界(忉利天眾、以及其上);
    ⑵ 包括魔界;
    ⑶ 包括梵界;
    ⑷ 包括沙門;
    ⑸ 和婆羅門;
    ⑹ 人類(剎帝利眾、居士眾等)。
    總是如此回憶──
    絕大多數沈沒於陷阱;
    如絲縷纏結,如腫物所蔽;
    如蘆葦草、燈心草之(雜亂)生長;
    彼不得出離輪迴之時,(沈淪於)不幸福之惡道(傍生),或受苦難於(地獄)。」
    〔三、海喻結語 ➥〕
    (世尊偈語:)
    「若有貪與瞋(無論多少貪欲和瞋恚),
    無明被照破(當無明已被照亮之時);
    海妖及羅剎(大海中雖有夜叉羅剎),
    難渡驚駭浪(又有恐怖波濤難超越)──
    無依不遇死(但超越執著不生不死),
    苦滅悟無生(就捨棄了再生的痛苦);
    賢愚不再八(再愚痴也沒有第八生),
    謂彼脫死王(我說他不久離開死神)。」〞}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15句【若不爾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15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15句】( 請調高畫質至49分36秒

    [115] 若不爾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

    【譯文】{如果,不依照佛陀的教導去反省自己,又胡作非為──
    這樣的人,既非出家人,也不是在家人,真不知如何稱呼他了?}


    〖解說〗{《增支部經典‧十集‧五十經篇之二‧己心品‧止住善法經》說示(省察善法與自知之明):
    ☆ 省察善法 ➾
    ① 省察善法衰退;② 省察善法止住;③ 省察善法增長。
    ☆ 自知之明 ➾
    ① 善知貪欲;② 善知瞋恚;
    ③ 善知惛沈、睡眠;④ 善知掉舉;
    ⑤ 善知疑惑;⑥ 善知憤怒;
    ⑦ 善知被惡習染污心;⑧ 善知發脾氣暴躁;
    ⑨ 善知懈怠;⑩ 善知得心定。
    ★ 什麼叫做:『省察善法』呢?(就是) ➾
    〝諸比丘!我對於在善法上而止住者,不讚歎,況衰退者乎?
    諸比丘!我對於在善法上而增長者讚歎,實非止住,實非衰退。
    〔一〕又,諸比丘!云何是『在善法上之衰退,實非止住,實非增長』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無論多少篤信、禁戒、所聞、佈施、智慧、辯才;
    然而,彼之諸(善)法既不止住,亦不增長。
    諸比丘!我說,此是在善法上之衰退,實非止住,實非增長。
    諸比丘!如是稱為『在善法上之衰退,實非止住,實非增長』。
    〔二〕又,諸比丘!云何是『在善法上之止住,實非衰退,實非增長』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無論多少篤信、禁戒、所聞、佈施、智慧、辯才;
    然而,彼之諸(善)法既不衰退,亦不增長。
    諸比丘!我說,此是在善法上之止住,實非衰退,實非增長。
    諸比丘!如是稱為『在善法上之止住,實非衰退,實非增長』。
    〔三〕又,諸比丘!云何是『在善法上之增長,實非止住,實非衰退』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無論多少篤信、禁戒、所聞、佈施、智慧、辯才;
    然而,彼之諸(善)法既不止住,亦不衰退。
    諸比丘!我說,此是在善法上之增長,實非止住,實非衰退。
    諸比丘!如是稱為『在善法上之增長,實非止住,實非衰退』。〞
    ★ 什麼叫做:『自知之明』呢?(就是) ➾
    〝諸比丘!若比丘不能善知於他心,則『當能善知於己心』。
    諸比丘!當如是學。
    〔一〕諸比丘!云何比丘『當能善知於己心』耶?
    諸比丘!譬如壯年少年之男女愛好莊飾者,
    於清淨潔白之明鏡、明澄之水缽;
    自觀察面相,若於其處見塵垢、污染,
    則為斷其塵垢、污染而精進。
    若於其處不見塵垢、污染,
    則歡喜思惟圓滿,
    謂:『幸哉!我得清淨。』
    〔二〕諸比丘!如是,若比丘觀察,則於善法多饒益。謂:
    『⓵ 我多貪欲而住耶?
