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1日 星期三

《佛遺教經》解說第22句【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穩,功德住處!』】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22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22句】( 請調高畫質至9分24秒

    [22] 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穩,功德住處!』

    【譯文】{所以,應該知道佛陀所制定出家或在家的清淨戒律是──
    『世間唯一純淨安樂、無垢安穩,出世間無上功德所居住的地方!』}


    〖解說〗{這!才是真正的極樂世界吧?
    ★ 什麼叫做:『九清淨』(九遍淨精勤分)呢?(就是) ➾

    《長部經典‧波梨品‧第三十四經‧十上經》說示(九清淨):
    〝云何九法應當修習?
    謂:九遍淨精勤分。
    ➊ 『戒清淨』遍淨精勤分;
    ➋ 『心清淨』遍淨精勤分;
    ➌ 『見清淨』遍淨精勤分;
    ➍ 『斷疑清淨』遍淨精勤分;
    ➎ 『道非道智見清淨』遍淨精勤分;
    ➏ 『道跡智見清淨』遍淨精勤分;
    ➐ 『智見清淨』遍淨精勤分;
    ➑ 『慧清淨』遍淨精勤分;
    ➒ 『解脫清淨』遍淨精勤分。
    此等九法應當修習。〞
    ☆ 修習梵行之次第:九清淨(九遍淨精勤分) ➾
    ➊ 戒清淨(有取著:戒具足、有為法) ➾
    ➋ 心清淨(有取著:四禪八定、有為法) ➾
    ➌ 見清淨(有取著:斷有身見及戒禁取見、有為法) ➾
    ➍ 斷疑清淨(有取著:四不壞信、有為法) ➾
    ➎ 道非道智見清淨(有取著:如實智見、有為法) ➾
    ➏ 道跡智見清淨(有取著:如實智見、有為法) ➾
    ➐ 智見清淨(有取著:如實智見、有為法) ➾
    ⓼ 無取著般涅槃(解脫清淨:正解脫、厭患離貪、有為法與無為法) ➾
    ⓽ 從世尊而住於梵行(慧清淨:涅槃智、解脫智見、無為法)。

    《中部經典‧譬喻品‧第二十四經‧傳車經》說示(七次傳車喻九清淨):
    〝尊者!世尊若可教導以──
    無取著般涅槃(之厭患離貪)是➊ 戒清淨(之戒具足)者;
    即等同於可教導以──無取著般涅槃(之厭患離貪),是有取著。
    尊者!世尊若可教導以──
    無取著般涅槃(之厭患離貪)是➋ 心清淨(之四禪八定)者;
    即等同於可教導以──無取著般涅槃(之厭患離貪),是有取著……
    尊者!世尊若可教導以──
    無取著般涅槃(之厭患離貪)是➐ 智見清淨(之如實智見)者;
    即等同於可教導以──無取著般涅槃(之厭患離貪),是有取著。
    尊者!若捨除此等諸法,是無取著般涅槃(之厭患離貪)者,凡夫應是般涅槃,何以故?
    尊者!凡夫,是於此等諸法以外,而存在者也……
    恰如,住舍衛城之拘薩羅國王波斯匿,於車城(亦名:娑枳多城)或生急用,為彼舍衛城與車城之間,備有七轉接車輛。
    尊者!於是,拘薩羅國之王波斯匿,
    從舍衛城出,⑴ 由王宮之門,乘第一轉接車;
    ⑵ 以第一轉接車,至第二轉接車之處,
    即捨棄第一轉接車,而乘第二轉接車;
    ⑶ 以第二轉接車,至第三轉接車之處,
    即捨棄第二轉接車,以乘第三轉接車;
    ⑷ 以第三轉接車,至第四轉接車之處,
    即捨棄第三轉接車,以乘第四轉接車;
    ⑸ 以第四轉接車,至第五轉接車之處,
    即捨棄第四轉接車,以乘第五轉接車;
    ⑹ 以第五轉接車,至第六轉接車之處,
    即捨棄第五轉接車,以乘第六轉接車;
    ⑺ 以第六轉接車,至第七轉接車之處,
    即捨棄第六轉接車,以乘第七轉接車;
    ⑻ 以第七轉接車,至車城之王宮門。
    至彼王宮之門,⑼ 彼其同僚、友人、親族、血緣者,可能如此詢問:
    『大王!大王以此車,從舍衛城至車城王宮之門否?』
    其時,尊者!如何解答者,為拘薩羅國王波斯匿得正解答者?……
    尊者!如是➊ 戒清淨(之戒具足),
    是唯至心清淨(之四禪八定);
    ➋ 心清淨(之四禪八定),
    是唯至見清淨(斷有身見及戒禁取見);
    ➌ 見清淨(斷有身見及戒禁取見),
    是唯至斷疑清淨(之四不壞信);
    ➍ 斷疑清淨(之四不壞信),
    是唯至道非道智見清淨(之如實智見);
    ➎ 道非道智見清淨(之如實智見),
    是唯至道跡智見清淨(之如實智見);
    ➏ 道跡智見清淨(之如實智見),
    是唯至智見清淨(之如實智見);
    ➐ 智見清淨(之如實智見),
    是唯至⓼ 無取著般涅槃(之厭患離貪)。
    尊者!⓼ 無取著般涅槃(之厭患離貪),
    實⓽ 從世尊而住於梵行(之解脫智見)也。〞

