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佛遺教經》解說第85句【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85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85句】( 請調高畫質至34分32秒

    第二品 ✩  知足無惱 The Virtue of Contentment (85~91)

    [85]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

    【譯文】{比丘們!如果想要解脫五蘊流轉、輪迴苦海的煩惱──
    應該隨時修習內觀,觀察自己的身受心法『四念住』;
    並且還要滿足於衣食住藥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所需。}


    〖解說〗{出家比丘要守份知足、隨遇而安!
    三衣一缽:三件袈裟和一個缽。不管是走到哪裡?
    有如飛鳥輕便的一雙翅膀,都能夠感到滿足安樂。

    《增支部經典‧五集‧五十經篇之三‧底甘陀品‧底甘陀林經》說示(內觀喜足):
    ☆ 正念『違逆想』的修行步驟 ➾
    ① 注意違逆想 ☞
    在愉快的地方,對治明顯的貪念;
    ② 注意非違逆想 ☞
    在討厭的地方,對治明顯的瞋念;
    ③ 深化違逆想 ☞
    在較愉快或討厭的其他地方,對治貪念和微細瞋念;
    ④ 深化非違逆想 ☞
    在較討厭或愉快的其他地方,對治瞋念和微細貪念;
    ⑤ 萬緣放下、正念正知 ☞
    在所有的地方,對治全部粗細的貪念、瞋念和痴念。
    『〔一、說法緣起 ➥〕
    某時,世尊居住於車城之底甘陀森林(亦名:甘陀森林)。
    於彼處,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
    諸比丘奉答世尊:「大德!」
    〔二、概說五種違逆想 ➥〕
    世尊曰:
    ﹙➊ 於愉快處念違逆想 ☙﹚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能安住於愉快之處,而時時注意違逆想──洞察討厭之觀想。
    ﹙➋ 討厭處念非違逆想 ☙﹚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能安住於討厭之處,而時時注意非違逆想──洞察愉快之觀想。
    ﹙➌ 於其他處念違逆想 ☙﹚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能安住於既不討厭,又不愉快之(其他)處,而時時注意違逆想──洞察討厭之觀想。
    ﹙➍ 其他處念非違逆想 ☙﹚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能安住於既不愉快,又不討厭之(其他)處,而時時注意非違逆想──洞察愉快之觀想。
    ﹙➎ 於一切處正念正知 ☙﹚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能安住於既不討厭,又不愉快之(一切)處,使戒除其他討厭與愉快兩者之後,而時時深切意念捨心──洞察於正知(捨菩提分)之平等心。
    〔三、詳說五種違逆想 ➥〕
    ﹙➊ 對治愉快處明顯貪念 ☛﹚
    又,諸比丘!緣何理由『比丘應能安住於愉快之處,而時時注意違逆想──洞察討厭之觀想』耶?
    (自勉勵曰:)『我不曾因耽溺於可貪染處之法,而生出激情!』
    諸比丘!緣此理由『比丘應能安住於愉快之處,而時時注意違逆想──洞察討厭之觀想。』
    ﹙➋ 對治討厭處明顯瞋念 ☛﹚
    又,諸比丘!緣何理由『比丘應能安住於討厭之處,而時時注意非違逆想──洞察愉快之觀想』耶?
    (自勉勵曰:)『我不曾因生氣於可瞋恚處之法,而生出過失!』
    諸比丘!緣此理由『比丘應能安住於討厭之處,而時時注意非違逆想──洞察愉快之觀想。』
    ﹙➌ 對治貪念和微細瞋念 ☛﹚
    又,諸比丘!緣何理由『比丘應能安住於既不討厭,又不愉快之(其他)處,而時時注意違逆想──洞察討厭之觀想』耶?
    (自勉勵曰:)『我不曾因耽溺於可貪染處之法,而生出激情!
    我不曾因生氣於可瞋恚處之法,而生出過失!』
    諸比丘!緣此理由『比丘應能安住於既不討厭,又不愉快之(其他)處,而時時注意違逆想──洞察討厭之觀想。』
    ﹙➍ 對治瞋念和微細貪念 ☛﹚
    又,諸比丘!緣何理由『比丘應能安住於既不愉快,又不討厭之(其他)處,而時時注意非違逆想──洞察愉快之觀想』耶?
    (自勉勵曰:)『我不曾因生氣於可瞋恚處之法,而生出過失!
    我不曾因耽溺於可貪染處之法,而生出激情!』
    諸比丘!緣此理由『比丘應能安住於既不愉快,又不討厭之(其他)處,而時時注意非違逆想──洞察愉快之觀想。』
    ﹙➎ 對治任何之貪瞋痴念 ☛﹚
    又,諸比丘!緣何理由『比丘應能安住於既不討厭,又不愉快之(一切)處,使戒除其他討厭與愉快兩者之後,而時時深切意念捨心──洞察於正知(捨菩提分)之平等心』耶?
    (自勉勵曰:)『無論於何地、何時,或因某事某物,我不曾耽溺於可貪染處之法,而生出激情!
    無論於何地、何時,或因某事某物,我不曾生氣於可瞋恚處之法,而生出過失!
    無論於何地、何時,或因某事某物,我不曾醉心於導致不智之法,而生出迷惑!』
    諸比丘!緣此理由『比丘應能安住於既不討厭,又不愉快之(一切)處,使戒除其他討厭與愉快兩者之後,而時時深切意念捨心──洞察於正知(捨菩提分)之平等心。』」』}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您的留言!歡迎藏經校對,校對稿請寄回 “翠峰精舍” palitx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