    已多無貪欲而住耶?
    ⓶ 我多瞋恚心而住耶?
    已多無瞋恚心而住耶?
    ⓷ 我多被纏縛惛沈、睡眠而住耶?
    已多離惛沈、睡眠而住耶?
    ⓸ 我多掉舉而住耶?
    已多無掉舉而住耶?
    ⓹ 我多疑惑而住耶?
    已多度脫疑惑而住耶?
    ⓺ 我多容易憤怒而住耶?
    已多不易憤怒而住耶?
    ⓻ 我多被惡習染污心而住耶?
    已多不被惡習染污心而住耶?
    ⓼ 我多發脾氣暴躁而住耶?
    已多不發脾氣暴躁而住耶?
    ⓽ 我多懈怠而住耶?
    已多發勤精進而住耶?
    ⓾ 我已多得心定而住耶?
    多不得心定而住耶?』〞}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14句【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14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14句】( 請調高畫質至48分8秒

    [114] 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

    【譯文】{而且,應當常常反省自己,看看哪裡有過失?
    如果有?就應該改進!這樣才能在我的教法中得到解脫。}


    〖解說〗{《小部經典‧法句經‧惡品‧勿輕視小惡經》說示(惡貫滿盈):
    『(一二一偈:)
    「勿輕視罪過(不要輕蔑有害的行為),
    勿思不來報(別以為以後惡果不來);
    依落下水滴(由於一點點的小水滴),
    亦可滿水缸(也可以注滿整個水甕);
    愚者罪已盈(痴人犯下滔天的罪孽),
    微微已積集(也少許少許累積所致)。」
    (❄ 法句經故事:粗心大意的比丘 ~☺)
    有位比丘,每次從精舍拿臥榻、長凳或小凳去使用後──
    就把它留在外面,任其日曬雨淋。
    其他比丘譴責他的粗心大意時,他就反駁:
    「我又不是故意的!況且,也沒有多大的損壞。」
    所以,他依然故我……。
    佛陀知道他的習性後,就請他來,並告誡他:
    「比丘!不可以這樣子處理事情,你不應該輕視惡行。
    即使它非常微細,如果變成習慣,小小過失也會變成大錯!」』

    《小部經典‧法句經‧惡品‧勿輕視小善經》說示(積功累德):
    『(一二二偈:)
    「勿輕視善福(不要輕蔑佈施的福田),
    勿思不來報(別以為以後善果不來);
    依落下水滴(由於一點點的小水滴),
    亦可滿水缸(也可以注滿整個水甕);
    智者明行足(聖賢圓滿所有波羅蜜),
    微微已積集(也少許少許累積所致)。」
    (❄ 法句經故事:供養少的富翁 ~☺)
    從前,舍衛城中有一男子聽完佛陀的說法後,大受感動,決定信受奉行。
    說法中,佛陀勸人不僅自己要佈施,更要勸導他人也佈施;因為如此,所獲得的功德會更大。
    這男子就邀請佛陀和眾多比丘第二天到他家接受供養。
    他接著告訴每戶街坊鄰居,明天要供養佛陀和眾多比丘,希望他們能隨份供養。
    這時候,有一位名字叫做畢拉潘達卡的富翁,看著這男子家家戶戶去穿梭時,心裡咕嚕著:
    「這討厭的傢伙!怎麼不估量自己的能力,獨自供養比丘就好了!
    卻要央求大夥兒跟他一齊供養呢?」
    所以他就要這男子拿缽來,然後放進一些米、奶油和蜂蜜。
    這男子把富翁供養的這些東西單獨放,不和其他人的供養品混淆。
    富翁不曉得為什麼他的供養品要單獨放?
    他懷疑這男子如此做──
    是要別人知道身為富翁的他;卻小氣地只佈施這麼少的東西,好羞辱他!
    所以就派人跟著去看個究竟!
    這男子把富翁佈施的東西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然後將它們放入裝有其它供養品,如米、咖哩和甜肉的各個壺罐中。
    這樣子,富翁就可以獲得較多的功德。
    富翁的僕人回去報告男子的處理方法時,富翁不知道這男子的意圖。
    第二天,他攜把刀子前去供養的地方,只要這男子敢公開他供養的東西這樣少,他就要殺了這男子。
    但這男子向佛陀說:
    「尊者!這次的供養佈施,是大家共同供養的!
