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關於「隨念佛語──起念難」 About recalling the Buddha 's word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隨念佛語──起念難」~❤

About recalling the Buddha 's word


    ✂ 要遠離「人」而皈依「法」有那麼困難嗎? ~☃

    ☪ 有人說:「身心教我們的法不是正法教導嗎?與佛陀的法有不同嗎?」

    什麼是「身心的法」?什麼是「佛陀的法」?什麼是「佛經的法」?
    自以為是「身心的法」和實際上「身心的法」有一樣嗎?
    自以為是「佛陀的法」和實際上「佛陀的法」有一樣嗎?
    自以為是「佛經的法」和實際上「佛經的法」有一樣嗎?
    如果不讀佛經而「自以為是」的人,不是和瞎子一樣嗎?

    卍        卍        卍

    ☁ 有人說:「差別之處唯有身証才是?」

    這樣子講話的人,真的很會開玩笑!
    你以為自稱「開悟」的人,真的就「開悟」了嗎?
    若知道誰是「身証」,你也就不是「凡夫」了呀!
    (到底是傲慢?在打妄語?還是真的了不起呢?)

    卍        卍        卍

    ☔ 有人說:「應當保持理性的懷疑?」

    「人」往往是最容易欺騙的!
    「法」永遠是紙包不住火的!
    為什麼要依「人」不依「法」呢?

    為什麼不多了解一點「佛法」呢?
    然後再決定是不是要「否定」呢?

    你所謂「理性」的「懷疑」指的是什麼?
    你既然那麼相信「自我」還需要相信「佛法」幹什麼?
    為何在還未充份討論前,就已經「自我」否決掉了呢?

    你有沒有想過?
    如果「經典」正確的!而你「懷疑」錯誤要怎麼辦呢?
    這樣子的損失,誰能夠幫你彌補呢?

    如果,連唯一救生筏的機會,都要放棄的話……
    不知,還繼續「懷疑」下去,想再輪迴多少劫呢?

    卍        卍        卍

    ⚡ 「法」是給需要的人!
    如果不需要,再好的「法」也是多餘!

    所以「法」並不是拿來推銷的!
    要讓真正需要的人,自己來拿!

    卍        卍        卍

    ❦❧
    沒有人可以強迫你選擇「正法」,
    沒有人可以強迫你放棄「正法」,
    你自己所選擇的你自己要負責呀!

    要遠離「人」(樂愛名利),
    而皈依「法」(放下名利),
    真的有那麼困難嗎?

    你不能保持警覺、遠離它們(魔王和地獄的誘惑),
    是誰要負責任呢?(可見你根本就不信因果!) ❦❧

    卍        卍        卍

    ✩ 有條理、有系統的《巴利佛經》,並非雜亂的《阿含經》~⍻
    現在,大家學佛,最常犯的毛病──不是自以為是(自諦)、就是人云亦云……。
    因為,經典本身就是最好的說明,何必加上任何人為的汙染呢?

    為什麼不?老實看看:古老、可信的《巴利佛經》究竟怎麼說呢?
    這正是去除:「人云亦云、自以為是……」的惡習,最好的方法!

    有人問說:「親證四聖諦才是最好的方式……證果比較快、也比較不會誤入岐途?」 ~⚉
    親證「四聖諦」最好的方式:
    熟讀《巴利佛經》,這才是佛陀及諸聖者,證果最快的方式,也比較不會誤入岐途! ~☼

    ❦❧ 以下看看,「原始佛法」經典對於「讀誦佛經」是怎麼說的呢? ❦❧

    ♡~~~~~~~~~~~~~~

    ☀ 《佛遺教經》佛陀說:(熟記佛陀所說的法、讀誦佛經的重要性!)

    「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

    ☀ 《七種人趣經》佛陀說:(熟記佛語的重要性!)

    ☆ 此處所說的「最上義句」是指:應該熟記佛陀所說的「法義語句」,以作為智慧行道、禪思觀察之主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獲得捨(菩提分),有如是智慧行道:『無我與我所,未來亦如是!不論何處生,我已皆捨斷。』
    彼不染著於有,不染著於生,而且,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語義)。
    然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語義),彼非完全排除『慢隨眠』,非完全排除『有貪隨眠』,非完全排除『無明隨眠』。
    彼盡五下分結故,為『中般涅槃者』(三果,阿那含之最高者,未結生色界,即證入涅槃)。」

    ~《增支部經典‧七集‧五十經篇之二‧無記品‧Purisagatisutta 七種人趣》(AN 7.55)

    ♡~~~~~~~~~~~~~~

    ☀ 《法語入耳經》佛陀說:(隨念佛語起念難、法語入耳的重要性!)

    「諸比丘!於語入耳令熟習,於意觀察,於見善分析於法者,將被預期『四種勝利』。
    四者為何?

    【一】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學法,即:契經、應頌、解說、諷頌、自說語、如是語、本生譚、未曾有法、教理問答。該等法入其耳,於語熟習,於意觀察,於見善分析。

    彼失念死後生隨一天眾,於彼處,彼安樂而想起法句。
    諸比丘!隨念佛語起念難,然斯有情,誠速趣勝進。

    諸比丘!於語入耳令熟習,於意觀察,於見善分析於法者,是將被預期之『第一勝利』。

    【二】復次,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學法,即:契經、應頌、解說、諷頌、自說語、如是語、本生譚、未曾有法、教理問答。該等法入其耳,於語熟習,於意觀察,於見善分析。

    彼失念死後生隨一天眾,於彼處安樂不想起法句,然有比丘具通,得心自在,於天眾中說法,彼謂:此必是法、律,我前世於此中行梵行。
    諸比丘!隨念佛語起念難,然斯有情,誠速趣勝進。

    諸比丘!譬如有善知大鼓聲之人,彼於行路之次,具聞鼓聲,彼謂:是鼓聲耶?或非鼓聲耶?非惑亦非猶豫,得以直下決定,是鼓聲。

    正是如此,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學法,即:契經、應頌、解說、諷頌、自說語、如是語、本生譚、未曾有法、教理問答。該等法入其耳,於語熟習,於意觀察,於見善分析。

    彼失念死後生隨一天眾,於彼處安樂不想起法句,然有比丘具通,得心自在,於天眾中說法,彼謂:此必是法、律,我前世於此中行梵行。
    諸比丘!隨念佛語起念難,然斯有情,誠速趣勝進。

    諸比丘!於語入耳令熟習,於意觀察,於見善分析於法者,是將被預期之『第二勝利』。

    【三】復次,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學法,即:契經、應頌、解說、諷頌、自說語、如是語、本生譚、未曾有法、教理問答。該等法入其耳,於語熟習,於意觀察,於見善分析。

    彼失念死後生隨一天眾,於彼處安樂不想起法句,又無比丘具通,得心自在,於天眾中說法;然有天子,於天眾中說法,彼謂:此必是法、律,我前世於此中行梵行。
    諸比丘!隨念佛語起念難,然斯有情,誠速趣勝進。

    諸比丘!譬如有善知螺聲之人,彼於行路之次,具聞螺聲,彼謂:是螺聲耶?或非螺聲?非惑亦非猶豫,得以直下決定,是螺聲。

    正是如此,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學法,即:契經、應頌、解說、諷頌、自說語、如是語、本生譚、未曾有法、教理問答。該等法入其耳,於語熟習,於意觀察,於見善分析。

    彼失念死後生隨一天眾,於彼處安樂不想起法句,又無比丘具通,得心自在,於天眾中說法;然有天子,於天眾中說法,彼謂:此必是法、律,我前世於此中行梵行。
    諸比丘!隨念佛語起念難,然斯有情,誠速趣勝進。

    諸比丘!於語入耳令熟習,於意觀察,於見善分析於法者,是將被預期之『第三勝利』。

    【四】復次,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學法,即:契經、應頌、解說、諷頌、自說語、如是語、本生譚、未曾有法、教理問答。該等法入其耳,於語熟習,於意觀察,於見善分析。

    彼失念死後生隨一天眾,於彼處安樂不想起法句,又無比丘具通,得心自在,於天眾中說法;又無天子,於天眾中說法;然有化生提醒化生,謂:『友!請君想起!友!請君想起!我等前世於何法中修習梵行耶?』彼如是言,謂:『友!我已想起,友!我已想起!』
    諸比丘!隨念佛語起念難,然斯有情,誠速趣勝進。

    諸比丘!譬如有二昔時玩伴,俱是聚沙遊戲舊友,或於某時,互相邂逅,其時一友向另一友言,謂:『友!汝曾想起否?友!汝曾想起否?』彼如是言,謂:『友!我已想起,友!我已想起!』

    正是如此,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學法,即:契經、應頌、解說、諷頌、自說語、如是語、本生譚、未曾有法、教理問答。該等法入其耳,於語熟習,於意觀察,於見善分析。

    彼失念死後生隨一天眾,於彼處安樂不想起法句,又無比丘具通,得心自在,於天眾中說法;又無天子,於天眾中說法;然有化生提醒化生,謂:『友!請君想起!友!請君想起!我等前世於何法中修習梵行耶?』彼如是言,謂:『友!我已想起,友!我已想起!』
    諸比丘!隨念佛語起念難,然斯有情,誠速趣勝進。

    諸比丘!於語入耳令熟習,於意觀察,於見善分析於法者,是將被預期之『第四勝利』。
    諸比丘!於語入耳令熟習,於意觀察,於見善分析於法者,將被預期此『四種勝利』。」

    ~《增支部經典‧四集‧五十經篇之四‧大品‧Sotānugatasutta 法語入耳經》(AN 4.191)

    ── 佛曆 2559.11.21(一)佛子 ──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關於「婆羅門教、種姓制度」 About Brahmanism & Casteism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婆羅門教、種姓制度」 ~❤ About Brahmanism & Casteism


    世界上,最難理解的事物──
    莫過於比:人類「自身」更難理解!

    人類,是從哪裡來的呢?
    總不可能是:微生物演化、然後由猴子生下來的吧!

    人類的文明,到底哪裡來的呢?
    總不可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吧?

    人類,再怎麼會發明、創造……,
    也沒有能力:把自己給創造出來吧!

    「智能」生物,難道只有「人類」而已嗎?
    請看看:十五億年前飛船三眼「嫦娥」吧!
    (是否?她比猿猴,更像人類的老祖先呢?)

    卍    卍    卍

    世界上,最強勢、神祕又高明的宗教──
    不是天主教、基督教、回教……而是:婆羅門教!

    它不需船堅砲利(賣鴉片)、教士傳教、發麵粉、蓋醫院……
    就很神祕的:將你的宗教完全掉包。
    讓你信他們的神(大梵化身)、讀他們的經(梵文經典)。

    在你的腦裡,植入他們的教義和價值觀。(這點基督教、回教……要慚愧了!)
    甚至,連教主都可以換成他們的:大梵天神(毗盧遮那、阿彌陀佛……)。

    然而,更高明的地方不止於此(將你的宗教掉包以後):
    仍神不知、鬼不覺,讓你對這一切渾然不知,以為──

    還在信自己的神(大乘菩薩)、拜自己的佛(阿彌陀佛)哪!
    因為迷惑、植入太深,即使人家告知真相,也不願承認。(有夠厲害~~吧?)

    卍    卍    卍

    不了解種姓制度,就不了解婆羅門教;
    不了解婆羅門教,就不了解原始佛法。

    不了解原始佛法,就不了解大乘思想;
    不了解大乘思想,就不了解現代佛教。

    不了解佛教,就是對宗教現象的無知;
    宗教若無知,一切形上學如霧裡看花。

    ♡~~~~~~~~~~~~~~~~~~~~~~~~~~~~

    ☪卐✡ 現代印度「種姓制度」的主流觀點~❤ About caste

    【一】有關「種姓制度」的主流觀點如下:(並非絕對的,也是有例外!)
    1、各個種姓包括許多副種姓;
    2、各種姓間有嚴格的地位高低區分;
    3、每個種姓和賈特都從事和其所屬種姓(Varna)對應的工作;
    4、不同種姓間不能通婚;
    5、各個種姓的飲食嚴格區分和規則;
    6、各個種姓的人的地位從出生就確定,不能改變;
    7、賈特(副種姓)是對種姓的細分。

    古代婆羅門教將印度人分為四個種姓 Varna(瓦爾那):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為了維護種姓制度,婆羅門僧侶宣揚,把人分為四個種姓完全是神的意志,是天經地義的。

    在婆羅門的經典《吠陀》中,波羅門把種姓制度的出現用神話來解釋,說原始巨人普魯沙死後,天神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羅門,用雙手製成了剎帝利,用雙腿製成了吠舍,用雙腳製成了首陀羅。

    在英文中,種姓是 Caste,副種姓是 Sub-Caste,我們漢語也是從西方這麼翻譯過來的,從而給人印象是兩者有必然的結構關係。但在印度,種姓叫Varna(瓦爾那),而所謂的副種姓是Jati(賈特),兩者從詞彙上講沒有任何必然聯繫。

    實際運作中,真正人們據以分別彼此的種姓其實是Jati(賈特「出身於、生自於……」birth 之意)。
    不過一般說來Jati的數量很多,他們彼此之間並不會因為同屬於某個Varna(瓦爾那)而地位平等,而是由上到下仍有其一套高低秩序;而這種副種姓(賈特 Jati)秩序由於沒有經典作背書,各個種姓所認同的彼此之間地位高低的排序常有很大出入。

    各個副種姓中的成員,像四大種姓一樣有自己的義務,必須履行,他們的某些活動也必須得到自己的副種姓團體的同意。
    比如:印度的聖雄甘地,在他想去英國學習法律前,他必須向自己的副種姓提出申請,請求批准他離開印度。由於副種姓基本都是由職業產生,所以數量繁多,現在在印度有3000多副種姓。

    在四個種姓之外,還有一個被稱為無種姓(Outcastes)的部分,漢語往往簡單地翻譯成賤民,其實賤民只是無種姓的一部分。在古代,被被剝奪種姓的人往往只能從事骯髒的工作,成為賤民。
    而現代的許多印度人因為不滿種姓制度,自動退出種姓,他們也成為Outcastes,今天的印度大概有20%的人口屬於Outcastes,但是他們並不都是賤民。

    在無種姓者和賤民中也有地位高低區分,比如:
    西印度的馬哈爾群落(Mahar community)曾經是賤民,後來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改信了佛教,就認為他們比同樣是無種姓的賈特Dhed高等,絕對不會和Dhed混合。

    更有趣的一點,也就是:
    一些吠舍和首陀羅賈特,認為其具有接近,甚至等同於婆羅門種姓的地位。

    卍    卍    卍

    【二】一些原教旨主義的印度教保守派,把任何非印度教徒的印度人,以及從事任何骯髒職業的人都當賤民對待,所以他們把從事那些職業的異教徒也當作賤民看待。

    印度種姓觀念的強大和可怕,連一向以團結著稱的猶太人和關愛穆斯林兄弟的伊斯蘭教都被印度的種姓觀念改變了。

    ➊ 即使團結著稱的猶太人,也難免受到印度種姓制度的觀念影響:
    在印度有三個大的猶太人群落,西印度的伯奈以色列人(Bene Israel)、居住在印度南部的克西尼猶太人(Cochini Jews)和巴格達猶太人(Baghdadi Jews)的地位就不同。

    (1) 伯奈以色列人(Bene Israel)的地位很低,他們以榨油為職業,和印度一個叫做Somvar Teli的副種姓地位相當,Somvar Teli副種姓也是以榨油為職業,屬於首陀羅種姓。

    但儘管地位低下,猶太人的斂財技能在世界各地都能發揮,這些居住在西印度的伯奈以色列人有許多地主、商人,或者在當地軍隊中擔任高級軍職。

    (2) 和伯奈以色列人對比,在南印度的克西尼猶太人(Cochini Jews)則有較高的地位。那些在Kerala居住的猶太人是當地的商業社團,在古代,他們甚至曾經建立過一個小王國。

    儘管他們不屬於任何瓦爾那,是無種姓者,但他們擁有貴族的權利,比如乘坐大象或轎子。當他們出門時,甚至有專門的僕人在街上大聲宣告,以便低種姓的人給他們讓路。

    (3) 除了前面說過的兩個猶太族群外,巴格達猶太人(Baghdadi Jews)對印度的宗教律法的遵守,比伯奈以色列人要嚴格的多。

    他們從來不會和伯奈以色列人混合,從不允許自己的子女和伯奈以色列人的子女結婚,不吃伯奈以色列人準備的食物。

    (在整個印度,高種姓的家庭都不會僱傭一個低種姓的廚師,即使該廚師的技能再好也不行,因為認為他們所屬 Guna 的性質會污染食物。)

    ➋ 類似猶太人,基督徒也有高低之分!在印度的基督教徒在不同地方也會受到不同的待遇,居住在Kerala的來自敘利亞的基督教群落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也居住在那裡的克西尼猶太人一樣,他們從事商業,並擁有貴族的權利。

    而自從16世紀歐洲傳教士進入印度以後受洗成為基督徒的印度人的社會地位則基本上和他們受洗前一樣。

    對於那些從賤民變成基督徒的人,多數的社會地位還是和賤民一樣,有時,甚至其他的基督徒,也把他們當賤民對待。

    ➌ 如同基督徒一樣,穆斯林也有高低之分,印度人根據自己的傳統,給非印度教徒的穆斯林也賦予了兩個賈特也就是副種姓(但這兩個賈特不屬於任何種姓):
    一個是高級的稱為沙利夫賈特(Sharif Jat),這個賈特包括從國外來到印度的穆斯林和從高種姓轉化成穆斯林的印度人;另一個是低級的阿賈拉夫賈特(Ajlaf Jat),包括從低種姓轉化成穆斯林的印度人。

    根據高種姓不接觸低種姓的觀念,沙利夫賈特和阿賈拉夫賈特沒有太多的社會聯繫。

    ➍ 錫克教拒絕種姓制度,但當初加入錫克教的不同的賈特仍往往具有傳統的賈特地位,在事實上,各個賈特仍舊根據種姓觀念進行婚配。

    從古代旁遮普地區高級賈特轉換成錫克教徒的人,是不會給予那些從低種姓轉化成錫克教徒的人足夠的尊重的。

    耆那教也有不同的團體,各個團體都只在內部通婚,不會和其他團體通婚。

    ➎ 佛教徒也和穆斯林、基督教徒一樣,分成高低兩個階層,各階層的地位都和他們當初在印度教種姓制度中的地位聯繫。而這些都和印度的種姓制度和觀念相聯繫在一起的。

    然而,佛教復興運動在19世紀出現在印度後,賤民們並非只是坐以待斃!