    《增支部經典‧四集‧五十經篇之四‧故思品‧優波摩那經》說示(如何滅盡苦蘊):
    『坐於一面之具壽優波摩那,語具壽舍利弗曰:
    「友!舍利弗!可由(漏盡)明,而盡(全苦蘊)邊際否?」
    「友!此,否!」
    「復次,友,舍利弗!可由(正解脫)行,而盡(全苦蘊)邊際否?」
    「友!此,否!」
    「友,舍利弗!可由明與行,而盡(全苦蘊)邊際否?」
    「友!此,否!」
    「友,舍利弗!可由明與行以外,而盡(全苦蘊)邊際否?」
    「友!此,否!」
    「友,舍利弗!或問:可由(漏盡)明,而盡(全苦蘊)邊際否?
    友!汝答以:『友!此,否!』
    復次,友,舍利弗!或問:可由(正解脫)行,而盡(全苦蘊)邊際否?
    友!汝答以:『友!此,否!』
    友!舍利弗!或問:可由明與行,而盡(全苦蘊)邊際否?
    友!汝答以:『友!此,否!』
    復次,友舍利弗!或問:可由明與行以外,而盡(全苦蘊)邊際否?
    友!汝答以:『友!此,否!』
    然而,友!盡(全苦蘊)邊際者,於意云何?」
    「友!若由(漏盡)明,而盡(全苦蘊)邊際者,
    則是,有執取而竟盡(全苦蘊)邊際。
    友!若由(正解脫)行,而盡(全苦蘊)邊際者,
    則是,有執取而竟盡(全苦蘊)邊際。
    友!若由明與行,而盡(全苦蘊)邊際者,
    則是,有執取而竟盡(全苦蘊)邊際。
    友!若由明與行以外,而盡(全苦蘊)邊際者,
    則是,有執取而竟盡(全苦蘊)邊際。
    所以,友!異生(凡夫)是明與行以外者。
    友!壞失(德)行者,不如實知、不如實見;
    具足(德)行者,如實知、如實見,
    如實知、如實見者,而盡(全苦蘊)邊際。」』

    《增支部經典‧四集‧五十經篇之四‧大品‧沙布迦邑經》說示(什麼叫做四遍淨精勤分):
    ☆ 四遍淨精勤分 ➾
    ⓵ 『戒清淨』遍淨精勤分──波羅提木叉;
    ⓶ 『心清淨』遍淨精勤分──具足第四禪;
    ⓷ 『見清淨』遍淨精勤分──徹見四聖諦;
    ⓸ 『解脫清淨』遍淨精勤分──觸證正解脫。
    ★ 什麼叫做:『戒清淨』呢?(就是) ➾
    戒具足:有為法、有取著。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二的具足六支、之五的已捨自諦、之六的求已斷盡;十無學的正語、正業、正命;五法蘊身的戒蘊。)

    《增支部經典‧四集‧五十經篇之四‧大品‧沙布迦邑經》說示(戒清淨):
    〝虎足!世間有比丘,具足戒、波羅提木叉律儀防護而住,圓滿正行與行境,
    見微細之罪而怖畏,受學於學處。
    虎足!此名:『戒清淨』。
    像這樣,對於戒清淨──
    或未圓滿,我當圓滿,或已圓滿,當以種種慧攝受饒益;
    又,於此中起:志欲決心;精進努力;勇猛竭力;向前不退;
    正念(深切注意、明確不忘);正知(明覺理解、智慧決擇)。
    虎足!此名為:『戒(清淨)遍淨精勤分』。〞
    ★ 什麼叫做:『心清淨』呢?(就是) ➾
    四禪八定:有為法、有取著。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三的心念一護、之四的慎思四依、之八的身行寂靜;十無學的正精進、正念、正定;五法蘊身的定蘊。)

