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關於「空性」 About the Void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空性」~❤

About the Void


    「原始佛法」和現代人所說的「空性」?
    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原始佛法」所說的「空性」──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現代人所說的「空性」──緣起性空、空能生有。

    簡單的說:是「我空」與「法空」的歧見!
    一切病根,是在「我執」;所以「我空」絕對「我所是空」(空世間:類似法空)。

    但「法空」呢?先要了解什麼是「法」?「因緣果報」就是「法」!
    「法空」代表:「撥無因果」的「頑空」呀!這是外道「邪見」呀!(空非生有、緣取而有!)

    所以「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正好是:自相矛盾的說辭。
    「原始佛法」和現代人所說的「空性」真是相差太遠了!

    ♡~~~~~~~~~~~~~~

    ♻ 為什麼「因緣果報」就是「法」呢?
    因為「因緣果報」有二種「法」的意義:

    一種稱為:千差萬別的現象,例如:各人的「因緣果報」都是不盡相同的!
    (以「三法印──無常、苦、無我」作為說明。)

    一種稱為:金科玉律的法則,例如:果報雖然不同「善惡業報」法則不變!
    (以「四聖諦──苦、集、滅、道」作為說明。)

    世俗稱謂「因果業報」是指前者,「原始佛法」修行意義上「四聖諦」或「十二因緣」是指後者。
    以上二者,都稱作「法」,也都不是「空性」所能創造,或是「空掉」的。所以簡稱:「法性!」

    ❦❧ 不論:千差萬別的現象,還是:金科玉律的法則──
    並沒有橫跨三世的「因果」,因為「因緣」從來未曾停止過;
    正確的佛法,即是「緣起」觀,全都發生在「當下」的身心! ❦❧

    ♡~~~~~~~~~~~~~~

    ☀ 《空世間經》佛陀說(空世間):

    「大德!所稱『空世間、空世間』者。
    大德,如何觀點,是故,稱之為空世間耶?」

    「阿難!於我、或於我所是空,是故,稱之為空世間。
    阿難!何者於我、或於我所是空耶?

    阿難!眼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色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眼識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眼觸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凡以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於我、或於我所亦是空。

    阿難!耳……鼻……舌……身……亦是空。

    阿難!意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法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意識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意觸於我、或於我所是空。
    凡以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於我、或於我所亦是空。

    阿難!於我、或於我所是空,是故,稱之為空世間。」

    ~《六處相應‧闡陀品‧Suññatalokasutta 空世間經》(SN 35.85)

    ♡~~~~~~~~~~~~~~

    ☀ 《有明大經》舍利弗尊者說(不動心解脫):

    【一】「尊者!➊ 此『無量心解脫』、➋ 『無所有心解脫』、➌ 『空心解脫』➍ 及『無相心解脫』,此等諸法為義異、名異耶?或義同而名異耶?」

    「尊者!➊ 此『無量心解脫』、➋ 『無所有心解脫』、➌ 『空心解脫』,及➍ 『無相心解脫』者,尊者!因有方便,依據方便,此等諸法,為異義、異名。
    然而尊者!因有方便,依據方便,此等諸法,為同義,而異名也。」

    【二】「尊者!因如何方便,依據如何方便,此等諸法為異義、異名?」

    (一)「⑴ 尊者!於此,比丘伴隨著慈心,遍滿一方而住。同第二方,同第三方,同第四方,如是,於上、下、四維、一切處、一切方;伴隨著慈心,遍滿一切世界、廣、大、無量,以無怨、無瞋之心遍滿而住。
    ⑵ 尊者!於此,比丘伴隨著悲心,遍滿一方而住。同第二方,同第三方,同第四方,如是,於上、下、四維、一切處、一切方;伴隨著悲心,遍滿一切世界、廣、大、無量,以無怨、無瞋之心遍滿而住。
    ⑶ 尊者!於此,比丘伴隨著喜心,遍滿一方而住。同第二方,同第三方,同第四方,如是,於上、下、四維、一切處、一切方;伴隨著喜心,遍滿一切世界、廣、大、無量,以無怨、無瞋之心遍滿而住。
    ⑷ 尊者!於此,比丘伴隨著捨心,遍滿一方而住。同第二方,同第三方,同第四方,如是,於上、下、四維、一切處、一切方;伴隨著捨心,遍滿一切世界、廣、大、無量,以無怨、無瞋之心遍滿而住。
    尊者!此稱為『無量心解脫』。」