    印度憲法之父安貝德卡爾(Bhimrao Ramji Ambedkar)出身賤民,但努力向學赴美唸書,最終成為改變印度的著名律師。

    印度人民每年都會為印度憲法之父安貝德卡爾舉辦紀念遊行,特別是懷念他的低種姓階級。

    安貝德卡爾為反抗種姓制度不再信奉印度教,致力於改善賤民地位,並曾經吸引了大量的賤民,在1956年間引起成千上萬的印度賤民改信佛教的風潮。懷著擺脫種姓制度的美好願望,投入到這宣傳普世的宗教中去。

    但是歷史的發展開了個玩笑,佛教這麼個強大得感化了整個東亞的宗教,在印度的發展結果,卻是產生了更多新的種姓。

    現在,在印度全國信奉印度教的人數佔83%,而信仰佛教的人數只佔1%。

    在印度歷史上,一些偉人曾為廢除和取消種姓制度而做出過不懈的努力。從佛陀到甘地都曾作過否定和改變這種制度的嘗試,但其結果是大家所知道的!

    ➏ 在印度近代史上,聖雄甘地為廢除賤民製度所做的努力可謂至誠至真!他稱賤民為「上帝之子」,寧願自己來生成為賤民。

    為了實現廢除賤民製度的主張,他曾經兩次絕食。但他的主張遭到了印度教保守派的激烈反對,最後,他被一個狂熱的印度教徒刺死了。

    在印度建立的其他宗教如佛教、耆那教、錫克教等都難以避免地有著種姓觀念的烙印,儘管這些宗教本來就是在反對婆羅門教──印度教,反對種姓制度的基礎上建立的。

    ➐ 一個制度能夠存在幾千年必然有內在合理性,比如種姓制度為核心的印度教在印度興盛至今,而宣揚眾生平等的佛教反而在印度頹敗了,轉移到其它國家才能生存發展。這裡的原因是什麼呢?

    種姓制度從一開始的階級分化,到發展成為一種穩定的社會制度,其中由婆羅門控制的宗教起了主導性的作用。婆羅門教是印度教的前身。

    最早的婆羅門教是非常封閉的,其他宗教象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都是開放的,擴張的,它們不斷傳教,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而婆羅門教類似猶太教,甚至比猶太教更保守,所有外來的人都不可能加入這個宗教。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婆羅門教也在不斷變化,後來入侵印度的亞歷山大帝國的希臘人、匈奴人、西徐亞人都被接納入剎帝利階層,許多副種姓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產生,這些都是《吠陀經》上沒有,也無法解釋的東西。

    婆羅門教受到了後起的佛教的嚴重衝擊,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婆羅門教進行了變革,吸納了許多新的習俗,產生了新的教義和新的宗教經典。

    婆羅門教從而演化成現代的印度教,甚至連佛教的佛都給納入新的宗教體系,也變為印度教的神,成為印度教信仰的一部分。

    卍    卍    卍

    【三】另外,有人問說:
    由於順婚的存在,低種姓的人雖然不能提高自己的種姓,但可以提高自己後代的種姓,比如首陀羅階層想要提升地位,則只有首陀羅女子與婆羅門男子處於夫妻情況下所生之女又與婆羅門男子通婚,如此繼續,則在第七代才可以成為婆羅門。這個「第七代」是怎麼推出來的呢?

    ➊ 在原始佛法《經集》裡頭,有這樣一段對話:
    那時,有兩位青年婆塞特和婆羅德婆諸邊走邊談這個問題:「一個人是怎麼成為婆羅門的?」婆羅德婆諸青年說:「他父母雙方都是好出身,上溯七代血統純潔,在種姓問題上從未降格,無可指摘,這樣他就是一個婆羅門。」而婆塞特青年說:「他具有德行和善行,這樣,他就是一個婆羅門。」

    可見上溯到「第七代」才算血統純潔,是源自古婆羅門教的傳統觀念。
    ~《經集‧大品‧Vāseṭṭhasutta 婆私吒經》(Snp 35, 599-661)

    ➋ 漢地人民自古以來,就享受了多麼充分的自由平等啊!
    哪怕是在「吃人的禮教」統治的時候,漢民族也有通過科舉考試成為高級人士的機會。

    在意識形態上,「有教無類」,「四海之內皆兄弟」,「人皆可以為堯舜」,「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看起來簡直太令人感動了……。

    印度人民的日子實在太苦了!
    類似於種姓制度的東西,在漢地不要說實行,只是倡導一下,都是大逆不道,會被人罵死。對我們來說天經地義的自由平等權利,居然對有些人來說是如此的遙遠。不知他們該怎麼做才能脫離苦海呢?

    還沒有哪個國家,是通過完全否定自己的文化傳統,而實現現代化的先例,所以指望完全粉碎「種姓制度」,也是不可能的!

── 佛曆 2559.11.17(四)佛子整理 ──
── 佛曆 2564.6.20(日)更新 ──

關於「認識論」 About Buddha's epistemology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認識論」~❤

About Buddha's epistemology


    對於「原始佛法」的了解──
    應該是「一般常識」上的了解、還是「專家」式的了解?
    這兩者之間,有什麼不同呢?

    「一般常識」上的了解,是重點式的了解、容易掌握「三法印──無常、苦、無我」的主題。
    例如:記不住《合誦經》的全部內容,但卻知道:是在「長部經典」裡,佛陀在世時最重要的一次結集。

    「專家」式的了解,是學術性、鑽牛角尖式的了解、容易把「原始佛法」搞得支離破碎!(見樹不見林!)
    例如:研究了《合誦經》的所有名相,卻不知道:「三法印」是所有經典的內涵。

    ♡~~~~~~~~~~~~~~

    (一)什麼才是「原始佛法」呢?
    從「唯物論」到「唯心論」都有人在主張!

    有的人說是「客觀」的唯物論;
    有的人說是「主觀」的唯物論;
    有的人說是「客觀」的唯心論;
    有的人說是「主觀」的唯心論……。

    事實上,佛法既非「唯物」、也非「唯心」。(是緣起法!)
    佛法是一種「認知」,而且(緣起)也更是「客觀」的事實!

    所以,絕對不要說:
    佛法是不講因果、業力的「無神論」……
    佛法是沒有六道輪迴的「人間佛教」!

    (二)原始佛法在「認知」什麼呢?(絕非不可知論!)
    而且「客觀」的事實,又是什麼呢?(絕非虛無主義!)

    「六根」觀察自己的身心,就是「認知」。(戒定慧是實證的!)
    「四聖諦」是諸佛發現、並非創造出來的!就是「客觀」的事實!

    「智能」生物,難道只有「人類」而已嗎?(請勿否定神靈吧!)
    所以,六道輪迴、因果、業力、緣起……。也是「客觀」的事實!

    ❦❧ 在這些「要命」的佛法基礎上~
    不容許那些「迷信」無神論所謂:大師、學者、專家企圖混淆的! ❦❧

    ♡~~~~~~~~~~~~~~

    ☆ 無間智 ➾ ānantariya 無間(ānanta 直接)聖(ariya)智 ➾ 無間、直接之聖智。

    ☀ 《觀身不淨經》佛陀說(四種道跡):

    「諸比丘!此等是四種道跡。四者為何?
    謂:『➊ 苦遲道跡、➋ 苦速道跡、➌ 樂遲道跡、➍ 樂速道跡。』

    【一】(鈍五根、修內觀──慧解脫:)諸比丘!又,云何是『苦遲道跡』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① 詳觀不淨、念住於身;② 於食有違逆想;③ 於一切世間,有不可樂想;④ 於諸行有無常想;⑤ 復在彼內心,安住死想。

    彼依止此等有學五力住,謂:『⓵ 信力、⓶ 慚力、⓷ 愧力、⓸ 精進力、⓹ 慧力。』
    彼顯現此等之鈍五根,謂:『⑴ 信根、⑵ 精進根、⑶ 念根、⑷ 定根、⑸ 慧根。』
    彼之此等五根鈍故,而遲得無間、直接之聖智(ānantariya)到達漏盡(āsavānaṃ khayāya)。諸比丘!此名『苦遲道跡』。

    ☆ 有學五力(如來五力) ➾ ➊ 信力、➋ 慚力、➌ 愧力、➍ 精進力、➎ 慧力。

    【二】(利五根、修內觀──慧解脫:)諸比丘!又,云何是『苦速道跡』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① 詳觀不淨、念住於身;② 於食有違逆想;③ 於一切世間,有不可樂想;④ 於諸行有無常想;⑤ 復在彼內心,安住死想。

    彼依止此等有學五力住,謂:『⓵ 信力、⓶ 慚力、⓷ 愧力、⓸ 精進力、⓹ 慧力。』
    彼顯現此等之利五根,謂:『⑴ 信根、⑵ 精進根、⑶ 念根、⑷ 定根、⑸ 慧根。』
    彼之此等五根利故,而速得無間、直接之聖智(ānantariya)到達漏盡(āsavānaṃ khayāya)。諸比丘!此名『苦速道跡』。

    【三】(鈍五根、修禪定──俱解脫:)諸比丘!又,云何是『樂遲道跡』耶?

    ①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離欲、離諸惡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而住。
    ② 尋、伺、寂靜故,於內遍淨,心成一境,無尋、無伺,具足由定而生喜、樂之第二禪而住。
    ③ 離喜故,捨而住,有念,正知而身受樂。具足聖者眾所宣說之『捨念樂住』之第三禪而住。
    ④ 斷樂故,又斷苦故,滅先前之喜、憂故,具足不苦、不樂、『捨念遍淨』之第四禪而住。

    彼依止此等有學五力住,謂:『⓵ 信力、⓶ 慚力、⓷ 愧力、⓸ 精進力、⓹ 慧力。』
    彼顯現此等之鈍五根,謂:『⑴ 信根、⑵ 精進根、⑶ 念根、⑷ 定根、⑸ 慧根。』
    彼之此等五根鈍故,而遲得無間、直接之聖智(ānantariya)到達漏盡(āsavānaṃ khayāya)。諸比丘!此名『樂遲道跡』。

    【四】(利五根、修禪定──俱解脫:)諸比丘!又,云何是『樂速道跡』耶?

    ①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離欲、離諸惡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而住。
    ② 尋、伺、寂靜故,於內遍淨,心成一境,無尋、無伺,具足由定而生喜、樂之第二禪而住。
    ③ 離喜故,捨而住,有念,正知而身受樂。具足聖者眾所宣說之『捨念樂住』之第三禪而住。
    ④ 斷樂故,又斷苦故,滅先前之喜、憂故,具足不苦、不樂、『捨念遍淨』之第四禪而住。

    彼依止此等有學五力住,謂:『⓵ 信力、⓶ 慚力、⓷ 愧力、⓸ 精進力、⓹ 慧力。』
    彼顯現此等之利五根,謂:『⑴ 信根、⑵ 精進根、⑶ 念根、⑷ 定根、⑸ 慧根。』
    彼之此等五根利故,而速得無間、直接之聖智(ānantariya)到達漏盡(āsavānaṃ khayāya)。諸比丘!此名『樂速道跡』。

    諸比丘!此等是四種道跡。」

    ~《增支部經典‧四集‧行道品‧Asubhasutta 觀身不淨經》(AN 4.163)

    ♡~~~~~~~~~~~~~~

    ☀ 《波陀聚落經》佛陀說(如實知見、得無間智):

    「諸比丘!如是我思擇說法,時,此處有一比丘,心生是念:
    『如何知、如何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耶?』

    諸比丘!如何知、如何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耶?
    諸比丘!於此處之無聞凡夫,不見聖人,不知聖人之法,不學聖人之法,不見善知識,不知善知識之法,不學善知識之法。

    【一】詳細觀看:「色身是我?」

    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身是我』。
    又,諸比丘!彼以此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所生諸行。
    此諸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根源耶?
    諸比丘!若於觸是無明,無聞凡夫,因所觸之受,而生渴愛;
    由此而生諸行。
    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諸比丘!如是,如實知、如實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

    【二】詳細觀看:「我有色身?」

    雖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身是我』;卻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我有色身』。
    又,諸比丘!彼以此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所生諸行。
    此諸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根源耶?
    諸比丘!若於觸是無明,無聞凡夫,因所觸之受,而生渴愛;
    由此而生諸行。
    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諸比丘!如是,如實知、如實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

    【三】詳細觀看:「我中有色?」

    雖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身是我』,亦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我有色身』;
    卻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我中有色』。
    又,諸比丘!彼以此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所生諸行。
    此諸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根源耶?
    諸比丘!若於觸是無明,無聞凡夫,因所觸之受,而生渴愛;
    由此而生諸行。
    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諸比丘!如是,如實知、如實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

    【四】詳細觀看:「色中有我?」

    雖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身是我』,亦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我有色身』,亦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我中有色』;
    卻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中有我』。
    又,諸比丘!彼以此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所生諸行。
    此諸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根源耶?
    諸比丘!若於觸是無明,無聞凡夫,因所觸之受,而生渴愛;
    由此而生諸行。
    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諸比丘!如是,如實知、如實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

    【五】詳細觀看:「受身是我、想身是我、行身是我、識身是我……?」

    雖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身是我』、『我有色身』、『我中有色』,亦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中有我』;
    卻詳細觀看、發現一切:➊ 『受身是我』、➋ 『我有受身』、➌ 『我中有受』、➍ 『受中有我』;
    卻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想身是我』、『我有想身』、『我中有想』、『想中有我』;
    卻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行身是我』、『我有行身』、『我中有行』、『行中有我』;
    卻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識身是我』、『我有識身』、『我中有識』、『識中有我』。
    又,諸比丘!彼以此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所生諸行。
    此諸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根源耶?
    諸比丘!若於觸是無明,無聞凡夫,因所觸之受,而生渴愛;
    由此而生諸行。
    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諸比丘!如是,如實知、如實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

    【六】詳細觀看:「有我常見?」

    雖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身是我』……、『受身是我』……、『想身是我』……、『行身是我』……,亦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識身是我』……乃至……『識中有我』。
    卻起如是見,謂:『➊ 此是真我,➋ 我有世界,➌ 死後有我,➍ 有常、恒、永住、不變易之法。』
    又,諸比丘!彼以此常見、觀看一切,所生諸行。
    此諸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根源耶?
    諸比丘!若於觸是無明,無聞凡夫,因所觸之受,而生渴愛;
    由此而生諸行。
    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諸比丘!如是,如實知、如實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

    【七】詳細觀看:「無我斷見?」

    雖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身是我』……、『受身是我』……、『想身是我』……、『行身是我』……,亦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識身是我』……乃至……『識中有我』。
    雖不起如是見:『➊ 此是真我,➋ 我有世界,➌ 死後有我,➍ 有常、恒、永住、不變易之法。』
    卻起如是見,謂:『➊ 不但無我,➋ 亦無所有,➌ 死後無我,➍ 也不存在常、恒之法。』
    又,諸比丘!彼以此斷見、觀看一切,所生諸行。
    此諸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根源耶?
    諸比丘!若於觸是無明,無聞凡夫,因所觸之受,而生渴愛;
    由此而生諸行。
    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諸比丘!如是,如實知、如實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

    【八】詳細觀看:「疑惑、猶豫?」

    雖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身是我』……、『受身是我』……、『想身是我』……、『行身是我』……,亦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識身是我』……乃至……『識中有我』。
    雖不起如是見:『➊ 此是真我,➋ 我有世界,➌ 死後有我,➍ 有常、恒、永住、不變易之法。』
    亦不起如是見,謂:『➊ 不但無我,➋ 亦無所有,➌ 死後無我,➍ 也不存在常、恒之法。』
    卻唯獨疑惑、猶豫,而不究竟了解正法。
    又,諸比丘!彼以此疑惑、猶豫,不究竟了解正法,而生諸行。
    此諸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根源耶?
    諸比丘!若於觸是無明,無聞凡夫,因所觸之受,而生渴愛;
    由此而生諸行。
    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諸比丘!如是,如實知、如實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

    ~《蘊相應‧所食品‧Pālileyyasutta 波陀聚落經》(SN 22.81)

    ♡~~~~~~~~~~~~~~

    ☆ 道品五根 ➾ ➊ 信根、➋ 精進根、➌ 念根、➍ 定根、➎ 慧根。

    ☀ 《一種者經》佛陀說(修習五根,功不唐捐 ➾ 十二種成就):

    「諸比丘!有五根。以何為五根耶?
    諸比丘!此為五根,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諸比丘!❶ 對此五根滿足、圓滿者,則為『阿羅漢』;
    ❷ 較此軟弱者,則為『中般涅槃者』(三果,阿那含之最高者,未結生色界,即證入涅槃);
    ❸ 較此軟弱者,則為『生般涅槃者』(三果,阿那含,初結生色界,即證入涅槃);
    ❹ 較此軟弱者,則為『無行般涅槃者』(三果,阿那含,初結生色界後,很短時間,即證入涅槃);
    ❺ 較此軟弱者,則為『有行般涅槃者』(三果,阿那含,初結生色界後,經長時間,才證入涅槃);
    ❻ 較此軟弱者,則為『上流,至色究竟天』(三果,阿那含,初結生色界後,花長時間,上流至色究竟天,才證入涅槃);
    ❼ 較此軟弱者,則為『一來者』(二果,斯陀含、亦譯作斯陀洹);
    ❽ 較此軟弱者,則為『一種者』(初果,須陀洹之最高者,只再投生一次);
    ❾ 較此軟弱者,則為『家家』(初果,須陀洹,再輪迴流轉二或三家);
    ❿ 較此軟弱者,則為『七返有』(初果,須陀洹,最多人天流轉七次);
    ⓫ 較此軟弱者,則為『隨法行者』(唯以少慧,審諦理解,未盡諸漏);
    ⓬ 較此軟弱者,則為『隨信行者』(於如來唯淨信、唯敬愛)。」

    ~《根相應‧六根品‧Ekabījīsutta 一種者》(SN 48.24)

    ── 佛曆 2559.11.17(四)佛子更新 ──

關於「我見」之二 About wrong views of ego Ⅱ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我見」之二 ~❤

About wrong views of ego Ⅱ


    曹植詩「同根生」 ☞  眾生喻 Mouse & man of example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眾生沈淪、而不自知!)