    《增支部經典‧四集‧五十經篇之四‧大品‧沙布迦邑經》說示(心清淨):
    〝虎足!世間有比丘,
    ⑴ 離欲、離惡不善法,由有尋、有伺,
    具足『離生喜樂』之初禪而住。
    ⑵ 尋、伺、寂靜故,於內遍淨,心成一境,由無尋、無伺,
    具足『定生喜樂』之第二禪而住。
    ⑶ 離喜故,捨而住,有念,正知而身受樂。體驗聖者所說,
    具足『捨念樂住』之第三禪而住。
    ⑷ 斷樂故,又斷苦故,滅先前之喜、憂故,由不苦、不樂,
    具足『捨念遍淨』之第四禪而住。
    虎足!此名:『心清淨』。
    像這樣,對於心清淨──
    或未圓滿,我當圓滿,或已圓滿,當以種種慧攝受饒益;
    又,於此中起:志欲決心;精進努力;勇猛竭力;向前不退;
    正念(深切注意、明確不忘);正知(明覺理解、智慧決擇)。
    虎足!此名為:『心清淨遍淨精勤分』。〞
    ★ 什麼叫做:『見清淨』呢?(就是) ➾
    斷有身見及戒禁取見:有為法、有取著。

    《增支部經典‧四集‧五十經篇之四‧大品‧沙布迦邑經》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一的已斷五支;十無學的正見;五法蘊身的慧蘊。)說示(見清淨):
    〝虎足!比丘於此世間──
    ⑴ 其智慧如實知『此是苦!』;
    ⑵ 其智慧如實知『此是苦之集起!』;
    ⑶ 其智慧如實知『此是苦之滅盡!』;
    ⑷ 其智慧如實知『此是迅速到達苦滅之道跡!』。
    虎足!此名:『見清淨』。
    像這樣,對於見清淨──
    或未圓滿,我當圓滿,或已圓滿,當以種種慧攝受饒益;
    又,於此中起:志欲決心;精進努力;勇猛竭力;向前不退;
    正念(深切注意、明確不忘);正知(明覺理解、智慧決擇)。
    虎足!此名為:『見(清淨)遍淨精勤分』。〞
    ★ 什麼叫做:『斷疑清淨』呢?(就是) ➾
    四不壞信:有為法、有取著。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一的已斷五支;十無學的正見;五法蘊身的慧蘊。)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所食品‧所食經》說示(內觀五蘊斷疑惑):
    ☆ 觀五蘊之四聖諦而離貪(證涅槃智) ➾
    ① 減而不增(減貪欲);
    ② 捨而不取(斷三尋);
    ③ 退而不近(離不善);
    ④ 離不遍薰(離愛染)。
    〝諸比丘!聖弟子以此名為:
    ① 減而不增──損減(貪欲)而不收集;
    ② 捨而不取──捨斷(三惡尋)而不執取;
    ③ 退而不近──遠離(不善法)而不親近;
    ④ 離薰而不遍薰──離開薰習(愛樂染著)而不遍薰習。
    ➊ 什麼是『損減(貪欲)而不收集』耶?
    ⑴ 損減(貪欲)於色(之惱壞)而不收集;
    ⑵ 損減(貪欲)於受(之感覺)而不收集;
    ⑶ 損減(貪欲)於想(之知覺)而不收集;
    ⑷ 損減(貪欲)於行(之造作)而不收集;
    ⑸ 損減(貪欲)於識(之知識)而不收集。
    ➋ 什麼是『捨斷(三惡尋)而不執取』耶?
    ⑴ 捨斷(三惡尋)於色(之惱壞)而不執取;
    ⑵ 捨斷(三惡尋)於受(之感覺)而不執取;
    ⑶ 捨斷(三惡尋)於想(之知覺)而不執取;
    ⑷ 捨斷(三惡尋)於行(之造作)而不執取;
    ⑸ 捨斷(三惡尋)於識(之知識)而不執取。
    ➌ 什麼是『遠離(不善法)而不親近』耶?
    ⑴ 遠離(不善法)於色(之惱壞)而不親近;
    ⑵ 遠離(不善法)於受(之感覺)而不親近;
    ⑶ 遠離(不善法)於想(之知覺)而不親近;
    ⑷ 遠離(不善法)於行(之造作)而不親近;
    ⑸ 遠離(不善法)於識(之知識)而不親近。
    ➍ 什麼是『離開薰習(愛樂染著)而不遍薰習』耶?
    ⑴ 離開薰習(愛樂染著)於色(之惱壞)而不遍薰習;
    ⑵ 離開薰習(愛樂染著)於受(之感覺)而不遍薰習;
    ⑶ 離開薰習(愛樂染著)於想(之知覺)而不遍薰習;
    ⑷ 離開薰習(愛樂染著)於行(之造作)而不遍薰習;
    ⑸ 離開薰習(愛樂染著)於識(之知識)而不遍薰習。〞
    ★ 什麼叫做:『道非道智見清淨』呢?(就是) ➾
    對於類智(四諦智)的如實智見:有為法、有取著。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一的已斷五支、之七的濁思已淨;十無學的正見、正思惟;五法蘊身的慧蘊。)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所食品‧所食經》說示(觀察類智):
    ☆ 類智之如實知見 ➾
    ① 現今、過去我以五蘊為食物;
    ② 復次,我以未來之五蘊為歡喜;
    ③ 彼如是思擇,則不顧於過去、未來之五蘊;
    ④ 故對當下已存在之五蘊,則走向厭患、離貪、滅盡之行道。
    〝諸比丘!於此有聞之聖弟子,乃如是思擇:
    ➊ 『⑴ 現今我以(有所改變而被惱壞之)色為食物。
    過去世,我同樣以色為食物;
    正如,現今我以色為食物。
    ⑵ 復次,我以未來之色為歡喜;
    未來世,我同樣以色為食物;
    正如,現今我以色為食物。』
    ⑶ 彼如是思擇,則不顧於過去之色;
