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佛遺教經》解說第107句【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07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07句】( 請調高畫質至43分4秒

    [107] 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

    【譯文】{對於一個忘失正念的人來說,等於失去了所有修行功德。
    如果,能夠保持對『四念住』正念的觀察,不斷加強堅定的『念力』;
    這樣實踐修行的人,雖然在五個根門的誘惑刺激,很強烈的條件下……
    他的『心』也不會動搖,被五欲盜賊傷害,或做出違背戒律的事情。}


    〖解說〗{★ 如來或有學『五力』是覺行圓滿的五種力量 ➾
    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 道品『五根』是覺行圓滿的五種功德 ➾
    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相應部經典‧根相應‧老品‧沙祇城經》說示(五根與五力):
    『諸比丘!有何理趣?依此理趣故,五根即五力,五力即五根耶?
    諸比丘!➊ 信根即信力,信力即信根;
    ➋ 精進根即精進力,精進力即精進根;
    ➌ 念根即念力,念力即念根;
    ➍ 定根即定力,定力即定根;
    ➎ 慧根即慧力,慧力即慧根。
    諸比丘!譬如!有趣向東、傾向於東、臨入於東之河,其中有洲。
    諸比丘!有理趣,依此理趣故,彼河之流稱為一。
    諸比丘!又有理趣,依此理趣故,彼河之流稱為二。』
    ★ 什麼叫做:『根』呢?(就是) ➾
    將來所要成就的法身慧命,以及實踐無上菩提的根本,稱為根。
    ★ 『根』和『力』有什麼不同呢?(就是) ➾
    『根』是受蘊,『力』是行蘊;
    『根』是所覺知、所洞察,『力』是覺知力、洞察力;
    『根』是佛果,『力』是行道;
    『根』是成熟圓滿,『力』是努力苦修。
    ★ 『受蘊』和『行蘊』有什麼不同呢?(就是) ➾
    以下,舉出四個『受蘊和行蘊有所差異』的例子。
    (例一)說明『受蘊』是由六根門(不可逆性)接受訊息的過程 :
    ⑴ 緣六入處 ➾ ⑵ 生六觸 ➾ ⑶ 生六受。

    《相應部經典‧界相應‧種種品‧非種種受經》說示(六根與訊息):
    〝比丘們!緣眼界,生眼觸,緣眼觸,生眼觸所生之受;緣眼觸所生之受,非生眼觸,緣眼觸,非生眼界。
    緣耳界,生耳觸……緣鼻……舌……身……意界,生意觸,緣意觸,生意觸所生之受;緣意觸所生之受,非生意觸,緣意觸,非生意界。
    比丘們!這樣,叫做『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非生種種觸;緣種種觸,非生種種界』。〞
    (例二)說明『行蘊』是由六根門生三惡尋(不可逆性)行境的過程 :
    ⑴ 界 (六境)➾ ⑵ 想 ➾ ⑶ 思惟 ➾ ⑷ 觸 ➾ ⑸ 受 ➾ ⑹ 欲 ➾ ⑺ 熱 ➾ ⑻ 求 ➾ ⑼ 得。

