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關於「六根」 About six sense doors of body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六根」 ~❤

About six sense doors of body


    ➀ 「六根」是什麼呢?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➁ 「六根」是什麼呢?
    六根(內六處),是認知的「作用、行為」(行為是行蘊,含受蘊、想蘊、尋伺與壽行)。

    ➂ 「六根」是什麼呢?
    內六處 + 外六處 = 六入(六入 = 廣義的六根 = 五蘊之總和)。

    ➃ 「六根」是什麼呢?
    「六根」認知「六境」(外六處),皆非固定不變的實體(剎那生滅)。

    ➄ 「六根」是什麼呢?
    六根當中,意根是認知的「心──主體」、同時亦為「法──客體」(被觀察的對象)。

    ➅ 「六根」是什麼呢?
    「六根」都是在「當下」發生作用,下一秒鐘就成為被觀察的「法──客體」了。
    應該了解,同一個時間,並不是只有一個心(意根),是可以有很多心識存在的!(現代叫作「潛意識」、佛法裡稱為「隨眠」。)

    ❦❧ 所以,前念的意識不是「意根」,「意根」都是在「當下」緣五根境(法境),而生起、變異、滅盡的!
    當然,外道所謂「常住」的末那識,根本不可能存在──也更不用說是「意根」了。 ❦❧

    ✩ 以下,是壽(生命現象)、暖(生理條件)緣生六根、涅槃的順序:
    壽緣生暖 ➛ 暖緣生壽 ➛ 壽緣五根 ➛ 五根緣意 ➛ 意緣生念 ➛ 念緣解脫 ➛ 解脫緣涅槃。 ⤦

    ♡~~~~~~~~~~~~~~

    ☀ 《溫那巴婆羅門經》佛陀說(五根緣意 ⇒ 意緣生念 ⇒ 念緣解脫 ⇒ 解脫緣涅槃):

    「婆羅門!此等五根,感知境界不同、行為境界不同、各自感知其行為境界、對他境互不能領受。
    以何為五根耶?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婆羅門!此等五根,感知境界不同、行為境界不同、各自感知其行為境界、對他境互不能領受。
    (五根)以意為歸處,意領受此等(五根)感知及行為之境界。」

    ➊ 「尊瞿曇!意以何為歸處?」(例如:⑴ 正見、⑵ 正思、⑶ 正語、⑷ 正業、⑸ 正命、⑹ 正精進。)
    「婆羅門!意以念為歸處。」

    ➋ 「尊瞿曇!念以何為歸處?」(即是:⑺ 正念。)
    「婆羅門!念以解脫為歸處。」(修習四念住──培養念菩提分、念根、念力,實為關鍵!)

    ➌ 「尊瞿曇!解脫以何為歸處?」(即是:⑻ 正定、⑼ 正智、⑽ 正解脫。)
    「婆羅門!解脫以涅槃為歸處!」

    ➍ 「尊瞿曇!涅槃以何為歸處?」
    「婆羅門!所問過甚矣。所問不能取邊際。
    婆羅門!梵行立,即入涅槃,趣於涅槃、盡於涅槃。」

    ~《根相應‧老品‧Uṇṇābhabrāhmaṇasutta 溫那巴婆羅門經》(SN 48.42, 512)

    ♡~~~~~~~~~~~~~~

    ☀ 《有明大經》舍利弗尊者說(壽緣生暖 ⇒ 暖緣生壽 ⇒ 壽緣五根 ⇒ 五根緣意):

    「尊者!此等五根,感知境界不同、行為境界不同、各自感知其行為境界、對他境互不能領受。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尊者!此等五根,感知境界不同、行為境界不同、各自感知其行為境界、對他境互不能領受。(五根)以意為歸處,意領受此等(五根)感知及行為之境界。」

    「尊者!此等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尊者!此等五根,緣何而住耶?」

    「尊者!此等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尊者!此等五根是緣壽(行)而住。」

    「尊者!壽緣何而住耶?」
    「壽緣暖而住。」

    「尊者!暖緣何而住耶?」
    「尊者!暖緣壽而住。」……。

    「尊者!有幾法,於此身滅時,自此身中,拋棄擲出時,如橫置無心思之木片耶?」
    「尊者!壽、暖、識之三法,自此身中,拋棄擲出(壽、暖、識)時,如橫置無心思之木片也!」

    ~《中部經典‧雙小品‧Mahāvedallasutta 有明大經》(MN 43, 455-457)

    ♡~~~~~~~~~~~~~~

    ☀ 《沙門果經》佛陀說(內觀智見):