    任何人供養的多少無關緊要。
    每個人都虔誠、慷慨供養。
    所以,希望所有人都獲得相同的功德。」
    富翁聽完這男子的話後,明白自己誤會別人了!
    就請這男子原諒:
    「朋友!請原諒我對你心懷惡意。」
    佛陀聽到富翁的表白後,告誡富翁:
    「即使非常細微的善行,也不可以輕視。
    如果經常做小小的善行,它也會變成巨大的善業。」』
    ★ 如何常自省察呢?慎思四依──
    『六決擇慧法門』六種智慧的決擇法門。

    《增支部經典‧九集‧初五十經篇‧等覺品‧依止經》說示(慎思四依):
    ☆ 慎思四依( Cattāro upanissāya ) ➾
    ①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親近一事(追隨善法);
    ②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同意一事(忍受善法);
    ③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避開一事(迴避惡法);
    ④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除去一事(斷除惡法)。

    《中部經典‧比丘品‧第六十八經‧蘆草貧女村經》說示(慎思四依):
    〝阿那律陀說:『師尊!我等對於世尊有如此思維:
    「凡諸漏、雜染、再生、不幸、苦報,未來之生、老、死,彼等已被如來所捨斷。
    ① 是故,如來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從事某者;
    ② (或者)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忍受某者;
    ③ (或者)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迴避某者;
    ④ (或者)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遣除某者。」』〞
    ☆ 〝慎思四依〞類似〝君子九思〞 ➾
    先秦儒家是以倫理道德為根本,也有類似的說法:

    《論語‧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說:〝君子,須從這九個方面,時時去省思自己──
    『➊ 視思明:觀察事物,省思如何明察秋毫?
    ➋ 聽思聰:聽人說話,省思如何聽懂含意?
    ➌ 色思溫:表情態度,省思如何溫和可親?
    ➍ 貌思恭:行為舉止,省思如何合宜恭敬?
    ➎ 言思忠:傳情達意,省思如何可靠真誠?
    ➏ 事思敬:事無大小,省思如何負責認真?
    ➐ 疑思問:疑難問題,省思如何追根究底?
    ➑ 忿思難:憤怒情緒,省思如何過患後果?
    ➒ 見得思義:見到利益,省思是否合乎仁義?』〞

    《增支部經典‧八集‧初五十經篇‧慈品‧八世間法之二經》說示(八世間法):
    ☆ 八世間法( Aṭṭha lokadhamme ) ➾
    也稱為〝世間八風〞。
    ① 利得( Lābho );
    ② 衰敗( Alābho );
    ③ 名譽( Yaso );
    ④ 名毀( Ayaso );
    ⑤ 譏笑( Nindā );
    ⑥ 稱讚( Pasaṃsā );
    ⑦ 安樂( Sukha );
    ⑧ 困苦( Dukkha )。

    《增支部經典‧八集‧初五十經篇‧慈品‧具壽鬱多羅經》說示(省思四依):
    ☆ 本經主旨 ➾
    『不思善、不思惡』很合乎『鄉愿小人』的定義。
    佛陀藉帝釋天告訴弟子應注重『戒定慧』的修持!
    這是梵行的根本!佛法不是:『不思善、不思惡。』
    ☆ 對於『八邪惡法』的四種省思 ➾
    佛陀教誡:
    『①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失!
    ②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失!
    ③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得!
    ④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得!』
    ☆ 八邪惡法( Aṭṭhahi asaddhammehi ) ➾
    ① 利得( Lābhena );
    ② 衰失( Alābhena );
    ③ 名譽( Yasena );
    ④ 聲毀( Ayasena );
    ⑤ 恭敬( Sakkārena );
    ⑥ 不敬( Asakkārena );
    ⑦ 惡欲( Pāpicchatāya );
    ⑧ 惡友( Pāpamittatāya )。
    『〔一、省思四依 ➥〕
    爾時,具壽鬱多羅住水牛田國,隱居處山之漁網圍欄村。
    具壽鬱多羅於此告比丘言:
    「➊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失!
    ➋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失!
    ➌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得!