    《相應部經典‧界相應‧種種品‧非種種得經》說示(六境與行為):
    〝比丘們!什麼叫做──
    『⑴ 緣種種界,生種種想;
    ⑵ 緣種種想,生種種思惟;
    ⑶ 緣種種思惟,生種種觸;
    ⑷ 緣種種觸,生種種受;
    ⑸ 緣種種受,生種種欲;
    ⑹ 緣種種欲,生種種熱;
    ⑺ 緣種種熱,生種種求;
    ⑻ 緣種種求,⑼ 生種種得。
    ⑼ 緣種種得,非生種種求;
    ⑻ 緣種種求,非生種種熱;
    ⑺ 緣種種熱,非生種種欲;
    ⑹ 緣種種欲,非生種種受;
    ⑸ 緣種種受,非生種種觸;
    ⑷ 緣種種觸,非生種種思惟;
    ⑶ 緣種種思惟,非生種種想;
    ⑵ 緣種種想,⑴ 非生種種界』呢?
    比丘們──
    ➊ ⑴ 緣色界,生色想;⑵ 緣色想,生色思惟;
    ⑶ 緣色思惟,生色觸;⑷ 緣色觸,生色觸所生之受;
    ⑸ 緣色觸所生之受,生色欲;⑹ 緣色欲,生色熱;
    ⑺ 緣色熱,生色求;⑻ 緣色求,⑼ 生色得。
    ⑼ 緣色得,非生色求;⑻ 緣色求,非生色熱;
    ⑺ 緣色熱,非生色欲;⑹ 緣色欲,非生色觸所生之受;
    ⑸ 緣色觸所生之受,非生色觸;⑷ 緣色觸,非生色思惟;
    ⑶ 緣色思惟,非生色想;⑵ 緣色想,⑴ 非生色界。
    ➋ ⑴ 緣聲界,生聲想;⑵ 緣聲想,生聲思惟……
    ⑶ 緣聲思惟,非生聲想;⑵ 緣聲想,⑴ 非生聲界。
    ➌ ⑴ 緣香界,生香想……⑵ 緣香想,⑴ 非生香界。
    ➍ ⑴ 緣味界,生味想……⑵ 緣味想,⑴ 非生味界。
    ➎ ⑴ 緣觸界,生觸想……⑵ 緣觸想,⑴ 非生觸界。
    ➏ ⑴ 緣法界,生法想……⑵ 緣法想,⑴ 非生法界。〞
    (例三)《相應部經典‧根相應‧老品‧溫那巴婆羅門經》說示(五根的歸依處):
    ☆ 感知境界是『受蘊』,行為境界是『行蘊』,二者有所不同,不可混為一談!
    『「婆羅門!此等五根,感知境界不同、行為境界不同、各自感知其行為境界、對他境互不能領受。
    以何為五根耶?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婆羅門!此等五根,感知境界不同、行為境界不同、各自感知其行為境界、對他境互不能領受。(五根)以意為歸處,意領受此等(五根)感知及行為之境界。」
    ➊ 「尊瞿曇!意以何為歸處?」(例如:⑴ 正見、⑵ 正思惟、⑶ 正語、⑷ 正業、⑸ 正命、⑹ 正精進。)
    「婆羅門!意以念為歸處。」(修習四念住──培養念菩提分、念根、念力,實為關鍵!)
    ➋ 「尊瞿曇!念以何為歸處?」(即是:⑺ 正念。)
    「婆羅門!念以解脫為歸處。」
    ➌ 「尊瞿曇!解脫以何為歸處?」(即是:⑻ 正定、⑼ 正智、⑽ 正解脫。)
    「婆羅門!解脫以涅槃為歸處!」』
    (例四)五蓋與七菩提分也有內法『受蘊』、外法『行蘊』的不同 :
    ☆ 內法是對內的『受蘊』,外法是對外的『行蘊』,二者有所不同,不可混為一談!
    ㈠ 五蓋 ➾
    ➊ 愛欲蓋;➋ 瞋恚蓋;➌ 惛眠蓋;➍ 掉悔蓋;➎ 疑惑蓋。
    ㈡ 七菩提分 ➾
    ➀ 遍念菩提分;➁ 遍擇法菩提分;➂ 遍精進菩提分;
    ➃ 遍喜菩提分;➄ 遍輕安菩提分;➅ 遍定菩提分;
    ➆ 遍捨菩提分。
    ★ 什麼叫做:『五蓋』也有內法『受蘊』、外法『行蘊』的不同呢?(就是) ➾ 《相應部經典‧覺支相應‧覺支總攝品‧不共教說經》說示(五蓋的不共法):
    ➊ 愛欲蓋 ☞
    『諸比丘!內之愛欲亦蓋,外之愛欲亦蓋;愛欲蓋者,乃依此而說,故依此教說為二。』
    ➋ 瞋恚蓋 ☞
    『內之瞋恚亦蓋,外之瞋恚亦蓋;瞋恚蓋者,乃依此而說,故依此教說為二。』
    ➌ 惛眠蓋 ☞
    『惛沈亦蓋,睡眠亦蓋;惛眠蓋者,乃依此而說,故依此之教說為二。』
    ➍ 掉悔蓋 ☞
    『掉舉亦蓋,憂悔亦蓋;掉悔蓋者,乃依此而說,故依此之教說為二。』
    ➎ 疑惑蓋 ☞
    『內法之疑惑亦蓋,外法之疑惑亦蓋;疑惑蓋者,乃依此而說,故依此之教說為二。』
    ★ 什麼叫做:『七菩提分』也有內法『受蘊』、外法『行蘊』的不同呢?(就是) ➾