    「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垢穢,柔軟、堪任,而且在安住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於智見。

    他這樣徹知:『我此身是由色所成、四大種所成、父母之所生、飯粥所長養者,是無常、破壞、粉碎、斷絕、壞滅之法。
    然而,我之識與此身相關連、依此身而存在者。』」

    ~《長部經典‧戒蘊品‧Sāmaññaphalasutta 沙門果經》(DN 2, 234)

    ♡~~~~~~~~~~~~~~

    ☀ 《合誦經經》舍利弗尊者說(四識住):

    「➊ 友!緣色而豎立識,以色為境,以色為依,以喜為食,增長、增益、增廣。
    ➋ 友!緣受而豎立識,以受為境,以受為依,以喜為食,增長、增益、增廣。
    ➌ 友!緣想而豎立識,以想為境,以想為依,以喜為食,增長、增益、增廣。
    ➍ 友!緣行而豎立識,以行為境,以行為依,以喜為食,增長、增益、增廣。」

    ~《長部經典‧Saṅgītisutta 合誦經》(DN 33, 311)

    ♡~~~~~~~~~~~~~~

    ☀ 《沙門文祁子經》佛陀說(不善戒、不善思惟如何生起):

    「其實,心亦是多種多樣,心若有貪、有瞋、有癡,則由此處生不善戒……。
    其實,心亦是多種多樣,心若離貪、離瞋、離癡,則由此處生起善戒……。
    其實,想亦是多種多樣,若有愛想、瞋想、害想,則由此處生不善思惟……。
    其實,想亦是多種多樣,若有離愛想、離瞋想、離害想,則由此處生善思惟。」
    (以上可知,不是某個時間只有貪、瞋或癡,心能夠「同時」具有貪瞋癡的!)

    ~《中部經典‧遊方者品‧Samaṇamuṇḍikasutta 沙門文祁子經》(MN 78, 264-267)

    ♡~~~~~~~~~~~~~~

    ☀ 《有明小經》毘舍佉問:

    「聖尼!『樂受』潛藏何隨眠耶?『苦受』潛藏何隨眠耶?『不苦不樂受』潛藏何隨眠耶?」
    「居士毘舍佉!於樂受➊ 潛藏『貪隨眠』,於苦受➋ 潛藏『瞋隨眠』,於不苦不樂受➌ 潛藏『無明隨眠』。」

    「聖尼!一切樂受,皆潛藏『貪隨眠』耶?一切苦受,皆潛藏『瞋隨眠』耶?一切不苦不樂受,皆潛藏『無明隨眠』耶?」
    「居士毘舍佉!➊ 非一切樂受,潛藏『貪隨眠』;➋ 非一切苦受,潛藏『瞋隨眠』;➌ 非一切不苦不樂受,潛藏『無明隨眠』。」

    「又,聖尼!樂受,何應捨耶?苦受,何應捨耶?不苦不樂受,何應捨耶?」
    「居士毘舍佉!➊ 樂受,應捨『貪隨眠』也;➋ 苦受,應捨『瞋隨眠』也;➌ 不苦不樂受,應捨『無明隨眠』也。」

    ~《中部經典‧雙小品‧Cūḷavedallasutta 有明小經》(MN 44, 465)

    ♡~~~~~~~~~~~~~~

    ☀ 《界分別經》佛陀說(十八意行):

    「復次,如是言:『比丘!此人有十八意行。』而此緣何而言耶?

    由眼見色已,① 伺察可喜處之色,② 伺察可憂處之色,③ 伺察可捨處之色。
    由耳聞聲已,④ 伺察可喜處之聲,⑤ 伺察可憂處之聲,⑥ 伺察可捨處之聲。
    由鼻嗅香已,⑦ 伺察可喜處之香,⑧ 伺察可憂處之香,⑨ 伺察可捨處之香。
    由舌味味已,⑩ 伺察可喜處之味,⑪ 伺察可憂處之味,⑫ 伺察可捨處之味。
    由身觸觸已,⑬ 伺察可喜處之觸,⑭ 伺察可憂處之觸,⑮ 伺察可捨處之觸。
    由意識法已,⑯ 伺察可喜處之法,⑰ 伺察可憂處之法,⑱ 伺察可捨處之法。

    如是有六喜行、六憂行、六捨行。如是言:『比丘!此人有十八意行。』彼即緣此而言。」

    ~《中部經典‧解說品‧Dhātuvibhaṅgasutta 界分別經》(MN 140, 346)

    ── 佛曆 2559.9.11(日)佛子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您的留言!歡迎藏經校對,校對稿請寄回 “翠峰精舍” palitx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