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慈經》Discourse On Loving-kindness

    ① 專於修善者,欲達安祥境
    應當有才能,正直且真誠;
    柔順亦溫和,謙虛無驕慢。

    ② 知足常安樂,易於受奉養;
    事務不宜繁,生活當簡樸;
    六根勤收斂,審慎熟思慮;
    言行盡無漏,家親不貪戀。

    ③ 任何微細行,若為智慧者;
    當有所譴責,皆應不犯過;
    但願諸眾生,快樂且安穩;
    願一切眾生,心中常喜樂。

    ④ 無論何眾生,脆弱或堅強,
    含攝皆無餘,長形或巨大,
    中型或矮小,細微或粗厚。

    ⑤ 可見或難見,遠方或近處,
    已生或將生,願一切眾生,
    心中常喜樂。

    ⑥ 無論在何方──
    彼此不欺瞞,互不相藐視;
    勿存瞋恚心,期使他人苦。

    ⑦ 猶如母對子,願以己生命;
    保護彼獨子,如是對眾生;
    修習勤發展,無限量慈心。

    ⑧ 慈心對眾生,發展無量心;
    上下普四方,盡皆無障礙;
    泯除憎恨心,亦無敵對意。

    ⑨ 行住或坐臥,當處清醒際;
    繫守此一念,謂之為梵住。

    ⑩ 不取諸惡見,圓滿戒與慧;
    捨離欲貪念,終此不輪迴。
    ~《小部經典‧經集‧蛇品‧Mettasutta 慈經》(Snp 8, 143-152)

    卍        卍        卍

    《大悲經》法舫法師譯 Great Mercy Sutra

    如是我聞。
    一時,佛為五百比丘,宣說正法,時諸比丘,於深林中,修習禪觀,被諸劫賊妖魔之所擾亂,而來白佛。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可返本處,修行大悲,愛護一切眾生三昧,猶如兵士,裝備武器,而自無畏,汝等亦然,應當裝備慈愛一切眾生三昧,而諸煩擾冤魔自然消滅。」

    爾時,五百比丘信受佛語而行,前所劫賊,悉來皈依;施行恐怖者,悉來侍奉;施行搗亂者,悉來保衛,並供給諸比丘飲食、衣服、臥具、湯藥,一切所需,悉皆充足。

    「如是比丘,發無上意,為慈愛眾生,乃究竟之道。於諸智慧中,亦得第一,由斯而得證入清淨涅槃,凡諸佛子,應當如是修行大悲三昧,為極重要。

    能於戒定之中,而開發智慧,乃佛法中之正宗綱要,正直真實,其心調柔,而身輕安。能空我慢等無明,修習一切善法。

    精進不退,惟不修一切無益苦行,亦不懶安,享受一切虛妄慾樂,一切智慧,悉皆圓滿,身語意業,悉皆清淨,廣作利益。

    為眾福田,奉為師範,皆由智慧大悲之力。不被纖毫塵煩之所擾亂,而常行戒、定、慧。慈愛眾生之心,逐漸增強廣大,精進不退,悉皆平等度脫。

    若有色眾生、若無色眾生、若長大身眾生、若微細身眾生,或能見、或不能見眾生、或同處、或不同處眾生,或已生、或當生、或未生眾生,悉皆為彼拔一切憂苦,與一切愉樂。

    故修此大慈悲愛三昧,而不惱害一切眾生,亦不輕欺他人;若被一切人來擾亂,悉皆能忍;三業清淨,四相皆空。慈愛眾生,如母愛子,較愛自身猶切。

    如是慈悲正道,普遍愛護無量無邊眾生,冤親平等,無間國際、種族,不分人我、是非,凡宇宙一切眾生,乃至無情草木,猶不加損害,悉使共榮生存。

    修此慈悲三昧,無論行住坐臥,或工作,或閒暇,無令忘失。

    斯乃極大無比之威德,能生一切善,能滅一切惡,所以世尊普勸修持,乃最上一乘之道。

    依此修持,則被一切眾生特別恭敬。則能消除一切眾生之我見等煩惱,並可解脫一切眾生之生死妄執,而堅固信念八正道、四聖諦之實相。如是修持,自然消滅一切貪妄之苦,而證入最後涅槃。」

    圖1:法舫法師(西元1904-1951年)。


    ༺ ⎈ ༻


    《慈心功德經》The Benefits of Loving-kindness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於此處,世尊告比丘曰:「諸比丘!」
    諸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曰:「諸比丘!若於慈心解脫,修習、發展、多修習、積習、奠基、體證、累積、善造作者,可獲得十一種功德。何謂十一?
    『即:① 睡得安穩;
    ② 醒後舒暢;
    ③ 不作惡夢;
    ④ 為人所喜;
    ⑤ 為非人所喜;
    ⑥ 神祇保佑;
    ⑦ 不受火、毒、武器傷害;
    ⑧ 心念易於入定;
    ⑨ 面容安詳;
    ⑩ 臨終不亂;
    ⑪ 此外,如未證悟(涅槃),則往生梵天。』

    諸比丘,若於慈心解脫,修習、發展、多修習、積習、奠基、體證、累積、善造作者,可獲得此十一種功德。」
    世尊如是開示已,諸比丘聞世尊所說,皆大歡喜。
    ~《增支部經典‧十一集‧初五十經篇‧憶念品‧Mettāsutta 慈心功德經》(AN 11.15)


    ༺ ⎈ ༻


    【慈經法要】慈心禪修習 The immeasurable mind of love

    願一切眾生永遠安樂──
    佛弟子 ⊙⊙⊙ 誠心祝願:

    願我健康、快樂、安祥,
    願我沒有瞋恨心,
    願我沒有煩惱、沒有苦惱,
    願我健康快樂的生活。
   
    願我的家人健康、快樂、安祥,
    願他們沒有瞋恨心,
    願他們沒有煩惱、沒有苦惱,
    願他們健康快樂的生活。
   
    願我的父母、親戚、朋友,健康、快樂、安祥,
    願他們沒有瞋恨心,
    願他們沒有煩惱、沒有苦惱,
    願他們健康快樂的生活。
   
    這個國家的人及一切有情眾生,願他們健康、快樂、安祥,
    願他們沒有瞋恨心,
    願他們沒有煩惱、沒有苦惱,
    願他們健康快樂的生活。
   
    全世界的人及一切有情眾生,願他們健康、快樂、安祥,
    願他們沒有瞋恨心,
    願他們沒有煩惱、沒有苦惱,
    願他們健康快樂的生活。

    這個銀河系一切有情眾生,願他們健康、快樂、安祥,
    願他們沒有瞋恨心,
    願他們沒有煩惱、沒有苦惱,
    願他們健康快樂的生活。

    全宇宙的一切有情眾生,願他們健康、快樂、安祥,
    願他們沒有瞋恨心,
    願他們沒有煩惱、沒有苦惱,
    願他們健康快樂的生活。


    ༺ ⎈ ༻


    加持守護 Protection

    一位修行者在清靜菩提道上會遇到種種困難,滯礙難行。
    如果有三寶的加持,他的內心會產生無比的力量,依教奉行,成就所辦,速成佛道。

    ➊ 三寶加持──
    願佛寶威德加持,護法龍天擁護,一切吉祥如意!
    願法寶威德加持,護法龍天擁護,一切吉祥如意!
    願僧寶威德加持,護法龍天擁護,一切吉祥如意!

    ➋ 三寶守護──
    凡遇一切不祥事,憂悲苦惱累人生;若念佛陀威德力,究竟解脫悉清淨。
    凡遇一切不祥事,憂悲苦惱累人生;若念正法聖律力,究竟解脫悉清淨。
    凡遇一切不祥事,憂悲苦惱累人生;若念僧伽和合力,究竟解脫悉清淨。

    卍        卍        卍

    迴向功德 Transference of Merits

    ➊ 迴向親屬──
    願此功德種善根,累世怨親同沾恩。
    由斯解脫諸苦惱,共證菩提度有情。

    ➋ 迴向法界──
    願將所作諸功德,迴向法界諸眾生。
    普願一切諸天眾,同成無上菩提道。

    ── 佛曆 2560.5.10(三)心燈整理 ──

《吉祥經》Blessings Recita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一天人,於後夜分,身諸光明,遍照祇林,詣佛頂禮,卻住一邊,以偈白佛:
    「諸天與世人,思維吉祥事;祈求諸福報,請示勝吉祥?」

    (爾時佛慈悲,以偈而答言:)
    「① 遠離愚癡人,親近智慧者;供養應供者,此真勝吉祥!
    ② 擇鄰安適住,往昔積善業;持己正誓願,此真勝吉祥!
    ③ 博學長技藝,謹守諸律儀;能語善言詞,此真勝吉祥!
    ④ 孝養父與母,養護妻與子;從事正當業,此真勝吉祥!
    ⑤ 如法行佈施,攝受諸親族;行止無可責,此真勝吉祥!
    ⑥ 遠離諸惡業,切莫飲諸酒;精進行正法,此真勝吉祥!
    ⑦ 恭敬與謙讓,知足常感恩;適時聞正法,此真勝吉祥!
    ⑧ 忍辱與服從,詣會於沙門;適時論正法,此真勝吉祥!
    ⑨ 修道行梵行,如實見聖諦;證悟於涅槃,此真勝吉祥!
    ⑩ 接觸世間法,心寂不為動;安穩無憂垢,此真勝吉祥!
    ⑪ 如是修諸行,所處無墮失;隨處得安樂,此乃最吉祥。」
    ~《小部經典‧經集‧小品‧Maṅgalasutta 吉祥經》(Snp 16, 261-272)

    卍        卍        卍

    ❦❧ 讀經以後,是否覺得:佛法跟儒家思想,真的有很多共通之處呢? ❦❧


    ༺ ⎈ ༻


    《佛說吉祥經》斯里蘭卡留學者:李榮熙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
    時已深夜,於後夜時分,有一光明天神,遍照祗樹園林,來詣佛所。

    至已,頂禮世尊,立於一隅。天神立一隅已,以偈白世尊言:
    「諸天與世人,思維吉祥事,渴望諸吉祥,何謂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① 勿近愚癡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② 居住適宜處,往昔積善業,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
    ③ 廣學長技藝,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
    ④ 善奉養父母,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
    ⑤ 淨行行佈施,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
    ⑥ 邪行須禁止,謹慎不飲酒,於法不放逸,是為最吉祥!
    ⑦ 恭敬而謙讓,知足且感恩,逢時聞正法,是為最吉祥!
    ⑧ 忍耐而柔順,參訪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
    ⑨ 克己淨生活,修持八正道,聖諦證涅槃,是為最吉祥!
    ⑩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⑪ 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

    ❦❧ 《佛說吉祥經》有一個被竄改的版本:「聖諦證涅槃」被改成「實證涅槃法」其中四聖諦的法義已經完全看不見了。 ❦❧


    卍        卍        卍

    《南傳吉祥經》法舫法師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一天人,於後夜分,身諸光明遍照祇樹園林。

    來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卻住一面,而以偈白佛言:
    「諸天與世人,思維吉祥事,希求於幸福,何謂勝吉祥?」

    「① 遠離愚癡人,親近智慧者,供養於應供,此事勝吉祥。
    ② 靜住安適處,由曾作福業,而自修善德,此事勝吉祥。
    ③ 凡學諸律儀,真實與工巧,及善說語言,此事勝吉祥。
    ④ 侍奉於父母,攝受妻與子,所作無繫累,此事勝吉祥。
    ⑤ 佈施與修持,攝受親眷屬,諸業無過咎,此事勝吉祥。
    ⑥ 遠離諸惡業,亦不飲諸酒,於法不放逸,此事勝吉祥。
    ⑦ 尊敬與謙讓,知足常感恩,依時聽正法,此事勝吉祥。
    ⑧ 忍辱與謙卑,具足正知見,談論於正法,此事勝吉祥。
    ⑨ 苦行與梵行,而得見聖諦,證悟於涅槃,此事勝吉祥。
    ⑩ 接觸世間法,心寂不為動,無憂離貪欲,此事勝吉祥。
    ⑪ 如是修諸行,而能無墮失,隨處得安隱,此諸事吉祥。」

    卍        卍        卍

    《吉祥經》葛印卡老師內觀開示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沙瓦提城的揭達林給孤獨園。
    於後夜時分,一位遍身光明之女天神,遍照揭達林園,來詣佛所。