    《相應部經典‧覺支相應‧覺支總攝品‧不共教說經》說示(七菩提分的不共法):
    ➀ 遍念菩提分 ☞
    〝諸比丘!內法之念,為『遍念菩提分』;
    外法之念,亦為『遍念菩提分』。
    『遍念菩提分』者,則依此而說,故依此教說為二。〞
    ➁ 遍擇法菩提分 ☞
    〝於外法以慧決擇、伺察、思慮,為『遍擇法菩提分』;
    於內法以慧決擇、伺察、思慮、亦為『遍擇法菩提分』。
    『遍擇法菩提分』者,則依此而說,故依此教說為二。〞
    ➂ 遍精進菩提分 ☞
    〝身之精進,為『遍精進菩提分』;
    心之精進,亦為『遍精進菩提分』。
    『遍精進菩提分』者,則依此而說,故依此之教說為二。〞
    ➃ 遍喜菩提分 ☞
    〝有尋、有伺之喜,為『遍喜菩提分』;
    無尋、無伺之喜,亦為『遍喜菩提分』。
    『遍喜菩提分』者,則依此而說,故依此教說為二。〞
    ➄ 遍輕安菩提分 ☞
    〝身之輕安,為『遍輕安菩提分』;
    心之輕安,亦為『遍輕安菩提分』。
    『遍輕安菩提分』者,則依此而說,故依此之教說為二。〞
    ➅ 遍定菩提分 ☞
    〝有尋、有伺之定,亦為『遍定菩提分』;
    無尋、無伺之定,亦為『遍定菩提分』。
    『遍定菩提分』者,則依此而說,故依此之教說為二。〞
    ➆ 遍捨菩提分 ☞
    〝內法之捨,亦為『遍捨菩提分』;
    外法之捨,亦為『遍捨菩提分』。
    『遍捨菩提分』者,則依此而說,故依此之教說為二。〞
    ★ 什麼叫做:『四聖諦』呢?(就是) ➾
    ☆ 五根的四聖諦──苦集滅道。
    ➊ 苦聖諦,是知道五根、知道五根慚恥的意思;
    ➋ 集聖諦,是實踐五根、增長五根資糧的意思;
    ➌ 滅聖諦,是圓滿五根、經由五根而獲得涅槃;
    ➍ 道聖諦,是五根聖道、奉行五根實踐八正道。

    《相應部經典‧根相應‧清淨品‧沙門婆羅門之二經》說示(不知五根不算出家):
    『不知信根、不知信根之集、不知信根之滅、不知信根之順滅道;
    不知精進根、不知精進根之集、不知精進根之滅、不知精進根之順滅道;
    不知念根、不知念根之集、不知念根之滅、不知念根之順滅道;
    不知定根、不知定根之集、不知定根之滅、不知定根之順滅道;
    不知慧根、不知慧根之集、不知慧根之滅、不知慧根之順滅道者,
    諸比丘!彼沙門、婆羅門,我不認許為沙門中之沙門、婆羅門中之婆羅門。
    又,彼具壽對沙門之義、婆羅門之義,於現法亦非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
    ★ 什麼叫做:『信根』呢?(就是) ➾