    不歡喜於未來之色;
    ⑷ 故對當下已存在之色,則走向厭患、離貪、滅盡之行道。
    ➋ 『⑴ 現今我以(體驗到感覺之)受為食物。
    過去世,我同樣以受為食物;
    正如,現今我以受為食物。
    ⑵ 復次,我以未來之受為歡喜;
    未來世,我同樣以受為食物;
    正如,現今我以受為食物。』
    ⑶ 彼如是思擇,則不顧於過去之受;
    不歡喜於未來之受;
    ⑷ 故對當下已存在之受,則走向厭患、離貪、滅盡之行道。
    ➌ 『⑴ 現今我以(我有知覺認出之)想為食物。
    過去世,我同樣以想為食物;
    正如,現今我以想為食物。
    ⑵ 復次,我以未來之想為歡喜;
    未來世,我同樣以想為食物;
    正如,現今我以想為食物。』
    ⑶ 彼如是思擇,則不顧於過去之想;
    不歡喜於未來之想;
    ⑷ 故對當下已存在之想,則走向厭患、離貪、滅盡之行道。
    ➍ 『⑴ 現今我以(我決定去安排之)行為食物。
    過去世,我同樣以行為食物;
    正如,現今我以行為食物。
    ⑵ 復次,我以未來之行為歡喜;
    未來世,我同樣以行為食物;
    正如,現今我以行為食物。』
    ⑶ 彼如是思擇,則不顧於過去之行;
    不歡喜於未來之行;
    ⑷ 故對當下已存在之行,則走向厭患、離貪、滅盡之行道。
    ➎ 『⑴ 現今我以(產生知識理解之)識為食物。
    過去世,我同樣以識為食物;
    正如,現今我以識為食物。
    ⑵ 復次,我以未來之識為歡喜;
    未來世,我同樣以識為食物;
    正如,現今我以識為食物。』
    ⑶ 彼如是思擇,則不顧於過去之識;
    不歡喜於未來之識;
    ⑷ 故對當下已存在之識,則走向厭患、離貪、滅盡之行道。〞
    ★ 什麼叫做:『道跡智見清淨』呢?(就是) ➾
    對於法智(道跡智)的如實智見:有為法、有取著。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一的已斷五支、之七的濁思已淨;十無學的正見、正思惟;五法蘊身的慧蘊。)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所食品‧所食經》說示(觀察法智):
    ☆ 法智之如實知見(三法性) ➾
    ① 觀五蘊諸行無常;
    ② 觀五蘊諸行是苦;
    ③ 觀五蘊諸法無我。
    『「諸比丘!汝等於意如何?色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若觀此無常、苦變易之法者,
    得有『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本體』耶?」
    「大德!否也。」
    「諸比丘!汝等於意如何?
    受……想……行……識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若觀此無常、苦變易之法者,
    得有『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本體』耶?」
    「大德!否也。」』
    ★ 什麼叫做:『智見清淨』呢?(就是) ➾
    對於法住智的如實智見:有為法、有取著。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一的已斷五支、之七的濁思已淨;十無學的正見、正思惟;五法蘊身的慧蘊。)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所食品‧所食經》說示(觀察法住智):
    ☆ 法住智之如實知見 ➾
    ⑴ 過去、⑵ 未來、⑶ 現在;
    ⑷ 內、⑸ 外;⑹ 粗、⑺ 細;
    ⑻ 劣、⑼ 勝;⑽ 遠、⑾ 近;
    ⑿ 一切之五蘊: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本體。
    〝是故,諸比丘!無論何色:
    ⑴ 過去、⑵ 未來、⑶ 現在;
    ⑷ 內、⑸ 外;
    ⑹ 粗、⑺ 細;
    ⑻ 劣、⑼ 勝;
    ⑽ 遠、⑾ 近;
    ⑿ 一切之色。
    『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本體。』
    如是!應以正慧,如實作觀。
    無論何受……想……行……識:
    ⑴ 過去、⑵ 未來、⑶ 現在;
    ⑷ 內、⑸ 外;
    ⑹ 粗、⑺ 細;
    ⑻ 劣、⑼ 勝;
    ⑽ 遠、⑾ 近;
    ⑿ 一切之受……想……行……識。
    『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本體。』
    如是!應以正慧,如實作觀。〞
    ★ 什麼叫做:『解脫清淨』(無取著般涅槃)呢?(就是) ➾
    由於離貪而清淨的意思,『解脫清淨』也稱為『聖解脫』。
    聖解脫,有『慧解脫和俱解脫』兩種情況;
    聖解脫,同時是有為法與無為法、無取著。
    為什麼是有為法與無為法?因為厭患是有為法,離貪是有為法,也是無為法。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九的心善解脫;十無學的正解脫;五法蘊身的解脫蘊。)