    以下,所述典型案例,只是「我見」的受害者──

    ❦❧ 即使是:印度「種姓制度」下的賤民,也不會否認自己的祖先!
    今天,遇見一位「奴民」(約50多歲),自稱:要把祖宗牌位燒掉,願當日本人、殺光所有外省人……。
    這是,國家社會沈重的負擔、不定時的炸彈!(暴力會傳染、思想就是業!所以:會有業力的問題啊!)
    如此,偏激的思想和言論,讓我想到「我見」的可怕! ❦❧

    如果被仇恨心征服,跟活地獄有何兩樣?
    現代社會上有一群,不滿現實的可憐人:

    不承認自己的國家,卻享有公民選舉權;(當外國人,怎可投票?)
    不承認自己的國旗,帶出國外成護身符。(豈不接受,祖國保護?)

    不願當自己的主人,寧願當別國的奴隸;(別的國家,不認你呀!)
    不承認自己的祖先,拿別國祖宗牌來拜。(父母親族,豈可否認?)

    不承認自己的民族,卻認為雜種才榮耀;(美國黑人,知道尋根!)
    不承認自己的文化,神佛面前卻猛燒香。(佛與神明,是哪省人?)

    不相信自己的判斷,希望聽媒體來歪曲;(外國勢力,希望大亂!)
    不活在自己的時代,重提七十年前往事。(也要子孫,不認你嗎?)

    卍        卍        卍

    事實上「我見──我執的觀念、偏頗的見解」(傲慢與偏見)是無所不在的!

    為什麼?正法沒有人興趣聽?
    講邪法!許多人一聽就上癮!

    為什麼?真理沒有人要相信?
    講歪理!許多人一聽就接受!

    為什麼?因為聽法者「根性」的不同;
    所以想要聽的內容、接受度也就不同!
    (不是正法、邪法的問題,我見──才是關鍵。)

    卍        卍        卍

    有人說:世間怎麼會有「因果報應」呢?(真的?惡人得善報嗎?)
    講道德是失敗者,不講道德才會成功嗎?(真的?好人沒好報嗎?)

    我說:「這一位,已在天堂享福!那一位,跑到鬼道受苦哪!」(有人看到說。)
    凡夫,會相信嗎?他們會說:「我們沒有看到!怎麼知道呢?」(所以很鐵齒!)

    沒有看到的事!太多了!怎麼能夠否定「因果」的存在呢?
    所以,相不相信?是「我見」的問題,不是因果的問題呀!

    ♡~~~~~~~~~~~~~~

    ☀ 《劣意志與善意志經》佛陀說(眾生勝劣):

    「比丘們!眾生,與界在一起,相關連、相和合。
    卑劣意志之眾生,與卑劣意志在一起,相關連、相和合。
    勝善意志之眾生,與勝善意志在一起,相關連、相和合。

    ➊ 比丘們!眾生於過去世,亦與界在一起,相關連、相和合。
    卑劣意志之眾生,與卑劣意志在一起,相關連、相和合。
    勝善意志之眾生,與勝善意志在一起,相關連、相和合。

    ➋ 比丘們!眾生於未來世,亦與界在一起,相關連、相和合。
    卑劣意志之眾生,與卑劣意志在一起,相關連、相和合。
    勝善意志之眾生,與勝善意志在一起,相關連、相和合。

    ➌ 比丘們!眾生於現在世,亦與界在一起,相關連、相和合。
    卑劣意志之眾生,與卑劣意志在一起,相關連、相和合。
    勝善意志之眾生,與勝善意志在一起,相關連、相和合。」

    ~《界相應‧慚愧品‧Hīnādhimuttikasutta 劣意志與善意志》(SN 14.14, 98)

    ── 佛曆 2559.11.17(四)佛子更新之二 ──

關於「我見」 About wrong views of ego Ⅰ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我見」 ~❤

About wrong views of ego Ⅰ








    ⚇ 到底是「尋真我」?還是「尋假我」?~☞ To seek ego

    我又回到,我的尋「真我」;
    往昔的事,依稀又出現。
    想要尋回,失去的「真我」;
    會不會「真我」無失?

    我又回到,我的尋「真我」;
    想起了佛,彷彿又見面。
    想要尋回,塵封的「真我」;
    不知道?能否實現?

    你怪我!想把你蓋!
    其實「真我」一直在……
    深深種在,我心裡面:
    「真我回來!回去本無邊!」

    我又回到,我的尋「真我」;
    想起了佛,彷彿又見面。
    想要尋回,塵封的「真我」;
    不知道?能否實現?

    卍        卍        卍

    我又回到,我的尋「假我」;
    往昔的事,依稀又出現。
    想要尋回,失去的「假我」;
    會不會「假我」無失?

    我又回到,我的尋「假我」;
    想起了佛,彷彿又見面。
    想要尋回,塵封的「假我」;
    不知道?能否實現?

    你怪我!想把你蓋!
    其實「假我」一直在……
    深深種在,我心裡面:
    「假我回來!回去本無邊!」

    我又回到,我的尋「假我」;
    想起了佛,彷彿又見面。
    想要尋回,塵封的「假我」;
    不知道?能否實現?

    ❦❧ 神通「所見」,也不一定是正確的:
    凡夫俗子,將「我見」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
    佛陀說法:講到「無我」,更是超越一般人所能想像的……。 ❦❧

    ♡~~~~~~~~~~~~~~

    ☀ 《布吒婆樓經》佛陀說(三種我執):

    「布吒婆樓!有三種我得(我執:獲得一個個體):
    ➊ 粗之我得、➋ 意所成之我得、➌ 無色之我得。

    ➀ 又,布吒婆樓!何者是『粗之我得』耶?
    謂:『粗糙之色身,四大所成、摶食所養者,此為粗之我得。』

    ➁ 何者是『意所成之我得』耶?
    謂:『微細之色身,心意所生、具足大小肢節、諸根圓滿,此為意所成之我得。』

    ➂ 何者是『無色之我得』耶?
    謂:『無形色之想所成者,此為無色之我得。』

    【一】布吒婆樓!我實為永斷『粗之我得』而說法。
    依此而隨入,捨離雜染之諸法,增長清淨之諸法,於現法中,廣大智慧之圓滿,至自證、通達而住。

    然,布吒婆樓!對此,汝或者作如是思惟:
    『捨離雜染之諸法,增長清淨之諸法,於現法中,廣大智慧之圓滿,至自證、通達而住。然而,亦尚住有情之苦中。』
    布吒婆樓!勿如是思惟。

    所以者何?捨離雜染之諸法,增長清淨之諸法,於現法中,廣大智慧之圓滿,至自證、通達而住者,彼則得愉悅、歡喜、輕安、正念、正智,得安樂而住也。

    【二】布吒婆樓!我實為永斷『意所成之我得』而說法。
    依此而隨入,捨離雜染之諸法,增長清淨之諸法,於現法中,廣大智慧之圓滿,至自證、通達而住。

    然,布吒婆樓!對此,汝或者作如是思惟:
    『捨離雜染之諸法,增長清淨之諸法,於現法中,廣大智慧之圓滿,至自證、通達而住。然而,亦尚住有情之苦中。』
    布吒婆樓!勿如是思惟。

    所以者何?捨離雜染之諸法,增長清淨之諸法,於現法中,廣大智慧之圓滿,至自證、通達而住者,彼則得愉悅、歡喜、輕安、正念、正智,得安樂而住也。

    【三】布吒婆樓!我實為永斷『無色之我得』而說法。
    依此而隨入,捨離雜染之諸法,增長清淨之諸法,於現法中,廣大智慧之圓滿,至自證、通達而住。

    然,布吒婆樓!對此,汝或者作如是思惟:
    『捨離雜染之諸法,增長清淨之諸法,於現法中,廣大智慧之圓滿,至自證、通達而住。然而,亦尚住有情之苦中。』
    布吒婆樓!勿如是思惟。

    所以者何?捨離雜染之諸法,增長清淨之諸法,於現法中,廣大智慧之圓滿,至自證、通達而住者,彼則得愉悅、歡喜、輕安、正念、正智,得安樂而住也。」

    ~《長部經典‧Poṭṭhapādasutta 布吒婆樓經》(DN 9, 428-431)

    ♡~~~~~~~~~~~~~~

    ☀ 《布吒婆樓經》佛陀說(乳酪酥醍喻:三種自我,不同時存在):

    【一】時,象首舍利弗白世尊言:
    「➊ 世尊!若當『粗之我得』存在時,則此『意所成之我得』存在是虛妄,又『無色之我得』存在亦是虛妄,正於其時,唯此『粗之我得』存在是真實耶?

    ➋ 世尊!若當『意所成之我得』存在時,則此『粗之我得』存在是虛妄,又『無色之我得』存在亦是虛妄,正於其時,唯此『意所成之我得』存在是真實耶?

    ➌ 世尊!若當『無色之我得』存在時,則此『粗之我得』存在是虛妄,又『意所成之我得』存在亦是虛妄,正於是時,唯此『無色之我得』存在是真實耶?」

    【二】「象首!若當『粗之我得』存在時,決不稱『意所成之我得』存在,亦不稱『無色之我得』存在,唯稱『粗之我得』也。

    象首!若當『意所成之我得』存在時,決不稱『粗之我得』存在,亦不稱『無色之我得』存在,唯稱『意所成之我得』也。

    象首!若當『無色之我得』存在時,決不稱『粗之我得』存在,亦不稱『意所成之我得』存在,唯稱『無色之我得』也。」

    【三】「象首!若有人問汝言:
    『於過去世,汝已存在,非不存在;於未來世,汝當存在,非不存在;於現在世,汝正存在,非不存在耶?』
    如是問時,象首!汝當如何答之耶?」

    「世尊!若有人如是問我:
    『於過去世,汝已存在,非不存在;於未來世,汝當存在,非不存在;於現在世,汝正存在,非不存在耶?』

    世尊!如是問我時,我如次答:
    『於過去世,我已存在,非不存在;於未來世,我當存在,非不存在;於現在世,我正存在,非不存在。』
    世尊!對如是問時,我為如是答。」

    【四】⑴ 「象首!若又有如是問汝:
    『➊ 汝過去之我得曾存在時,則唯汝過去之我得是真實,未來之我得是虛妄,現在之我得亦虛妄耶?

    ➋ 又,汝未來之我得當存在,則唯汝未來之我得是真實,過去之我得是虛妄,現在之我得亦虛妄耶?

    ➌ 又,汝現在之我得正存在時,則唯汝現在之我得是真實,過去之我得是虛妄,未來之我得亦虛妄耶?』
    象首!如是問時,汝如何答耶?」

    ⑵ 「世尊!若如是問我:
    『汝過去之我得,曾存在時,則唯汝過去之我得,是真實;未來之我得,是虛妄;現在之我得,亦虛妄耶?

    又,汝未來之我得,當存在,則唯汝未來之我,得是真實;過去之我得,是虛妄;現在之我得,亦虛妄耶?

    又,汝現在之我得,正存在時,唯汝現在之我,得為真實;過去之我得,是虛妄;未來之我得,亦虛妄耶?』

    世尊!對如是問時,我則如是答:
    『➊ 當我過去之我得,曾存在時,則唯我過去之我得,是真實;未來之我得,是虛妄;又現在之我得,亦是虛妄也。

    ➋ 又,當我未來之我得,當存在時,則唯未來之我得,是真實;過去之我得,是虛妄;現在之我得,亦是虛妄也。

    ➌ 又,當我現在之我得,正存在時,則唯我現在之我得,是真實;過去之我得,是虛妄;未來之我得,亦虛妄也。』
    世尊!對如是問,我當如是答。」

    【五】「象首!此亦如是,若當『粗之我得』存在時,決不稱『意所成之我得』存在,亦不稱『無色之我得』存在,唯稱『粗之我得』也。

    象首!若當『意所成之我得』存在時,決不稱『粗之我得』存在,亦不稱『無色之我得』存在,唯稱『意所成之我得』也。

    象首!若當『無色之我得』存在時,決不稱『粗之我得』存在,亦不稱『意所成之我得』存在,唯稱『無色之我得』也。」

    【六】「象首!此恰如由牛而有牛乳,由乳而有酪,由酪而生酥,由生酥而有熟酥,由熟酥而醍醐味也。

    ➊ 若當牛乳之時,決不稱為酪,亦不稱為生酥,亦不稱為熟酥,又不稱為醍醐味,其時,唯稱為牛乳也。

    ➋ 若當酪之時,決不稱為牛乳,亦不稱為生酥,亦不稱為熟酥,又不稱為醍醐味,其時,唯稱為酪也。

    ➌ 若當生酥之時,決不稱為牛乳,亦不稱為酪,亦不稱為熟酥,又不稱為醍醐味,其時,唯稱為生酥也。

    ➍ 若當熟酥之時,決不稱為牛乳,亦不稱為酪,亦不稱為生酥,又不稱為醍醐味,其時,唯稱為熟酥也。

    ➎ 若當醍醐味之時,決不稱為牛乳,亦不稱為酪,亦不稱為生酥,亦不稱為熟酥,其時,唯稱為醍醐味也。

    象首!此亦如是,若當『粗之我得』存在時,決不稱『意所成之我得』存在,亦不稱『無色之我得』存在,唯稱『粗之我得』也。

    象首!若當『意所成之我得』存在時,決不稱『粗之我得』存在,亦不稱『無色之我得』存在,唯稱『意所成之我得』也。

    象首!若當『無色之我得』存在時,決不稱『粗之我得』存在,亦不稱『意所成之我得』存在,唯稱『無色之我得』也。

    象首!此等乃世間之共稱、世間之語辭、世間之名稱、世間之記述法,世尊正當,利用此等,而不著也。」

    ~《長部經典‧Poṭṭhapādasutta 布吒婆樓經》(DN 9, 437-440)

    ♡~~~~~~~~~~~~~~

    ☀ 《波陀聚落經》佛陀說(如實知見、得無間智):

    「諸比丘!如是我思擇說法,時,此處有一比丘,心生是念:
    『如何知、如何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耶?』

    諸比丘!如何知、如何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耶?
    諸比丘!於此處之無聞凡夫,不見聖人,不知聖人之法,不學聖人之法,不見善知識,不知善知識之法,不學善知識之法。

    【一】詳細觀看:「色身是我?」

    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身是我』。
    又,諸比丘!彼以此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所生諸行。
    此諸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根源耶?
    諸比丘!若於觸是無明,無聞凡夫,因所觸之受,而生渴愛;
    由此而生諸行。
    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諸比丘!如是,如實知、如實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

    【二】詳細觀看:「我有色身?」

    雖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身是我』;卻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我有色身』。
    又,諸比丘!彼以此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所生諸行。
    此諸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根源耶?
    諸比丘!若於觸是無明,無聞凡夫,因所觸之受,而生渴愛;
    由此而生諸行。
    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諸比丘!如是,如實知、如實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

    【三】詳細觀看:「我中有色?」

    雖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身是我』,亦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我有色身』;
    卻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我中有色』。
    又,諸比丘!彼以此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所生諸行。
    此諸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根源耶?
    諸比丘!若於觸是無明,無聞凡夫,因所觸之受,而生渴愛;
    由此而生諸行。
    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諸比丘!如是,如實知、如實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

    【四】詳細觀看:「色中有我?」

    雖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身是我』,亦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我有色身』,亦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我中有色』;
    卻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中有我』。
    又,諸比丘!彼以此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所生諸行。
    此諸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根源耶?
    諸比丘!若於觸是無明,無聞凡夫,因所觸之受,而生渴愛;
    由此而生諸行。
    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諸比丘!如是,如實知、如實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

    【五】詳細觀看:「受身是我、想身是我、行身是我、識身是我……?」

    雖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身是我』、『我有色身』、『我中有色』,亦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中有我』;
    卻詳細觀看、發現一切:➊ 『受身是我』、➋ 『我有受身』、➌ 『我中有受』、➍ 『受中有我』;
    卻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想身是我』、『我有想身』、『我中有想』、『想中有我』;
    卻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行身是我』、『我有行身』、『我中有行』、『行中有我』;
    卻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識身是我』、『我有識身』、『我中有識』、『識中有我』。
    又,諸比丘!彼以此詳細觀看、發現一切,所生諸行。
    此諸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根源耶?
    諸比丘!若於觸是無明,無聞凡夫,因所觸之受,而生渴愛;
    由此而生諸行。
    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諸比丘!如是,如實知、如實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

    【六】詳細觀看:「有我常見?」

    雖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身是我』……、『受身是我』……、『想身是我』……、『行身是我』……,亦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識身是我』……乃至……『識中有我』。
    卻起如是見,謂:『➊ 此是真我,➋ 我有世界,➌ 死後有我,➍ 有常、恒、永住、不變易之法。』
    又,諸比丘!彼以此常見、觀看一切,所生諸行。
    此諸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根源耶?
    諸比丘!若於觸是無明,無聞凡夫,因所觸之受,而生渴愛;
    由此而生諸行。
    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諸比丘!如是,如實知、如實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

    【七】詳細觀看:「無我斷見?」

    雖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身是我』……、『受身是我』……、『想身是我』……、『行身是我』……,亦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識身是我』……乃至……『識中有我』。
    雖不起如是見:『➊ 此是真我,➋ 我有世界,➌ 死後有我,➍ 有常、恒、永住、不變易之法。』
    卻起如是見,謂:『➊ 不但無我,➋ 亦無所有,➌ 死後無我,➍ 也不存在常、恒之法。』
    又,諸比丘!彼以此斷見、觀看一切,所生諸行。
    此諸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根源耶?
    諸比丘!若於觸是無明,無聞凡夫,因所觸之受,而生渴愛;
    由此而生諸行。
    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諸比丘!如是,如實知、如實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

    【八】詳細觀看:「疑惑、猶豫?」

    雖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色身是我』……、『受身是我』……、『想身是我』……、『行身是我』……,亦不詳細觀看、發現一切:『識身是我』……乃至……『識中有我』。
    雖不起如是見:『➊ 此是真我,➋ 我有世界,➌ 死後有我,➍ 有常、恒、永住、不變易之法。』
    亦不起如是見,謂:『➊ 不但無我,➋ 亦無所有,➌ 死後無我,➍ 也不存在常、恒之法。』
    卻唯獨疑惑、猶豫,而不究竟了解正法。
    又,諸比丘!彼以此疑惑、猶豫,不究竟了解正法,而生諸行。
    此諸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根源耶?
    諸比丘!若於觸是無明,無聞凡夫,因所觸之受,而生渴愛;
    由此而生諸行。
    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
    諸比丘!如是,如實知、如實觀者,於無間、直接之聖智生,到達漏盡!」

    ~《蘊相應‧所食品‧Pālileyyasutta 波陀聚落經》(SN 22.81)

    ── 佛曆 2559.11.17(四)佛子更新 ──

關於「阿毗達摩」 About abhidhamma school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阿毗達摩」 ~❤

About abhidhamma school


    【一】「阿毗達摩」教派,企圖把佛法「量化」;
    方便建立:個別宗派的「佛教哲學」體系。(已經不是佛法了!)

