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21句】(
請調高畫質至52分12秒)
[121] 若人有:『智慧之照!』雖無天眼;而是,明見人也,是名:『智慧!』
【譯文】{如果,一個人有:『照見四聖諦智慧』的法眼與慧眼!
即使沒有觀看三界的天眼;然而,他確實是一位明白『法』的人。
以上所說!照見四聖諦、實踐八聖道分,這就叫做:『般若智慧!』}
〖解說〗{一位完成八聖道分、證得慧解脫的聖者已圓滿:十無學。
並且,(正解脫)徹見(正智)漏盡智與無生智自證自知:
『生已漏盡,梵行已立;應作已辦,不受後有!』
白話文(語譯)──
(漏盡智:)
這是我經歷百千萬劫、輪迴苦海的最後一期生命;
由於堅苦卓絕地修行,使我斷除了一切漏流煩惱。
(無生智:)
佛法已實踐自覺覺他、教化春秋的事業皆已圓滿;
所以我不再進入母胎,或繼續輪迴的生命形式了!
★ 什麼叫做:『十無學』呢?十無學(就是) ➾
➊ 正見;➋ 正思惟;➌ 正語;➍ 正業;➎ 正命;
➏ 正精進;➐ 正念;➑ 正定;➒ 正智;➓ 正解脫。
★ 什麼叫做:『有學』呢?(就是) ➾
佛弟子,還在學習戒、定、慧,修學還沒圓滿。(沒有畢業!)
★ 什麼叫做:『無學』呢?(就是) ➾
聖弟子,圓滿成就戒、定、慧,所以不必再學。(已經畢業!)
★ 什麼叫做:無學『正見』呢?(就是) ➾
如實智見(四聖諦)以及去除疑惑、無我、無身見、四不壞信──已經圓滿學習!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一的已斷五支;九清淨的見清淨、斷疑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道跡智見清淨、智見清淨;五法蘊身的慧蘊。)
☆ 什麼叫做:『如實智見』呢?(就是) ➾
(意根:觀察者/被觀察者)
╭→六境┄╮ ╭→不滅心行(心解脫)→四無色禪(捨根未滅)┄┄┄╮
│ ↓ ┆ ┆
╭→➊│(結果)六識╮ 捨念→滅心行(涅槃智)→俱解脫(正解脫)╮ ↓
┆ │ ↑ ┆ ↑ ┆ ↓ 無
┆ ╰→六根┄╯ ┆ ╭→不作意╯ ╰→慧解脫(正解脫)┄→解脫智見┄╮ 明
┆ ┆ ┆(滅有對想) (漏盡智和無生智)↓ ︵
┆(如理/非理作意)↓ ┆ 有 輪
┆ ╭→法境┄→➌六觸(無常、苦、無我/無為三觸:無相、無願、空) 明 迴
┆ │(客體)↑ ┆ ┆ ︶
┆ ➁│ ┆ ┆(語行:尋、伺) (如理思惟) ↓ ┆
┆ │ ┆ ╰→作意┄╮ ╭→心行(受、想)╮ (日常生活)十無學┄╮↓
身 ╰→意根┄╯ ↓ ┆ ↓ ├╮
行 (認知) (四念住)念頭→正念 如實知見┄→八正道(戒定慧)┄╯┆