    《相應部經典‧根相應‧清淨品‧應觀五根經》說示(如何觀察五根):
    ☆ 四預流分 ☞ 也稱為『四善法』。
    〝諸比丘!此為五根,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諸比丘!應於何觀信根耶?
    『四預流分』(① 親近善士──成就『佛不壞信』;
    ② 聽聞正法──成就『法不壞信』;
    ③ 如理作意──成就『僧不壞信』;
    ④ 法隨法行──成就『戒不壞信』)是。應於此觀信根。〞
    ★ 什麼叫做:『精進根』呢?(就是) ➾
    〝『四正勤』(① 防惡、② 斷惡、③ 修善、④ 成善)是。應於此觀精進根。〞
    ★ 什麼叫做:『念根』呢?(就是) ➾
    〝『四念住』(① 身念住、② 受念住、③ 心念住、④ 法念住、)是。應於此觀念根。〞
    ★ 什麼叫做:『定根』呢?(就是) ➾
    〝『四靜慮』(① 初禪、② 二禪、③ 三禪、④ 四禪)是。應於此觀定根。〞
    ★ 什麼叫做:『慧根』呢?(就是) ➾
    〝『四聖諦』(① 苦聖諦、② 集聖諦、③ 滅聖諦、④ 道聖諦)是。應於此觀慧根。〞

    《相應部經典‧根相應‧老品‧東園之二經》說示(定根慧根漏盡):
    『諸比丘!對此二根之修習、多修者,則得成漏盡比丘……
    何為二根耶?
    諸比丘!➊ 聖慧與➋ 聖解脫是。
    ➊ 諸比丘!聖慧即此慧根。
    ➋ 諸比丘!聖解脫即此定根。』
    ★ 什麼叫做:『七漏盡力』呢?(就是) ➾
    ☆ 七漏盡力 ➾ ① 善觀『無常』、② 善觀『苦』(慾如火坑)、③ 善觀『無我』(傾心出離)、④ 善修『四念住』、⑤ 善修『五根』、⑥ 善修『七菩提分』、⑦ 善修『八聖道分』。
    〝云何七法應當證知?謂:七漏盡力。
    ➊ 友!此處,漏盡比丘,以如實正慧徹底地看到『一切行為無常。』
    友!如是漏盡比丘,以如實正慧徹底地看到『一切行為無常。』
    此乃,漏盡比丘之力。
    由於,漏盡比丘得此力,而諸漏已盡,則自稱:『我已漏盡。』
    ➋ 友!復次,漏盡比丘,以如實正慧徹底地看到『愛欲如炭火坑。』
    友!如是漏盡比丘,以如實正慧徹底地看到『愛欲如炭火坑。』
    此乃,漏盡比丘之力……自稱:『我已漏盡。』
    ➌ 友!復次,漏盡比丘,已將其心『趣向出離、傾向出離、
    臨入出離、住於出離、歡喜出離、滅盡一切漏穢所生之法。』
    友!如是漏盡比丘,已將其心『趣向出離、傾向出離、臨入出離、
    住於出離、歡喜出離、滅盡一切漏穢所生之法。』
    此乃,漏盡比丘之力……自稱:『我已漏盡。』
    ➍ 友!復次,漏盡比丘,已經培養、徹底修習『四念住』。
    友!如是漏盡比丘,已經培養、徹底修習『四念住』。
    此乃,漏盡比丘之力……自稱:『我已漏盡。』
    ➎ 友!復次,漏盡比丘,已經培養、徹底修習『五根』。
    友!如是漏盡比丘,已經培養、徹底修習『五根』。
    此乃,漏盡比丘之力……自稱:『我已漏盡。』
    ➏ 友!復次,漏盡比丘,已經培養、徹底修習『七菩提分』。
    友!如是漏盡比丘,已經培養、徹底修習『七菩提分』。
    此乃,漏盡比丘之力……自稱:『我已漏盡。』
    ➐ 友!復次,漏盡比丘,已經培養、徹底修習『八聖道分』。
    友!如是漏盡比丘,已經培養、徹底修習『八聖道分』。
    此乃,漏盡比丘之力。
    由於,漏盡比丘得此力,而諸漏已盡,則自稱:『我已漏盡。』
    此等七法應當證知。
    此等七十法,如此真實、如此正確、完全無誤,是如來所證到最高智慧也。〞
    ★ 什麼叫做:『如理作意』呢?(就是) ➾
    ☆ 如理作意根本九法(應該正確注意) ➾
    ① 如理作意(念覺支);② 歡喜滿足(戒具足);
    ③ 禪悅法喜(喜覺支);④ 身輕安(輕安覺支);
    ⑤ 有樂受(精進覺支);⑥ 心得定(定覺支);
    ⑦ 如實知見(擇法覺支);⑧ 心厭離(捨覺支);
    ⑨ 離貪解脫(正解脫)。