    至已頂禮世尊,立於一隅。天神立一隅已,以偈白世尊言:
    「諸天與世人,思維吉祥事,渴望諸吉祥,何謂最吉祥?」

    佛陀答曰:
    「① 勿近諸愚者,親近諸智者,尊敬有德者,此謂最吉祥!
    ② 居於適當所,積曾作福德,自有正誓願,此謂最吉祥!
    ③ 多聞與工巧,善持諸禁戒,言談諸善語,此謂最吉祥!
    ④ 孝養父母親,善護妻(夫)與子,正命無混濁,此謂最吉祥!
    ⑤ 佈施與修持,善待諸眷屬,諸行為無咎,此謂最吉祥!
    ⑥ 止避諸惡行,遠離諸毒品,於法不放逸,此謂最吉祥!
    ⑦ 尊敬與謙遜,知足與感恩,依時聞正法,此謂最吉祥!
    ⑧ 忍辱與受教,皈依於聖者,依時論正法,此謂最吉祥!
    ⑨ 精修與梵行,證悟諸聖諦,修證般涅槃,此謂最吉祥!
    ⑩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雜染,寧靜無恐懼,此謂最吉祥!
    ⑪ 如斯修諸行,常處不敗所,隨處得安穩,此謂最吉祥!」

    ── 佛曆 2560.5.10(三)心燈整理 ──

《三寶經》Three Jewels Recitals


     ~~~~~~~~~~~~~~~~~~~~~~~~~
     【佛曆 2564.10.19 心 法師 整理】
     ~~~~~~~~~~~~~~~~~~~~~~~~~

     【目錄】 “{一}Dhamma 正法 (DA 1-5, 19984)/【5】Khuddakanikāya 小部經典 (KN 1-15, 7077)/《1》Khuddakapāṭhapāḷi 小誦經 (Khp 1-9, 9)”

     ❦❧~~~~~~~~~~~~~~~~~~~~~~~~~~~~~~~~~~~~~~~~~~~~~
     【經名】 6. Ratanasutta 三寶經 (Khp 6)
     ~~~~~~~~~~~~~~~~~~~~~~~~~~~~~~~~~~~~~~~~~~~~~❦❧

     【巴利佛經】

     6. Ratanasuttaṃ
     三寶經

     1.

     Yānīdha bhūtāni samāgatāni, bhummāni [bhūmāni (ka.)] vā yāni va antalikkhe;
     【譯者不詳‧心法師校對:① 天空或地上,來集諸神祇。】
     悟醒譯:集於此處諸鬼神,無論地上者、空中者;
     {雲庵譯:來此雲集諸鬼神,無論地上與空中;}
     摘自《經集》郭良鋆譯:或是地上的,或是天上的,

     Sabbeva bhūtā sumanā bhavantu, athopi sakkacca suṇantu bhāsitaṃ.
     【唯願諸神祇,均得生安樂。汝等當諦聽,此處所唸誦。】
     一切諸鬼神,歡喜熱心聞我之所說。
     {諸鬼神眾皆幸福,恭敬諦聽我所說。}
     所有眾生都聚集在這裡。讓一切眾生都快樂,讓他們專心聽講。

     2.

     Tasmā hi bhūtā nisāmetha sabbe,
     【② 故諸神祇眾,應當善諦聽。】
     〔受我教而來〕,是故一切鬼神!皆須諦聽。
     {諸鬼神眾請傾聽,}
     一切眾生啊!你們聽著!

     mettaṃ karotha mānusiyā pajāya;
     Divā ca ratto ca haranti ye baliṃ, tasmā hi ne rakkhatha appamattā.
     【人民日與夜,獻奉諸供養。應慈愛彼等,精進施佑護。】
     垂慈晝夜奉獻供祭之人眾,是故有意護彼等。
     {須對人類施慈行;不分晝夜運供物,是故護彼不放逸。}
     對人類要仁慈,他們日夜貢獻食物,所以,要盡心保護他們。

     3.

     Yaṃ kiñci vittaṃ idha vā huraṃ vā, saggesu vā yaṃ ratanaṃ paṇītaṃ;
     【③ 與此世他世,無論何種寶。或於諸天上,】
     於人間世界,或於他世界,雖有如何之財寶,或則天上之勝寶,
     {此世他世多財富,勝諸天界有財寶;}
     這個世界或另一個世界的財富,或天國的珍寶,

     Na no samaṃ atthi tathāgatena, idampi buddhe ratanaṃ paṇītaṃ;
     【難與如來等。實爾佛陀中,具足如斯寶。】
     亦無比擬於如來,此於佛為最勝寶。
     {無有等勝如來寶,是故我說如來寶。}
     都不能與如來相比,在佛陀那裡,能找到這種珍寶。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由此真實故,願一切安樂。】
     此為真理故,一切有幸福。
     {依此真理有吉祥。}
     但願憑借這一真理,獲得幸福。

     4.

     Khayaṃ virāgaṃ amataṃ paṇītaṃ, yadajjhagā sakyamunī samāhito;
     【④ 釋迦牟尼尊,證悟寂靜法。止息諸煩惱,離貪不復生。】
     寂靜釋迦牟尼世尊,已至盡煩惱、離貪欲、成不死、殊勝法,
     {釋迦牟尼證得定,勝滅離貪甘露法,}
     鎮靜安定的釋迦牟尼達到滅寂,無慾和永恆,

     Na tena dhammena samatthi kiñci, idampi dhamme ratanaṃ paṇītaṃ;
     【別無有他法,可與其比倫。實爾達摩中,具足如斯寶。】
     任何亦無比擬此法者,此亦於法最勝寶。
     {此即殊勝為法寶。}
     這種正法無與倫比。在正法中,能找到這種珍寶。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由此真實故,願一切安樂。】
     此為真理故,一切有幸福。
     {依此真理有吉祥。}
     但願憑借這一真理,獲得幸福。

     5.