︵ ┆ ↗ ↓
呼 ╰┄→妄念 不如實知見┄→八邪道(貪瞋痴)┄┄╮
吸 ┆ ↑ ┆
︶ ╰→心行(受、想)╯ ┆
↑ (非理思惟) ┆
╰┄┄┄三業(身業、語業、意業)←┄┄┄┄┄┄┄┄┄┄┄┄┄┄(佛曆 2562.6.19)←┄╯
│ ↓ ┆ ┆
╭→➊│(結果)六識╮ 捨念→滅心行(涅槃智)→俱解脫(正解脫)╮ ↓
┆ │ ↑ ┆ ↑ ┆ ↓ 無
┆ ╰→六根┄╯ ┆ ╭→不作意╯ ╰→慧解脫(正解脫)┄→解脫智見┄╮ 明
┆ ┆ ┆(滅有對想) (漏盡智和無生智)↓ ︵
┆(如理/非理作意)↓ ┆ 有 輪
┆ ╭→法境┄→➌六觸(無常、苦、無我/無為三觸:無相、無願、空) 明 迴
┆ │(客體)↑ ┆ ┆ ︶
┆ ➁│ ┆ ┆(語行:尋、伺) (如理思惟) ↓ ┆
┆ │ ┆ ╰→作意┄╮ ╭→心行(受、想)╮ (日常生活)十無學┄╮↓
身 ╰→意根┄╯ ↓ ┆ ↓ ├╮
行 (認知) (四念住)念頭→正念 如實知見┄→八正道(戒定慧)┄╯┆
︵ ┆ ↗ ↓
呼 ╰┄→妄念 不如實知見┄→八邪道(貪瞋痴)┄┄╮
吸 ┆ ↑ ┆
︶ ╰→心行(受、想)╯ ┆
↑ (非理思惟) ┆
╰┄┄┄三業(身業、語業、意業)←┄┄┄┄┄┄┄┄┄┄┄┄┄┄(佛曆 2562.6.19)←┄╯
✰ 注意!這裡➊與➁的根境不同,才有➌六觸,否則會變成〝識〞是常住的常見。
✎ 原始佛法裡的〝無相心法〞:涅槃,是無取才能〝滅心〞,而不是生〝妙心〞!
☀ 功德圓滿的十無學,並不是不思善、不思惡,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無漏智慧。
《相應部經典‧因緣相應‧家主品‧苦經》說示(根境識三者和合):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苦(聖諦與集聖諦)之生起原因,
與苦(滅聖諦與道聖諦)之放下(重擔)。
汝等諦聽,當善思念。我則宣說。」
彼等諸比丘答世尊曰:「大德!唯然。」
世尊以此宣說:
「〔一〕又,諸比丘!何者是苦(聖諦與集聖諦)之已生起原因耶?
➊ 依眼攀緣於色,而出現眼識──
⑴ 三者和合,已有觸;
⑵ 觸為助緣,而有受;
⑶ 受為助緣,而有愛;
諸比丘!此乃苦(聖諦與集聖諦)之已生起原因。
➋ 依耳攀緣於聲,而出現耳識……
➌ 依鼻攀緣於香,而出現鼻識……
➍ 依舌攀緣於味,而出現舌識……
➎ 依身攀緣於觸,而出現身識……
➏ 依意攀緣於法,而出現意識──
⑴ 三者和合,已有觸;
⑵ 觸為助緣,而有受;
⑶ 受為助緣,而有愛;
諸比丘!此乃苦(聖諦與集聖諦)之已生起原因。
〔二〕又,諸比丘!何者是苦(滅聖諦與道聖諦)之已放下(重擔)耶?