    《增支部經典‧四集‧五十經篇之四‧大品‧沙布迦邑經》說示(解脫清淨):
    〝虎足!於此,有彼聖弟子,
    ⑴ 既成就此戒(清淨)遍淨精勤分;
    ⑵ 又,成就此心(清淨)遍淨精勤分;
    ⑶ 又,成就此見(清淨)遍淨精勤分;
    於應起貪法,而心離貪;於應解脫法,而心解脫。
    ⑷ 彼於應起貪法,心離貪已;於應解脫法,心解脫已,觸證正解脫。
    虎足!此名:『解脫清淨』。
    像這樣,對於解脫清淨──
    或未圓滿,我當圓滿,或已圓滿,當以種種慧攝受饒益;
    又,於此中起:志欲決心;精進努力;勇猛竭力;向前不退;
    正念(深切注意、明確不忘);正知(明覺理解、智慧決擇)。
    虎足!此名為:『解脫(清淨)遍淨精勤分』。
    虎足!此等是四遍淨精勤分,
    由於世尊──知(十二緣起)者、見(四聖諦)者、應供阿羅漢、獨覺自現證、平等正覺者,為諸有情之(解脫)清淨,所正說示:
    (可以)超越愁悲、消滅苦憂、獲得真埋、現證涅槃。〞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所食品‧所食經》說示(厭患離貪而正解脫):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作如是觀:
    ① 既厭患於此色;
    ② 又厭患於此受;
    ③ 又厭患於此想;
    ④ 又厭患於此行;
    ⑤ 又厭患於此識;
    ⑥ 厭患而離貪;
    ⑦ 離貪而(正)解脫;
    ⑧ (正)解脫而生解脫智。
    ⑨ 則知(無生智):
    『生已漏盡,梵行已立;應作已辦,不受後有!』〞
    ★ 什麼叫做:『慧清淨』(從世尊而住於梵行)呢?(就是) ➾
    包括『涅槃智』,以及『盡智和無生智』二解脫智見:無為法、無取著。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十的慧善解脫;十無學的正智;五法蘊身的解脫智見蘊。)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所食品‧所食經》說示(解脫智見):
    ☆ 觀五蘊之四聖諦證解脫智見 ➾
    ① 不增不減(已減貪欲);
    ② 不捨不取(已斷三尋);
    ③ 不退不近(已離不善);
    ④ 不離不遍薰(已離愛染)。
    『「諸比丘!比丘以此名為:
    ① 已損減(貪欲)而住,則不增不減──
    既不損減(貪欲)也不收集;
    ② 已捨斷(三惡尋)而住,則不捨不取──
    既不捨斷(三惡尋)也不執取;
    ③ 已遠離(不善法)而住,則不退不近──
    既不遠離(不善法)也不親近;
    ④ 已離開薰習(愛樂染著)而住,則不離薰、不遍薰──
    既不離開薰習(愛樂染著)也不遍薰習。
    ➊ 什麼是『已損減(之貪欲)而住,則不增不減』耶?
    ⑴ 已損減(貪欲)於色(之惱壞)而住,
    則既不損減(貪欲)也不收集;
    ⑵ 已損減(貪欲)於受(之感覺)而住,
    則既不損減(貪欲)也不收集;
    ⑶ 已損減(貪欲)於想(之知覺)而住,
    則既不損減(貪欲)也不收集;
    ⑷ 已損減(貪欲)於行(之造作)而住,
    則既不損減(貪欲)也不收集;
    ⑸ 已損減(貪欲)於識(之知識)而住,
    則既不損減(貪欲)也不收集。
    ➋ 什麼是『已捨斷(三惡尋)而住,則不捨不取』耶?
    ⑴ 已捨斷(三惡尋)於色(之惱壞)而住,
    則既不捨斷(三惡尋)也不執取;
    ⑵ 已捨斷(三惡尋)於受(之感覺)而住,
    則既不捨斷(三惡尋)也不執取;
    ⑶ 已捨斷(三惡尋)於想(之知覺)而住,
    則既不捨斷(三惡尋)也不執取;
    ⑷ 已捨斷(三惡尋)於行(之造作)而住,
    則既不捨斷(三惡尋)也不執取;
    ⑸ 已捨斷(三惡尋)於識(之知識)而住,
    則既不捨斷(三惡尋)也不執取。
    ➌ 什麼是『已遠離(不善法)而住,則不退不近』耶?
    ⑴ 已遠離(不善法)於色(之惱壞)而住,
    則既不遠離(不善法)也不親近;
    ⑵ 已遠離(不善法)於受(之感覺)而住,
    則既不遠離(不善法)也不親近;
    ⑶ 已遠離(不善法)於想(之知覺)而住,
    則既不遠離(不善法)也不親近;
    ⑷ 已遠離(不善法)於行(之造作)而住,
    則既不遠離(不善法)也不親近;
    ⑸ 已遠離(不善法)於識(之知識)而住,
    則既不遠離(不善法)也不親近。
    ➍ 什麼是『已離開薰習(愛樂染著)而住,則不離薰、不遍薰』耶?
    ⑴ 已離開薰習(愛樂染著)於色(之惱壞)而住,
    則既不離開薰習(愛樂染著)也不遍薰習;
    ⑵ 已離開薰習(愛樂染著)於受(之感覺)而住,
    則既不離開薰習(愛樂染著)也不遍薰習;
    ⑶ 已離開薰習(愛樂染著)於想(之知覺)而住,
    則既不離開薰習(愛樂染著)也不遍薰習;
    ⑷ 已離開薰習(愛樂染著)於行(之造作)而住,
    則既不離開薰習(愛樂染著)也不遍薰習;
    ⑸ 已離開薰習(愛樂染著)於識(之知識)而住,
    則既不離開薰習(愛樂染著)也不遍薰習。
    諸比丘!如是心解脫之比丘,
    是帝釋天、梵天、生主(造物主)之諸天,所遙望而歸依。」
    (世尊偈語:)
    「歸命尊貴人、歸命最勝人;
    若汝未自證,禪思勤依止。」』}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21句【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21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21句】( 請調高畫質至9分20秒