     Yaṃ buddhaseṭṭho parivaṇṇayī suciṃ, samādhimānantarikaññamāhu;
     【⑤ 佛陀所讚歎,清淨無間定。】
     最勝之佛所稱讚,謂清淨不斷之三昧,
     {最勝佛陀淨讚歎,此是世人無間定,}
     無上的佛陀讚美純潔。人們說那是不終止的禪定。

     Samādhinā tena samo na vijjati, idampi dhamme ratanaṃ paṇītaṃ;
     【別無有他定,可與其比倫。實爾達摩中,具足如斯寶。】
     無有等此三昧者,此亦於法最勝寶。
     {無有等同此定等。}
     這種禪定無與倫比。在正法中,能找到這種珍寶。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由此真實故,願一切安樂。】
     此為真理故,一切有幸福。
     {依此真理有吉祥。}
     但願憑借這一真理,獲得幸福。

     6.

     Ye puggalā aṭṭha sataṃ pasatthā, cattāri etāni yugāni honti;
     【⑥ 堪贊諸善人,四雙八輩眾。】
     於諸善人中,被稱讚者有八人,此等是四雙。
     {八輩善人皆賞讚,此等僧眾有四雙;}
     為賢者稱頌的四雙八賢聖,

     Te dakkhiṇeyyā sugatassa sāvakā, etesu dinnāni mahapphalāni; Idampi saṅghe ratanaṃ paṇītaṃ,
     【善逝之弟子,值得奉供養。於諸僧伽中,具足如斯寶。】
     彼等善逝之弟子,有受供養價值人,佈施此等有大果,此亦僧伽最勝寶。
     {弟子應施善逝者,施與彼等有大果,此即殊勝為僧寶。}
     是善逝的聲聞,值得施捨。向他們施捨將獲得大功果。在僧團中,能找到這種珍寶。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由此真實故,願一切安樂。】
     此為真理故,一切有幸福。
     {依此真理有吉祥。}
     但願憑借這一真理,獲得幸福。

     7.

     Ye suppayuttā manasā daḷhena, nikkāmino gotamasāsanamhi;
     【⑦ 堅心離貪欲,信奉瞿曇法。】
     專念而持堅固心,信奉瞿曇之教者,
     {持意堅固善精進,瞿曇教中無欲者;}
     他們摒棄慾愛,專心致志,遵行喬達摩的教誨,

     Te pattipattā amataṃ vigayha, laddhā mudhā nibbutiṃ [nibbuti (ka.)] bhuñjamānā; Idampi saṅghe ratanaṃ paṇītaṃ,
     【已證所應證,悟入不滅境。得此無餘漏,證悟涅槃樂。於諸僧伽中,具足如斯寶。】
     何得最高之〔涅槃〕、入不死、獲無償,享受寂靜樂,此亦僧伽最勝寶。
     {彼等應達甘露門,已得無負受寂定,此即殊勝為僧寶。}
     達到至高目的,進入永恆,享受寂靜之樂。在僧團中,能找到這種珍寶。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由此真實故,願一切安樂。】
     此為真理故,一切有幸福。
     {依此真理有吉祥。}
     但願憑借這一真理,獲得幸福。

     8.

     Yathindakhīlo pathavissito [paṭhavissito (ka. sī.), pathaviṃsito (ka. si. syā. kaṃ. pī.)] siyā,
     【⑧ 宛如巨石柱,堅固立地上。】
     譬如市門之巨柱,釘入大地時,
     {恰似帝柱依大地,}
     猶如打入土中的因陀羅柱,

     catubbhi vātehi asampakampiyo; Tathūpamaṃ sappurisaṃ vadāmi, yo ariyasaccāni avecca passati; Idampi saṅghe ratanaṃ paṇītaṃ,
     【不為四風動,甚深見聖諦。佛子亦如是,彼是最善人。於諸僧伽中,具足如斯寶。】
     如於四風不動搖,我說猶如甚深觀察聖諦人,此亦僧伽最勝寶。
     {四方之風不能動;如此不動諸聖者,此等諦觀謂善人,此即殊勝為僧寶。}
     四方來風吹不動,我稱這樣的人為賢者,他完全領悟了聖諦。在僧團中,能找到這種珍寶。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由此真實故,願一切安樂。】
     此為真理故,一切有幸福。
     {依此真理有吉祥。}
     但願憑借這一真理,獲得幸福。

     9.

     Ye ariyasaccāni vibhāvayanti, gambhīrapaññena sudesitāni;
     【⑨ 深解聖諦人,智者所善導。】
     依甚深之智慧,善能理解妙說聖諦人,
     {甚深慧者善說示,明暸諸聖諦仁者;}
     他們通曉智慧深邃者教誨的聖諦,

     Kiñcāpi te honti bhusaṃ pamattā, na te bhavaṃ aṭṭhamamādiyanti; Idampi saṅghe ratanaṃ paṇītaṃ,
     【即使大放逸,不受第八生。於諸僧伽中,具足如斯寶。】
     則使大為放逸者,亦決不受第八生。此亦僧伽最勝寶。
     {若彼屢屢有放逸,彼等不取第八有,此即殊勝為僧寶。}
     即使漫不經心,也不再會有第八次再生。在僧團中,能找到這種珍寶。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由此真實故,願一切安樂。】
     此為真理故,一切有幸福。
     {依此真理有吉祥。}
     但願憑借這一真理,獲得幸福。

     10.

     Sahāvassa dassanasampadāya [sahāvasaddassanasampadāya (ka.)], tayassu dhammā jahitā bhavanti;
     【⑩ 具見共住者,不朽棄三法:】
     彼俱成就正見捨三事:
     {彼等共有見成具,彼等實能捨三法:}
     為了獲得真諦,他摒棄三法:

     Sakkāyadiṭṭhī vicikicchitañca, sīlabbataṃ vāpi yadatthi kiñci.
     【身見與疑見,及戒禁取見。】
     即為身見、疑、戒禁取見。
     {捨去存在諸身見,懷疑乃至戒禁取。}
     有(我)身見、疑惑和戒規禮儀。

     11.

     Catūhapāyehi ca vippamutto, chaccābhiṭhānāni [cha cābhiṭhānāni (sī. syā.)] abhabba kātuṃ [abhabbo kātuṃ (sī.)]; Idampi saṅghe ratanaṃ paṇītaṃ,
     【解脫四惡趣,不作六逆罪。於諸僧伽中,具足如斯寶。】
     彼離四惡趣,不犯六逆罪,此亦僧伽最勝寶。
     {更由四惡趣解脫,且能不犯六重罪,此即殊勝為僧寶。}
     他擺脫四地獄,不可能犯六大罪。在僧團中,能找到這種珍寶。
     (註:四惡趣,即:⑴ 地獄、⑵ 鬼道、⑶ 傍生、⑷ 阿修羅。六逆罪,即:⑴ 殺母、⑵ 殺父、⑶ 殺阿羅漢、⑷ 以惡心出佛血、⑸ 破和合僧團、⑹ 邪信外道。)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由此真實故,願一切安樂。】
     此為真理故,一切有幸福。
     {依此真理有吉祥。}
     但願憑借這一真理,獲得幸福。

     12.