    《長部經典‧波梨品‧第三十四經‧十上經》說示(如理作意根本九法):
    『云何九法應該多作?
    謂:以如理作意(正確注意、念覺支)為根本有九法。
    ➊ 如理作意(正確注意、念覺支)者生歡喜滿足(戒具足);
    ➋ 歡喜滿足(戒具足)者生禪悅法喜(喜覺支);
    ➌ 禪悅法喜(喜覺支)者身輕安(輕安覺支);
    ➍ 身輕安(輕安覺支)者生樂(精進覺支);
    ➎ 有樂(精進覺支)者心定(定覺支);
    ➏ 心定(定覺支)者如實知見(擇法覺支);
    ➐ 如實知見(擇法覺支)而厭患(捨覺支);
    ➑ 厭患(捨覺支)而離貪(涅槃智);
    ➒ 離貪(涅槃智)而解脫(正解脫)。
    此等九法應該多作。』

    《相應部經典‧因緣相應‧十力品‧漏盡之緣經》說示(證得漏盡智的因緣):
    ☆ 漏盡智(內觀智慧)之緣 ➾
    ① 解脫(正解脫) ←╌ ② 離貪(涅槃智) ←╌
    ③ 厭離(捨覺支) ←╌ ④ 如實智見(擇法覺支) ←╌
    ⑤ 三昧(定覺支) ←╌ ⑥ 樂(精進覺支) ←╌
    ⑦ 輕安(輕安覺支) ←╌ ⑧ 喜(喜覺支) ←╌
    ⑨ 悅(戒具足) ←╌ ⑩ 信根(念覺支) ←╌
    ⑪ 苦(如理作意) ←╌ ⑫ 生 ←╌ ⑬ 有 ←╌ ⑭ 取 ←╌
    ⑮ 愛 ←╌ ⑯ 受 ←╌ ⑰ 觸 ←╌ ⑱ 六入處 ←╌
    ⑲ 名色 ←╌ ⑳ 識 ←╌ ㉑ 行 ←╌ ㉒ 無明。
    〝諸比丘!我依知、見說漏之滅盡,非不知、不見而說。
    諸比丘!如何知、如何見為漏之滅盡耶?
    色如是如是,色之集如是如是,色之滅如是如是;
    受如是如是,受之集如是如是,受之滅如是如是;
    想如是如是,想之集如是如是,想之滅如是如是;
    行如是如是,行之集如是如是,行之滅如是如是;
    識如是如是,識之集如是如是,識之滅如是如是。
    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為漏之滅盡。
    諸比丘!滅盡之時,我說於(漏)滅盡之智,為有緣而非無緣。
    〔一〕諸比丘!何為(漏)盡智之緣耶?
    當謂:『是解脫(──正解脫)。』
    諸比丘!我說解脫是有緣而非無緣。
    〔二〕諸比丘!何為解脫之緣耶?
    當謂:『是離貪(──涅槃智)。』
    諸比丘!我說離貪是有緣而非無緣。
    〔三〕諸比丘!何為離貪之緣耶?
    當謂:『是厭離(──捨覺支)。』
    諸比丘!我說厭離是有緣而非無緣。
    〔四〕諸比丘!何為厭離之緣耶?
    當謂:『是如實智見(──擇法覺支)。』
    諸比丘!我說如實智見是有緣而非無緣。
    〔五〕諸比丘!何為如實智見之緣耶?
    當謂:『是三昧。』
    諸比丘!我說三昧(──定覺支)是有緣而非無緣。
    〔六〕諸比丘!何為三昧之緣耶?
    當謂:『是樂(──精進覺支)。』
    諸比丘!我說樂是有緣而非無緣。
    〔七〕諸比丘!何為樂之緣耶?
