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佛遺教經》解說第74句【增長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74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74句】( 請調高畫質至28分20秒

    [74] 增長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

    【譯文】{要是增加了自己的驕傲、自大等心理……
    對於凡夫俗子、在家居士來說,都不是所應該有的心態;
    更何況是已經在佛陀的教法中、剃除鬚髮卑微的出家人?}


    〖解說〗{凡夫和聖者的差別?
    凡夫憍慢認為自己好像聖者,
    還自以為是什麼都不用學習;
    聖者謙卑認為自己就像凡夫,
    但沒有一樣善行不認真學習。

    《相應部經典‧六處相應‧一切品‧正確熄滅六想經》說示(連根拔起一切憍慢):
    ☆ 〝末那〞( pp. Maññita )應翻譯為 ➾
    『已被憍慢所評價』( Mada );
    而非只是『思量』( Saṅkhāyakaṃ )。
    〝末那〞是〝我〞( Me )+〝了知〞( Añña )的組合,也就是『自以為是』的知見。
    聖典明確說明:佛法並不是『不思善、不思惡!』
    ☆ 熄滅六想的正確道跡 ➾
    ⓵ 眼入處不被憍慢所評價;
    ⓶ 耳入處不被憍慢所評價;
    ⓷ 鼻入處不被憍慢所評價;
    ⓸ 舌入處不被憍慢所評價;
    ⓹ 身入處不被憍慢所評價;
    ⓺ 意入處不被憍慢所評價。
    『〈壹、熄滅六想總說 ➲〉
    (爾時,世尊說:)「諸比丘!我為汝等說示『根絕一切已被憍慢所評價之正確道跡』。
    應當諦聽,由此善思作意!我將說明。
    又,諸比丘!何者稱其為『根絕一切已被憍慢所評價之正確道跡』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
    〈貳、熄滅六入處之道跡 ➲〉
    〔一、眼入處不被憍慢所評價 ➥〕
    ﹙➊ 眼根所見 ☙﹚
    眼(見)不被憍慢所評價,眼所(見)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眼(見)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眼所(見)而被憍慢所評價。
    ﹙➋ 色境所想 ☙﹚
    色(想)不被憍慢所評價,色所(想)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色(想)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色所(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➌ 眼識所知 ☙﹚
    眼識不被憍慢所評價,眼識所(知)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眼識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眼識所(知)而被憍慢所評價。
    ﹙➍ 眼觸所覺 ☙﹚
    眼觸不被憍慢所評價,眼觸所(覺)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眼觸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眼觸所(覺)而被憍慢所評價。
    ﹙➎ 緣眼所受 ☙﹚
    無論如何!凡以此眼觸為緣──
    所形成之感覺經驗,或樂受、或苦受、或非苦非樂受;
    其(受)既不被憍慢所評價,其所(受)亦不被憍慢所評價,亦不由於其(受)而被憍慢所評價,更不由於其所(受)而被憍慢所評價。
    ﹙➏ 一切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
    ⑴ 一切(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⑵ 一切所(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⑶ 不由於一切(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⑷ 不由於一切所(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二、耳入處不被憍慢所評價 ➥〕
    ﹙➊ 耳根所聞 ☙﹚
    耳(聞)不被憍慢所評價,耳所(聞)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耳(聞)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耳所(聞)而被憍慢所評價。
    ﹙➋ 聲境所想 ☙﹚
    聲(想)不被憍慢所評價,聲所(想)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聲(想)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聲所(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➌ 耳識所知 ☙﹚
    耳識不被憍慢所評價,耳識所(知)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耳識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耳識所(知)而被憍慢所評價。
    ﹙➍ 耳觸所覺 ☙﹚
    耳觸不被憍慢所評價,耳觸所(覺)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耳觸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耳觸所(覺)而被憍慢所評價。
    ﹙➎ 緣耳所受 ☙﹚
    無論如何!凡以此耳觸為緣──
    所形成之感覺經驗,或樂受、或苦受、或非苦非樂受;
    其(受)既不被憍慢所評價,其所(受)亦不被憍慢所評價,亦不由於其(受)而被憍慢所評價,更不由於其所(受)而被憍慢所評價。
    ﹙➏ 一切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
    ⑴ 一切(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⑵ 一切所(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⑶ 不由於一切(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⑷ 不由於一切所(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三、鼻入處不被憍慢所評價 ➥〕
    ﹙➊ 鼻根所嗅 ☙﹚
    鼻(嗅)不被憍慢所評價,鼻所(嗅)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鼻(嗅)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鼻所(嗅)而被憍慢所評價。
    ﹙➋ 香境所想 ☙﹚
    香(想)不被憍慢所評價,香所(想)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香(想)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香所(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➌ 鼻識所知 ☙﹚
    鼻識不被憍慢所評價,鼻識所(知)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鼻識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鼻識所(知)而被憍慢所評價。
    ﹙➍ 鼻觸所覺 ☙﹚
    鼻觸不被憍慢所評價,鼻觸所(覺)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鼻觸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鼻觸所(覺)而被憍慢所評價。
    ﹙➎ 緣鼻所受 ☙﹚
    無論如何!凡以此鼻觸為緣──
    所形成之感覺經驗,或樂受、或苦受、或非苦非樂受;