    [21] 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

    【譯文】{如果,沒有清淨戒律,一切的善行功德,都不可能產生。}


    〖解說〗{《增支部經典‧五集‧初五十經篇‧五支品‧不敬之二經》說示(世間之最上行儀是修行的根本):
    ☆ 世間之最上行儀法:好行為者、增上行儀,指倫理道德、禮義廉恥。
    〝㈠ 諸比丘!於同梵行者中──
    ➊ 『無敬無崇,不與同類活命之僧侶比丘和合,
    而可圓滿世間之最上行儀法者』無有是處;
    ➋ 『不圓滿世間之最上行儀法,而可圓滿有學法者』無有是處;
    ➌ 『不圓滿有學法,而可圓滿戒蘊者』無有是處;
    ➍ 『不圓滿戒蘊,而可圓滿定蘊者』無有是處;
    ➎ 『不圓滿定蘊,而可圓滿慧蘊者』無有是處。
    ㈡ 諸比丘!於同梵行者中──
    ➀ 『有敬有崇,與同類活命之比丘和合,
    而可圓滿世間之最上行儀法者』必有是處;
    ➁ 『圓滿世間之最上行儀法已,而可圓滿有學法者』必有是處;
    ➂ 『圓滿有學法已,而可圓滿戒蘊者』必有是處;
    ➃ 『圓滿戒蘊已,而可圓滿定蘊者』必有是處;
    ➄ 『圓滿定蘊已,而可圓滿慧蘊者』必有是處。〞}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20句【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20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20句】( 請調高畫質至8分56秒