     Kiñcāpi so kamma [kammaṃ (sī. syā. kaṃ. pī.)] karoti pāpakaṃ, kāyena vācā uda cetasā vā;
     【⑪ 由諸身語意──
     彼雖為身、語意惡業,
     {假令彼等以身語,更以心意行惡業;}
     倘若他的身、言或心犯了罪過,

     Abhabba [abhabbo (bahūsu)] so tassa paṭicchadāya [paṭicchādāya (sī.)], abhabbatā diṭṭhapadassa vuttā; Idampi saṅghe ratanaṃ paṇītaṃ,
     【彼所作惡業,悉皆不覆藏。智慧見道者,無有藏匿行。於諸僧伽中,具足如斯寶。】
     不於隱匿彼,此稱為見涅槃人,此亦僧伽最勝寶。
     {不得隱蔽而懺悔,是則可見涅槃句,此即殊勝為僧寶。}
     他不可能隱瞞,因為據說對於有見識的人,這是不可能的。在僧團中,能找到這種珍寶。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由此真實故,願一切安樂。】
     此為真理故,一切有幸福。
     {依此真理有吉祥。}
     但願憑借這一真理,獲得幸福。

     13.

     Vanappagumbe yatha [yathā (sī. syā.)] phussitagge, gimhānamāse paṭhamasmiṃ [paṭhamasmi (?)] gimhe;
     【⑫ 猶如初夏時──叢林花綻放,】
     猶如夏初,林中諸樹之開花,
     {恰似夏月中初夏,如林叢中花滿開;}
     正如初夏樹叢上鮮花盛開,

     Tathūpamaṃ dhammavaraṃ adesayi [adesayī (sī.)], nibbānagāmiṃ paramaṃ hitāya;
     【宣說殊勝法。指引涅槃路,為諸無上利。】
     如是彼為施最上之利益,說至涅槃最勝法。
     {為說第一利益法,如此勝法至涅槃;}
     他教誨通向涅磐的無上之法,使人受益。

     Idampi buddhe ratanaṃ paṇītaṃ,
     【實爾佛陀中,具足如斯寶。】
     此亦於佛最勝寶。
     {此即殊勝為佛寶。}
     在佛陀那裡,能找到這種珍寶。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由此真實故,願一切安樂。】
     此為真理故,一切有幸福。
     {依此真理有吉祥。}
     但願憑借這一真理,獲得幸福。

     14.

     Varo varaññū varado varāharo, anuttaro dhammavaraṃ adesayi; Idampi buddhe ratanaṃ paṇītaṃ,
     【⑬ 證悟最殊勝──傳授最殊勝,導引最殊勝。無上士宣說,無上殊勝法。實爾佛陀中,具足如斯寶。】
     最勝而知最勝、與最勝、運最勝之無上士,說最勝之法,此亦於佛最勝寶。
     {伏知伏施知將來,能說勝法無上者,此即殊勝為佛寶。}
     這位無上者知道無上物,給予無上物,帶來無上物。這位無上士教誨無上之法。在佛陀那裡,能找到這種珍寶。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由此真實故,願一切安樂。】
     此為真理故,一切有幸福。
     {依此真理有吉祥。}
     但願憑借這一真理,獲得幸福。

     15.

     Khīṇaṃ purāṇaṃ nava natthi sambhavaṃ,
     【⑭ 盡前之已生,亦不起新生。】
     盡前之生,不起新生,於未來之生無貪求生,
     {舊業已盡新未生,}
     舊業己剷除,新業不再生。

     virattacittāyatike bhavasmiṃ; Te khīṇabījā avirūḷhichandā, nibbanti dhīrā yathāyaṃ [yathayaṃ (ka.)] padīpo; Idampi saṅghe ratanaṃ paṇītaṃ,
     【心無著來生,智者斷新種。滅除貪慾心,猶如燈熄燼。於諸僧伽中,具足如斯寶。】
     斷「生」之種子,不望生長,賢人之彼等如燈盡而涅槃,此亦僧伽最勝寶。
     {對於未來心離貪;種子已盡欲不長,賢者如燈明寂滅,此即殊勝為僧寶。}
     他們心厭來生,毀棄種子,意志堅定,慾望無增,猶如一盞油燈。在僧團那裡,能找到這種珍寶。(註:原譯為「在佛陀那裡」。)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由此真實故,願一切安樂。(佛說此經已,薩迦天王等聞法歡喜,頂禮三寶。願一切眾生信受奉行得大安樂即於佛前而贊三寶以偈曰:)】
     此為真理故,一切有幸福。
     {依此真理有吉祥。}
     但願憑借這一真理,獲得幸福。

     16.

     Yānīdha bhūtāni samāgatāni, bhummāni vā yāni va antalikkhe;
     【⑮ 天空或地上,來集諸神祇。】
     集此處諸鬼神,地上者、空中者一切諸鬼神,
     {諸鬼神聚集來此,無論地上與空中;}
     或是地上的,或是天上的。所有眾生都聚集在這裡。

     Tathāgataṃ devamanussapūjitaṃ, buddhaṃ namassāma suvatthi hotu.
     【我等應禮敬,圓滿佛陀尊。人天所信奉,願一切安樂。】
     如是歸命神人所尊佛。願彼等有幸福。
     {如來應為人天敬,禮佛有情有吉祥。}
     讓我們向神和人崇敬的如來佛陀致敬,但願獲得幸福。

     17.

     Yānīdha bhūtāni samāgatāni, bhummāni vā yāni va antalikkhe;
     【⑯ 天空或地上,來集諸神祇。】
     集此處諸鬼神,地上者、空中者一切諸鬼神,
     {諸鬼神聚集來此,無論地上與空中;}
     或是地上的,或是天上的。所有眾生都聚集在這裡。

     Tathāgataṃ devamanussapūjitaṃ, dhammaṃ namassāma suvatthi hotu.
     【我等應禮敬,圓滿達摩尊。人天所信奉,願一切安樂。】
     如是歸命神人所尊法。願彼等有幸福。
     {如來應為人天敬,禮法有情有吉祥。}
     讓我們向神和人崇敬的如來正法致敬,但願獲得幸福。

     18.

