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7日 星期五

158 流轉門與還滅門 The Way of Transmigration & Nibbana



     《心 法師的修行筆記》佛曆2564年1月22日

     流轉門與還滅門 The Way of Transmigration & Nibbana

     《佛遺教經》〝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 If your minds are in a state of collectedness, you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 of the impermanent world.〞

     卍 十二緣起的四諦流轉與還滅 ➲
     ➊ 【由果推因】也就是說:
     果緣因生,這是「流轉門」;

     ➋ 【由因滅果】也就是說:
     果緣因滅,這是「還滅門」。 ~☸

── 佛曆 2564.1.22(五)修行語錄 ──
https://t.me/happy640213/87






《心的修行筆記》佛曆2563年1月~2564年3月【全集】



157 常當自勉,精進修之 Always Exert in Practising it Diligently



     常當自勉,精進修之 Always Exert in Practising it Diligently

     卍 蔡居士問 ➲
     請教心 法師《阿耆多問經》:「他欲恆無求,自心思無濁;善巧擇聖法,比丘智行道。」
     這是否就是戒、定、慧呢?

     回答:
     四問四答,分别是在釐清「苦集滅道」四聖諦的問題;所以最後一偈是佛在回答「八正道」(如何圓滿修習戒、定、慧)的事宜。

── 佛曆 2564.1.19(二)修行語錄 ──
https://t.me/Parayanavagga/42

     ✎ 補充回答:

     (六十三) 1044.
     ⑦ (一○四四偈:)
     〔阿耆多第四次問說:〕

     “Ye ca saṅkhātadhammāse,
     「無學擇聖法(已經圓滿十無學聖者),

     ye ca sekhā puthū idha;
     有學勤道跡(或是勤修八正道佛子);

     Tesaṃ me nipako iriyaṃ,
     我問彼智行(請問他們智慧和行持)?

     puṭṭho pabrūhi mārisa”.
     尊者請教導(懇請導師對我來說示)。」

     (六十四) 1045.
     ⑧ (一○四五偈:)
     〔世尊最後總結說:〕

     “Kāmesu nābhigijjheyya,
     「他欲恆無求(五欲繫縛中恆斷三求),

     manasānāvilo siyā;
     自心思無濁(斷絕心中憍慢三惡思);

     Kusalo sabbadhammānaṃ,
     善巧擇聖法(擇無為法於一切住處),

     sato bhikkhu paribbaje”ti.
     比丘智行道(比丘滿足地智慧行道)。」

     Ajitamāṇavapucchā paṭhamā niṭṭhitā.
     阿耆多問經 ~彼岸道品‧第一經終

     ☆ 增上三學 ➾ 是對於有漏的佛弟子來說。
     ➊ 增上戒學;
     ➋ 增上定學(也稱為增上心學);
     ➌ 增上慧學。

     ☆ 無漏三學 ➾ 是對於無漏的聖弟子來說。
     ➊ 無漏戒學;
     ➋ 無漏定學(也稱為:無漏心學);
     ➌ 無漏慧學(也是指:三寂默或三寂靜)。

     ☆ 三寂默(三寶珠 Tīṇimāni ) ➾
     ⑴ 身寂默( Kāyamoneyyaṃ );
     ⑵ 語寂默( Vacīmoneyyaṃ );
     ⑶ 意寂默( Manomoneyyaṃ )。

     ☆ 三寂靜(牟尼、寂默、道德完美 Moneyya ) ➾
     ⑴ 身寂靜( Kāyamoneyyaṃ );
     ⑵ 語寂靜( Vacīmoneyyaṃ );
     ⑶ 意寂靜( Manomoneyyaṃ )。

     ☆ 斷三求 ➾
     ① 斷慾求(拋棄愛欲的追求);
     ② 斷有求(拋棄存有的追求);
     ③ 寂止梵行求(平息對於梵行的追求以後,回到輕安、現法樂住)。

     ☆ 三不善思(三惡思) ➾
     ⑴ 愛思(愛想生愛欲);
     ⑵ 瞋思(瞋想生瞋恚);
     ⑶ 害思(思自他惱害)。


     阿耆多問:「我問彼智行(請問他們智慧和行持)?」
     世尊回答 ➲
     ➊ 「他欲恆無求」(修習戒的事宜)是指:勤修八正道的(有漏)佛弟子,必須在五欲繫縛中恆斷三求;
     ➋ 「自心思無濁」(修習定的事宜)是指:勤修八正道的(有漏)佛弟子,必須要斷絕心中憍慢三惡思;
     ➌ 「善巧擇聖法」(修習慧的事宜)是指:勤修八正道的(有漏)佛弟子,必須決擇無為法於一切住處;
     ➍ 「比丘智行道」(圓滿無漏三學)是指:成就十無學的(無漏)聖弟子,滿足地智慧行道才稱真比丘。

── 佛曆 2564.1.21(四)修行語錄 ──
https://t.me/mmmq2564/44?comment=44






《小部經典‧經集》Pārāyanavagga 彼岸道品 課誦集 (Snp 55-73) 巴漢對照


《心的修行筆記》佛曆2563年1月~2564年3月【全集】



156 汝等但當,勤而行之 Strive Diligently to Practise this Teaching



     汝等但當,勤而行之 Strive Diligently to Practise this Teaching

     卍 蔡居士問 ➲
     心 法師好,請問《阿耆多問經》:「內觀名色身,一切被終止;識身既滅盡,名色則無生。」(一切)是指五蘊嗎?還是六塵?然又是如何會被終止呢?識身又如何滅盡呢?

     法師回答:
     「一切」是指:六根所執著的一切內外身心的事物;
     「六根」是指:色身的六根(生理部分),同時也是指名身的六根(心理部分);
     「識身」也就是指:名身的六根。
     所以能否達到涅槃的關鍵,在於是否能滅盡心中對六根的渴求,而要達到這個目的的先決條件,必須先要好好地觀察一切的身心現象(名色身)。

── 佛曆 2564.1.18(一)修行語錄 ──
https://t.me/mmmq2564/43






《小部經典‧經集》Pārāyanavagga 彼岸道品 課誦集 (Snp 55-73) 巴漢對照


《心的修行筆記》佛曆2563年1月~2564年3月【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