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84句】(
請調高畫質至34分8秒)
[84] 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譯文】{只要有減少慾望的人,就會有人可以達到涅槃。
以上所說!安貧樂道、守護根門,這就叫做:『減少慾望!』}
〖解說〗{《小部經典‧法句經‧惡品‧克制性欲經》說示(告誡自慰):
『(一一七偈:)
「人縱作惡已(人假使可能犯了錯誤)──
切忌再犯錯(別一錯再錯不知自拔)!
勿志於作惡(不可沉溺於惡欲當中)!
積惡則受苦(惡貫滿盈時必受苦報)。」
(❄ 法句經故事:克制性欲 ~☺)
從前,有一比丘名叫施越( Seyyasaka )──
他對出家修行的生活不滿意,並且有自慰的習慣。
當佛陀知道他的行為時,告誡他不要再做!
否則,會導致他遠離清淨持戒的修行生活。
佛陀也因此制定比丘,不可沉溺於感官享樂的戒律。
世尊說這種行為,要加以譴責。
世尊說:
「這種行為,會使人產生苦痛!」』
《增支部經典‧八集‧五十經篇之二‧瞿曇彌品‧欲之怖畏經》說示(貪欲瘡病):
☆ 貪欲八喻 ➾
① 喻為恐怖(不解脫:今生恐怖、後世恐怖);
② 喻為痛苦(不解脫:今生痛苦、後世痛苦);
③ 喻為疾病(不解脫:今生疾病、後世疾病);
④ 喻為膿瘡(不解脫:今生膿瘡、後世膿瘡);
⑤ 喻為芒刺(不解脫:今生芒刺、後世芒刺);
⑥ 喻為糾纏(不解脫:今生糾纏、後世糾纏);
⑦ 喻為泥垢(不解脫:今生泥垢、後世泥垢);
⑧ 喻為入胎(不解脫:今生入胎、後世入胎)。
『〈壹、總說 ➲〉
(爾時,世尊說:)
﹙➊ 恐怖譬喻 ☙﹚
「諸比丘!『恐怖』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
﹙➋ 痛苦譬喻 ☙﹚
諸比丘!『痛苦』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
﹙➌ 疾病譬喻 ☙﹚
諸比丘!『疾病』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
﹙➍ 膿瘡譬喻 ☙﹚
諸比丘!『膿瘡』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
﹙➎ 芒刺譬喻 ☙﹚
諸比丘!『芒刺』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
﹙➏ 糾纏譬喻 ☙﹚
諸比丘!『糾纏』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
﹙➐ 泥垢譬喻 ☙﹚
諸比丘!『泥垢』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
﹙➑ 入胎譬喻 ☙﹚
諸比丘!『(進入)母胎』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
〈貳、貪欲譬喻 ➲〉
〔一、解說怖喻 ➥〕
又,諸比丘!何以故,『恐怖』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耶?
因為,諸比丘!若已貪染於愛欲激情、已繫縛於期望感官情欲之刺激──
則不但今生恐怖之現世法,不得解脫;
當來之後世恐怖,更不得解脫;
是故,『恐怖』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
〔二、解說苦喻 ➥〕
又,諸比丘!何以故,『痛苦』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耶?
因為,諸比丘!若已貪染於愛欲激情、已繫縛於期望感官情欲之刺激──
則不但今生痛苦之現世法,不得解脫;
當來之後世痛苦,更不得解脫;
〔三、解說病喻 ➥〕
又,諸比丘!何以故,『疾病』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耶?
因為,諸比丘!若已貪染於愛欲激情、已繫縛於期望感官情欲之刺激──
則不但今生疾病之現世法,不得解脫;
當來之後世疾病,更不得解脫;
〔四、解說瘡喻 ➥〕
又,諸比丘!何以故,『膿瘡』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耶?
因為,諸比丘!若已貪染於愛欲激情、已繫縛於期望感官情欲之刺激──
則不但今生膿瘡之現世法,不得解脫;
當來之後世膿瘡,更不得解脫;
〔五、解說刺喻 ➥〕
又,諸比丘!何以故,『芒刺』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耶?
因為,諸比丘!若已貪染於愛欲激情、已繫縛於期望感官情欲之刺激──
則不但今生芒刺之現世法,不得解脫;
當來之後世芒刺,更不得解脫;
〔六、解說纏喻 ➥〕
又,諸比丘!何以故,『糾纏』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耶?
因為,諸比丘!若已貪染於愛欲激情、已繫縛於期望感官情欲之刺激──
則不但今生糾纏之現世法,不得解脫;
當來之後世糾纏,更不得解脫;
〔七、解說泥喻 ➥〕
又,諸比丘!何以故,『泥垢』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耶?
因為,諸比丘!若已貪染於愛欲激情、已繫縛於期望感官情欲之刺激──
則不但今生泥垢之現世法,不得解脫;
當來之後世泥垢,更不得解脫;
〔八、解說胎喻 ➥〕
又,諸比丘!何以故,『(進入)母胎』者,此應被稱為形容『愛欲』之同義語耶?
因為,諸比丘!若已貪染於愛欲激情、已繫縛於期望感官情欲之刺激──
則不但今生(進入)母胎之現世法,不得解脫;
當來之後世(進入)母胎,更不得解脫。」
〈叁、總結 ➲〉
(世尊偈語:)
﹙⓵ 貪欲八喻 ☙﹚
「怖畏既病苦(比方恐怖和痛苦疾病),
瘡刺又纏綿(比方膿瘡如芒刺糾纏),
塵垢再入胎(陷入泥沼像再入母胎),
依此名愛欲(因此它們被稱為愛欲);
凡夫所糾纏(凡夫俗子所執迷不悟)。
﹙⓶ 不空法器 ☙﹚
悅色已被縛(因貪色落入情欲魔掌),
更入女人胎(還會再進入五趣母胎);
比丘益勤勉(所以比丘更熱誠精勤),
正知不空過(正念正知不空留法器)。
﹙⓷ 斷其鎖鏈 ☙﹚
彼度此嶮路(他走過危險難行路途),
真如超我慢(如實洞察並超越憍慢);
人具生老裔(人們生老輪迴已獲得)──
內觀斷鎖鏈(內觀方法砍斷其鎖鏈)。」』}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您的留言!歡迎藏經校對,校對稿請寄回 “翠峰精舍” palitx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