    ➍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得!」
    〔二、多聞天王 ➥〕
    又,其時,有毘沙門大王,因有要事而從北方行往南方。
    毘沙門大王聞具壽鬱多羅在水牛田國,隱居處山之漁網圍欄村,正在為諸比丘說法,謂:
    「➊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失!
    ➋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失!
    ➌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得!
    ➍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得!」
    時,毘沙門大王──
    猶如說:像力士伸展曲腕或彎曲伸腕;
    正如是:已[迅速]隱沒於水牛田國,隱居處山之漁網圍欄村,而出現於三十三天。
    〔三、帝釋天主 ➥〕
    然後,毘沙門大王往詣彼帝釋天之(座)前;
    至已,如是白帝釋天言:
    「稟告!尊者,知悉!
    於此,有具壽鬱多羅在水牛田國,隱居處山之漁網圍欄村,為諸比丘說法,謂:
    『➊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失!
    ➋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失!
    ➌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得!
    ➍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得!』」
    時,帝釋天──
    猶如說:像力士伸展曲腕或彎曲伸腕;
    正如是:已[迅速]隱沒於三十三天,而出現於水牛田國,隱居處山之漁網圍欄村,具壽鬱多羅之面前。
    〔四、往詣尊者 ➥〕
    然後,帝釋天往詣彼具壽鬱多羅之(座)前;
    至已,禮敬具壽鬱多羅,卻立一面。
    立於一面之帝釋天,如是白具壽鬱多羅言:
    「大德,具壽鬱多羅!為諸比丘說如是之法,是真實耶?謂:
    『➊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失!
    ➋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失!
    ➌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得!
    ➍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得!』」
    「誠然!帝釋天!」
    「又,具壽鬱多羅!此為大德自己智解之語耶?
    或者為彼世尊應供正等正覺者之佛語耶?」
    「然者,帝釋天!我當為汝敘說譬喻。
    或有智者,依於此一類譬喻,當解所說被掩蔽之真義也。
    譬如,帝釋天!自村鎮聚落不遠處,有大穀堆。
    大眾由此處,以搬運穀物──
    或以扁擔、或以籃子、或以籠子、或以膝蓋、或以手掌。
    帝釋天!若有人往彼大眾前,
    而如是問,曰:
    『汝等從何處搬運此穀物耶?』
    帝釋天!彼大眾應如何解釋?為正確回答耶?」
    「大德!彼大眾若答:『我等正在由大穀堆搬運!』
    則為正確回答。」
    「如是正答,帝釋天!若有任何善說者,則此一切為世尊應供正等正覺者之佛語。
    我等或其餘人,皆是依彼受持、依彼誦習。」
    〔五、讚歎尊者 ➥〕
    「不可思議,大德!令人驚奇,大德!因為具壽鬱多羅作如此善說,曰:
    『若有任何善說者,則此一切為世尊應供正等正覺者之佛語。
    我等或其餘人,皆是依彼受持、依彼誦習。』
    大德,鬱多羅!爾時,世尊住王舍城,於靈鷲山某次集會──當提婆達多離去(不久)。
    世尊於此,以關於提婆達多(之事),告諸比丘言:
    〔六、省思佛語 ➥〕
    『「➊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失!
    ➋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失!
    ➌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得!
    ➍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得!」
    〔七、八邪惡法 ➥〕
    諸比丘!心已被「八邪惡法」所征服、所竊據,提婆達多當墮於惡趣、地獄,而住於永久劫不可救助。
    以何為八耶?
    ➊ 諸比丘!提婆達多為「利得」所征服、所竊據,提婆達多當墮於惡趣、地獄,而住於永久劫不可救助;
    ➋ 諸比丘!提婆達多為「衰失」所征服……;
    ➌ 諸比丘!提婆達多為「名譽」所征服……;
    ➍ 諸比丘!提婆達多為「聲毀」所征服……;
    ➎ 諸比丘!提婆達多為「恭敬」所征服……;
    ➏ 諸比丘!提婆達多為「不敬」所征服……;
    ➐ 諸比丘!提婆達多為「惡欲」所征服……;
    ➑ 諸比丘!提婆達多為「惡友」所征服、所竊據,提婆達多當墮於惡趣、地獄,而住於永久劫不可救助。
    諸比丘!如是心已被「八邪惡法」所征服、所竊據,提婆達多當墮於惡趣、地獄,而住於永久劫不可救助。
    〔八、省思八邪 ➥〕
    ➊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利得」,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➋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衰失」,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➌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名譽」,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➍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聲毀」,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➎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恭敬」,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➏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不敬」,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➐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惡欲」,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➑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惡友」,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九、八邪因緣 ➥〕
    ➊ 又,諸比丘!因何理由緣故?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利得」,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耶?