    (二)「尊者!云何為『無所有心解脫』?」
    「尊者!於此,比丘超越一切識無邊處,作意:『無任何所有』具足無所有處而住。尊者!此稱為『無所有心解脫』。」

    (三)「尊者!云何為『空心解脫』?」
    「尊者!於此,比丘或至森林、或至樹下、或至空閑處,作如是思惟:『此我或我所是空也。』尊者!此稱為『空心解脫』。」

    (四)「尊者!云何為『無相心解脫』?」
    「尊者!於此,比丘由對一切相不作意,具足無相心定而住。尊者!此稱為『無相心解脫』。」

    【三】「尊者!因有方便,依據方便,此等諸法為義異、名異。復次,尊者!因何方便、依據何方便,此等諸法為義同而名異?」

    「➊ 尊者!貪為計較之因,瞋為計較之因,癡為計較之因──
    彼等漏盡比丘,已捨、已斷根,如截多羅樹頭,歸於非有,未來為不生法。

    尊者!與『無量心解脫』相比,彼等『不動心解脫』稱為最上。
    彼『不動心解脫』,即貪空、瞋空、癡空也。

    ➋ 尊者!貪障、瞋障、癡障──
    彼等漏盡比丘,已捨、已斷根,如截多羅樹頭,歸於非有,未來為不生法。

    尊者!與『無所有心解脫』相比,『不動心解脫』稱為最上。
    彼『不動心解脫』,即貪空、瞋空、癡空也。

    ➌ 尊者!貪為取相,瞋為取相,癡為取相──
    彼等漏盡比丘,已捨、已斷根,如截多羅樹頭,歸於非有,未來為不生法。

    尊者!與『無相心解脫』相比,『不動心解脫』稱為最上。
    彼『不動心解脫』,即貪空、瞋空、癡空也。

    尊者!因有方便,依據方便,此等諸法為義同而名異也。」

    ~《中部經典‧雙小品‧Mahāvedallasutta 有明大經》(MN 43, 459)

    ♡~~~~~~~~~~~~~~

    ☀ 《空性小經》佛陀說(無相心三昧):

    【一】「復次,阿難!比丘不作意『無所有處』想,不作意『非想非非想處』想,唯作意『無相心三昧』之一緣。
    於無相心三昧,彼心乃踴躍、欣喜、安定、勝解。

    彼如是知:『若緣無所有處想,雖有任何患惱,今(無相心三昧)亦無所患事。
    若緣非想非非想處想,雖有任何患惱,今(無相心三昧)亦無所患事。
    然而,仍有少量不安(患惱),即:以命根為助緣,所緣生之六處身。』

    彼知:『此觀想之所依──無所有處想是空。』
    知:『此觀想之所依──非想非非想處想是空。』
    然而又知:『有此不空,即:以命根為助緣,所緣生之六處身。』

    如是,凡於此(無相心三昧)所無者,對此,一切隨觀其空。
    又,凡於此(無相心三昧)有餘者,其存在即:知為『有此!』

    如是,阿難!又彼(思惟):『此如實性、心不顛倒、圓滿清淨、進入空性。』

    【二】復次,阿難!比丘不作意『無所有處』想,不作意『非想非非想處』想,唯作意『無相心三昧』之一緣。
    於無相心三昧,彼心乃踴躍、欣喜、安定、勝解。

    彼如是知:『此無相心三昧是有為、有所刻意。
    然而,知凡有為、有所刻意者,彼為無常、壞滅法。』

    依如是知、如是見:
    ➊ 彼之心由『欲漏』解脫、
    ➋ 彼之心由『有漏』解脫、
    ➌ 彼之心由『無明漏』解脫。

    解脫之時,即解脫智生,知:
    『生已漏盡,梵行完美,所作完成,不再受生。』

    彼如是知:『若緣欲漏,雖有任何患惱,今(無相心三昧)亦無所患事。
    若緣有漏,雖有任何患惱,今(無相心三昧)亦無所患事。
    若緣無明漏,雖有任何患惱,今(無相心三昧)亦無所患事。
    然而,仍有少量不安(患惱),即:以命根為助緣,所緣生之六處身。』

    ➊ 彼知:『此觀想之所依──欲漏是空。』
    ➋ 知:『此觀想之所依──有漏是空。』
    ➌ 知:『此觀想之所依──無明漏是空。』

    然而又知:『有此不空,即:以命根為助緣,所緣生之六處身。』

    如是,凡於此(無相心三昧)所無者,對此,一切隨觀其空。
    又,凡於此(無相心三昧)有餘者,其存在即:知為『有此!』

    如是,阿難!又彼(思惟):『此如實性、心不顛倒、圓滿清淨、究竟無上、進入空性。』

    【三】然,阿難!無論是誰,若於過去世之沙門、婆羅門,曾經成就『圓滿清淨、究竟無上、住於空性』;
    一切彼等,曾經如此成就──『圓滿清淨、究竟無上、住於空性』!