➀ 依眼攀緣於色,而出現眼識──
⑴ 三者和合,已有觸;
⑵ 觸為助緣,而有受;
⑶ 受為助緣,而有愛;
⑷ 又,依(如實智見)其愛之完全離貪、滅盡無餘(涅槃),已有取滅;
⑸ 依取滅,已有有滅;
⑹ 依有滅,已有生滅;
⑺ 依生滅,而有現在之老死、愁、悲、苦、憂、惱滅。
如是,乃全苦蘊之滅。
諸比丘!此乃苦(滅聖諦與道聖諦)之已放下(重擔)。
➁ 依耳攀緣於聲,而出現耳識……
➂ 依鼻攀緣於香,而出現鼻識……
➃ 依舌攀緣於味,而出現舌識……
➄ 依身攀緣於觸,而出現身識……
➅ 依意攀緣於法,而出現意識──
⑴ 三者和合,已有觸;
⑵ 觸為助緣,而有受;
⑶ 受為助緣,而有愛;
⑷ 又,依(如實智見)其愛之完全離貪、滅盡無餘(涅槃),已有取滅;
⑸ 依取滅,已有有滅;
⑹ 依有滅,已有生滅;
⑺ 依生滅,而有現在之老死、愁、悲、苦、憂、惱滅。
如是,乃全苦蘊之滅。
諸比丘!此乃苦(滅聖諦與道聖諦)之已放下(重擔)。」』
★ 什麼叫做:無學『正思惟』(正思)呢?(就是) ➾
如理思惟、無害思惟、有慚有愧、慎思四依(斷惡修善的思惟)──已經圓滿學習!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七的濁思已淨;九清淨的道非道智見清淨、道跡智見清淨、智見清淨;五法蘊身的慧蘊。)
★ 什麼叫做:無學『正語』呢?(就是) ➾
➊ 遠離『妄語』;➋ 遠離『離間語』;➌ 遠離『粗惡語』;
➍ 遠離『雜穢綺語』──已經圓滿學習!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五的已捨自諦;九清淨的戒清淨;五法蘊身的戒蘊。)
★ 什麼叫做:無學『正業』呢?(就是) ➾
身業、語業、意業,三業要清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身行、語行、心行,三行要清淨(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已經圓滿學習!
⑴ 『三業』和『三行』有什麼不同呢?
三業,是外在戒德的完美無瑕;三行,是內在定慧的端嚴圓滿。
其實,『身業』和『身行』,以及『語業』和『語行』,是類似的!
差別在於:『身業』或『語業』是肢體和語言行為,任何人都可以觀察得到;
『身行』或『語行』是生理和心理現象,除了自己以外別人不容易觀察得到。
⑵ 那麼,『意業』和『心行』,有何不同呢?
解答:意業,如果只在自己心中對話,其實也是『語行』的一種。
⑶ 這樣,什麼是『語行』呢?
包括口語、文字,或心中的自言自語,或企圖心、動機……
計劃安排、思考尋求、尋伺有關的行蘊,都是:『語行』。
尋,是意根向內外境界攀緣的心;
伺,意根等待接收內外刺激的心。
⑷ 最後,什麼是『心行』呢?
與『受蘊』和『想蘊』有關的心理活動,才是『心行』。
受蘊,是指由接觸所生起的感受,例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想蘊,不含動機的內在心理活動,例如:歡喜、憂愁、想過去未來。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二的具足六支;九清淨的戒清淨;五法蘊身的戒蘊。)
★ 什麼叫做:無學『正命』呢?(就是) ➾
聖弟子:『不以,錯誤方式營取生活;而以,正確方式經營生活。』
不以違反倫理道德、五戒、比丘或比丘尼戒律為條件來謀取生計──已經圓滿學習!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六的求已斷盡;九清淨的戒清淨;五法蘊身的戒蘊。)
★ 什麼叫做:無學『正精進』(正勤)呢?(就是) ➾
四正勤、五根、五力──已經圓滿學習!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四的慎思四依;九清淨的心清淨;五法蘊身的定蘊。)
★ 什麼叫做:無學『正念』呢?(就是) ➾
四念住、七菩提分──已經圓滿學習!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三的心念一護;九清淨的心清淨;五法蘊身的定蘊。)
★ 什麼叫做:無學『正定』呢?(就是) ➾
四靜慮、四神足、四無量心──已經圓滿學習!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八的身行寂靜;九清淨的心清淨;五法蘊身的定蘊。)
★ 什麼叫做:無學『正智』呢?(就是) ➾
包括『涅槃智』,以及『盡智和無生智』二智,『盡智』也叫做漏盡智;
盡智和無生智『二智』也叫做解脫智、解脫觀智、內觀智慧或解脫智見。
盡智和無生智,是專指無學聖者,所證悟的!