    ➋ 又,諸比丘!因何理由緣故?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衰失」……?
    ➌ 已生起之「名譽」……?
    ➍ 已生起之「聲毀」……?
    ➎ 已生起之「恭敬」……?
    ➏ 已生起之「不敬」……?
    ➐ 已生起之「惡欲」……?
    ➑ 又,諸比丘!因何理由緣故?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惡友」,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耶?
    〔十、八邪果報 ➥〕
    ➊ 因為,諸比丘!假如不克服已生起之「利得」而安於(利得)生活,則殺戮苦惱之漏流(病根)將會發作;
    假如克服已生起之「利得」,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如是則令自己──彼等殺戮苦惱之漏流(病根)即不存在。
    ➋ 因為,諸比丘!假如不克服已生起之「衰失」而安於(衰失)生活……。
    ➌ 假如不克服已生起之「名譽」而安於(名譽)生活……。
    ➍ 假如不克服已生起之「聲毀」而安於(聲毀)生活……。
    ➎ 假如不克服已生起之「恭敬」而安於(恭敬)生活……。
    ➏ 假如不克服已生起之「不敬」而安於(不敬)生活……。
    ➐ 假如不克服已生起之「惡欲」而安於(惡欲)生活……。
    ➑ 因為,諸比丘!假如不克服已生起之「惡友」而安於(惡友)生活,則殺戮苦惱之漏流(病根)將會發作;
    假如克服已生起之「惡友」,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如是則令自己──彼等殺戮苦惱之漏流(病根)即不存在。
    〔十一、克服八邪 ➥〕
    ➊ 實然,諸比丘!因此理由緣故!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利得」,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➋ 克服已生起之「衰失」……;
    ➌ 克服已生起之「名譽」……;
    ➍ 克服已生起之「聲毀」……;
    ➎ 克服已生起之「恭敬」……;
    ➏ 克服已生起之「不敬」……;
    ➐ 克服已生起之「惡欲」……;
    ➑ 實然,諸比丘!因此理由緣故!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惡友」,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十二、勝者生活 ➥〕
    是故,諸比丘!應如是學,曰:
    「➊ 應當克服已生起之『利得』,而將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➋ 應當克服已生起之『衰失』,而將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➌ 應當克服已生起之『名譽』,而將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➍ 應當克服已生起之『聲毀』,而將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➎ 應當克服已生起之『恭敬』,而將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➏ 應當克服已生起之『不敬』,而將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➐ 應當克服已生起之『惡欲』,而將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➑ 應當克服已生起之『惡友』,而將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實如是,諸比丘!汝等應如此學習。』
    〔十三、梵行根本 ➥〕
    大德,鬱多羅!對於人類來說,有此四眾,即:
    比丘、比丘尼、信士──優婆塞、信女──優婆夷。
    而此正確方法之教導,對於任何人(皆很合適)亦皆已明白揭示。
    大德,具壽鬱多羅!當學習此教法!
    大德,具壽鬱多羅!當圓滿此教法!
    大德,具壽鬱多羅!當傳承此教法!