    然,阿難!無論是誰,若於未來世之沙門、婆羅門,將會成就『圓滿清淨、究竟無上、住於空性』;
    一切彼等,將會如此成就──『圓滿清淨、究竟無上、住於空性』!

    然,阿難!無論是誰,若於現在世之沙門、婆羅門,已經成就『圓滿清淨、究竟無上、住於空性』;
    一切彼等,已經如此成就──『圓滿清淨、究竟無上、住於空性』!

    是故,阿難!完全如此成就──『圓滿清淨、究竟無上、住於空性』阿難!汝等應當如是學。」

    ~《中部經典‧空品‧Cūḷasuññatasutta 空性小經》(MN 121, 182-184)

    ♡~~~~~~~~~~~~~~

    ☀ 《空性大經》佛陀說(內外空性):

    【一】「➀ 彼於內(心)作意空性。
    不但,於內(心)作意空性;而且,彼之內心,對於空性,生踴躍心、生信樂心、生明淨心、生安住心、生解脫心。

    阿難!所以於寂靜時,比丘如此覺知:
    『不但,於內(心)作意空性;而且,我之內心,對於空性,生踴躍心、生信樂心、生明淨心、生安住心、生解脫心。』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➁ 彼於外(觀想)作意空性。
    不但,於外(觀想)作意空性;而且,彼之內心,對於空性,生踴躍心、生信樂心、生明淨心、生安住心、生解脫心。

    阿難!所以於寂靜時,比丘如此覺知:
    『不但,於外(觀想)作意空性;而且,我之內心,對於空性,生踴躍心、生信樂心、生明淨心、生安住心、生解脫心。』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➂ 彼同時於內(心)、於外(觀想)作意空性。
    不但,同時於內(心)、於外(觀想)作意空性;而且,彼之內心,對於空性,生踴躍心、生信樂心、生明淨心、生安住心、生解脫心。

    阿難!所以於寂靜時,比丘如此覺知:
    『不但,同時於內(心)、於外(觀想)作意空性;而且,我之內心,對於空性,生踴躍心、生信樂心、生明淨心、生安住心、生解脫心。』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➃ 彼作意於不動(心)。
    不但,作意於不動(心);而且,彼之內心,對於不動(心),生踴躍心、生信樂心、生明淨心、生安住心、生解脫心。