涅槃智,是無學聖者或有學聖者,所證悟的!
涅槃智,指無學聖者或有學聖者的無間滅智;
有學聖者,所證悟的涅槃智,未圓滿無為法;
無學聖者,所證悟的涅槃智,等同於漏盡智。
漏盡智,滅盡了三漏:慾漏、有漏、無明漏。
正智,是斷除:① 貪不善根、② 瞋不善根、③ 痴不善根。
正智,也叫做:聖智、聖慧;
正智,也就是:『明行足』的『明』;
正智,也就是:『明與解脫』的『明』。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十的慧善解脫;九清淨的慧清淨;五法蘊身的解脫智見蘊。)
★ 什麼叫做:無學『正解脫』呢?(就是) ➾
經驗滅心的『涅槃智』而離貪、獲得『正解脫』。
有學聖者所經驗的離貪是有為法,也是無為法。
正解脫,有兩種涵義,就是『慧解脫和俱解脫』。
第一種『慧解脫』的涵義──
涅槃的心:『① 由貪心解脫,② 由瞋心解脫,③ 由痴心解脫』;
也就是說:心由『① 慾漏解脫,② 有漏解脫,③ 無明漏解脫』。
第二種是『俱解脫』的涵義──
也就是依八解脫證得『無漏心解脫和慧解脫』的意思。
正解脫,導致二種無漏的『正智』:漏盡智和無生智。
正解脫,也叫做:聖解脫;
正解脫,也就是:『明行足』的『行』;
正解脫,也就是:『明與解脫』的『解脫』。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九的心善解脫;九清淨的解脫清淨;五法蘊身的解脫蘊。)
★ 『正智』和『正解脫』有什麼不同呢?
『正智』(涅槃智、漏盡智和無生智)是依慧而證;
『正解脫』(無漏的心解脫、俱解脫)是依身而證。
《長部經典‧波梨品‧第三十三經‧合誦經》說示(四應證法):
『➊ 宿住之事──宿住隨念智,應依念而證;
➋ 死生之事──有情生死,應依眼而證;
➌ 八解脫──俱解脫者,應依身而證;
➍ 漏盡──漏盡智,應依慧而證。』
★ 『正智』和『正解脫』有什麼互動關係呢?
『正智』關於『識蘊』,解脫智見蘊(慧根)所攝;
『正解脫』關於『行蘊』,被解脫蘊(定根)所攝。
正智的『涅槃智』是因在前;『正解脫』是果在後。
正智的『漏盡智』是果在後;『正解脫』是因在前。
《相應部經典‧因緣相應‧十力品‧漏盡之緣經》說示(先有解脫,才有漏盡):
〝諸比丘!我依知、見說漏之滅盡,非不知、不見而說。
諸比丘!如何知、如何見為漏之滅盡耶?
色如是如是,色之集如是如是,色之滅如是如是;
受如是如是,受之集如是如是,受之滅如是如是;
想如是如是,想之集如是如是,想之滅如是如是;
行如是如是,行之集如是如是,行之滅如是如是;
識如是如是,識之集如是如是,識之滅如是如是。
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為漏之滅盡。
諸比丘!滅盡之時,我說於(漏)滅盡之智,為有緣而非無緣。
〔一〕諸比丘!何為(漏)盡智之緣耶?
當謂:『是解脫(──正解脫)。』
諸比丘!我說解脫是有緣而非無緣。
〔二〕諸比丘!何為解脫之緣耶?