     Yānīdha bhūtāni samāgatāni, bhummāni vā yāni va antalikkhe;
     【⑰ 天空或地上,來集諸神祇。】
     集此處諸鬼神,地上者、空中者一切諸鬼神,
     {諸鬼神聚集來此,無論地上與空中;}
     或是地上的,或是天上的。所有眾生都聚集在這裡。

     Tathāgataṃ devamanussapūjitaṃ, saṅghaṃ namassāma suvatthi hotūti.
     【我等應禮敬,圓滿僧伽尊。人天所信奉,願一切安樂。(堅信真理,願無痛苦!堅信真理,願無恐懼!堅信真理,願無疾病!)】
     如是歸命神人所尊僧伽。願彼等有幸福。
     {供奉如來及人天,禮僧有情有吉祥。}
     讓我們向神和人崇敬的如來僧團致敬,但願獲得幸福。

     Ratanasuttaṃ niṭṭhitaṃ.
     三寶經 ~小誦經‧第六經終

     ~《小部經典‧小誦經‧Ratanasutta 三寶經》(Khp 6)


     ☸*********************************************************************




     《三寶頌》之一

     RatanaSuttam 三寶經(或譯為寶石經) Ratana Sutta(巴利語、漢語字幕)2020年10月15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2WB36ueyU&list=PLzki_9qaly39i42z0cThwbJwSKm93a5Zt&index=30

     Ratana Sutta 三寶經(或譯為寶經)念誦版(巴利語字幕)2021年6月3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4_YPyujyGc&list=PLzki_9qaly39i42z0cThwbJwSKm93a5Zt&index=31

卍    卍    卍

     《三寶頌》之二

     三寶頌英文歌詞 2013年7月12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1EAe7vCFqw&list=PLGKyot-CxNKR0iZHEv6bFBFXdfseu19v4

     《三寶頌》Ode to the Triple Gems.
     作詞:淨心長老/作曲:陳振國/編四部:劉靜容

     大威德世尊,慈悲愍眾生。
     The great gracious World-honored.
     Out of His compassion to the sentient beings.

     修積佛正法,得成無上道。
     Practiced and accumulated the right dharma.
     And thus attained the ultimate truth.

     慧日照世間,我等得善利。
     His wisdom shines on the world.
     We get good benefit from Him.

     是故稽首禮,皈命無上尊。
     Thus we pay homage to,
     And take refuge in the supreme Buddha.

     世尊轉法輪,迦陵頻伽聲。
     The World-honored turned the dharma wheel.
     Like kalavinka ultering beautiful sound.

     演說微妙法,為人天眼目。
     To expound the wondrous dharma.
     And to be eyes of human and heavenly beings.

     導引諸群迷,歸向於正道。
     He guided the deluded being.
     To walk on the right path.

     是故稽首禮,皈命諸佛法。
     Thus we pay homage to,
     And take refuge in the Dharma.

     吾佛化緣滿,示寂入涅槃。
     After completing His works in the world.
     Our Buddha attained pari-nirvana.

     法燈永相續,僧伽住世間。
     The lamp of dharma continues forever.
     With the sangha residing in the world.

     弘傳佛正法,度苦惱眾生。
     They promote Buddha dharma.
     To release the afflicted beings.

     是故稽首禮,皈命福田僧。
     Thus we pay homage to,
     And take refuge in the meritorious sangha.

     ── 佛曆 2560.5.10(三)心燈整理 ──

卍    卍    卍

     《三寶頌》之三

     Ratana Sutta - Discourse of the Jewels 三寶經(或譯為寶石經) by Imee Ooi 黃慧音(巴利語字幕)2020年3月26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nnqsRzatiU&list=PLzki_9qaly39i42z0cThwbJwSKm93a5Zt&index=32

卍    卍    卍

     《三寶頌》之四

     三皈依偈 Tiratana - 生命電視

     三皈依偈 Tiratana(巴利文)念誦版,2010年4月24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SJxIsI6lPk&list=PLzki_9qaly39i42z0cThwbJwSKm93a5Zt

     三皈依偈 Tiratana(巴利文)演唱版,2010年4月24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0iEIq8McFw&list=PLzki_9qaly3-OK4FTL9Q_TE0cuJ46XEcQ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a
     敬禮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Yo vadatam pavarō manujēsu, Sakyamuni bhagavā kata kiccō, Pāra gatō bala viriya samangi, Tam sugatam saranattha mupēmi
     誰人宣說真如法,釋迦牟尼親口傳,持戒梵行正精進,至誠皈依如來佛;

     Rāga virāga manēja-masōkam, Dhamma-masankhata mappati kūlam, Madhura mimam pagunam suvibhattam, Dhamma-mimam saranattha mupēmi
     離愛離欲無憂悲,調御節制精簡食,真如法是善藥方,至誠皈依真如法;

     Yattha ca dinna mahapphala-mahū, Catusu sucīsu purisa yugēsu, Attha ca puggala dhamma dasāte, Sangha-mimam saranattha mupēmi
     比丘是佛善弟子,四向四果八聖位,了達妙法洞真如,至誠皈依和合僧;

     Namo Buddhaya,
     南無佛陀耶!

     Namo Dharmaya,
     南無達摩耶!

     Namo Samghaya,
     南無僧伽耶!

     Sadhu Sadhu Sadhu
     善哉,善哉,善哉!

卍    卍    卍

     《三寶頌》之五

     Powerful Ratana Sutta Chanting for 7 Times 強大的《三寶經》念誦七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Le_6RGRd2w&list=PLzki_9qaly39i42z0cThwbJwSKm93a5Zt&index=26

Etena sacca vajjena, sotthi te hotu sabbadā
以此真實語,願你得安祥;

Etena sacca vajjena, sabba rogo vinassatu
以此真實語,願你除病惱;

Etena sacca vajjena, hotu te jaya mangalam
以此真實語,願你得成功。

卍    卍    卍

《三寶經》結尾祝福

Etena sacca vajjena, dukkha vupa samentu me.
願此真言,摧毀一切病苦!

