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3日 星期五

《佛遺教經》解說第144句【「世尊滅度,一何疾哉?」】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44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44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2分24秒

    [144] 「世尊滅度,一何疾哉?」

    【譯文】{「我佛世尊,怎那麼快就涅槃了呢?」}


    〖解說〗{《小部經典‧經集‧彼岸道品‧彼岸道讚頌偈》說示(無與倫比的涅槃寂靜):
    ☆ 賓吉耶( Piṅgiya ) ➾
    字義叫做:黃褐色的。
    本經大意:婆羅門朋友賓吉耶的讚頌和結語。
    ☆ 普眼者( Samantacakkhu ) ➾
    全然照見一切的智慧,尊稱佛陀。
    ☆ 瞿曇( Gotama ) ➾
    字義叫做:成就第一義諦、牛王。
    又或譯為:喬達摩。釋迦族的姓。
    ☆ 三法印( Dhammatā ) ➾
    又叫:三法性。
    ㈠ 諸行無常:法性沒有時間;
    ㈡ 諸行是苦:滅苦沒有渴愛;
    ㈢ 諸法無我:涅槃沒有我見。
    (對立的二邊見,稱為我見!)
    ☆ 跋迦梨( Vakkali ) ➾
    字義叫做:穿著樹皮衣的修行者。
    又或譯為:婆迦利、跋迦犁。
    沙瓦提城婆羅門種。
    見佛像莊嚴隨佛出家,因只能在佛用餐時見佛,心中仍常不安。
    佛對他說:「你總想看我這具漸受衰朽的軀體有何益處呢?」
    但他並未困此便克服了欲見佛的念頭而集中修觀,後又患了風濕病。
    不過,最終還是修觀成阿羅漢。
    佛陀稱譽他為「信解脫第一」。
    ☆ 拔陀羅( Bhadrāvudha ) ➾
    字義叫做:吉祥莊嚴。
    ☆ 阿羅毘( Āḷavi ) ➾
    字義叫做:住森林中的禪修者。
    ☆ 牟尼( Muni ) ➾
    明白、知道、寂靜、寂默的佛陀。