    大德!此教法者,具有義利而為梵行之根本。」』
    ★ 什麼叫做:『六決擇慧法門』(六擇滅無為)呢?(就是) ➾
    ☆ 六決擇慧法門(六擇滅無為) ➾
    ① 欲決擇慧法門;② 受決擇慧法門;③ 想決擇慧法門;
    ④ 漏決擇慧法門;⑤ 業決擇慧法門;⑥ 苦決擇慧法門。

    《增支部經典‧六集‧初五十經篇‧無上品‧優陀夷六隨念住經》說示(常自省察──六種智慧的決擇法門):
    ★ 什麼叫做:『欲決擇慧法門』(欲擇滅無為)呢?(就是) ➾
    ⓵ 應知欲,⓶ 應知欲之緣起,⓷ 應知欲之差別,⓸ 應知欲之異熟,⓹ 應知欲之滅,⓺ 應知趣向欲滅之道跡。
    〝➊ 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諸比丘!此等五欲繩也。謂:
    ⑴ 眼所識之色可愛、可樂、可喜、可意,能引諸欲,隨順染著。
    ⑵ 耳所識之聲可愛、可樂、可喜、可意,能引諸欲,隨順染著。
    ⑶ 鼻所識之香可愛、可樂、可喜、可意,能引諸欲,隨順染著。
    ⑷ 舌所識之味可愛、可樂、可喜、可意,能引諸欲,隨順染著。
    ⑸ 身所識之觸可愛、可樂、可喜、可意,能引諸欲,隨順染著。
    又,諸比丘!此等雖是非欲,但等於欲繩,即於聖人毘奈耶(聖律)中所說:
    『思念於貪著,世人所愛欲──
    世間萬花筒,彼雖非愛欲;
    思念於貪著,世人所愛欲──
    世間萬花筒,津梁繫欲繩;
    因此賢智者,調伏除貪欲。』
    ➋ 又,諸比丘!何為欲之緣起耶?
    諸比丘!觸,是欲之緣起。
    ➌ 又,諸比丘!何為欲之差別耶?
    諸比丘!⑴ 色之欲是差別;
    ⑵ 聲之欲是差別;
    ⑶ 香之欲是差別;
    ⑷ 味之欲是差別;
    ⑸ 觸之欲是差別。
    諸比丘!是名為欲之差別。
    ➍ 又,諸比丘!何為欲之異熟耶?
    諸比丘!每每當下出現任何──通過愛欲之我慢(我勝、我等、我劣),皆使各類順福分或順非福分(行)之自我個體(存有)再生。
    諸比丘!是名為欲之異熟。
    ➎ 諸比丘!何為欲之滅耶?
    諸比丘!觸之滅,乃欲之滅。
    ➏ 即此八聖道分,乃趣向欲滅之道跡。
    所謂:⑴ 正見、⑵ 正思惟、⑶ 正語、⑷ 正業、⑸ 正命、⑹ 正精進、⑺ 正念、⑻ 正定。
    又,諸比丘!⑴ 聖弟子如是知欲;
    ⑵ 如是知欲之緣起;
    ⑶ 如是知欲之差別;
    ⑷ 如是知欲之異熟;
    ⑸ 如是知欲之滅;
    ⑹ 如是知趣向欲滅之道跡。
    故彼知此(欲)決擇慧法門,是欲滅之梵行。〞
    ★ 什麼叫做:『受決擇慧法門』(受擇滅無為)呢?(就是) ➾
    ⓵ 應知受,⓶ 應知受之緣起,⓷ 應知受之差別,⓸ 應知受之異熟,⓹ 應知受之滅,⓺ 應知趣向受滅之道跡。
    〝➊ 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諸比丘!有三種受。謂:
    ⑴ 樂受、⑵ 苦受、⑶ 不苦不樂受是。
    ➋ 又,諸比丘!何為受之緣起耶?
    諸比丘!觸是受之緣起。
    ➌ 又,諸比丘!何為受之差別耶?
    諸比丘!即:⑴ 有染污之樂受,無染污之樂受;
    ⑵ 有染污之苦受,無染污之苦受;
    ⑶ 有染污之不苦不樂受,無染污之不苦不樂受。
    諸比丘!是名為受之差別。
    ➍ 又,諸比丘!何為受之異熟耶?
    諸比丘!每每當下出現任何──通過感受之我慢(我勝、我等、我劣),皆使各類順福分或順非福分(行)之自我個體(存有)再生。
    諸比丘!是名為受之異熟。
    ➎ 又,諸比丘!何為受之滅耶?