    [20] 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

    【譯文】{如果,任何佛弟子,能夠堅守清淨戒律……
    唯有如此,才能夠滅除貪瞋痴、生起戒定慧的善法!}


    〖解說〗{《增支部經典‧六集‧五十經篇之二‧大品‧諸漏經》說示(漏盡的方法):
    ☆ 諸漏斷盡有六種方法 ➾
    ① 律儀而斷──防護六根律儀;
    ② 受用而斷──受用四依法;
    ③ 忍受而斷──忍受天氣、蚊蟲、人語、身苦;
    ④ 避開而斷──避開動物、惡處、座位、遊境、惡友、如智者所忠告者;
    ⑤ 排除而斷──排除三不善尋;
    ⑥ 修習而斷──修習七菩提分。
    『比丘!世間有比丘──
    ➊ 一切漏以律儀可斷者,則以律儀而斷;
    ➋ 一切漏以受用可斷者,則以受用而斷;
    ➌ 一切漏以忍受可斷者,則以忍受而斷;
    ➍ 一切漏以避開可斷者,則以避開而斷;
    ➎ 一切漏以排除可斷者,則以排除而斷;
    ➏ 一切漏以修習可斷者,則以修習而斷。』
    ★ 什麼叫做:一切漏『律儀而斷』(防護六根律儀)呢?(就是) ➾
    〝➊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依如理思擇,以眼根律儀防護而住。
    諸比丘!彼若不以眼根律儀防護而住者,
    則諸漏與殺戮之熱惱當生;
    如是,以眼根律儀防護而住者,則諸漏與殺戮之熱惱不存在。
    依如理思擇,➋ 以耳根……
    ➌ 鼻根……
    ➍ 舌根……
    ➎ 身根……
    ➏ 意根律儀防護而住。
    諸比丘!彼若不以意根律儀防護而住者,
    則諸漏與殺戮之熱惱當生;
    如是,以意根律儀防護而住者,則諸漏與殺戮之熱惱不存在。
    諸比丘!稱此為『一切漏以律儀可斷者,則以律儀而斷』。〞
    ★ 什麼叫做:一切漏『受用而斷』(受用四依法)呢?(就是) ➾
    〝➊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依如理思擇,而受用衣服──
    『⑴ 唯為防寒、防熱;
    ⑵ 防蚊虻、風吹、日曬、蛇蝎蟲類之觸摸;
    ⑶ 乃至為遮羞蔽體。』
    ➋ 依如理思擇,而受用飲食──
    『⑴ 既不為玩樂;
    ⑵ 也不為肥壯;
    ⑶ 也不為美麗;
    ⑷ 也不為莊飾;
    ⑸ 僅僅只為維持身體、能夠生存;
    ⑹ 也為防止傷害,以便於修行。
    因為如此(內觀禪修:)我先前之感受已消失,
    又不再(貪著)新生之感受(而滅盡煩惱);
    這樣,我不但將無過失地修習,且能夠(現法樂住而)住於安穩。』
    ➌ 依如理思擇,而受用住所、坐臥用具──
    『⑴ 唯為防寒、防熱;
    ⑵ 防蚊虻、風吹、日曬、蛇蝎蟲類之觸摸;
    ⑶ 乃至為防禦惡劣天氣之危害,而樂於安住內觀禪修。』
    ➍ 依如理思擇,而受用藥物、藥具,以治療病痛──
    『僅僅,只為療癒:所生傷病、痛苦;
    得度無惱害、不死甘露之涅槃彼岸。』
    諸比丘!彼若不受用其(衣服、飲食等),則諸漏與殺戮之熱惱當生;
    如是,受用彼者,則諸漏與殺戮之熱惱不存在。
    諸比丘!稱此為『一切漏以受用可斷者,則以受用而斷』。〞
    ★ 什麼叫做:一切漏『忍受而斷』(忍受天氣等苦)呢?(就是) ➾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依如理思擇,而要忍耐──
    ➊ 寒冷、暑熱、飢餓、口渴;
    ➋ 蚊虻、風吹、日曬、蛇蝎蟲類之觸摸;
    ➌ 被人辱罵、誹謗之語;
    ➍ 對身所生之極劇苦受:
    既激烈堅固、又辛辣苦澀、又討厭不快、又如奪命苦,皆生起忍耐。
    諸比丘!彼若不能忍受其(寒冷、暑熱等),則諸漏與殺戮之熱惱當生;
    如是,忍受彼者,則諸漏與殺戮之熱惱不存在。
    諸比丘!稱此為『一切漏以忍受可斷者,則以忍受而斷』。〞
    ★ 什麼叫做:一切漏『避開而斷』(避開不善因緣)呢?(就是) ➾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依如理思擇而──
    ➊ 令避開兇惡之象;
    ➋ 令避開兇惡之馬;
    ➌ 令避開兇惡之牛;
    ➍ 令避開兇惡之狗;
    ➎ (令避開)毒蛇、殘株樹樁、荊棘障礙、斷崖溝坑、池塘沼澤。
    ➏ 如坐不適坐處;
    ➐ 如行不適行境;
    ➑ 如伴不實惡友;
    ➒ 信賴明智同梵,認定此是不善之理由;
    他依如理思擇,令避開彼不適坐處、或彼不適行境、或彼不實惡友。
    諸比丘!彼若不避其(惡象、惡馬等),則諸漏與殺戮之熱惱當生;
    如是,避開彼者,則諸漏與殺戮之熱惱不存在。
    諸比丘!稱此為『一切漏以避開可斷者,則以避開而斷』。〞
    ★ 什麼叫做:一切漏『排除而斷』(排除三不善尋)呢?(就是) ➾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
    ➊ 依如理思擇,令不認同、捨斷、令排除、
    廢止、完全停止、令棄捨,所生起之『愛尋』;
    ➋ 依如理思擇,令不認同、捨斷、令排除、
    廢止、完全停止、令棄捨,所生起之『瞋尋』;
    ➌ 依如理思擇,令不認同、捨斷、令排除、
    廢止、完全停止、令棄捨,所生起之『害尋』;
    對於(一切)所生起之『惡不善法』,
    令生起不認同、捨斷、令排除、廢止、完全停止、令棄捨。
    諸比丘!彼若不排除其(愛尋、瞋尋等),則諸漏與殺戮之熱惱當生;
    如是,排除彼者,則諸漏與殺戮之熱惱不存在。
    諸比丘!稱此為『一切漏以排除可斷者,則以排除而斷』。〞
    ★ 什麼叫做:一切漏『修習而斷』(修習七菩提分)呢?(就是) ➾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
    ➊ 依如理思擇,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
    迴向(成熟)於捨,以令修習培養『遍念菩提分』;
    ➋ 依如理思擇,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
    迴向(成熟)於捨,以令修習培養『遍擇法菩提分』;
    ➌ 依如理思擇,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
    迴向(成熟)於捨,以令修習培養『遍精進菩提分』;
    ➍ 依如理思擇,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
    迴向(成熟)於捨,以令修習培養『遍喜菩提分』;
    ➎ 依如理思擇,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
    迴向(成熟)於捨,以令修習培養『遍輕安菩提分』;
    ➏ 依如理思擇,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
    迴向(成熟)於捨,以令修習培養『遍定菩提分』;
    ➐ 依如理思擇,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
    迴向(成熟)於捨,以令修習培養『遍捨菩提分』;
    諸比丘!彼若不修習其(遍念菩提分、遍擇法菩提分等),
    則諸漏與殺戮之熱惱當生;
    如是,修習彼者,則諸漏與殺戮之熱惱不存在。
    諸比丘!稱此為『一切漏以修習可斷者,則以修習而斷』。
    諸比丘!任何依此等六法成就之比丘,
    應該恭敬、尊重、供養、合掌禮拜、是世間之無上福田。〞}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9句【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9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9句】( 請調高畫質至8分44秒