當謂:『是離貪(──涅槃智)。』〞
《長部經典‧戒蘊品‧第九經‧布吒婆樓經》說示(最初想生,而後智生):
『〈壹、由不思慮、不作意 ─➢ 滅盡諸想 ➲〉
☆ Saññagga 想( Sañña )之頂點( Agga 最初 ) ➾ 最初之想、最初想之頂點。
☆ 頂點( Agga ) ➾ 指內觀的對象、最初心意、慧眼或第三眼。
世尊曰:「布吒婆樓!確實,比丘即是由此自己(先前)之想;
彼依各各某處先前之因緣,隨順其次第,以觸證最初想之頂點。
彼立於最初想之頂點時,謂:
『思慮對於我為惡;
不思慮對於我為善。
實然!我若既欲思慮、又欲準備造作者,
則我若欲滅此想,其他之粗想又會再生;
無論如何!我既不應思慮、亦不應準備造作。』
因此,彼既不思慮、亦不準備造作。
由於,彼既不思慮、亦不準備造作;
則當下彼想既滅,其他之粗想亦不生;
故彼觸證(涅槃智之)滅盡。
實如是,布吒婆樓!能夠隨順先前之次第,滅盡增上之想、有意識之準備,而到達入定。
布吒婆樓!汝如何思惟耶?
是否以前?於汝亦曾聞如是者:『隨順先前之次第,滅盡增上之想、有意識之準備,而到達入定』耶?」
「否,大德!
大德!我唯由世尊之所說而知之,即:
『布吒婆樓!確實,比丘即是由此自己(先前)之想;
彼依各各某處先前之因緣,隨順其次第,以觸證最初想之頂點。
彼立於最初想之頂點時,謂:
「思慮對於我為惡;
不思慮對於我為善。
實然!我若既欲思慮、又欲準備造作者,
則我若欲滅此想,其他之粗想又會再生;
無論如何!我既不應思慮、亦不應準備造作。」
因此,彼既不思慮、亦不準備造作。
由於,彼既不思慮、亦不準備造作;
則當下彼想既滅,其他之粗想亦不生;
故彼觸證(涅槃智之)滅盡。
實如是,布吒婆樓!能夠隨順先前之次第,滅盡增上之想、有意識之準備,而到達入定。』」
「諸如此類,布吒婆樓!」
〈貳、想之頂點 ─➢ 滅盡諸想 ➲〉
「大德!世尊所教說:最初想之頂點,是一?
或所教說:最初想之頂點,是多耶?」
「布吒婆樓!我既教說:最初想之頂點,是一!
亦教說:最初想之頂點,是多!」
「大德!若如是者,世尊如何既教說:最初想之頂點,是一?
亦教說:最初想之頂點,是多耶?」
「布吒婆樓!實是依據各各(不同)觸證滅盡之方式;
我則(因材施教)如彼之情況而教說:最初想之頂點。
實如是,布吒婆樓!我既教說(俱解脫之行者):最初想之頂點,是一!
亦教說(慧解脫之行者):最初想之頂點,是多!」
〈叁、最初想生 ─➢ 而實智生 ➲〉
「大德!最初想生,而後智生耶?最初智生,而後想生耶?或想與智,是非前非後生耶?」
「布吒婆樓!實是最初想生,而後智生;因有(滅盡)想之生起,而有(涅槃)智之生起。
如是彼等自知:『然!緣此而我智慧生。』
布吒婆樓!實依此理由,而知正是:『最初想生,而後智生;因有(滅盡)想之生起,而有(涅槃)智之生起。』」』
《增支部經典‧十集‧五十經篇之三‧沙門想品‧以明為先經》說示(正智能生起正解脫):
『諸比丘!以明為先,依諸善法之成就,隨後而有慚、有愧。
諸比丘!若有明者,則能生起有智之正見;
若有正見者,則能生起正思惟;
若有正思惟者,則能生起正語;
若有正語者,則能生起正業;
若有正業者,則能生起正命;
若有正命者,則能生起正精進;
若有正精進者,則能生起正念;
若有正念者,則能生起正定;
若有正定者,則能生起正智;
若有正智者,則能生起正解脫。』
《小部經典‧如是語‧四集‧漏盡經》說示(最初漏盡智,從此了解脫):
『「諸比丘!我說(正)知者、(正)見者而有漏盡,非不知者,非不見者。
然諸比丘!於知何者、見何者而有漏盡耶?