    其實,佛法的「緣起」(照見),是無法被「量化」的!
    沒有,任何「緣起」可以被分割,而且可以單獨存在的。
    (所以,並不是說:一個時間,只能有一個心識在活動。)

    不論: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乃至……
    名法(心理)、色法(生理)、心法(心生)、涅槃法(心滅),都是如此!

    【二】如果,依照「阿毗達摩」的說法:
    所謂「正見」的人,一定要證得「初果」嗎?(其實,是錯誤的!)

    佛陀在《大業分別經》已經說明:
    具足「正見」的人,身壞命終後,仍然可能會墮「地獄」。
    可見,「正見」不一定是要證得「初果」!

    ☆ 四無礙解(對於正法──「緣起四諦」四種程度的了解) ➾
    ➊ 義無礙解(聽聞法義、知解無礙);
    ➋ 法無礙解(親證法義、修慧無礙);
    ➌ 詞無礙解(解說法義、清楚無礙);
    ➍ 辯無礙解(答辯法義、折伏無礙)。
    ~《增支部經典‧四集‧Vibhattisutta 四無礙解》(AN 4.172)

    依據「四無礙解」──義無礙解(聽聞法義、知解無礙),即是具備「正見」;但是(義無礙解),不一定能──法無礙解(親證法義、修慧無礙),同時證得「初果」。

    所以,佛經是給「凡夫」讀的,而非「聖者」,一般人,都可藉由──聽聞法義(閱讀【巴利聖典】)、知解無礙、漸次增上……從具備「正見」開始,一直學習到「正定」,實踐完整「八正道」的歷程……這樣成就:正智、正解脫(十無學)才有希望,而不是「空中樓閣」的夢想!

    ❦❧ 善惡業報並不是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這是正確的!)
    這樣簡單的邏輯;實際上,要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太多了! ❦❧

    【三】佛陀並不否認「中般涅槃」的「中有階段」(往生的瞬間過程) ➾
    在《七種人趣經》裡,佛陀以敲打加熱之鐵缽為例說明:「時間是無法被切割的!」

    並且,詳細解說「中般涅槃」之「中有階段」的三種情況。
    其中,並無像南傳《阿毗達摩》所謂:「生至色界的壽命的一半即證得涅槃」之情況。

    可見,南傳佛教是故意在迴避「中有階段」存在的事實!(故意視而不見!)
    如果,沒有正確翻譯或認真閱讀《巴利佛經》誰會知道呢? ~❤

    ♡~~~~~~~~~~~~~~

    ☀ 《大業分別經》佛陀說(善惡業報的四大分類):

    「阿難!於世間有四種人存在。如何為四耶?
    ➊ 阿難!茲或有人,為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
    ➋ 阿難!又或有人,為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彼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
    ➌ 阿難!又或有人,為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彼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
    ➍ 阿難!又或有人,為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

    ~《中部經典‧解說品‧Mahākammavibhaṅgasutta 大業分別經》(MN 136, 300)

    ♡~~~~~~~~~~~~~~

    ☀ 《七種人趣經》佛陀說明(不還果聖者與無取著般涅槃者之八種情況):

    ☆ 此處所說的「最上義句」是指:應該熟記佛陀所說的「法義語句」,以作為智慧行道、禪思觀察之主題。

    世尊如是言:「諸比丘!如何為『七種人趣』耶?
    ➊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獲得捨(菩提分),有如是智慧行道:『無我與我所,未來亦如是!不論何處生,我已皆捨斷。』
    彼不染著於有,不染著於生,而且,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語義)。
    然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語義),彼非完全排除『慢隨眠』,非完全排除『有貪隨眠』,非完全排除『無明隨眠』。
    彼盡五下分結故,為『中般涅槃者』(三果,阿那含之最高者,未結生色界,即證入涅槃)。
    諸比丘!譬如敲打長時間加熱之鐵缽時,鐵屑發生而消失。
    如是,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獲得捨(菩提分),有如是智慧行道:『無我與我所,未來亦如是!不論何處生,我已皆捨斷。』
    彼不染著於有,不染著於生,而且,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語義)。
    然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語義),彼非完全排除『慢隨眠』,非完全排除『有貪隨眠』,非完全排除『無明隨眠』。
    彼盡五下分結故,為『中般涅槃者』。

    ➋ 復次,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獲得捨(菩提分),有如是智慧行道:『無我與我所,未來亦如是!不論何處生,我已皆捨斷。』
    彼不染著於有,不染著於生,而且,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語義)。
    然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語義),彼非完全排除『慢隨眠』,非完全排除『有貪隨眠』,非完全排除『無明隨眠』。
    彼盡五下分結故,為『中般涅槃者』(三果,阿那含之第二者,未結生色界、在中有階段,即證入涅槃)。
    諸比丘!譬如敲打長時間加熱之鐵缽時,鐵屑發生、跳揚已而消失。
    如是,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獲得捨(菩提分),有如是智慧行道:『無我與我所,未來亦如是!不論何處生,我已皆捨斷。』
    彼不染著於有,不染著於生,而且,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語義)。
    然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語義),彼非完全排除『慢隨眠』,非完全排除『有貪隨眠』,非完全排除『無明隨眠』。
    彼盡五下分結故,為『中般涅槃者』。

    ➌ 復次,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獲得捨(菩提分),有如是智慧行道:『無我與我所,未來亦如是!不論何處生,我已皆捨斷。』
    彼不染著於有,不染著於生,而且,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語義)。
    然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語義),彼非完全排除『慢隨眠』,非完全排除『有貪隨眠』,非完全排除『無明隨眠』。
    彼盡五下分結故,為『中般涅槃者』(三果,阿那含之第三者,未結生色界、中有階段以後,即證入涅槃)。
    諸比丘!譬如敲打長時間加熱之鐵缽時,鐵屑發生、跳揚已,還未接觸地面而消失。
    如是,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獲得捨(菩提分),有如是智慧行道:『無我與我所,未來亦如是!不論何處生,我已皆捨斷。』
    彼不染著於有,不染著於生,而且,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語義)。
    然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語義),彼非完全排除『慢隨眠』,非完全排除『有貪隨眠』,非完全排除『無明隨眠』。
    彼盡五下分結故,為『中般涅槃者』。

    ➍ 復次,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獲得捨(菩提分),有如是智慧行道:『無我與我所,未來亦如是!不論何處生,我已皆捨斷。』
    彼不染著於有,不染著於生,而且,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語義)。
    然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語義),彼非完全排除『慢隨眠』,非完全排除『有貪隨眠』,非完全排除『無明隨眠』。
    彼盡五下分結故,為『生般涅槃者』(三果,阿那含,初結生色界,即證入涅槃)。
    諸比丘!譬如敲打長時間加熱之鐵缽時,鐵屑發生、跳揚已,接觸地面而消失。
    如是,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獲得捨(菩提分),有如是智慧行道:『無我與我所,未來亦如是!不論何處生,我已皆捨斷。』
    彼不染著於有,不染著於生,而且,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語義)。
    然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語義),彼非完全排除『慢隨眠』,非完全排除『有貪隨眠』,非完全排除『無明隨眠』。
    彼盡五下分結故,為『生般涅槃者』。

    ➎ 復次,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獲得捨(菩提分),有如是智慧行道:『無我與我所,未來亦如是!不論何處生,我已皆捨斷。』
    彼不染著於有,不染著於生,而且,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語義)。
    然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語義),彼非完全排除『慢隨眠』,非完全排除『有貪隨眠』,非完全排除『無明隨眠』。
    彼盡五下分結故,為『無行般涅槃者』(三果,阿那含,初結生色界後,很短時間,即證入涅槃)。
    諸比丘!譬如敲打長時間加熱之鐵缽時,鐵屑發生、跳揚已,落於小草堆或薪柴堆中。
    於彼處亦生火、亦生煙,亦生火、亦生煙已,於小草堆或薪柴堆燃盡,無材料而消失。
    如是,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獲得捨(菩提分),有如是智慧行道:『無我與我所,未來亦如是!不論何處生,我已皆捨斷。』
    彼不染著於有,不染著於生,而且,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語義)。
    然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語義),彼非完全排除『慢隨眠』,非完全排除『有貪隨眠』,非完全排除『無明隨眠』。
    彼盡五下分結故,為『無行般涅槃者』。

    ➏ 復次,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獲得捨(菩提分),有如是智慧行道:『無我與我所,未來亦如是!不論何處生,我已皆捨斷。』
    彼不染著於有,不染著於生,而且,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語義)。
    然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語義),彼非完全排除『慢隨眠』,非完全排除『有貪隨眠』,非完全排除『無明隨眠』。
    彼盡五下分結故,為『有行般涅槃者』(三果,阿那含,初結生色界後,經長時間,才證入涅槃)。
    諸比丘!譬如敲打長時間加熱之鐵缽時,鐵屑發生、跳揚已,落於大草堆或薪柴堆中。
    於彼處亦生火、亦生煙,亦生火、亦生煙已,於大草堆或薪柴堆燃盡,無材料而消失。
    如是,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獲得捨(菩提分),有如是智慧行道:『無我與我所,未來亦如是!不論何處生,我已皆捨斷。』
    彼不染著於有,不染著於生,而且,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語義)。
    然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語義),彼非完全排除『慢隨眠』,非完全排除『有貪隨眠』,非完全排除『無明隨眠』。
    彼盡五下分結故,為『有行般涅槃者』。

    ➐ 復次,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獲得捨(菩提分),有如是智慧行道:『無我與我所,未來亦如是!不論何處生,我已皆捨斷。』
    彼不染著於有,不染著於生,而且,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語義)。
    然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語義),彼非完全排除『慢隨眠』,非完全排除『有貪隨眠』,非完全排除『無明隨眠』。
    彼盡五下分結故,為『上流至色究竟天者』(三果,阿那含,結生色界後,花長時間,上流至色究竟天,才證入涅槃)。
    諸比丘!譬如敲打長時間加熱之鐵缽時,鐵屑發生、跳揚已,落於更廣闊草堆或薪柴堆中。
    於彼處亦生火、亦生煙,亦生火、亦生煙已,於更廣闊草堆或薪柴堆燃燒已,亦燒矮樹、亦燒森林,亦燒矮樹、亦燒森林已,
    於青草地、或於道路、或於岩石、或於水邊、或已燃盡、或近空地已,無材料而消失。
    如是,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獲得捨(菩提分),有如是智慧行道:『無我與我所,未來亦如是!不論何處生,我已皆捨斷。』
    彼不染著於有,不染著於生,而且,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語義)。
    然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語義),彼非完全排除『慢隨眠』,非完全排除『有貪隨眠』,非完全排除『無明隨眠』。
    彼盡五下分結故,為『上流至色究竟天者』。
    諸比丘!此等,為『七種人趣』。

    ➑ 諸比丘!又,何等為『無取著般涅槃者』?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獲得捨(菩提分),有如是智慧行道:『無我與我所,未來亦如是!不論何處生,我已皆捨斷。』
    彼不染著於有,不染著於生,而且,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語義)。
    然而,彼完全證得其句(語義),彼完全排除『慢隨眠』,完全排除『有貪隨眠』,完全排除『無明隨眠』。
    彼依諸漏盡、於現法自證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現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此稱之為『無取著般涅槃者』。
    諸比丘!此等,為『七種人趣』與『無取著般涅槃者』。」

    ~《增支部經典‧七集‧五十經篇之二‧無記品‧Purisagatisutta 七種人趣》(AN 7.55)

    ── 佛曆 2559.11.16(三)佛子 ──

關於「四不壞信」 About four objects of unfailing faith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四不壞信」~❤

About four objects of unfailing faith - three Precious Ones & Moral Law


    ☀ 《准提王童女經》佛陀說:(四不壞信──佛、法、僧、戒)

    一面坐已之准提王童女,白世尊言:
    「大德!我兄名准陀之王童子,彼作如是言:
    『若有人,不論女人或男子,只歸依佛陀、歸依法、歸依僧伽,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慾邪行,離虛誑語,離有穀酒、果酒、酒類之放逸處時,彼身壞死後,唯生善趣,非惡趣。』

    大德!我請問世尊:
    ➊ 大德!信如何之師,身壞死後,唯生善趣,非惡趣?
    ➋ 信如何之法者,身壞死後,唯生苦趣,非惡趣?
    ➌ 信如何之僧伽者,身壞死後,唯生善趣,非惡趣?
    ➍ 圓滿如何之戒者,身壞死後,唯生善趣,非惡趣?」

    【一】「准提!一切有情,或無足、或二足、或四足、或多足、或有色、或無色、或有想、或無想、或非想非非想之中,如來、應供、正等覺者,可說為第一。
    准提!凡信仰佛陀者,乃信仰第一;
    復次,信仰第一者,乃有第一之異熟。

    【二】➀ 准提!於一切有為法中,八聖道分可說為第一,
    准提!凡信仰八聖道分者,乃信仰第一;
    復次,信仰第一者,乃有第一之異熟。

    ➁ 准提!於一切有為或無為法中,離貪可說為第一,即是:
    『醒憍醉──破除憍慢、癒渴──調伏渴求、破窟宅──根絕阿賴耶、斷輪迴、盡渴愛、離貪、寂滅、涅槃者是。』
    准提!凡信仰離貪之法者,乃信仰第一;
    復次,信仰第一者,乃有第一之異熟。

    【三】准提!一切之僧伽或會眾中,如來之弟子僧伽,可說為第一,即是:
    四雙八輩人士,世尊之此弟子僧伽者為:應請、極應請、應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是。
    准提!凡信仰僧伽者,乃信仰第一;
    復次,信仰第一者,乃有第一之異熟。

    【四】准提!一切戒之中,聖所愛樂之戒,可說為第一,即是:
    不破、不穿、不雜、不穢、具自在、智者所讚、不惛昧、能生三昧等是。
    准提!凡圓滿聖所愛樂之戒者,乃為圓滿第一者。
    復次,圓滿第一者,乃有第一之異熟。」

    ① 信樂第一者,應知第一法;
    ② 信樂第一佛,應供無上施。
    ③ 信樂第一法,離貪樂寂靜;
    ④ 信樂第一僧,福滿無上田。
    ⑤ 應布第一施,培養第一福;
    ⑥ 名望頌樂力、莊嚴壽第一!
    ⑦ 智者第一施,定心第一法;
    ⑧ 生天或人間,喜足得第一。

    ~《增支部經典‧五集‧Cundīsutta 准提王童女經》(AN 5.32)

    ── 佛曆 2559.9.29(四)佛子 ──

關於「慎終追遠」 About sacrificial offerings to the deceased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慎終追遠」 ~❤

About sacrificial offerings to the deceased


    現在國家,享受抗戰勝利後繁榮的果實,要懂得感恩惜福!
    (否則,國家現在還是日本人亡國的奴隸、刀俎上的魚肉。)

    應該:飲水思源、懷念祖德不忘本!沒有祖先哪有我們呢?
    先民精神:忠孝節義、慎終追遠!是人與禽獸的差別所在!(良知良能!)