    《增支部經典‧九集‧五十經篇之二‧念住品‧五心荒蕪經》說示(五心荒蕪):
    ☆ 五種心栽( Khilo ) ➾
    心的五種摔倒、挫折障礙,也叫:五心荒蕪。
    ➊ 於佛有疑;➋ 於法有疑;➌ 於僧有疑;
    ➍ 於學有疑;➎ 瞋於同梵。
    〝① (一一三七偈:)
    〔婆羅門朋友賓吉耶說道:〕
    「隨誦彼岸道(我將隨著彼岸道讚頌),
    見者說真如(真如教法就像佛所見),
    離垢正遍智(清淨無瑕的廣智聖者);
    伏欲如龍象(征服愛欲的寂靜獨覺),
    何必語虛妄(祂為何要對你說謊呢)?」
    ② (一一三八偈:)
    「既捨無明垢(佛摒棄了痴迷的污垢),
    又斷慢覆藏(也擺脫了虛偽的憍慢);
    讓我來歌頌(那麼就讓我歡呼讚美),
    榮耀涅槃句(恭敬稱頌寂靜祝福吧)!」
    ③ (一一三九偈:)
    「普眼破無明(佛悟涅槃破除了痴暗),
    度脫生死邊(達到世間輪迴的邊際);
    無漏斷盡苦(解脫一切苦海的漏流),
    皈命佛真理(我已敬奉真理的佛陀)!」
    ④ (一一四○偈:)
    「如鳥捨小林(猶如鳥兒離開灌木叢),
    棲止多果林(定居在多果實的樹林);
    我捨少見者(我也捨棄了目光短淺),
    日鵝飛大海(像天鵝已達涅槃大海)。」
    ⑤ (一一四一偈:)
    「如是我聞法(有人曾解說如是我聞)──
    瞿曇教極樂(喬達摩教導往生極樂),
    過去如未來(說是過去未來都如此);
    人云皆訛傳(所有以訛傳訛的傳統),
    自是全增長(增長自以為是的妄想)。」
    ⑥ (一一四二偈:)
    「獨坐破無明(獨覺靜坐破除了痴暗),
    佛光照三千(祂為世界帶來了光明);
    瞿曇廣慧佛(第一義聖慧的喬達摩)!
    瞿曇廣智佛(第一義聖智的喬達摩)!」
    ⑦ (一一四三偈:)
    「明我三法印(佛曾教導我法性真理)──
    現見法無時(當下的法沒有時間性);
    愛盡法無患(滅盡渴愛才能度苦厄),
    涅槃法無雙(無與倫比的涅槃寂靜)。」
    ⑧ (一一四四偈:)
    「渴愛何滅盡(你片刻離不開渴愛嗎)?
    現見黃褐身(即使瞬間也要內觀呀)!
    瞿曇廣慧佛(第一義聖慧的喬達摩)!
    瞿曇廣智佛(第一義聖智的喬達摩)!」
    ⑨ (一一四五偈:)
    「弘傳三法性(佛教導人們法性真理)──
    現見法無時(當下的法沒有時間性);
    愛盡法無患(滅盡渴愛才能度苦厄),
    涅槃法無雙(無與倫比的涅槃寂靜)。」
    ⑩ (一一四六偈:)
    「我愛何滅盡(我片刻離不開渴愛嗎)?
    現見修梵行(即使瞬間也要心淨呀)!
    瞿曇廣慧佛(第一義聖慧的喬達摩)!
    瞿曇廣智佛(第一義聖智的喬達摩)!」
    ⑪ (一一四七偈:)
    「明我三法印(佛曾教導我法性真理)──
    現見法無時(當下的法沒有時間性);
    愛盡法無患(滅盡渴愛才能度苦厄),
    涅槃法無雙(無與倫比的涅槃寂靜)。」
    ⑫ (一一四八偈:)
    「意眼見世尊(佛眼看我心心眼相印),
    晝夜不放逸(日以繼夜警醒修內觀);
    南無以過夜(一心頂禮夜盡到天明),
    隨念不離佛(所以我心從沒離開佛)。」
    ⑬ (一一四九偈:)
    「信喜意念佛(禪悅憶念淨信的佛陀),
    不離四諦法(我追隨喬達摩的佛法);
    何方廣慧僧(什麼方向聖慧的僧伽)?
    我必禮敬彼(一定要朝祂方向致敬)!」
    ⑭ (一一五○偈:)
    「老朽我力衰(我年紀大了體力衰弱)──
    無能色身詣(雖然粗身無法到那裡),
    總自想身赴(但常自想像與祂同在);
    我心合佛心(我心清淨和佛心相應)!」
    ⑮ (一一五一偈:)
    「戰慄臥泥中(躺在煩惱污泥中顫抖),
    洲島任漂流(在生死之間不停流轉);
    覺悟見佛法(當我看見佛陀的法身),
    無漏渡暴流(漏盡度脫了世間暴流)。」
    ⑯ (一一五二偈:)
    「信解跋迦梨(譬如信解脫的跋迦梨),
    吉祥拔陀羅(和吉祥莊嚴的拔陀羅),
    林住阿羅毘(林住的阿羅毘喬達摩);
    如是信解脫(如同他們一樣信解脫),
    君離死王域(你將超越魔域到彼岸)。」
    ⑰ (一一五三偈:)
    「益信樂佛教(我非常高興淨信佛法),
    我聞牟尼語(聽了牟尼寂靜的法語)──
    正覺示還滅(佛陀揭開輪迴的面紗),
    極智無心栽(得辯無礙解心不荒蕪)。」
    ⑱ (一一五四偈:)
    「佛慧天中天(涅槃的智慧勝過天界),
    聖諦超世智(第一義諦超越世間智);
    祈問天人師(直接請問導師的問題),
    猶豫滿意答(所有疑惑都得到解答)。」
    ⑲ (一一五五偈:)
    「不動法無為(無為不死而不動不搖),
    涅槃法無雙(無與倫比的涅槃寂靜);
    不惑彼岸道(確信到彼岸我不疑惑),
    不壞信解脫(我的心也成就信解脫)。」〞