諸比丘!此為苦!知者、見者為盡有漏者。
諸比丘!此為苦之集起,知者、見者為盡有漏者。
諸比丘!此為苦之滅盡,知者、見者為盡有漏者。
諸比丘!此為導向苦滅之道跡,知者、見者為盡有漏者。
實諸比丘!如是知者、見者而有漏之盡。」世尊說此義已。
於此處如是說(偈語):
「勤學有學者,能行直道者;
最初漏盡智,從此悟無間;
從此了解脫,解脫智放捨;
生起漏盡智,此繫縛已滅;
汝莫懈怠此,無智名愚者;
學習達涅槃,枷鎖盡脫落。」』
★ 什麼叫做:『法智』呢?(就是) ➾
四諦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的道跡智,稱為:『法智』。
《相應部經典‧因緣相應‧伽拉羅剎利品‧智事經》說示(法智與類智):
〝諸比丘!四十四智事為何耶?
① 老死智、② 老死集智、③ 老死滅智、④ 趣向老死滅之道跡智;
⑤ 生智、⑥ 生集智、⑦ 生滅智、⑧ 趣向生滅之道跡智;
⑨ 有智、⑩ 有集智、⑪ 有滅智、⑫ 趣向有滅之道跡智;
⑬ 取智、⑭ 取集智、⑮ 取滅智、⑯ 趣向取滅之道跡智;
⑰ 愛智、⑱ 愛集智、⑲ 愛滅智、⑳ 趣向愛滅之道跡智;
㉑ 受智、㉒ 受集智、㉓ 受滅智、㉔ 趣向受滅之道跡智;
㉕ 觸智、㉖ 觸集智、㉗ 觸滅智、㉘ 趣向觸滅之道跡智;
㉙ 六入處智、㉚ 六入處集智、㉛ 六入處滅智、㉜ 趣向六入處滅之道跡智;
㉝ 名色智、㉞ 名色集智、㉟ 名色滅智、㊱ 趣向名色滅之道跡智;
㊲ 識智、㊳ 識集智、㊴ 識滅智、㊵ 趣向識滅之道跡智;
㊶ 行智、㊷ 行集智、㊸ 行滅智、㊹ 趣向行滅之道跡智。
諸比丘!此等(道跡智)是謂:『四十四智事』……
諸比丘!① 聖弟子知如是之老死(等因緣);
② 知如是老死(等因緣)之集;
③ 知如是老死(等因緣)之滅;
④ 知如是趣向老死(等因緣)滅之道跡。
此乃彼(道跡智,總共四十四智事)之『法智』。〞
★ 什麼叫做:『類智』呢?(就是) ➾
古今都如此證得『四聖諦』的道跡──
超越時空的智慧,就稱為:『類智』。
換句話說:不知道四聖諦,就不知道類智;
不知類智,是對過去、未來一切法的無知。
〝彼由此等見法(智)、知法(智),達於無時(超越時間)、
已深入法(智),導向過去、未來之(道跡)──
⑴ 於過去,沙門或婆羅門,如何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之滅、
知趣向老死滅之道跡耶?
一切彼等,正如我今者之知(四聖諦)如是、如是耶?
⑵ 於未來,沙門或婆羅門,如何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之滅、
知趣向老死滅之道跡耶?
一切彼等,正如我今者之知(四聖諦)如是、如是耶?