    不要!忘恩負義、受外媒操弄,做人要敬天法祖、有尊嚴!
    所以,不論遇到如何環境,都不怕承認自己的民族與文化。

    ☆ 七不衰退法 ➾ ➊ 尊敬佛、➋ 尊敬法、➌ 尊敬僧、➍ 尊敬學、➎ 尊敬定、➏ 尊敬慚、➐ 尊敬愧。

    ♡~~~~~~~~~~~~~~

    ☀ 《恭敬慚愧經》佛陀說(七尊敬──佛、法、僧、學、定、慚、愧):

    「諸比丘!於此夜,有天人於後夜,以絕妙之容色,遍照祇多林已,來詣我所,至已,問訊於我,立於一面。

    諸比丘!立於一面之彼天,對我作如斯言:
    『大德!此等七法,將導致比丘不衰退。以何為七耶?

    即:「➊ 尊敬佛、➋ 尊敬法、➌ 尊敬僧、➍ 尊敬學、➎ 尊敬定、➏ 尊敬慚、➐ 尊敬愧。」

    大德!此等七法,將導致比丘不衰退。』
    諸比丘!彼天如斯而言,如斯言已,乃問訊我,右繞隨而消失。」

    尊敬佛與法、深尊敬僧伽;
    珍重於正定、熱心尊敬學。

    具足慚與愧、從順尊敬者;
    則為無衰退、佛子近涅槃!

    ~《增支部經典‧七集‧天品‧Hirigāravasutta 恭敬慚愧經》(AN 7.33)

    ♡~~~~~~~~~~~~~~

    ☀ 《大般涅槃經》佛陀說:(國不衰法──慎終追遠)

    其時,尊者阿難,立於世尊之後,為世尊搧扇。於此,世尊言尊者阿難曰:
    「➊ 阿難!汝曾聞跋耆人常集會、多集會耶?」
    「世尊!我聞跋耆人常集會、多集會。」
    「然,阿難!跋耆人常集會、多集會之期間,可預期跋耆人之興盛,應無衰亡。」

    ➋ 「阿難!汝曾聞跋耆人之團結會集、合同共起,為跋耆人所應為之要事耶?」
    「世尊!我聞跋耆人團結會集、合同共起,為跋耆人所應為之要事。」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團結會集、合同共起,為跋耆人所應為要事,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

    ➌ 「阿難!汝曾聞跋耆人未制立之國法,不輕易制立,已制立者,不輕易廢棄,尊崇實踐往昔跋耆人所制立之國法耶?」
    「世尊!我聞跋耆人未制立之國法,不輕易制立,已制立者,不輕易廢棄,尊崇實踐往昔跋耆人所制立之國法。」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未制立之國法,不輕易制立,已制立者,不輕易廢棄,尊崇實踐往昔跋耆人所制立國法,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

    ➍ 「阿難!汝曾聞跋耆人尊敬、尊崇、供養跋耆人之跋耆大老,而應聽聞彼等之訓言耶?」
    「世尊!我聞跋耆人尊敬、尊崇、供養跋耆人之跋耆大老,而且應聽聞彼等之訓言。」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尊敬、尊崇、供養彼跋耆人之跋耆大老,而且聽聞彼等訓言,阿難!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

    ➎ 「阿難!汝曾聞跋耆人無以暴力捉出、拘禁跋耆宗族之婦女、童女耶?」
    「世尊!我聞跋耆人無以暴力捉出、拘禁跋耆宗族之婦女、童女。」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無以暴力捉出、拘禁跋耆宗族之婦女、童女,阿難!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

    ➏ 「阿難!汝曾聞跋耆人尊敬、尊崇、奉持城內外、跋耆人之跋耆塔廟,而且不廢以前之施與、以前所為適法之祭祀耶?」
    「世尊!我聞跋耆人尊敬、尊崇、奉持城內外、跋耆人之跋耆塔廟,而且不廢以前之施與、以前所為適法之祭祀。」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尊敬、尊崇、奉持城內外、跋耆人之跋耆塔廟,而且不廢以前之施與、以前所為適法祭祀,阿難!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

    ➐ 「阿難!汝曾聞跋耆人對阿羅漢,善俱正當之保護、守護、護持耶?使得未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來;已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安樂而住耶?」
    「世尊!我聞跋耆人對阿羅漢,善俱正當之保護、守護、護持,使得未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來,已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安樂而住。」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對阿羅漢,善俱正當保護、守護、護持使得未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來,己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安樂而住,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

    ~《長部經典‧大品‧Mahāparinibbānasutta 大般涅槃經》(DN 16, 134)

    ♡~~~~~~~~~~~~~~

    ☀ 《大般涅槃經》佛陀說:(僧不衰法──① 團結護念、② 不喜俗務、③ 具好品質、④ 七菩提分、⑤ 常修七想、⑥ 修六和敬、⑦ 修戒定慧)

    【一】(團結護念:)
    其時,世尊即從座起而往講堂,坐所設座已,世尊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我將宣說七不退法,且諦聽善憶念。」
    諸比丘應諾世尊曰:「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➊ 諸比丘!只要諸比丘常集會、多集會,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➋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和合集會、和合出罪、和合盡力僧伽職務,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➌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依照未制立者不制立,已制立者不廢,實行所制立律法,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➍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恭敬、尊崇、供養年高德重、富於經驗之諸長老,僧伽之師父,僧伽之導師,並聽受彼等忠告,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➎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生起導致生死輪迴之渴愛,不為此所支配,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➏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仍樂住阿蘭若,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➐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善護其念,使得未來之良善同梵行者能來,已來之良善同梵行能安住,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諸比丘!只要此七不退法存在於諸比丘中,依此七不退法諄諄相教訓,諸比丘!則應可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卍        卍        卍

    【二】(不喜俗務:)
    「諸比丘!我將宣說其他之七不退法,且諦聽,善思念,我當說!」
    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➊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喜俗務、不喜沾染俗務,諸比丘!則應可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➋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喜愛閒談、不喜愛閒談,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➌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喜好睡眠、不喜好睡眠、懶惰之期間,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➍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喜愛社會交往、不好社會交往,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➎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懷持邪惡欲望、不陷於邪惡欲望,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➏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與惡人為友、不與惡人為同伴,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➐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因到達小特殊之境地,而中途停止至涅槃者,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又,諸比丘!只要此七不退法存在於諸比丘中,依此七不退法諄諄相教訓,諸比丘!則可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卍        卍        卍

    【三】(具好品質:)
    「諸比丘!我將宣說其他之七不退法,且諦聽,善思念,我當說!」
    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諸比丘!只要諸比丘持➊ 信心、➋ 有慚、➌ 有愧、➍ 多聞法要、➎ 精進、➏ 正念現前、➐ 多智慧,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又,諸比丘!只要此七不退法存在於諸比丘中,依此七不退法諄諄相教訓,諸比丘!則可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卍        卍        卍

    【四】(七菩提分:)
    「諸比丘!我將宣說其他之七不退法,且諦聽,善思念,我當說。」
    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修習:『➊ 遍念菩提分、➋ 遍擇法菩提分、➌ 遍精進菩提分、➍ 遍喜菩提分、➎ 遍輕安菩提分、➏ 遍定菩提分、➐ 遍捨菩提分』,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諸比丘!只要此七不退法存在於諸比丘中,依此七不退法諄諄相教訓,諸比丘!則可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卍        卍        卍

    【五】(常修七想:)
    「諸比丘!我將宣說其他之七不退法,且諦聽,善思念,我當說!」
    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修習: ➊ 無常想、➋ 無我想、➌ 不淨想、➍ 過患想、➎ 捨斷想、➏ 離貪想、➐ 滅盡想,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諸比丘!只要此七不退法存在於諸比丘中,依此七不退法諄諄相教訓,諸比丘!則可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卍        卍        卍

    【六】(修六和敬:)
    「諸比丘!我將宣說其他之六不退法,且諦聽,善思念,我當說。」
    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➊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論於公開場合或私下間,均能於同梵行者表現仁慈之身業: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➋ 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論於公開場合或私下間,均能於同梵行者表現仁慈之口業,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論於公開場合或私下間,均能於同梵行者表現仁慈之意業,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➌ 諸比丘!只要諸比丘得公平分配及與持戒者,同梵行者分享從僧伽所獲得之規定淨物,乃至缽中之所有物等,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➍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論於公開場合或私下間能與同梵行者修習不斷、不壞、不染、不穢、及導致戒定增長,為自由人、智者所稱讚之戒律,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➎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論於公開場合或私下間,能與梵行者執持導致涅般之聖見,行其可導致完全滅苦之正見,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➏ 諸比丘!只要此六不退法存在於諸比丘中,依此六不退法諄諄相教訓,則可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卍        卍        卍

    【七】(修戒定慧:)
    世尊住王舍城靈鷲山,與諸比丘宣說如是之法要。即:「有關此是戒、此是定、此是慧。修習戒成就,則定有大利益、大果報;修習定成就,則慧有大利益、大果報;修習慧成就,則心完全由欲漏、有漏、見漏及無明漏等之諸漏解脫。」

    ~《長部經典‧大品‧Mahāparinibbānasutta 大般涅槃經》(DN 16, 136-142)

    ── 佛曆 2559.10.10(一)佛子 ──

關於「大乘思想、梵乘、法乘、一乘道」 About mahayana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

「大乘思想、梵乘、法乘、一乘道」 ~❤

About mahayana


    「一乘道:梵乘、法乘」本來是佛陀講給:擁有「婆羅門教」背景的佛教徒聽的。
    現在,反過來變成「婆羅門教」徒講說「大乘思想」給佛教徒聽了!

    ♡~~~~~~~~~~~~~~

    ☀ 《生聞婆羅門經》佛陀說(八聖道分是梵乘、法乘、無上戰勝):

    具壽阿難見生聞婆羅門,乘白馬車出舍衛城。繫以白馬,配以白莊嚴、白車、白眷屬、白絆、白刺棒、白傘蓋、白帽、白衣、白履,揮白拂扇。眾人見此曰:「嗟夫!梵乘,是梵乘色。」……。
    (佛陀說:)「阿難!此八聖道分之增上語,亦稱為:梵乘、法乘、無上戰勝。
    ➊ 阿難!為究盡貪欲之調伏、為究盡瞋恚之調伏、為究盡愚癡之調伏,以修習、多修習『正見』。
    ➋ 阿難!為究盡貪欲之調伏、為究盡瞋恚之調伏、為究盡愚癡之調伏,以修習、多修習『正思惟』。
    ➌ 阿難!為究盡貪欲之調伏、為究盡瞋恚之調伏、為究盡愚癡之調伏,以修習、多修習『正語』。
    ➍ 阿難!為究盡貪欲之調伏、為究盡瞋恚之調伏、為究盡愚癡之調伏,以修習、多修習『正業』。
    ➎ 阿難!為究盡貪欲之調伏、為究盡瞋恚之調伏、為究盡愚癡之調伏,以修習、多修習『正命』。
    ➏ 阿難!為究盡貪欲之調伏、為究盡瞋恚之調伏、為究盡愚癡之調伏,以修習、多修習『正精進』。
    ➐ 阿難!為究盡貪欲之調伏、為究盡瞋恚之調伏、為究盡愚癡之調伏,以修習、多修習『正念』。
    ➑ 阿難!為究盡貪欲之調伏、為究盡瞋恚之調伏、為究盡愚癡之調伏,以修習、多修習『正定』。
    阿難!應依此理而知,此八聖道分之增上語,亦稱為:梵乘、法乘、無上戰勝。」

    ~《道相應‧無明品‧Jāṇussoṇibrāhmaṇasutta 生聞婆羅門經》(SN 45.4)

    ♡~~~~~~~~~~~~~~

    ☀ 《菴羅經》佛陀說(一乘道):

    「只有一條道路(一乘道 Ekāyano),比丘們!可以使眾生清淨、克服愁悲、滅除苦憂、實踐真理、體證涅槃,這條道路,就是四念住。」

    ~《念住相應‧菴羅品‧Ambapālisutta 菴羅經》(SN 47.1, 367)

    ♡~~~~~~~~~~~~~~

    ☀ 《道經》娑婆主梵天王說(一乘道):

    世尊諸告比丘曰:「我獨居阿蘭若,生如是之心念:有此一乘道,能令眾生清淨、超愁悲、滅苦憂、證得真理、現證涅槃,謂四念住是。以何為四耶?
    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於受觀受,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於心觀心,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時,娑婆主梵天王偏袒上衣,向我合掌曰:
    如是世尊!如是善逝!大德!有此一乘道,能令眾生清淨、超愁悲、滅苦憂、證得真理、現證涅槃,謂四念住是。以何為四耶?
    大德!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於受觀受,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於心觀心,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大德!此一乘道,能令眾生清淨、超愁悲、滅苦憂、證得真理、現證涅槃,謂四念住是。」

    ~《念住相應‧不死品‧Maggasutta 道經》(SN 47.43, 409)
    ~《念住相應‧那爛陀品‧Brahmasutta 梵天王經》(SN 47.18, 384)

    ── 佛曆 2559.10.10(一)佛子 ──

關於「不思善、不思惡」 About unthought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不思善、不思惡」 ~❤

About unthought


    ❦❧ 被背叛的佛陀──《心經》非佛說《金剛經》非佛法
    The traitor betrayed lord Buddha - about illegality Dhamma ❦❧

    不思善、不思惡,怎麼是佛法呢?
    這絕非智慧,而是愚蠢的表現呀!

    足以說明:繼隋唐盛世……
    為何,大乘空性思想開展後;
    會讓,弱智的中國一蹶不振?

    如果「不思善、不思惡」是佛法──
    那麼,嬰兒和智障,也都成佛了!(不是嗎?)

    愚痴眾生,將有利當作有害、有害卻認為有利;
    不識好歹、妥協苟且,所以才不思善、不思惡。

    佛聖弟子,有利能徹知有利、有害也警覺有害;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故滅盡善惡、成就涅槃。

    ♡~~~~~~~~~~~~~~

    ☀ 《蘆草貧女村經》佛陀說(熟思四依):

    「善哉!善哉!阿那律陀!阿那律陀!凡諸漏、雜染、再生、不幸、苦報,未來之生、老、死,彼等已被如來所捨斷,如多羅樹之連根拔起、成為非有、未來為不生法。阿那律陀!恰如截斷之多羅樹頭、不可能再增長。

    同樣地:『凡諸漏、雜染、再生、不幸、苦報,未來之生、老、死,彼等已被如來所捨斷,如多羅樹之連根拔起、成為非有、未來為不生法。

    ① 是故,如來考量後,而從事某者;
    ② 或者考量後,而忍受某者;
    ③ 考量後,而回避某者;
    ④ 考量後,而遣除某者。』」

    ~《中部經典‧比丘品‧Naḷakapānasutta 蘆草貧女村經》(MN 68, 168)

    ♡~~~~~~~~~~~~~~

    ☀ 《沙門文祁子經》佛陀說(成就十法):

    世尊聞已,對工匠五支言曰:
    「如此,工匠!實則幼稚孩童、無智遲鈍、仰臥嬰兒,亦可達善具足、最上善、最尊勝行道、無能勝之沙門。
    倘若,如沙門文祁之子,遊方者持意所說。

    (何以故?)工匠!幼稚孩童、無智遲鈍、仰臥嬰兒、沒有身業,從何處造身惡業耶?
    (身體)唯有些許,悸動而已!

    工匠!幼稚孩童、無智遲鈍、仰臥嬰兒,沒有言語,從何處言惡語耶?
    唯有些許,哭泣而已!

    工匠!幼稚孩童、無智遲鈍、仰臥嬰兒,沒有思念,從何處思惡念耶?
    唯有些許,哼唱而已!

    工匠!幼稚孩童、無智遲鈍、仰臥嬰兒,沒有活命(生計),從何處活惡命耶?
    唯有些許,母乳而已!

    如此,工匠!實則幼稚孩童、無智遲鈍、仰臥嬰兒,亦可達善具足、最上善、最尊勝行道、無能勝之沙門。
    倘若,如沙門文祁之子,遊方者持意所說。

    工匠!我說(施設)成就此等四法之人,既不可達善具足、亦非最上善、亦非最尊勝行道、亦非無能勝之沙門。唯對如彼:幼稚孩童、無智遲鈍、仰臥嬰兒而說。

    何者為四?
    工匠!如是,身不造惡業、不言惡語、不思惡念、不活惡命等是。

    因此,工匠!我說(施設)成就此等四法之人,既不可達善具足、亦非最上善、亦非最尊勝行道、亦非無能勝之沙門。唯對如彼:幼稚孩童、無智遲鈍、仰臥嬰兒而說。

    工匠!我說(施設)成就(無學)十法之人,可達善具足、最上善、最尊勝行道、無能勝之沙門。」

    ~《中部經典‧遊方者品‧Samaṇamuṇḍikasutta 沙門文祁子經》(MN 78, 262-263)

    ♡~~~~~~~~~~~~~~

    ☀ 《空性大經》佛陀說(友善親近佛陀):

    【一】(梵行災患:)「因為有(煩勞)梵行者之災患,而衍生出──劊子手施刑、惡不善法、腐敗毒害、導致再生、怖惱不幸、未來悲慘苦果、自受生老死魔等,對彼懲罰。
    阿難!此實為──有(煩勞)梵行者之(煩梵行)災患。

    於此,阿難!雖然有(煩勞)阿闍梨之災患、以及(煩勞)阿闍梨內住弟子之災患,然而,此(煩勞)梵行者之災患,與彼等相較,不但,未來更增苦果、劇烈異熟果報、極難度脫,而且,更導致轉生於(悲慘)惡趣。

    是故,阿難!對於我(佛陀),請習慣以友善方式,而不以敵對方式(親近我)!
    此應為汝等之長夜:利益福祉、安樂幸福。」

    【二】(敵對方式:)「如何?阿難!對於師(佛陀),聲聞弟子習慣以敵對方式,而不以友善方式(親近師)耶?
    阿難!於此,師(佛陀)心懷慈愍、為利益福祉著想,而憐憫為聲聞弟子說法:
    『此或為利益福祉、此或為安樂幸福也!』

    於此,彼聲聞弟子,不恭敬聽、不傾耳聽、置心他處、避開師教而去輪迴。
    如是!阿難!對於師(佛陀),聲聞弟子習慣以敵對方式,而不以友善方式(親近師)。」

    【三】(友善方式:)「如何?阿難!對於師(佛陀),聲聞弟子習慣以友善方式,而不以敵對方式(親近師)耶?
    阿難!於此,師(佛陀)心懷慈愍、為利益福祉著想,而憐憫為聲聞弟子說法:
    『此或為利益福祉、此或為安樂幸福也!』

    於此,彼聲聞弟子,恭敬聽聞、傾耳聽聞、用心理解、不避開師教而去輪迴。
    如是!阿難!對於師(佛陀),聲聞弟子習慣以友善方式,而不以敵對方式(親近師)。」

    【四】(利益福祉:)「是故,阿難!對於我(佛陀),請習慣以友善方式,而不以敵對方式(親近我)!
    此應為汝等之長夜:利益福祉、安樂幸福。

    阿難!我勉勵汝等,恰如作壺者,如對未燒之土器──
    ➊ 阿難!應責備者,我予責備;
    ➋ 應策勵者,我予策勵;
    ➌ 若堅實者,將保持彼!」

    ~《中部經典‧空品‧Mahāsuññatasutta 空性大經》(MN 122, 195-196)

    ── 佛曆 2559.10.20(四)佛子 ──

關於「發願」 About to vow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發願」 ~❤

About to vow


四十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說:
「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

一者敬禮諸佛。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能。
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恒順眾生。
十者普皆迴向。」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只是說給「凡夫眾生」聽的吧!