    《小部經典‧經集‧彼岸道品‧難陀問經》說示(佛法藥方不是崇拜佛像):
    ☆ 難陀( Nanda ) ➾
    字義叫做:善歡喜、歡慶的、愉悅。
    佛異母弟,也叫:難陀。
    本經大意:牟尼聖者的智慧和德行;
    捨棄感官、禁忌、圖騰的盲目崇拜。
    ☆ 牟尼( Muni ) ➾
    寂靜、寂默的佛陀,或出家的聖者。
    ☆ 世尊( Bhagavā ) ➾
    意譯叫做:擁有祥瑞、帶來幸福的。
    指吉祥端嚴的佛陀。音譯:薄伽梵。
    ☆ 瞿曇( Gotama ) ➾
    字義叫做:成就第一義諦、如牛王。
    又或譯為:喬達摩。釋迦族的姓氏。
    〝① (一○八三偈:)
    〔青年朋友難陀問說:〕
    「世間有牟尼(對於世上寂靜的聖者),
    如何知佛語(請告訴我要怎麼認定)?
    牟尼何智慧(什麼智慧稱為牟尼呢)?
    牟尼何活命(怎樣生活稱為牟尼呢)?」
    ② (一○八四偈:)
    〔世尊回答難陀說:〕
    「智不依見聞(智慧不依觀聽和教條),
    牟尼善歡喜(歡慶的德行稱為牟尼)──
    破敵離瞋痴(涅槃征服了苦悶失望),
    牟尼名聖者(我稱寂靜行者為牟尼)。」
    ③ (一○八五偈:)
    〔難陀再次問說:〕
    「沙門及梵志(某沙門或婆羅門師徒)──
    說淨依見聞(經觀聽儀式說罪清淨),
    說淨依禁戒(經禁忌教條說罪清淨),
    說淨各圖騰(經各種佛像說罪清淨);
    信眾果願行(他們果真帶來幸福嗎)?
    生老度脫否(能橫越度過生和老嗎)?
    世尊請教導(懇請世尊對我來說示)。」
    ④ (一○八六偈:)
    〔世尊接著回答說:〕
    「沙門及梵志(某沙門或婆羅門師徒)──
    說淨依見聞(經觀聽儀式說罪清淨),
    說淨依禁戒(經禁忌教條說罪清淨),
    說淨各圖騰(經各種佛像說罪清淨);
    信眾何願行(教徒們不論如何奉行)?
    不名脫生老(我說不橫越度生和老)!」
    ⑤ (一○八七偈:)
    〔難陀第三次問說:〕
    「沙門及梵志(某沙門或婆羅門師徒)──
    說淨依見聞(經觀聽儀式說罪清淨),
    說淨依禁戒(經禁忌教條說罪清淨),
    說淨各圖騰(經各種佛像說罪清淨);
    不名渡暴流(如果佛說不能度彼岸)──
    天上或人間(在所有神界和人界中),
    何人脫生老(誰能橫越度過生和老)?
    世尊請教導(懇請世尊對我來說示)。」
    ⑥ (一○八八偈:)
    〔世尊第三次回答說:〕
    「不云凡梵行(沒說一切沙門婆羅門),
    今生被老蓋(都受困於今世的老死)──
    勿依見聞覺(放下見聞覺感官依賴),
    既捨戒禁取(放棄所有的禁忌教條),
    又斷各圖騰(拋棄各種佛像的崇拜);
    遍智愛漏盡(洞察了渴愛滅盡漏流),
    我名渡暴流(我說這個人已度彼岸)!」
    ⑦ (一○八九偈:)
    〔難陀最後歡喜說:〕
    「我喜聖仙語(大仙人法語我很感動),
    善說無依諦(讚歎第一義諦不依賴)──
    勿依見聞覺(放下見聞覺感官依賴),
    既捨戒禁取(放棄所有的禁忌教條),
    又斷各圖騰(拋棄各種佛像的崇拜);
    遍智愛漏盡(洞察了渴愛滅盡漏流),
    實名渡暴流(我也說他已橫渡彼岸)!」〞}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您的留言!歡迎藏經校對,校對稿請寄回 “翠峰精舍” palitx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