Etena sacca vajjena, bhaya vupa samentu me.
願此真言,摧毀一切恐懼!

Etena sacca vajjena, roga vupa samentu me.
願此真言,摧毀一切疾病!



༺ ☸ ༻


日常課誦 Daily Chanting

    第一品 ✩   禮佛偈 Devotion

    (現在讓我們合掌,誦禮佛偈!)

    (巴利文:)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sa.
    (禮佛偈:)皈命──於世尊、應供阿羅漢、無上正等正覺者。(三次)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南無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類化身──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 ⎈ ༻


    第二品 ✩   皈依三寶 Refuge in the Triple Gem

    (現在讓我們合掌,禮三皈依!)

    我以佛為皈依處,
    我以法為皈依處,
    我以僧伽為皈依處。

    第二次,我以佛為皈依處,
    第二次,我以法為皈依處,
    第二次,我以僧伽為皈依處。

    第三次,我以佛為皈依處,
    第三次,我以法為皈依處,
    第三次,我以僧伽為皈依處。


    ༺ ⎈ ༻


    第一章 ✫   禮敬佛寶 Salutation to the Buddha

    (現在讓我們合掌,禮讚佛陀!)

    ㈠ 至尊的如來,應供阿羅漢、正等正覺者、明行足者、善逝者、世間解者、無上士者、調御丈夫者、天人師、佛陀、世尊。

    Itipi so Bhagavā ① arahaṃ ② sammāsambuddho ③ vijjācaraṇasampanno ④ sugato ⑤ lokavidū ⑥ anuttaro ⑦ purisadammasārathi ⑧ satthā devamanussānaṃ ⑨ buddho ⑩ Bhagavā.

    ㈡ 如是,世尊實是:
    「① 阿羅漢──應供者、② 正遍知──正等覺、③ 明行足者、④ 善逝者、⑤ 世間解者、⑥ 無上士者、⑦ 調御丈夫者、⑧ 天人師、⑨ 佛、⑩ 世尊。」

    ㈢ 《聖隨念佛經》(從藏文經藏譯出)法尊法師譯:
    「佛、薄伽梵者,謂: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

    卍        卍        卍

    第二章 ✫   禮敬法寶 Salutation to the Dhamma

    (現在讓我們合掌,禮讚聖法!)

    ㈠ 世尊所善妙解說的「聖法」:
    是現見──眼前,能夠「完全」被發現的;
    是無時──不需要等待時機因緣;
    是來觀──只要出現在眼前的事物,請你親自現前觀察;
    是引導──也能透過聖者的引導、接近,自然通達「涅槃」的真相!
    是智者各自證知──「覺悟的心」是獲得「真理智慧」的聖者們,各自覺知發現的,可作為真理的證明!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① sandiṭṭhiko ② akāliko ③ ehipassiko ④ opaneyyiko ⑤ paccattaṃ veditabbo viññūhī.

    ㈡ 於正法成就不壞信,即:「世尊善說,① 現見之法、② 能超越時,③ 即身近觀,言能知見,④ 示導涅槃、⑤ 唯智者所親證。」
    (① 現見緣法,離開熾燃;② 不待時節,通達涅槃;③ 即身近觀,言能知見;④ 攝入引導,法隨法行;⑤ 智者親證,緣自覺知。)

    ㈢ 《聖隨念法經》(從藏文經藏譯出)法尊法師譯:
    「正法者,謂:善說梵行。初善、中善、後善。義妙、文巧。純一、圓滿,清淨、鮮白。佛、薄伽梵,善說法律。
    正得,無病,時無間斷。極善安立,見者不空,智者各別內證。法律善顯,決定出離,趣大菩提。無有違逆,成就和順;具足依止,斷流轉道。」

    卍        卍        卍

    第三章 ✫   禮敬僧寶 Salutation to the Sangha

    (現在讓我們合掌,禮讚僧伽!)

    ㈠ 僧伽是世尊的追隨弟子,良好地修行佛法; 僧伽是世尊的追隨弟子,直接地修行佛法;
    僧伽是世尊的追隨弟子,正確地修持佛法以求脫離苦;
    僧伽是世尊的追隨弟子,適當地依教奉行修習清淨梵行。
    他們即是四雙八輩人,那才是世尊的追隨者僧伽。
    應當虔誠禮敬,應當熱忱歡迎,
    應當佈施供養,應當合十敬禮。
    是世間的無上福田。

    ① Sup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② ujup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③ ñāyap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④ sāmīcip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yadidaṃ ⑤ cattāri purisayugāni aṭṭha purisapuggalā, esa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⑥ āhuneyyo ⑦ pāhuneyyo ⑧ dakkhiṇeyyo ⑨ añjalikaraṇīyo ⑩ anuttaraṃ puññakkhettaṃ lokassā.

    ㈡ 世尊之聖弟子僧伽,即:「① 具足勝妙行、② 具足質直行、③ 具足如理行、④ 具足如法行,所謂 ⑤ 四雙八輩。世尊之聖弟子僧伽, ⑥ 應恭敬、⑦ 尊重、⑧ 供養、⑨ 合掌禮拜、⑩ 是世間之無上福田。」
    ( ① 具足勝妙行──指「親近善士」、② 具足質直行──指「聽聞正法」、③ 具足如理行──指「如理作意」、④ 具足如法行──指「法隨法行」)

    ㈢ 《聖隨念僧經》(從藏文經藏譯出)法尊法師譯:
    「聖僧者,謂:正行、應理行、和敬行、質直行。所應禮敬,所應合掌。清淨功德,淨諸信施,所應惠施,普應惠施。」

    卍        卍        卍

    第三品 ✩   禮敬舍利塔 Salutation to the Stupa

    我恭敬頂禮所有的舍利塔與佛像。

    《大般涅槃經》說有四種人值得造塔:
    「如來、阿羅漢、正等覺者應值得造塔;辟支佛應值得造塔;如來之聲聞弟子應值得造塔;轉輪王應值得造塔……。

    若人思念:『此是彼世尊、阿羅漢、正等覺者之塔』者,阿難!則可使甚多之大眾,內心清淨。」

    《摩訶僧祇律》中也說:
    「百千車真金,持用行布施,不如一善心,華香供養塔。」
    見塔如見佛,若能真誠歸命三寶,心懷恭敬,信受佛法,不僅能積善獲福,亦能與佛法性德相應。

    圖1:我禮敬舍利塔與佛像。

    卍        卍        卍

    第四品 ✩   禮敬菩提樹 Salutation to the Bodhi Tree

    我禮敬佛!我也禮讚菩提樹!
    世尊端坐菩提樹下,除惡得大覺,佛眼關照讚歎菩提樹。
    喔!偉大的菩提樹,藍色樹葉、白色樹根、開啟智慧的菩提樹!