    諸比丘!觸之滅,乃受之滅。
    ➏ 即此八聖道分,乃趣向受滅之道跡。
    所謂:⑴ 正見、⑵ 正思惟、⑶ 正語、⑷ 正業、⑸ 正命、⑹ 正精進、⑺ 正念、⑻ 正定。
    ⑴ 又,諸比丘!聖弟子如是知受;
    ⑵ 如是知受之緣起;
    ⑶ 如是知受之差別;
    ⑷ 如是知受之異熟;
    ⑸ 如是知受之滅;
    ⑹ 如是知趣向受滅之道跡。
    故彼知此(受)決擇慧法門,是受滅之梵行。〞
    ★ 什麼叫做:『想決擇慧法門』(想擇滅無為)呢?(就是) ➾
    ⓵ 應知想,⓶ 應知想之緣起,⓷ 應知想之差別,⓸ 應知想之異熟,⓹ 應知想之滅,⓺ 應知趣向想滅之道跡。
    〝➊ 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諸比丘!有六種想。謂:
    ⑴ 色想、⑵ 聲想、⑶ 香想、⑷ 味想、⑸ 觸想、⑹ 法想是。
    ➋ 又,諸比丘!何為想之緣起耶?
    諸比丘!觸是想之緣起。
    ➌ 又,諸比丘!何為想之差別耶?
    諸比丘!⑴ 色之想是差別;
    ⑵ 聲之想是差別;
    ⑶ 香之想是差別;
    ⑷ 味之想是差別;
    ⑸ 觸之想是差別;
    ⑹ 法之想是差別。
    諸比丘!是名為想之差別。
    ➍ 又,諸比丘!何為想之異熟耶?
    諸比丘!我說:想以言說(表達)為異熟,
    名為:隨想如此、如此!而言說(表達)這般、這般!
    我乃如是想。
    諸比丘!是名為想之異熟。
    ➎ 又,諸比丘!何為想之滅耶?
    諸比丘!觸之滅,乃想之滅。
    ➏ 即此八聖道分,乃趣向想滅之道跡。
    所謂:⑴ 正見、⑵ 正思惟、⑶ 正語、⑷ 正業、⑸ 正命、⑹ 正精進、⑺ 正念、⑻ 正定。
    ⑴ 又,諸比丘!聖弟子如是知想;
    ⑵ 如是知想之緣起;
    ⑶ 如是知想之差別;
    ⑷ 如是知想之異熟;
    ⑸ 如是知想之滅;
    ⑹ 如是知趣向想滅之道跡。
    故彼知此(想)決擇慧法門,是想滅之梵行。〞
    ★ 什麼叫做:『漏決擇慧法門』(漏擇滅無為)呢?(就是) ➾
    ⓵ 應知漏,⓶ 應知漏之緣起,⓷ 應知漏之差別,⓸ 應知漏之異熟,⓹ 應知漏之滅,⓺ 應知趣向漏滅之道跡。
    〝➊ 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諸比丘!有三漏。謂:
    ⑴ 慾漏、⑵ 有漏、⑶ 無明漏。
    ➋ 又,諸比丘!何為漏之緣起耶?
    諸比丘!無明是漏之緣起。
    ➌ 又,諸比丘!何為漏之差別耶?
    諸比丘!⑴ 有令行地獄之漏;
    ⑵ 有令行傍生之漏;
    ⑶ 有令行鬼境之漏;
    ⑷ 有令行人界之漏;
    ⑸ 有令行天界之漏。
    諸比丘!是名為漏之差別。
    ➍ 又,諸比丘!何為漏之異熟耶?
    諸比丘!每每當下出現任何──通過無明之諸行(身行、語行、心行),皆使各類順福分或順非福分(行)之自我個體(存有)再生。
    諸比丘!是名為漏之異熟。
    ➎ 又,諸比丘!何為漏之滅耶?
    諸比丘!無明之滅,乃漏之滅。
    ➏ 即此八聖道分,乃趣向漏滅之道跡。
    所謂:⑴ 正見、⑵ 正思惟、⑶ 正語、⑷ 正業、⑸ 正命、⑹ 正精進、⑺ 正念、⑻ 正定。
    又,諸比丘!⑴ 聖弟子如是知漏;
    ⑵ 如是知漏之緣起;
    ⑶ 如是知漏之差別;
    ⑷ 如是知漏之異熟;
    ⑸ 如是知漏之滅;
    ⑹ 如是知趣向漏滅之道跡。
    故彼知此(漏)決擇慧法門,是漏滅之梵行。〞
    ★ 什麼叫做:『業決擇慧法門』(業擇滅無為)呢?(就是) ➾
    ⓵ 應知業,⓶ 應知業之緣起,⓷ 應知業之差別,⓸ 應知業之異熟,⓹ 應知業之滅,⓺ 應知趣向業滅之道跡。
    〝➊ 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諸比丘!我說思業,
    思已而以⑴ 身、⑵ 語、⑶ 意造業。
    ➋ 又,諸比丘!何為業之緣起耶?