此為彼(四諦智,總共一百三十二智事)之『類智』。
⑶ 諸比丘!聖弟子,有此等清淨、皎潔二智,即:
『法智』與『類智』是。
諸比丘!此聖弟子被稱為──
『⓵ 也像這樣完全顯現(法智);
⓶ 也像這樣完全見到(法智);
⓷ 也像這樣通達(四聖諦)正法;
⓸ 也像這樣徹見(四聖諦)正法;
⓹ 也像這樣具足有學法智;
⓺ 也像這樣具足有學三明(部份之宿世、天眼、漏盡);
⓻ 也像這樣由聽法入法流;
⓼ 也像這樣決擇般若聖慧;
⓽ 也像這樣打開甘露門扉而住──不死涅槃。』〞
★ 什麼叫做:『法住智』與『涅槃智』呢?(就是) ➾
對於法智(道跡智)與類智(四諦智),能夠如實智見,就是:『法住智』。
對於『法住智』(如實智見),能夠厭患離貪,就是:『涅槃智』(正智)。
《相應部經典‧因緣相應‧伽拉羅剎利品‧智事二經》說示(法住智與涅槃智):
『諸比丘!七十七智事者何耶?
➊ ⑴ 緣生而有老死之智,⑵ 無生則無老死之智;
⑶ 又過去世,亦緣生而有老死之智,⑷ 無生則無老死之智;
⑸ 又未來世,亦緣生而有老死之智,⑹ 無生則無老死之智;
⑺ 又凡彼(老死智)之法住智,此亦為(漏)盡法、
壞空法、離貪染法、滅盡法之(涅槃)智。
➋ ⑴ 緣有而有生之智,⑵ 無有則無生之智……
⑺ 又凡彼(生智)之法住智,此亦為(漏)盡法、
壞空法、離貪染法、滅盡法之(涅槃)智。
➌ ⑴ 緣取而有有之智,⑵ 無取則無有之智……
➍ ⑴ 緣愛而有取之智,⑵ 無愛則無取之智……
➎ ⑴ 緣受而有愛之智,⑵ 無受則無愛之智……
➏ ⑴ 緣觸而有受之智,⑵ 無觸則無受之智……
➐ ⑴ 緣六入處而有觸之智,⑵ 無六入處則無觸之智……
➑ ⑴ 緣名色而有六入處之智,⑵ 無名色則無六入處之智……
➒ ⑴ 緣識而有名色之智,⑵ 無識則無名色之智……
➓ ⑴ 緣行而有識之智,⑵ 無行則無識之智……
⑺ 又凡彼(識智)之法住智,此亦為(漏)盡法、
壞空法、離貪染法、滅盡法之(涅槃)智。
⓫ ⑴ 緣無明而有行之智,⑵ 無無明則無行之智;
⑶ 又過去世,亦緣無明而有行之智,⑷ 無無明則無行之智;
⑸ 又未來世,亦緣無明而有行之智,⑹ 無無明則無行之智;
⑺ 又凡彼(行智)之法住智,此亦為(漏)盡法、
壞空法、離貪染法、滅盡法之(涅槃)智。
諸比丘!此等謂之七十七智事。』
★ 什麼叫做:『漏流煩惱』呢?漏流煩惱(就是) ➾
➀ 三漏(慾漏、有漏、無明漏),以及……
➁ 四暴流(慾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
★ 什麼叫做:『暴流』呢?
『暴流』也稱為『軛』,有四軛:慾軛、有軛、見軛、無明軛。
『暴流』如洪災,若不趕快撤離,土石流來時,會有滅頂之災!
『軛』好比五蘊重擔,身在暴流又放不下四軛,是非常危險的!
《小部經典‧法句經‧比丘品‧小偷聽輸屢那比丘說法經》說示(如何橫渡暴流):
『(三七○偈:)
「切斷五下分結又捨棄五上分結,同時勤修五根(信進念定慧);
超越五執著(愛欲、瞋恚、惛眠、掉悔與疑惑)之比丘──
是名已橫渡暴流者(慾暴流、有暴流、見暴流和無明暴流)。」
(❄ 法句經故事:虔誠的女士和小偷 ~☺)
從前有一位女士非常富有,她有個名叫輸屢那的兒子出家為比丘。
有一次輸屢那在回祇樹給孤獨園時經過家鄉而遇見他母親;
他母親就以他的名義籌劃一個盛大的佈施大會。
他母親聽說他善於說法,就請他在大會上開示。
他答應了,他母親又為此搭了一個大帳蓬。
包括他母親在內,有很多人都來聽他說法。
當他母親正在聽法時,一群小偷闖入她家。
小偷的首領跑到大帳蓬去監視她,
如果她知道家中遭竊,而提早回家的話就要殺死她。
可是當家中留守的女僕來通知她家裡有小偷時,她只冷靜的說:
「讓他們拿走我所有的錢財吧!我不在乎!