    其(受)既不被憍慢所評價,其所(受)亦不被憍慢所評價,亦不由於其(受)而被憍慢所評價,更不由於其所(受)而被憍慢所評價。
    ﹙➏ 一切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
    ⑴ 一切(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⑵ 一切所(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⑶ 不由於一切(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⑷ 不由於一切所(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四、舌入處不被憍慢所評價 ➥〕
    ﹙➊ 舌根所嚐 ☙﹚
    舌(嚐)不被憍慢所評價,舌所(嚐)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舌(嚐)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舌所(嚐)而被憍慢所評價。
    ﹙➋ 味境所想 ☙﹚
    味(想)不被憍慢所評價,味所(想)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味(想)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味所(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➌ 舌識所知 ☙﹚
    舌識不被憍慢所評價,舌識所(知)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舌識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舌識所(知)而被憍慢所評價。
    ﹙➍ 舌觸所覺 ☙﹚
    舌觸不被憍慢所評價,舌觸所(覺)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舌觸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舌觸所(覺)而被憍慢所評價。
    ﹙➎ 緣舌所受 ☙﹚
    無論如何!凡以此舌觸為緣──
    所形成之感覺經驗,或樂受、或苦受、或非苦非樂受;
    其(受)既不被憍慢所評價,其所(受)亦不被憍慢所評價,亦不由於其(受)而被憍慢所評價,更不由於其所(受)而被憍慢所評價。
    ﹙➏ 一切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
    ⑴ 一切(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⑵ 一切所(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⑶ 不由於一切(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⑷ 不由於一切所(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五、身入處不被憍慢所評價 ➥〕
    ﹙➊ 身根所觸 ☙﹚
    身(觸)不被憍慢所評價,身所(觸)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身(觸)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身所(觸)而被憍慢所評價。
    ﹙➋ 觸境所想 ☙﹚
    觸(想)不被憍慢所評價,觸所(想)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觸(想)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觸所(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➌ 身識所知 ☙﹚
    身識不被憍慢所評價,身識所(知)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身識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身識所(知)而被憍慢所評價。
    ﹙➍ 身觸所覺 ☙﹚
    身觸不被憍慢所評價,身觸所(覺)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身觸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身觸所(覺)而被憍慢所評價。
    ﹙➎ 緣身所受 ☙﹚
    無論如何!凡以此身觸為緣──
    所形成之感覺經驗,或樂受、或苦受、或非苦非樂受;
    其(受)既不被憍慢所評價,其所(受)亦不被憍慢所評價,亦不由於其(受)而被憍慢所評價,更不由於其所(受)而被憍慢所評價。
    ﹙➏ 一切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
    ⑴ 一切(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⑵ 一切所(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⑶ 不由於一切(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⑷ 不由於一切所(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六、意入處不被憍慢所評價 ➥〕
    ﹙➊ 意根所識 ☙﹚
    意(識)不被憍慢所評價,意所(識)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意(識)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意所(識)而被憍慢所評價。
    ﹙➋ 法境所想 ☙﹚
    法(想)不被憍慢所評價,法所(想)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法(想)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法所(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➌ 意識所知 ☙﹚
    意識不被憍慢所評價,意識所(知)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意識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意識所(知)而被憍慢所評價。
    ﹙➍ 意觸所覺 ☙﹚
    意觸不被憍慢所評價,意觸所(覺)不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意觸而被憍慢所評價,不由於意觸所(覺)而被憍慢所評價。
    ﹙➎ 緣意所受 ☙﹚
    無論如何!凡以此意觸為緣──
    所形成之感覺經驗,或樂受、或苦受、或非苦非樂受;
    其(受)既不被憍慢所評價,
    其所(受)亦不被憍慢所評價,
    亦不由於其(受)而被憍慢所評價,
    更不由於其所(受)而被憍慢所評價。
    ﹙➏ 一切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
    ⑴ 一切(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⑵ 一切所(想)不被憍慢所評價;
    ⑶ 不由於一切(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⑷ 不由於一切所(想)而被憍慢所評價。
    〈叁、熄滅六想結語 ➲〉
    當彼如是無所憍慢之時,則於世間更不執取任何事物;
    當彼不執取(任何事物)之時,則無恐怖;
    當彼無恐怖之時,則正確於此獨自了知純一之涅槃(煩惱完全地被熄滅)。
    其智慧知:『生已漏盡,梵行已立;應作已辦,不受後有!』
    諸比丘!此者稱其為『根絕一切已被憍慢所評價之正確道跡』。」』}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您的留言!歡迎藏經校對,校對稿請寄回 “翠峰精舍” palitx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