    佛法在印度本土,已經消失「十世紀」之久;
    怎麼不見?哪位「菩薩」再把佛法迎回來呢?

    現在,並不是佛法真正「消失」的時代;
    【巴利聖典】仍在網路流通、隨處可見!

    怎麼也不見?哪位菩薩「發心」──
    再將佛法,妥善翻譯出來呢?

    不要說是:佛陀、佛法完全消失的時代!
    即使現在,佛陀仍然「住世」……

    恐怕,也沒有幾位認真想請佛陀,出來說法吧?
    有誰?想要認真閱讀【巴利聖典】事實如此呀!
    (巴利文看不懂?花錢也能請人翻譯出來吧?)

    卍        卍        卍

    因為,依據眾生根性,並不想滅苦卻想要輪迴。
    人都希望「撿便宜」往生極樂,就是在搞輪迴!

    事實上,佛法並沒有任何「便宜貨」可以撿的!
    您所撿到的便宜貨,絕對是害人、害己的贗品。

    不肯放下「我見」,依據「傲慢心」來看佛法;
    才會認為,佛法滿足貪欲有「便宜貨」可以撿!

    如果,佛法會這樣被您猜中,佛法也不值錢了!
    豈不?成了「便宜貨」而非「聖者」的佛法嗎?

    卍        卍        卍

    其實,佛法是不離修習戒定慧、滅除貪瞋痴的──
    佛陀,依據事實需要,所說的每一條「戒律」;
    好比:您身上每一個「配件」一樣不可或缺的!

    我們身上的任何「器官」,沒有一樣是可有可無的;
    對於佛法僧、戒定慧,也有這樣的清淨信心才可以!

    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沒有戒、何來定?
    沒有定、何來慧?
    沒有慧、何來滅苦呢?

    ❦❧ 如果,佛弟子真想滅苦,應該「盡心、盡信、盡命」;為「求法」故,別說投入財物,即使犧牲性命,也不吝惜,若有清淨的「信心」,沒有不成就的事! ❦❧

    ── 佛曆 2559.10.19(三)佛子 ──

關於「無上瑜珈」 About unsurpassed yoga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無上瑜珈」 ~❤

About unsurpassed yoga


    密教把「無上瑜珈」搞成「男女雙修」這個模樣?太不像話了!
    (其實,是對「原始佛法」,最嚴重的誤解!)

    這完全與聖者「戒律」背道而馳,是會下地獄的!難道不怕嗎?
    (可能:慾心太強,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吧!是嗎?)

    但是「原始佛法」裡,所說的「無上瑜珈」與密教所講的「男女雙修」──
    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

    「無上瑜珈」(anuttaraṃ yogakkhemaṃ)正確的說法:無上安穩(滅盡)軛(煩惱)的修習!
    是指:經過完全修習「戒、定、慧」,滅盡「貪、瞋、痴」,達到無上安穩的涅槃。(就是,這麼簡單!)

    ☔ 「軛」(yoga)有四種──欲軛、有軛、見軛、無明軛。
    「離軛」也有四種──離繫欲軛、離繫有軛、離繫見軛、離繫無明軛。 ~⎈

    ♡~~~~~~~~~~~~~~

    ☀ 《合誦經》舍利弗尊者說(四暴流、四軛、四離軛、四繫、四取):

    「四暴流:『➊ 欲暴流、➋ 有暴流、➌ 見暴流、➍ 無明暴流』。
    四軛(yogā):『➊ 欲軛、➋ 有軛、➌ 見軛、➍ 無明軛』。
    四離軛:『➊ 離繫欲軛、➋ 離繫有軛、➌ 離繫見軛、➍ 離繫無明軛』。
    四繫:『⓵ 貪身繫、⓶ 瞋身繫、⓷ 戒禁取身繫、⓸ 此實執身繫』。
    四取:『⓵ 欲取、⓶ 見取、⓷ 戒禁取、⓸ 我語取(本體理論)』。」

    ~《長部經典‧波梨品‧Saṅgītisutta 合誦經》(DN 33, 312)

    ♡~~~~~~~~~~~~~~

    ☀ 《四種沙門經》佛陀說(不動沙門):

    「諸比丘!有比丘,有學而向果,希無上軛(之滅盡 yogakkhemaṃ)、最初之心意(patthayamāno),安穩而住。

    諸比丘!譬如剎帝利灌頂王長子,應予灌頂而未為灌頂,亦得不動,正是如此。

    諸比丘!有比丘,有學而向果,希無上軛之滅盡、最初之心意,安穩而住。

    諸比丘!如是有補特伽羅,是不動沙門。」

    ~《增支部經典‧四集‧不動品‧Puttasutta 四種沙門經》(AN 4.87)

    ♡~~~~~~~~~~~~~~

    ☀ 《枳吒山邑經》佛陀說(應作不放逸):

    「諸比丘!又,有學比丘,心未成就目的,仍正希望無上軛(之滅盡 yogakkhemaṃ)、最初之心意(patthayamāno),安穩而住者。比丘等!對如是諸比丘,予說:『應作不放逸,成就阿羅漢!』何以故?

    『實此等具壽,受用正規之床座、親近諸善友、制御諸根。凡良家子,為達:正確目的,由在家、而出家、為無家者,實現無上究竟梵行,願於現世自證知、自作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子實正觀──此等比丘之不放逸果──故予說:『應作不放逸!』也。」

    ~《中部經典‧比丘品‧Kīṭāgirisutta 枳吒山邑經》(MN 70, 181)

    ── 佛曆 2559.10.9(日)佛子 ──

關於「孝順父母」 About obedience or devotion for parents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孝順父母」 ~❤

About obedience or devotion for parents


    ☀ 《非為報恩與報恩經》佛陀說(事奉父母):

    「諸比丘!我說對二種人不能盡報。
    云何為二種人?是母與父。

    諸比丘!有百歲之壽,於百歲之間荷母於一肩,荷父於一肩。
    又彼應以塗身、揉和、沐浴按摩看護父母,雖父母在肩上撒尿排糞。
    諸比丘!然則,善事於父母,非為報恩。

    諸比丘!雖置父、母於多如富藏七寶大地支配者之王位。
    諸比丘!然則,善事於父母,非為報恩。

    何以故?
    諸比丘!父母是以眾多方法撫養、哺育其子、令其見世。

    復次,諸比丘!不信之父母,則勸之令發信、令入信、令住。
    破戒之父母,則勸之令持戒、令入戒、令住。

    慳吝之父母,則勸之令行施捨、令入施捨、令住。
    惡慧之父母,則勸之令發正慧、令入正慧、令住。

    諸比丘!齊此以事奉父母,是為報恩者。」

    ~《增支部經典‧二集‧初五十經篇‧Samacittavagga 非為報恩與報恩經》(AN 2.34)

    ♡~~~~~~~~~~~~~~

    ☀ 《因陀迦經》佛陀回答(骨與肉何處來):

    「時,因陀迦夜叉來詣世尊處。
    詣而以偈,白世尊曰:

    『諸佛說此色非命,然則如何命在身;
    此骨與肉何處來,如何我等住母胎。』

    世尊答曰:
    『初有受胎精卵合,精卵分化生胚囊;
    胚囊著床成胚胎,胚胎發展具雛形;
    雛形發育肢節生,髮毛指甲漸分明;
    如是依母得受用,呼吸飲食全供給;
    滋養住於母胎者,人人依此得生長。』」

    ~《夜叉相應‧因陀迦品‧Indakasutta 因陀迦經》(SN 10.1, 235)

    ── 佛曆 2559.10.9(日)佛子 ──

關於「善惡業報」 About karma-reward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善惡業報」 ~❤

About karma-reward - retribution of the good or evil


    ❦❧ 善惡業報並不是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這是正確的!)這樣簡單的邏輯;實際上,要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太多了!──執著於神通所見,是修行者的大忌。 ❦❧

    ♡~~~~~~~~~~~~~~

    ☀ 《大業分別經》佛陀說(善惡業報的四大分類):

    「阿難!於世間有四種人存在。如何為四耶?
    ➊ 阿難!茲或有人,為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
    ➋ 阿難!又或有人,為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彼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
    ➌ 阿難!又或有人,為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彼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
    ➍ 阿難!又或有人,為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

    ㊀ 【一】阿難!茲有沙門、婆羅門,由熱心、精勤、專精、不放逸、正作意、得如是之心三昧。即為此心之三昧,由超人清淨之天眼,見某人:於此世,為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見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

    彼如是言:『汝,實有諸惡業,有惡行之報。我真正見是人:於此世,為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見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

    彼如是言:『汝,凡此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彼悉皆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

    若如是知者,此為正知者也。若知其他者,於彼等有謬智。』
    如是之彼,唯其自知、自見、自所經驗,唯其頑固取著說:『唯此是真實,其他為虛妄。』

    【二】阿難!又於此,或有沙門、婆羅門,由熱心、精勤、專精、不放逸、正作意、得如是之心三昧。即為此心之三昧,由超人清淨之天眼,見某人:於此世,為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

    彼如是言:『汝,實無諸罪業。無惡行之報。我真正見是人:於此世,為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

    彼如是言:『汝!凡此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彼悉皆於身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

    如是知者,此為正知者。若知其他者,於彼等有謬智。』
    如是之彼,唯其自知、自見、自所經驗,唯其頑固取著說:『唯此是真實,其他為虛妄。』

    【三】阿難!茲或有沙門、婆羅門,由熱心、精勤、專精、不放逸、正作意、得如是之心三昧。即為此心之三昧,由超人清淨之天眼,見某人:於此世,為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

    彼如是言:『實有諸善者,有善行之報。我真正見是人:於此世,為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

    彼如是言:『汝,凡此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見彼悉皆於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

    若如是知者,此為正知者。若知其他者,於彼等有謬智。』
    如是之彼,唯其自知、自見、自所經驗,唯其頑固取著說:『唯此是真實,其他為虛妄。』

    【四】阿難!又茲有沙門、婆羅門,由熱心、精勤、專精、不放逸、正作意、得如是之心三昧。即為此心之三昧,由超人清淨之天眼,見某人:於此世,為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

    彼如是言:『汝!實無諸善業,無善行之報。我真正見是人:於此世,為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

    彼如是言:『汝,凡此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彼悉皆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

    若如是知者,此為正知者也。若知其他者,於彼等有謬智。』
    如是之彼,唯其自知、自見、自所經驗,唯其頑固取著說:『唯此是真實,其他為虛妄。』

    ㊁ 【五】然而,阿難!凡彼沙門或婆羅門如是言:
    ➀ 『汝!實有諸惡業,有惡行之報。』──如是贊成彼。
    ➁ 又彼如是言:『我真正見是人:於此世,為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如是贊成彼。
    ➌ 而彼如是言:『汝,凡此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彼悉皆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如是不贊成彼。
    ➍ 又彼如是言:『若是知者,此為正知。若知其他者,彼等有謬智。』──如是不贊成彼。
    ➎ 又唯彼之自知、自見、自所經驗,唯於此,頑固取著說:『唯此是真實,其餘為虛妄。』──如是不贊成彼。
    所以者何?阿難!於如來之『大業分別』(善惡業報四大分類),要有不同(判斷地)智慧。

    【六】然而,阿難!彼沙門或婆羅門如是言:
    ➊ 『汝!實無諸惡業,無惡行之報。』──如是不贊成彼。
    ➁ 又彼如是言:『我真正見是人:於此世,為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如是贊成彼。
    ➌ 而彼如是言:『汝,凡此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彼悉皆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如是不贊成彼。
    ➍ 又彼如是言:『若如是知者,此正知知者,若知其他者,彼等有謬智。』──如是不贊成彼。
    ➎ 又唯彼之自知、自見、自所經驗,唯於此頑固取著說:『唯此是真實,其餘為虛妄。』──如是不贊成彼。
    所以者何?阿難!於如來之『大業分別』(善惡業報四大分類),要有不同(判斷地)智慧。

    【七】然而,阿難!凡彼沙門或婆羅門如是言:
    ➀ 『汝!實有善業,有善行之報。』──如是贊成彼。
    ➁ 又彼如是言:『我真正見是人:於此世,為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如是贊成彼。
    ➌ 而彼如是言:『汝,凡此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彼悉皆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如是不贊成彼。
    ➍ 又彼如是言:『若如是知者,此為正知者,若知其他者,彼等有謬智。』──如是不贊成彼。
    ➎ 又唯彼之自知、自見、自所經驗,唯於此,頑固取著說:『唯此是真實,其餘為虛妄。』──如是不贊成彼。
    所以者何?阿難!於如來之『大業分別』(善惡業報四大分類),要有不同(判斷地)智慧。

    【八】然而,阿難!凡彼沙門或婆羅門如是言:
    ➊ 『汝!實無諸善業,無善行之報。』──如是不贊成彼。
    ➁ 又彼如是言:『我真正見是人:於此世,為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如是贊成彼。
    ➌ 而彼如是言:『汝!凡是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彼悉皆於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如是不贊成彼。
    ➍ 又彼如是言:『若如是知者,此為正知。若知其他者,彼等有謬智。』──如是不贊成彼。
    ➎ 又唯彼之自知、自見、自所經驗,唯其頑固取著說:『唯此是真實,其他為虛妄。』──如是不贊成彼。
    所以者何?阿難!於如來之『大業分別』(善惡業報四大分類),要有不同(判斷地)智慧。

    ㊂ 【九】(解說一:)然而,阿難!凡彼人:於此世,為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者。
    於彼,或應以前所作之罪業當受其苦;或應於後所作之惡業當受其苦;或彼於死時,為有邪見者,而有成就受持。由此,彼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
    而且,彼若於此世,為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其報於現世,或於次世,或於後世生起而受之。

    【十】(解說二:)然而,阿難!凡彼人:於此世,為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者。
    於彼,或應以前所作之善業當受其樂;或應於後所作之善業當受其樂;或彼於死時,為有正見者,而有成就受持。由此,彼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
    而且,彼若於此世,為殺生者、偷盜者、邪淫者、虛誑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欲者、瞋恚者、邪見者。其報於現世,或於次世,或於後世生起而受之。

    【十一】(解說三:)然而,阿難!凡彼人:於此世,為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者。
    於彼,或應以前所作之善業當受其樂;或應於後所作之善業當受其樂;或彼於死時,為有正見者,而有成就受持。由此,彼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
    而且,彼若於此世,為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其報於現世,或於次世,或於後世生起而受之。

    【十二】(解說四:)然而,阿難!凡彼人:於此世,為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身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者。
    於彼,或應以前所作之罪業當受其苦;或應於後所作之惡業當受其苦;或彼於死時,為有邪見者,而有成就受持。由此,彼壞命終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
    而且,彼若於此世,為離殺生者、離偷盜者、離邪淫者、離虛誑語者、離離間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欲者、不瞋恚者、正見者。其報於現世,或於次世,或於後世生起而受之。

    ㊃ 【十三】(結語:)如是,阿難!
    ➊ 有業報不可能,也認為不可能;
    ➋ 有業報不可能,但認為有可能;
    ➌ 有業報有可能,也認為有可能;
    ➍ 有業報有可能,但認為不可能。」

    世尊如此說完。尊者阿難,心滿意足、歡喜信受世尊,所善說示。

    ~《中部經典‧解說品‧Mahākammavibhaṅgasutta 大業分別經》(MN 136, 300-303)

    ── 佛曆 2559.10.4(二)佛子 ──

關於「身、心、靈」 About body-mind and spirit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身、心、靈」 ~❤

About body-mind and spirit


    現代人說「身、心、靈」,到底什麼是「身、心、靈」呢?
    有的人說「靈」,是指人的三魂:「身魂、覺魂、靈魂」。

    有的人說「靈」,指靈性、靈魂,那「身心」不是靈魂嗎?
    有的人說「身、心、靈」從頭到腳,全部就只有一條靈魂!

    有的人說「靈魂」,是不生不滅的那一點靈光!
    那不是:有來有去、有形有相嗎?