不要在我聽法的時候來打擾我。」
說完後,打發女僕回去。
這時候,坐在她身邊不遠處的小偷首領,也聽見她與女僕的應答。
她的話讓他想到:
「如果我們果真拿走這位有智慧且高貴的女士的錢財,
將來一定會被處罰。
也許甚至會遭到雷殛。」
他這麼一想就心生警惕,趕緊到她家去;
命令屬下歸還所有財物,一齊去聽輸屢那說法。
輸屢那說法完畢時,已經是破曉時分。
小偷首領率領屬下向輸屢那的母親認錯並請她原諒。
心性仁慈且信仰虔誠的她就原諒他們。
這群小偷明白他們的惡行後,就出家加入僧伽為比丘;
並且得到輸屢那的教誨後,到林子裡去禪修。
佛陀也放光,告誡他們精進修行究竟清靜。』
★ 什麼叫做:『慾暴流』(慾漏、慾軛)呢?(就是) ➾
在五欲上:受用各種人間歡樂、物質慾望的強烈追求。
(它相當於:慾取、愛欲蓋、瞋恚蓋、愛欲結、瞋恚結、愛染隨眠、瞋隨眠。)
★ 什麼叫做:『有暴流』(有漏、有軛)呢?(就是) ➾
有,是擁有自我、實現自我、執著自我:天上地下、惟我獨尊!
在精神上:極端的自我主義,卻又極端的掩飾自我、包裝自我。
(它相當於:我語取、色貪結、無色貪結、慢結、掉舉結、慢隨眠、有貪隨眠。)
★ 什麼叫做:『見暴流』(見軛)呢?(就是) ➾
在知見上:接受各類從小養成、先入為主、被他人所灌輸邪惡的主張。
(它相當於:見取、戒禁取、掉悔蓋、疑惑蓋、有身見結、疑結、戒禁取結、見隨眠、疑隨眠。)
★ 什麼叫做:『無明暴流』(無明漏、無明軛)呢?(就是) ➾
在智慧上:由於對四聖諦的無知和不如理作意,以至生起:
心智惛沈散亂、意志不受控制、各類潛意識反彈心理疾病……。
(它相當於:我語取、惛眠蓋、無明結、無明隨眠。)
★ 『三漏』和『四暴流』有什麼不同呢?
『暴流』是大洪水『漏』是小水滴,表示煩惱減輕!
初果以上,已斷見暴流的『三結』,所以剩下三漏。
★ 什麼叫做:『三結』呢?(就是) ➾
初果所斷五下分結中的三結:有身見結、疑結、戒禁取結。
★ 什麼叫做:『重擔』呢?(就是) ➾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重擔品‧重擔經》說示(看見四聖諦解除五蘊重擔):
『五蘊成重擔,人為負荷者;負荷乃大苦,放下斯為樂。
已捨重擔者,不荷其他擔;拔除渴愛根,離欲般涅槃。』
➊ 五取蘊苦,叫做:『重擔!』是『苦聖諦』;
➋ 士夫挑擔,叫做:『擔者!』是『道聖諦』;
➌ 渴愛喜貪,叫做:『取擔!』是『集聖諦』;
➍ 渴愛離滅,叫做:『捨擔!』是『滅聖諦』。}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您的留言!歡迎藏經校對,校對稿請寄回 “翠峰精舍” palitx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