    當謂:『是輕安(──輕安覺支)。』
    諸比丘!我說輕安是有緣而非無緣。
    〔八〕諸比丘!何為輕安之緣耶?
    當謂:『是喜(──喜覺支)。』
    諸比丘!我說喜是有緣而非無緣。
    〔九〕諸比丘!何為喜之緣耶?
    當謂:『是悅(──戒具足)。』
    諸比丘!我說悅是有緣而非無緣。
    〔十〕諸比丘!何為悅之緣耶?
    當謂:『是信(根)(──念覺支)。』
    諸比丘!我說信(根)是有緣而非無緣。
    〔十一〕諸比丘!何為信(根)之緣耶?
    當謂:『是苦(──如理作意)。』
    諸比丘!我說苦是有緣而非無緣。
    〔十二〕諸比丘!何為苦之緣耶?
    當謂:『是生。』
    諸比丘!我說生是有緣而非無緣。
    〔十三〕諸比丘!何為生之緣耶?
    當謂:『是有。』
    諸比丘!我說有是有緣而非無緣。
    〔十四〕諸比丘!何為有之緣耶?
    當謂:『是取。』
    諸比丘!我說取是有緣而非無緣。
    〔十五〕諸比丘!何為取之緣耶?
    當謂:『是愛。』
    諸比丘!我說愛是有緣而非無緣。
    〔十六〕諸比丘!何為愛之緣耶?
    當謂:『是受。』
    諸比丘!我說受是有緣而非無緣。
    〔十七〕諸比丘!何為受之緣耶?
    當謂:『是觸』
    諸比丘!我說觸是有緣而非無緣。
    〔十八〕諸比丘!何為觸之緣耶?
    當謂:『是六入處。』
    諸比丘!我說六入處是有緣而非無緣。
    〔十九〕諸比丘!何為六入處之緣耶?
    當謂:『是名色。』
    諸比丘!我說名色是有緣而非無緣。
    〔廿〕諸比丘!何為名色之緣耶?
    當謂:『是識。』
    諸比丘!我說識是有緣而非無緣。
    〔廿一〕諸比丘!何為識之緣耶?
    當謂:『是行。』
    諸比丘!我說行是有緣而非無緣。
    〔廿二〕諸比丘!何為行之緣耶?
    當謂:『是無明。』
    諸比丘!如是① 緣無明,而有行;
    ② 緣行,而有識;
    ③ 緣識,而有名色;
    ④ 緣名色,而有六入處;
    ⑤ 緣六入處,而有觸;
    ⑥ 緣觸,而有受;
    ⑦ 緣受,而有愛;
    ⑧ 緣愛,而有取;
    ⑨ 緣取,而有有;
    ⑩ 緣有,而有生;
    ⑪ 緣生,而有苦;
    ⑫ 緣苦,而有信;
    ⑬ 緣信,而有悅;
    ⑭ 緣悅,而有喜;
    ⑮ 緣喜,而有輕安;
    ⑯ 緣輕安,而有樂;
    ⑰ 緣樂,而有三昧(定);
    ⑱ 緣三昧(定),而有如實智見;
    ⑲ 緣如實智見,而有厭離;
    ⑳ 緣厭離,而有離貪;
    ㉑ 緣離貪,而有解脫;
    ㉒ 緣解脫,而有㉓ (漏)盡智。〞}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您的留言!歡迎藏經校對,校對稿請寄回 “翠峰精舍” palitx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