    有的人說「靈魂」,是清淨無染、無形無相的!
    可見,什麼是「靈魂」?各人所指、不盡相同。

    如果「靈魂」就是「身心」──
    人是否沒有眼也可以看見?沒有耳也可以聽見?
    人是否不用腳也可以走路?不用手也可以吃飯?(這不是事實呀!)

    卍        卍        卍

    佛法說:一切都是緣起的,因為緣起(照見)所以「無我」。
    「無我」並非否定「靈魂」的存在!(所以不是無神論!)

    而是說:「靈魂」有很多層次──
    有的:執著愛欲;有的:有形有相;有的:無形無相。

    但是,總離不開對「本身」(自我、靈魂)的執著;
    所以,「靈魂」是以「心識」的形式,不斷在輪迴。

    但「靈魂」本身也是緣起,需要生理、心理條件的支持。
    所以,往往因為內外的環境、主觀、客觀的因素而受苦。

    不了解「四聖諦」就不了解「緣起」;不了解「緣起」就不了解「無我」。
    不了解「無我」就無法──從不斷輪迴的「困境」中解脫出來!

    ── 佛曆 2559.10.3(一)佛子 ──

關於「內觀──認識自己」 to know myself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內觀──認識自己」 ~❤

About introspect(vipassana) - to know myself


    ⚛ 人們如果認識了自己,就等於認識了全世界!
    人們如果擁有了自己,就等於擁有了全世界!~✈

    所以,誰才是自己最陌生的人呢?
    自己!自己才是自己最陌生的人!

    因為,凡夫俗子對於自己最陌生;
    所以,才是最需要修習內觀的人。

    卍        卍        卍

    「內觀」的意思,是要去「覺知」──
    不要抓得太緊、也不要太放鬆;
    當下整個人的直覺、直接去觀照「全部的身心」。

    「直覺」是念力、也就是「如理作意」(注意)的意思。
    整部《心經》最重要的是「照見」兩個字!
    (很多人讀,卻沒有幾個人清楚知道!)

    卍        卍        卍

    「照見」是有為法呢?還是無為法呢?(戒定慧)當然是有為法呀!
    沒有「離貪」的有為法──如何達到「離貪」(涅槃)的無為法呢?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否正確?(當然不正確!)
    「八聖道分」這個達到「涅槃」的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對嗎?(當然不對!)

    「四聖諦」(苦集滅道)是不是「緣起」(照見)?當然也是!
    《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無苦集滅道」是否正確?(當然不正確!)

    所以講:「如是我聞……」一定都是真的佛經嗎?當然不見得!

    卍        卍        卍

    一切感受,都是苦嗎?不見得呀!
    這不是「四聖諦」當中「苦聖諦」正確的說法!
    (諸行是苦──不是這個意思。)

    要如何修習「內觀」呢?是觀身心的「苦」嗎?
    哪來那麼多的「苦」,讓你觀呢?

    那就故意去找苦吃、修苦行吧?
    「修苦行」是錯誤的修行方式!

    「苦」是「緣起」的──由六個根門所產生。
    是由哪一個「根門」所產生呢?或苦、或樂、或不苦不樂?這才是佛子,所必須詳細觀察的!

    佛子,必須觀察的,是各種感受所產生的「方式」(因緣);而不是感受的「內容」。(所以,苦聖諦、集聖諦,是分不開的!所謂「集聖諦」,就是「注意、故意」的意思。)

    ♡~~~~~~~~~~~~~~

    ☀ 《大業分別經》佛陀說(故思業):

    尊者優陀夷,如是白世尊曰:
    「世尊!然者,有關此,若由尊者三彌提,解說:
    『一切之所受,是在此苦中者』如何?」

    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曰:
    「阿難!汝應見此愚癡人,優陀夷之錯誤。阿難!我今知此愚癡人,優陀夷之想出,應是不正之想出。
    阿難!由最初遊方者普達梨弗之問三受。
    阿難!若遊方者普達梨弗,如是問此愚癡人三彌提者,應如是說明之:

    『➊ 友,普達梨弗!覺樂受者,是故意(有意圖)思業,由身、語、意之作已,彼覺樂受。
    ➋ 友,普達梨弗!覺苦受者,是故意(有意圖)思業,由身、語、意之作已,彼覺苦受。
    ➌ 友,普達梨弗!覺不苦不樂受者,是故意(有意圖)思業,由身、語、意之作已,彼覺不苦不樂受也。』」


    ~《中部經典‧解說品‧Mahākammavibhaṅgasutta 大業分別經》(MN 136, 299-300)

    ── 佛曆 2559.10.2(日)佛子 ──

關於「五根、五力與七力」 About five roots & seven powers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五根、五力與七力」~❤

About five roots & seven powers


    【一】什麼是「五根」?「五根」有三種──
    ⑴ 根門五根 ➾ ⓵ 眼根、⓶ 耳根、⓷ 鼻根、⓸ 舌根、⓹ 身根。
    ⑵ 感受五根 ➾ ➊ 樂根、➋ 苦根、➌ 喜根、➍ 憂根、➎ 捨根。
    ⑶ 道品五根 ➾ ➀ 信根、➁ 精進根、➂ 念根、➃ 定根、➄ 慧根。

    【二】什麼是「五力」?「五力」有二種──
    ⑴ 實踐五力(道品五力) ➾ ➀ 信力、➁ 精進力、➂ 念力、➃ 定力、➄ 慧力。
    ⑵ 有學五力(如來五力) ➾ ➊ 信力、➋ 慚力、➌ 愧力、➍ 精進力、➎ 慧力。

    【三】什麼是「七力」?「七力」只有一種──
    ⓵ 信力、⓶ 精進力、⓷ 慚力、⓸ 愧力、⓹ 念力、⓺ 定力、⓻ 慧力。

    ♡~~~~~~~~~~~~~~

    ☀ 《合誦經》舍利弗尊者說(三種五根──根門、感受、道品):

    「(根門)五根:『➊ 眼根、➋ 耳根、➌ 鼻根、➍ 舌根、➎ 身根。』
    復(感受)五根:『➊ 樂根、➋ 苦根、➌ 喜根、➍ 憂根、➎ 捨根。』
    又(道品)五根:『➊ 信根、➋ 精進根、➌ 念根、➍ 定根、➎ 慧根。』」

    ~《長部經典‧Saṅgītisutta 合誦經》(DN 33, 320)

    ♡~~~~~~~~~~~~~~

    ☆ 感受五根 ➾ ➊ 樂根、➋ 苦根、➌ 喜根、➍ 憂根、➎ 捨根。

    ☀ 《五根滅經》佛陀說(感受五根之涅槃):

    「諸比丘!有五根。以何為五根耶?
    謂:『苦根、憂根、樂根、喜根、捨根。』

    【一】(證初靜慮,苦根之滅:)
    ➊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不放逸、熱誠、精勤而住,其時生苦根。
    ➋ 彼如是知:『我生此苦根,此為有相、有因、有行、有緣;無相、無因、無行、無緣生苦根,則無有此之理。』
    ➌ 彼知苦根、知苦根之集、知苦根之滅、知已生苦根,滅無餘處。
    ➍ 已生之苦根,於何處滅無餘耶?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離諸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於由離生喜與樂之初靜慮,具足而住,已生之苦根,於此處滅無餘。
    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悟苦根之滅,引心於涅槃。』

    【二】(第二靜慮,憂根之滅:)
    ➊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不放逸、熱誠、精勤而住,其時生憂根。
    ➋ 彼如是知:『我生此憂根,此為有相、有因、有行、有緣;無相、無因、無行、無緣生憂根,則無此理。』
    ➌ 彼知憂根﹑知憂根之集、知憂根之滅、知已生憂根,滅無餘處。
    ➍ 已生之憂根,於何處滅無餘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尋伺寂靜,於內淨,心是一趣、無尋無伺,於由定生喜與樂之第二靜慮,具足而住,已生之憂根,於此處滅無餘。
    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悟憂根之滅,引心於涅槃。』

    【三】(第三靜慮,樂根之滅:)
    ➊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不放逸、熱誠、精勤而住,其時生樂根。
    ➋ 彼如是知:『我生此樂根,此為有相、有因、有行、有緣;無相、無因、無行、無緣生樂根,則無此之理。』
    ➌ 彼知樂根、知樂根之集、知樂根之滅、知已生樂根,滅無餘處。
    ➍ 已生之樂根,於何處滅無餘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離喜故住於捨,正念、正知,對樂身正受,如諸聖者之所宣說:『捨念樂住』之第三靜慮,具足而住,已生之樂根,於此處滅無餘。
    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悟樂根之滅,引心於涅槃。』

    【四】(第四靜慮,喜根之滅:)
    ➊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不放逸、熱誠、精勤而住,其時生喜根。
    ➋ 彼如是知:『我生此喜根?此為有相、有因、有行、有緣;無相、無因、無行、無緣生喜根,則無此之理。』
    ➌ 彼知喜根、知喜根之集、知喜根之滅、知已生喜根,滅無餘處。
    ➍ 已生之喜根,於何處滅無餘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斷樂斷苦故、及先早滅憂與喜故,為不苦不樂,於捨念清淨之第四靜慮,具足而住,已生之喜根,於此處滅無餘。
    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悟喜根之滅,引心於涅槃。』

    【五】(想受滅住,捨根之滅:)
    ➊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不放逸、熱誠、精勤而住,其時生捨根。
    ➋ 彼如是知:『我生此捨根,此為有相、有因、有行、有緣;無相、無因、無行、無緣生捨根,則無此之理。』
    ➌ 彼知捨根、知捨根之集、知捨根之滅、知已生捨根,滅無餘處。
    ➍ 已生之捨根,於何處滅無餘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遍超非想非非想處,具足想受滅而住,已生之捨根,於此處滅無餘。
    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悟捨根之滅,引心於涅槃。』」

    ~《根相應‧樂根品‧Uppaṭipāṭikasutta 五根滅經》(SN 48.40)

    ♡~~~~~~~~~~~~~~

    ☆ 道品五根 ➾ ➊ 信根、➋ 精進根、➌ 念根、➍ 定根、➎ 慧根。

    ☀ 《應觀五根經》佛陀說(五根的內涵):

    「諸比丘,有五根。以何為五根耶?
    諸比丘!此為五根,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➊ 諸比丘!應於何觀信根耶?
    『四預流向』(① 親近善士、② 聽聞正法、③ 如理作意、④ 法隨法行)是。應於此觀信根。

    ➋ 諸比丘!應於何觀精進根耶?
    『四正勤』(① 防惡、② 斷惡、③ 修善、④ 成善)是。應於此觀精進根。

    ➌ 諸比丘!應於何觀念根耶?
    『四念住』(① 身念住、② 受念住、③ 心念住、④ 法念住、)是。應於此觀念根。

    ➍ 諸比丘!應於何觀定根耶?
    『四靜慮』(① 初禪、② 貳禪、③ 三禪、④ 四禪)是。應於此觀定根。

    ➎ 諸比丘!應於何觀慧根耶?
    『四聖諦』(① 苦聖諦、② 集聖諦、③ 滅聖諦、④ 道聖諦)是。應於此觀慧根。
    諸比丘!此為五根。」

    ~《根相應‧清淨品‧Daṭṭhabbasutta 應觀五根經》(SN 48.8, 478)

    ♡~~~~~~~~~~~~~~

    ☆ 實踐五力 ➾ ➀ 信力、➁ 精進力、➂ 念力、➃ 定力、➄ 慧力。

    ☀ 《可見五力經》佛陀說(道品五力):

    「諸比丘!如是等是五力。何等為五?
    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等是。

    諸比丘!信力於何處可見耶?
    ➊ 是於『四預流向』中,於此中,可見信力。

    諸比丘!又,精進力於何處可見耶?
    ➋ 是於『四正勤』中,於此中,可見精進力。

    諸比丘!又,念力於何處可見耶?
    ➌ 是於『四念住』中,於此中,可見念力。

    諸比丘!又,定力於何處可見耶?
    ➍ 是於『四靜慮』中,於此中,可見定力。

    諸比丘!又,慧力於何處可見耶?
    ➎ 是於『四聖諦』中,於此中,可見慧力。

    諸比丘!此等即是五力。」

    ~《增支部經典‧五集‧Daṭṭhabbasutta 可見五力》(AN 5.15)

    ♡~~~~~~~~~~~~~~

    ☆ 有學五力 ➾ ➊ 信力、➋ 慚力、➌ 愧力、➍ 精進力、➎ 慧力。

    ☀ 《負債經》佛陀說(五力譬喻──貧窮與負債):

    ① 「諸比丘!世間有欲人『貧窮』(dāliddiya)為苦耶?」
    「大德!唯然。」

    ② 「諸比丘!若貧窮人無所有(anāḷhika)、無富(assaka)而負債(aṇa),諸比丘!世間有欲人以『負債』亦為苦耶?」
    「大德!唯然。」

    ③ 「諸比丘!若貧窮人無所有、無富而負債,約借貸利息(vaḍḍhi),諸比丘!世間有欲人以『借貸利息』亦為苦耶?」
    「大德!唯然。」

    ④ 「諸比丘!若貧窮人無所有,無富而約借貸利息已,若不付應時之借貸利息,則債主催討(codanā)於彼,諸比丘!世間有欲人以『債主催討』亦為苦耶?」
    「大德!唯然。」

    ⑤ 「諸比丘!若貧窮人無所有、無富而被催討,若不付則債主追隨(anucara)於彼而辱於彼。諸比丘!世間有欲人以『債主追隨』亦為苦耶?」
    「大德!唯然。」

    ⑥ 「諸比丘!若貧窮人無所有、無富而被債主追隨,若不付則債主捕縛(bandha)於彼。諸比丘!世間有欲人以『債主捕縛』亦為苦耶?」
    「大德!唯然。」

    「如以上,諸比丘!① 『貧窮』為世間有欲人之苦,② 『負債』亦為世間有欲人之苦,③ 『借貸利息』亦為世間有欲人之苦,④ 『債主催討』亦為世間有欲人之苦,⑤ 『債主追隨』亦為世間有欲人之苦,⑥ 『債主捕縛』亦為世間有欲人之苦。

    【一】諸比丘!正如是,➊ 凡於善法而『無信』,➋ 於善法而『無慚』,➌ 於善法而『無愧』,➍ 於善法而『無精進』,➎ 於善法而『無慧』者,是於聖者之調伏為貧、無所有、是無富。

    【二】諸比丘!彼之貧、無所有、無富之人,於善法而『無信』之時,於善法而『無慚』之時,於善法而『無愧』之時,於善法而『無精進』之時,於善法而『無慧』之時,以身行惡行,語行惡行,意行惡行,我乃稱為彼之負債。

    【三】彼為隱覆彼『身惡行』而起惡欲,渴望『不欲人知(jāna)』之事,思惟『不欲人知』之事,作『不欲人知』之語,作『不欲人知』之舉動。
    彼為隱覆彼『語惡行』而起惡欲,渴望『不欲人知(jāna)』之事,思惟『不欲人知』之事,作『不欲人知』之語,作『不欲人知』之舉動。
    彼為隱覆彼『意惡行』而起惡欲,渴望『不欲人知(jāna)』之事,思惟『不欲人知』之事,作『不欲人知』之語,作『不欲人知』之舉動。我乃稱為彼之借貸利息。

    【四】純淨之同梵行者呼彼而曰:『具壽如是作,如是行!』我乃稱為彼之催討。

    【五】彼居於林中,坐於樹下,或居於空屋之時,伴隨著追悔,罪惡、不善尋思現前,我乃稱為彼之債主追隨。

    【六】諸比丘!彼貧窮而無所有、無富之人,以身行惡行已,以語行惡行已,以意行惡行已,身壞死後,捕縛於地獄之縛或傍生之縛。
    諸比丘!我實不見一切,更有縛如是可怖,如是劇烈,到達無上安穩之障礙。
    諸比丘!所謂地獄縛或傍生縛也。」

    ~《增支部經典‧六集‧Iṇasutta 負債》(AN 6.45)

    ♡~~~~~~~~~~~~~~

    ☀ 《廣說七力經》佛陀說(如何修習七力):

    「諸比丘!此等是七力。以何為七耶?
    即:『⓵ 信力、⓶ 精進力、⓷ 慚力、⓸ 愧力、⓹ 念力、⓺ 定力、⓻ 慧力。』

    【一】諸比丘!以何為信力耶?

    諸比丘!此處有具信之聖弟子,信如來之菩提,即:『如是,世尊實是⑴ 阿羅漢──應供者、⑵ 正遍知──正等覺者、⑶ 明行足者、⑷ 善逝者、⑸ 世間解者、⑹ 無上士者、⑺ 調御丈夫者、⑻ 天人師、⑼ 佛陀、⑽ 世尊。』
    諸比丘!此為信力。

    【二】諸比丘!又,以何為精進力耶?

    諸比丘!於此,聖弟子隨時,發勤精進,斷諸不善法、成熟諸善法,於諸善法,精勤熟練、勇猛堅固、鍥而不捨。
    諸比丘!此為精進力。

    【三】諸比丘!又,以何為慚力耶?

    諸比丘!此處有具慚之聖弟子,慚身之惡行、語之惡行、意之惡行,慚惡不善之諸法。
    諸比丘!此為慚力。

    【四】諸比丘!又,以何為愧力耶?

    諸比丘!此處有具愧之聖弟子,愧身之惡行、語之惡行、意之惡行,愧惡不善之諸法。
    諸比丘!此為愧力。

    【五】諸比丘!又,以何為念力耶?

    諸比丘!此處有具念之聖弟子,具足最勝之念慧,憶念隨念久遠以前之所作,亦憶念、隨念,久遠以前之所說。
    諸比丘!此為念力。

    【六】諸比丘!又,以何為定力耶?