    阿難!所以於寂靜時,比丘如此覺知:
    『不但,作意於不動(心);而且,我之內心,對於不動(心),生踴躍心、生信樂心、生明淨心、生安住心、生解脫心。』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二】「⑴ 阿難!若彼比丘持續安住於此(空性而住)時,則傾心於行禪,彼於行禪(覺知):
    『當我行禪時,願無貪、憂、惡不善法、願無漏穢(煩惱)流入!』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⑵ 阿難!若彼比丘持續安住於此(空性而住)時,則傾心於站立,彼於站立(覺知):
    『當我站立時,願無貪、憂、惡不善法、願無漏穢(煩惱)流入!』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⑶ 阿難!若彼比丘持續安住於此(空性而住)時,則傾心於坐禪,彼於坐禪(覺知):
    『當我行禪時,願無貪、憂、惡不善法、願無漏穢(煩惱)流入!』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⑷ 阿難!若彼比丘持續安住於此(空性而住)時,則傾心於睡臥,彼於睡臥(覺知):
    『當我睡臥時(獅子臥法),願無貪、憂、惡不善法、願無漏穢(煩惱)流入!』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⑸ 阿難!若彼比丘持續安住於此(空性而住)時,則傾心於教言,彼(覺知):
    『凡此言語(戲論),既劣又卑、凡俗非聖、無利益、不導厭患、不導離貪、不導滅盡、不導寂靜、不導通智、不導等覺(遍知)、不導涅槃,所謂:
    聊國王、聊盜賊、聊大臣、
    聊軍隊、聊怖畏、聊戰爭、
    聊食物、聊飲料、聊衣服、
    聊臥具、聊華鬘、聊香料、
    聊親戚、聊車乘、聊村里、
    聊城鎮、聊都市、聊國土、
    聊婦女、聊英雄、街談巷議、
    井邊閒聊、聊先靈、聊種種(是非)、
    聊世界、聊海洋、臆說存在不存在(空有)等,乃至如同上述言論(戲論)。
    我不應講說如此言語(戲論)。』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⑹ 然而,阿難!凡此教言(聖正厭離),損減貪欲(惡不善法)、益心離蓋(五蓋──防心離過)、導向厭患、導向離貪、導向滅盡、導向寂靜、導向通智、導向等覺(遍知)、導向涅槃,恰如(十全說法):
    『① 說少欲、② 說知足、③ 說獨處、
    ④ 說不與他人雜處(交際)、⑤ 說勤精進、⑥ 說戒律、
    ⑦ 說禪定、⑧ 說智慧、⑨ 說解脫、
    ⑩ 說解脫智見等。
    我應講說如此教言(聖正厭離)。』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三】「➊ 阿難!若彼比丘持續安住於此(空性而住)時,則傾心於(善惡)尋思,彼(覺知):
    凡此諸(不善)尋,既劣又卑、凡俗非聖、無利益、不導厭患、不導離貪、不導滅盡、不導寂靜、不導通智、不導等覺(遍知)、不導涅槃,所謂:
    『愛尋、瞋尋、害尋等。
    我不應尋求如此諸(不善)尋。』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➋ 然而,阿難!凡此諸(善)尋,導聖出離、實現正盡苦邊(永斷一切苦),所謂:
    『離愛尋、離瞋尋、離害尋等。
    我應尋求如此諸(善)尋。』
    其時,於此一切應當完全覺知(不遺漏)!」

    ~《中部經典‧空品‧Mahāsuññatasutta 空性大經》(MN 122, 188-189)

    ♡~~~~~~~~~~~~~~

    ☀ 《大業分別經》說:

    「友!三彌提!如是,我親聞沙門瞿曇、親聽取:『身業是空無,語業是空無,唯有意業是真實。又有禪定,若成就其禪定者,亦無任何覺知。』」

    「友!普達梨弗!勿如是言。友!普達梨弗!勿如是言。勿誹謗世尊,誹謗世尊不善也。世尊不如是說:『身業是空無,語業是空無,唯有意業是真實。又有禪定,若成就其禪定者,亦無任何覺知。』」……。

    [普達梨弗曰:]「茲今,我等將如何論談於長老比丘耶?應如何想像而言說?如此新學比丘,實為大師(佛陀)之守護者!友!三彌提!故意(有意圖)思業,由身、語、意之作已,彼感覺如何?」
    [三彌提尊者曰:]「友普達梨弗!故意(有意圖)思業,由身、語、意之作已,彼感覺苦。」……。

    時,尊者阿難與尊者三彌提,詣世尊之處……如是說已,尊者優陀夷,如是白世尊曰:
    「世尊!然者,有關此,若由尊者三彌提,解說:
    『一切之所受,是在此苦中者』如何?」

    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曰:
    「阿難!汝應見此愚癡人,優陀夷之錯誤。阿難!我今知此愚癡人,優陀夷之想出,應是不正之想出。
    阿難!由最初遊方者普達梨弗之問三受。
    阿難!若遊方者普達梨弗,如是問此愚癡人三彌提者,應如是說明之:

    『➊ 友,普達梨弗!覺樂受者,是故意(有意圖)思業,由身、語、意之作已,彼覺樂受。
    ➋ 友,普達梨弗!覺苦受者,是故意(有意圖)思業,由身、語、意之作已,彼覺苦受。
    ➌ 友,普達梨弗!覺不苦不樂受者,是故意(有意圖)思業,由身、語、意之作已,彼覺不苦不樂受也。』」

    ~《中部經典‧解說品‧Mahākammavibhaṅgasutta 大業分別經》(MN 136, 298-300)

    ── 佛曆 2559.9.26(一)佛子 ──

2 則留言:

  1. 在下不懂空性,但認為有人就有對空性的争議!

    回覆刪除
    回覆

    1. 答覆:
      「關於「空性」 About the Void」是根據《巴利佛經》
      你要根據人云亦云?還是根據《巴利佛經》呢? ~☕

      ── 佛曆 2561.5.18(一)心 法師 ──

      刪除

(感謝您的留言!歡迎藏經校對,校對稿請寄回 “翠峰精舍” palitx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