    諸比丘!觸是業之緣起。
    ➌ 又,諸比丘!何為業之差別耶?
    諸比丘!⑴ 有業招感、經驗地獄;
    ⑵ 有業招感、經驗傍生;
    ⑶ 有業招感、經驗鬼境;
    ⑷ 有業招感、經驗人界;
    ⑸ 有業招感、經驗天界。
    諸比丘!是名為業之差別。
    ➍ 又,諸比丘!何為業之異熟耶?
    諸比丘!我說業之異熟有三種。謂:
    ⑴ 於現法受業(現世報);
    ⑵ 於次生受業(次世報);
    ⑶ 於後次受業(後世報)。
    諸比丘!是名為業之異熟。
    ➎ 諸比丘!何為業之滅耶?
    諸比丘!觸之滅,乃業之滅。
    ➏ 即此八聖道分,乃趣向業滅之道跡。
    所謂:⑴ 正見、⑵ 正思惟、⑶ 正語、⑷ 正業、⑸ 正命、⑹ 正精進、⑺ 正念、⑻ 正定。
    諸比丘!⑴ 聖弟子如是知業;
    ⑵ 如是知業之緣起;
    ⑶ 如是知業之差別;
    ⑷ 如是知業之異熟;
    ⑸ 如是知業之滅;
    ⑹ 如是知趣向業滅之道跡。
    故彼知此(業)決擇慧法門,是業滅之梵行。〞
    ★ 什麼叫做:『苦決擇慧法門』(苦擇滅無為)呢?(就是) ➾
    ⓵ 應知苦,⓶ 應知苦之緣起,⓷ 應知苦之差別,⓸ 應知苦之異熟,⓹ 應知苦之滅,⓺ 應知趣向苦滅之道跡。
    〝➊ 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⑴ 生是苦;
    ⑵ 老是苦;
    ⑶ 病是苦;
    ⑷ 死是苦;
    ⑸ 愁悲苦憂惱亦是苦;
    ⑹ 所慾求不得亦是苦;
    ⑺ 簡略說五取蘊是苦。
    ➋ 又,諸比丘!何為苦之緣起耶?
    諸比丘!渴愛是苦之緣起。
    ➌ 又,諸比丘!何為苦之差別耶?
    諸比丘!⑴ 苦有(極度)大;
    ⑵ 有(些許)小;
    ⑶ 有(徐緩)遲去;
    ⑷ 有(非常快地)速去。
    諸比丘!是名為苦之差別。
    ➍ 又,諸比丘!何為苦之異熟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因為被苦所征服,心已被苦所佔據;
    而憂愁、疲勞、悲哀、椎胸而哭、陷於迷亂。
    又或因為遭受──被苦所征服,心已被苦所佔據,
    誰知除滅此苦之一句,或二句之真言(咒文)耶?
    諸比丘!我說因為──有愚痴迷亂(而成為苦)之異熟果;
    或者,我說因為──(向外處處)尋求(三求:慾求、有求、梵行求),而成為苦之異熟果。
    諸比丘!是名為苦之異熟。
    ➎ 又,諸比丘!何為苦之滅耶?
    諸比丘!渴愛之滅,乃苦之滅。
    ➏ 即此八聖道分,乃趣向苦滅之道跡。
    所謂:⑴ 正見、⑵ 正思惟、⑶ 正語、⑷ 正業、⑸ 正命、⑹ 正精進、⑺ 正念、⑻ 正定。
    又,諸比丘!⑴ 聖弟子如是知苦;
    ⑵ 如是知苦之緣起;
    ⑶ 如是知苦之差別;
    ⑷ 如是知苦之異熟;
    ⑸ 如是知苦之滅;
    ⑹ 如是知趣向苦滅之道跡。
    故彼知此(苦)決擇慧法門,是苦滅之梵行。〞}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