    諸比丘!➊ 此處有聖弟子,離欲、離諸惡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而住。
    ➋ 此處有聖弟子,尋、伺、寂靜故,於內遍淨,心成一境,無尋、無伺,具足由定而生喜、樂之第二禪而住。
    ➌ 此處有聖弟子,離喜故,捨而住,有念,正知而身受樂。具足聖者眾所宣說之『捨念樂住』之第三禪而住。
    ➍ 此處有聖弟子,斷樂故,又斷苦故,滅先前之喜、憂故,具足不苦、不樂、『捨念遍淨』之第四禪而住。
    諸比丘!此為定力。

    【七】諸比丘!又,以何為慧力耶?

    諸比丘!此處有具慧之聖弟子:『洞察於五蘊之生滅,作聖之正抉擇,成就導致苦盡之慧。』諸比丘!此為慧力。
    諸比丘!此等是七力。」

    ~《增支部經典‧七集‧Vitthatabalasutta 廣說七力》(AN 7.4)

    ── 佛曆 2559.9.28(三)佛子 ──

關於「空性」 About the Void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空性」~❤

About the Void


    「原始佛法」和現代人所說的「空性」?
    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原始佛法」所說的「空性」──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現代人所說的「空性」──緣起性空、空能生有。

    簡單的說:是「我空」與「法空」的歧見!
    一切病根,是在「我執」;所以「我空」絕對「我所是空」(空世間:類似法空)。

    但「法空」呢?先要了解什麼是「法」?「因緣果報」就是「法」!
    「法空」代表:「撥無因果」的「頑空」呀!這是外道「邪見」呀!(空非生有、緣取而有!)

    所以「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正好是:自相矛盾的說辭。
    「原始佛法」和現代人所說的「空性」真是相差太遠了!

    ♡~~~~~~~~~~~~~~

    ♻ 為什麼「因緣果報」就是「法」呢?
    因為「因緣果報」有二種「法」的意義:

    一種稱為:千差萬別的現象,例如:各人的「因緣果報」都是不盡相同的!
    (以「三法印──無常、苦、無我」作為說明。)

    一種稱為:金科玉律的法則,例如:果報雖然不同「善惡業報」法則不變!
    (以「四聖諦──苦、集、滅、道」作為說明。)

    世俗稱謂「因果業報」是指前者,「原始佛法」修行意義上「四聖諦」或「十二因緣」是指後者。
    以上二者,都稱作「法」,也都不是「空性」所能創造,或是「空掉」的。所以簡稱:「法性!」

    ❦❧ 不論:千差萬別的現象,還是:金科玉律的法則──
    並沒有橫跨三世的「因果」,因為「因緣」從來未曾停止過;
    正確的佛法,即是「緣起」觀,全都發生在「當下」的身心! ❦❧

    ♡~~~~~~~~~~~~~~

    ☀ 《空世間經》佛陀說(空世間):

    「大德!所稱『空世間、空世間』者。
    大德,如何觀點,是故,稱之為空世間耶?」

    「阿難!於我、或於我所是空,是故,稱之為空世間。
    阿難!何者於我、或於我所是空耶?

    阿難!眼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色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眼識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眼觸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凡以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於我、或於我所亦是空。

    阿難!耳……鼻……舌……身……亦是空。

    阿難!意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法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意識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意觸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凡以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於我、或於我所亦是空。

    阿難!於我、或於我所是空,是故,稱之為空世間。」

    ~《六處相應‧闡陀品‧Suññatalokasutta 空世間經》(SN 35.85)

    ♡~~~~~~~~~~~~~~

    ☀ 《有明大經》舍利弗尊者說(不動心解脫):

    【一】「尊者!➊ 此『無量心解脫』、➋ 『無所有心解脫』、➌ 『空心解脫』➍ 及『無相心解脫』,此等諸法為義異、名異耶?或義同而名異耶?」

    「尊者!➊ 此『無量心解脫』、➋ 『無所有心解脫』、➌ 『空心解脫』,及➍ 『無相心解脫』者,尊者!因有方便,依據方便,此等諸法,為異義、異名。
    然而尊者!因有方便,依據方便,此等諸法,為同義,而異名也。」

    【二】「尊者!因如何方便,依據如何方便,此等諸法為異義、異名?」

    (一)「⑴ 尊者!於此,比丘伴隨著慈心,遍滿一方而住。同第二方,同第三方,同第四方,如是,於上、下、四維、一切處、一切方;伴隨著慈心,遍滿一切世界、廣、大、無量,以無怨、無瞋之心遍滿而住。
    ⑵ 尊者!於此,比丘伴隨著悲心,遍滿一方而住。同第二方,同第三方,同第四方,如是,於上、下、四維、一切處、一切方;伴隨著悲心,遍滿一切世界、廣、大、無量,以無怨、無瞋之心遍滿而住。
    ⑶ 尊者!於此,比丘伴隨著喜心,遍滿一方而住。同第二方,同第三方,同第四方,如是,於上、下、四維、一切處、一切方;伴隨著喜心,遍滿一切世界、廣、大、無量,以無怨、無瞋之心遍滿而住。
    ⑷ 尊者!於此,比丘伴隨著捨心,遍滿一方而住。同第二方,同第三方,同第四方,如是,於上、下、四維、一切處、一切方;伴隨著捨心,遍滿一切世界、廣、大、無量,以無怨、無瞋之心遍滿而住。
    尊者!此稱為『無量心解脫』。」

    (二)「尊者!云何為『無所有心解脫』?」
    「尊者!於此,比丘超越一切識無邊處,作意:『無任何所有』具足無所有處而住。尊者!此稱為『無所有心解脫』。」

    (三)「尊者!云何為『空心解脫』?」
    「尊者!於此,比丘或至森林、或至樹下、或至空閑處,作如是思惟:『此我或我所是空也。』尊者!此稱為『空心解脫』。」

    (四)「尊者!云何為『無相心解脫』?」
    「尊者!於此,比丘由對一切相不作意,具足無相心定而住。尊者!此稱為『無相心解脫』。」

    【三】「尊者!因有方便,依據方便,此等諸法為義異、名異。復次,尊者!因何方便、依據何方便,此等諸法為義同而名異?」

    「➊ 尊者!貪為計較之因,瞋為計較之因,癡為計較之因──
    彼等漏盡比丘,已捨、已斷根,如截多羅樹頭,歸於非有,未來為不生法。

    尊者!與『無量心解脫』相比,彼等『不動心解脫』稱為最上。
    彼『不動心解脫』,即貪空、瞋空、癡空也。

    ➋ 尊者!貪障、瞋障、癡障──
    彼等漏盡比丘,已捨、已斷根,如截多羅樹頭,歸於非有,未來為不生法。

    尊者!與『無所有心解脫』相比,『不動心解脫』稱為最上。
    彼『不動心解脫』,即貪空、瞋空、癡空也。

    ➌ 尊者!貪為取相,瞋為取相,癡為取相──
    彼等漏盡比丘,已捨、已斷根,如截多羅樹頭,歸於非有,未來為不生法。

    尊者!與『無相心解脫』相比,『不動心解脫』稱為最上。
    彼『不動心解脫』,即貪空、瞋空、癡空也。

    尊者!因有方便,依據方便,此等諸法為義同而名異也。」

    ~《中部經典‧雙小品‧Mahāvedallasutta 有明大經》(MN 43, 459)

    ♡~~~~~~~~~~~~~~

    ☀ 《空性小經》佛陀說(無相心三昧):

    【一】「復次,阿難!比丘不作意『無所有處』想,不作意『非想非非想處』想,唯作意『無相心三昧』之一緣。
    於無相心三昧,彼心乃踴躍、欣喜、安定、勝解。

    彼如是知:『若緣無所有處想,雖有任何患惱,今(無相心三昧)亦無所患事。
    若緣非想非非想處想,雖有任何患惱,今(無相心三昧)亦無所患事。
    然而,仍有少量不安(患惱),即:以命根為助緣,所緣生之六處身。』

    彼知:『此觀想之所依──無所有處想是空。』
    知:『此觀想之所依──非想非非想處想是空。』
    然而又知:『有此不空,即:以命根為助緣,所緣生之六處身。』

    如是,凡於此(無相心三昧)所無者,對此,一切隨觀其空。
    又,凡於此(無相心三昧)有餘者,其存在即:知為『有此!』

    如是,阿難!又彼(思惟):『此如實性、心不顛倒、圓滿清淨、進入空性。』

    【二】復次,阿難!比丘不作意『無所有處』想,不作意『非想非非想處』想,唯作意『無相心三昧』之一緣。
    於無相心三昧,彼心乃踴躍、欣喜、安定、勝解。

    彼如是知:『此無相心三昧是有為、有所刻意。
    然而,知凡有為、有所刻意者,彼為無常、壞滅法。』

    依如是知、如是見:
    ➊ 彼之心由『欲漏』解脫、
    ➋ 彼之心由『有漏』解脫、
    ➌ 彼之心由『無明漏』解脫。

    解脫之時,即解脫智生,知:
    『生已漏盡,梵行完美,所作完成,不再受生。』

    彼如是知:『若緣欲漏,雖有任何患惱,今(無相心三昧)亦無所患事。
    若緣有漏,雖有任何患惱,今(無相心三昧)亦無所患事。
    若緣無明漏,雖有任何患惱,今(無相心三昧)亦無所患事。
    然而,仍有少量不安(患惱),即:以命根為助緣,所緣生之六處身。』

    ➊ 彼知:『此觀想之所依──欲漏是空。』
    ➋ 知:『此觀想之所依──有漏是空。』
    ➌ 知:『此觀想之所依──無明漏是空。』

    然而又知:『有此不空,即:以命根為助緣,所緣生之六處身。』

    如是,凡於此(無相心三昧)所無者,對此,一切隨觀其空。
    又,凡於此(無相心三昧)有餘者,其存在即:知為『有此!』

    如是,阿難!又彼(思惟):『此如實性、心不顛倒、圓滿清淨、究竟無上、進入空性。』

    【三】然,阿難!無論是誰,若於過去世之沙門、婆羅門,曾經成就『圓滿清淨、究竟無上、住於空性』;
    一切彼等,曾經如此成就──『圓滿清淨、究竟無上、住於空性』!

    然,阿難!無論是誰,若於未來世之沙門、婆羅門,將會成就『圓滿清淨、究竟無上、住於空性』;
    一切彼等,將會如此成就──『圓滿清淨、究竟無上、住於空性』!

    然,阿難!無論是誰,若於現在世之沙門、婆羅門,已經成就『圓滿清淨、究竟無上、住於空性』;
    一切彼等,已經如此成就──『圓滿清淨、究竟無上、住於空性』!

    是故,阿難!完全如此成就──『圓滿清淨、究竟無上、住於空性』阿難!汝等應當如是學。」

    ~《中部經典‧空品‧Cūḷasuññatasutta 空性小經》(MN 121, 182-184)

    ♡~~~~~~~~~~~~~~

    ☀ 《空性大經》佛陀說(內外空性):

    【一】「➀ 彼於內(心)作意空性。
    不但,於內(心)作意空性;而且,彼之內心,對於空性,生踴躍心、生信樂心、生明淨心、生安住心、生解脫心。

    阿難!所以於寂靜時,比丘如此覺知:
    『不但,於內(心)作意空性;而且,我之內心,對於空性,生踴躍心、生信樂心、生明淨心、生安住心、生解脫心。』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➁ 彼於外(觀想)作意空性。
    不但,於外(觀想)作意空性;而且,彼之內心,對於空性,生踴躍心、生信樂心、生明淨心、生安住心、生解脫心。

    阿難!所以於寂靜時,比丘如此覺知:
    『不但,於外(觀想)作意空性;而且,我之內心,對於空性,生踴躍心、生信樂心、生明淨心、生安住心、生解脫心。』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➂ 彼同時於內(心)、於外(觀想)作意空性。
    不但,同時於內(心)、於外(觀想)作意空性;而且,彼之內心,對於空性,生踴躍心、生信樂心、生明淨心、生安住心、生解脫心。

    阿難!所以於寂靜時,比丘如此覺知:
    『不但,同時於內(心)、於外(觀想)作意空性;而且,我之內心,對於空性,生踴躍心、生信樂心、生明淨心、生安住心、生解脫心。』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➃ 彼作意於不動(心)。
    不但,作意於不動(心);而且,彼之內心,對於不動(心),生踴躍心、生信樂心、生明淨心、生安住心、生解脫心。

    阿難!所以於寂靜時,比丘如此覺知:
    『不但,作意於不動(心);而且,我之內心,對於不動(心),生踴躍心、生信樂心、生明淨心、生安住心、生解脫心。』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二】「⑴ 阿難!若彼比丘持續安住於此(空性而住)時,則傾心於行禪,彼於行禪(覺知):
    『當我行禪時,願無貪、憂、惡不善法、願無漏穢(煩惱)流入!』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⑵ 阿難!若彼比丘持續安住於此(空性而住)時,則傾心於站立,彼於站立(覺知):
    『當我站立時,願無貪、憂、惡不善法、願無漏穢(煩惱)流入!』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⑶ 阿難!若彼比丘持續安住於此(空性而住)時,則傾心於坐禪,彼於坐禪(覺知):
    『當我行禪時,願無貪、憂、惡不善法、願無漏穢(煩惱)流入!』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⑷ 阿難!若彼比丘持續安住於此(空性而住)時,則傾心於睡臥,彼於睡臥(覺知):
    『當我睡臥時(獅子臥法),願無貪、憂、惡不善法、願無漏穢(煩惱)流入!』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⑸ 阿難!若彼比丘持續安住於此(空性而住)時,則傾心於教言,彼(覺知):
    『凡此言語(戲論),既劣又卑、凡俗非聖、無利益、不導厭患、不導離貪、不導滅盡、不導寂靜、不導通智、不導等覺(遍知)、不導涅槃,所謂:
    聊國王、聊盜賊、聊大臣、
    聊軍隊、聊怖畏、聊戰爭、
    聊食物、聊飲料、聊衣服、
    聊臥具、聊華鬘、聊香料、
    聊親戚、聊車乘、聊村里、
    聊城鎮、聊都市、聊國土、
    聊婦女、聊英雄、街談巷議、
    井邊閒聊、聊先靈、聊種種(是非)、
    聊世界、聊海洋、臆說存在不存在(空有)等,乃至如同上述言論(戲論)。
    我不應講說如此言語(戲論)。』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⑹ 然而,阿難!凡此教言(聖正厭離),損減貪欲(惡不善法)、益心離蓋(五蓋──防心離過)、導向厭患、導向離貪、導向滅盡、導向寂靜、導向通智、導向等覺(遍知)、導向涅槃,恰如(十全說法):
    『① 說少欲、② 說知足、③ 說獨處、
    ④ 說不與他人雜處(交際)、⑤ 說勤精進、⑥ 說戒律、
    ⑦ 說禪定、⑧ 說智慧、⑨ 說解脫、
    ⑩ 說解脫智見等。
    我應講說如此教言(聖正厭離)。』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三】「➊ 阿難!若彼比丘持續安住於此(空性而住)時,則傾心於(善惡)尋思,彼(覺知):
    凡此諸(不善)尋,既劣又卑、凡俗非聖、無利益、不導厭患、不導離貪、不導滅盡、不導寂靜、不導通智、不導等覺(遍知)、不導涅槃,所謂:
    『愛尋、瞋尋、害尋等。
    我不應尋求如此諸(不善)尋。』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➋ 然而,阿難!凡此諸(善)尋,導聖出離、實現正盡苦邊(永斷一切苦),所謂:
    『離愛尋、離瞋尋、離害尋等。
    我應尋求如此諸(善)尋。』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中部經典‧空品‧Mahāsuññatasutta 空性大經》(MN 122, 188-189)

    ♡~~~~~~~~~~~~~~

    ☀ 《大業分別經》說:

    「友!三彌提!如是,我親聞沙門瞿曇、親聽取:『身業是空無,語業是空無,唯有意業是真實。又有禪定,若成就其禪定者,亦無任何覺知。』」

    「友!普達梨弗!勿如是言。友!普達梨弗!勿如是言。勿誹謗世尊,誹謗世尊不善也。世尊不如是說:『身業是空無,語業是空無,唯有意業是真實。又有禪定,若成就其禪定者,亦無任何覺知。』」……。

    [普達梨弗曰:]「茲今,我等將如何論談於長老比丘耶?應如何想像而言說?如此新學比丘,實為大師(佛陀)之守護者!友!三彌提!故意(有意圖)思業,由身、語、意之作已,彼感覺如何?」
    [三彌提尊者曰:]「友普達梨弗!故意(有意圖)思業,由身、語、意之作已,彼感覺苦。」……。

    時,尊者阿難與尊者三彌提,詣世尊之處……如是說已,尊者優陀夷,如是白世尊曰:
    「世尊!然者,有關此,若由尊者三彌提,解說:
    『一切之所受,是在此苦中者』如何?」

    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曰:
    「阿難!汝應見此愚癡人,優陀夷之錯誤。阿難!我今知此愚癡人,優陀夷之想出,應是不正之想出。
    阿難!由最初遊方者普達梨弗之問三受。
    阿難!若遊方者普達梨弗,如是問此愚癡人三彌提者,應如是說明之:

    『➊ 友,普達梨弗!覺樂受者,是故意(有意圖)思業,由身、語、意之作已,彼覺樂受。
    ➋ 友,普達梨弗!覺苦受者,是故意(有意圖)思業,由身、語、意之作已,彼覺苦受。
    ➌ 友,普達梨弗!覺不苦不樂受者,是故意(有意圖)思業,由身、語、意之作已,彼覺不苦不樂受也。』」

    ~《中部經典‧解說品‧Mahākammavibhaṅgasutta 大業分別經》(MN 136, 298-300)

    ── 佛曆 2559.9.26(一)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