    圖2:阿育王的兒子及女兒,在公元前288年曾把佛陀成道的原始聖菩提樹分枝帶至錫蘭的古都「阿努拉德普勒」(Anuradhapura)種植,而這株菩提樹被稱為「再也斯里蘭卡摩訶菩提」(Jaya Sri Maha Bodhi)。這株菩提樹被証明為目前「最古老的被子植物或開花植物」。


    ༺ ⎈ ༻


    第五品 ✩   受持五戒 Five Precepts

    1. 我願學習:「受持不殺生。」

    2. 我願學習:「受持不偷盜。」

    3. 我願學習:「受持不邪淫。」

    4. 我願學習:「受持不妄語。」

    5. 我願學習:「受持不飲用迷亂心意之物──如穀酒、果酒、烈酒等。」


    ༺ ⎈ ༻


    第六品 ✩   八關齋戒 Eight Precepts

    1. 我願學習:「受持不殺生。」

    2. 我願學習:「受持不偷盜。」

    3. 我願學習:「受持不淫、清淨梵行。」

    4. 我願學習:「受持不妄語。」

    5. 我願學習:「受持不飲用迷亂心意之物──如穀酒、果酒、烈酒等。」

    6. 我願學習:「受持遠離非時進食──如日中後至黎明進食等。」

    7. 我願學習:「受持不放逸於戲樂──如舞蹈、歌唱、奏樂、觀看表演等。受持不放逸於化妝身體──如穿花蔓、塗香抹脂、戴裝飾品等。」

    8. 我願學習:「受持不放逸於坐臥享受──如高、廣大床等。」


    ༺ ⎈ ༻


    第七品 ✩   十學處 Ten Precepts

    1. 我願學習:「受持不殺生。」

    2. 我願學習:「受持不偷盜。」

    3. 我願學習:「受持不淫、清淨梵行。」

    4. 我願學習:「受持不妄語。」

    5. 我願學習:「受持不飲用迷亂心意之物──如穀酒、果酒、烈酒等。」

    6. 我願學習:「受持遠離非時進食──如日中後至黎明進食等。」

    7. 我願學習:「受持不放逸於戲樂──如舞蹈、歌唱、奏樂、觀看表演等。」

    8. 我願學習:「受持不放逸於化妝身體──如穿花蔓、塗香抹脂、戴裝飾品等。」

    9. 我願學習:「受持不放逸於坐臥享受──如高、廣大床等。」

    10. 我願學習:「受持遠離貪取財物──如接受金、銀、錢財等。」


    ༺ ⎈ ༻


    第八品 ✩   供花偈 Offering of Flowers

    願此香花雲,遍滿十方界。
    供養一切佛,尊法賢聖僧。
    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
    莊嚴諸眾生,皆共證菩提。
   
    謹此莊嚴眾香花,供養蓮足世間尊。
    我用花供奉威德世尊,用這功德,望佛力加被,使我早成佛道。我們的色身,亦和這花一樣,不久就要凋零敗壞了。

    卍        卍        卍

    第九品 ✩   供燈偈 Offering of Light

    願此燈光明,遍滿十方界。
    供養一切佛,尊法賢聖僧。
    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
    普照諸眾生,皆共證菩提。
   
    我用無與倫比之燈光,供奉大威德世尊。
    此燈光能滅三界中之惡業黑暗,乃如我人之智慧燈光,能破無明煩惱之黑暗。

    圖3:智慧光明心燈,能破無明黑暗。

    卍        卍        卍

    第十品 ✩   供香偈 Offering of Perfumed Smoke

    願此馨香雲,遍滿十方界。
    供養一切佛,尊法賢聖僧。
    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
    普薰諸眾生,皆共證菩提。

    我今燃此馨香,供奉大威德世尊。
    願佛慈悲納受,戒定真香法身香。

    卍        卍        卍

    第十一品 ✩   供水偈 Offering of Water

    願此甘露水,遍滿十方界。
    供養一切佛,尊法賢聖僧。
    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
    普養諸眾生,皆共證菩提。

    啊!大威德世尊,請您慈悲接受這一盞清水。
    我已將淨水供養,虔誠供養祈世尊慈悲加被!

    水有八種功德,供水因緣十分吉祥:
    ① 清涼:持戒清淨。
    ② 味甘:得享妙勝味、百味食。
    ③ 性輕:身心堪忍壯健。
    ④ 質軟:意念柔順。
    ⑤ 清澈:意念清明。
    ⑥ 無臭:淨除罪障。
    ⑦ 益喉:音聲和雅,成就妙語。
    ⑧ 養胃:身不生疾,健康無病。


    ༺ ⎈ ༻


    第十二品 ✩   發願梵行 Aspiration

    稽首三界尊,皈命三世佛。
    我今發宏願,受持正法律。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速疾成佛道。

    以我所有業報功德,願我常不遇惡人,然常遇善知識,令得智慧增長,直到圓成涅槃。

    圖4:《中部經典》第八經《削減經》。

    卍        卍        卍

    第十三品 ✩   懺悔過失 Repentance of Faults

    ➊ 啊!世尊!您是威德福慧圓滿之佛,請您慈悲原諒;若我不謹慎,犯了身語意的罪過,乃我之缺點。祈佛慈悲,容我懺悔清淨喲!

    ➋ 啊!達摩!您是威德福慧圓滿之法,請您慈悲原諒;若我不謹慎,犯了身語意的罪過,乃我之缺點。祈法慈悲,容我懺悔清淨喲!

    ➌ 啊!僧伽!您是威德福慧圓滿之僧,請您慈悲原諒;若我不謹慎,犯了身語意的罪過,乃我之缺點。祈僧慈悲,容我懺悔清淨喲!

    ── 佛曆 2560.5.10(三)心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