    [19] 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

    【譯文】{所以,應當堅守清淨戒律──
    比丘們!不要讓自己的戒律毀損蒙羞!}


    〖解說〗{《相應部經典‧聚落主相應‧聚落主品‧頂髻經》說示(接受金錢非出家人):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外之竹林迦蘭陀園。
    又於其時,(頻婆娑羅王)王之內宮王臣集會,集合同座眾人之間,彼此相互交談:
    「沙門釋子等,認為(受用)金銀(指:黃金和貨幣)是適當(清淨)者──
    沙門釋子,使用金銀!
    沙門釋子,接受金銀!」
    又於其時,有寶髻(指:頂髻有珠寶)聚落主,亦列於此集會。
    爾時,寶髻聚落主,語此集會曰:
    「諸尊!勿作如是言!
    沙門釋子等,不認為(受用)金銀是適當(清淨)者──
    沙門釋子,不使用金銀!
    沙門釋子,不接受金銀!
    沙門釋子,棄珠寶、財貨,及離金銀。」
    寶髻聚落主,不能信服其集會。
    因此,寶髻聚落主,來至世尊住處,
    至已,禮拜世尊,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寶髻聚落主,白世尊言:
    「大德!於此(頻婆娑羅王)王之內宮王臣集會中,集合同座眾人之間,彼此相互交談:
    『沙門釋子等,認為(受用)金銀是適當(清淨)者──
    沙門釋子,使用金銀!
    沙門釋子,接受金銀!』
    如是言已,大德!我告此集會曰:
    『諸尊!勿作如是言!
    沙門釋子等,不認為(受用)金銀是適當(清淨)者──
    沙門釋子,不使用金銀!
    沙門釋子,不接受金銀!
    沙門釋子,棄珠寶、財貨,及離金銀。』
    大德!我實在不能信服其集會。
    大德!我如是所說,是否世尊授記(認可)之所說耶?
    我並非以不實誹謗世尊者耶?
    又,我是隨順於法以說明(世尊之)法耶?
    而且,不被任何持法者同伴非難言語,陷於呵責之處境者耶?」
    「誠然,聚落主!汝如是所說,是余授記(認可)之所說!
    汝並非以不實誹謗余者!
    又,汝是隨順於法以說明(余之)法!
    而且,不被任何持法者同伴非難言語,陷於呵責之處境者!
    的確,聚落主!沙門釋子等,不認為(受用)金銀是適當(清淨)者──
    沙門釋子,不使用金銀!
    沙門釋子,不接受金銀!
    沙門釋子,棄珠寶、財貨,及離金銀。
    聚落主!若認為(受用)金銀是適當(清淨)者──
    那麼,對於種種五欲之繫縛,也會認為是適當(清淨)。
    若認為種種五欲之繫縛,是適當(清淨)者──
    當然!聚落主!彼(丟失出家身份)絕非沙門法之持法者,(應被視為)非釋子法、非佛弟子(之假和尚)!
    又,聚落主!余作更作如是言:
    『需要茅草,應依茅草而尋求;
    需要木材,應依木材而尋求;
    需要車子,應依車子而尋求;
    需要人員,應依人員而尋求。』
    余不允許!聚落主!無論依如何之理由方便,余不言:『應使用、應尋求接受金銀!』」』}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8句【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8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8句】( 請調高畫質至5分40秒

    [18] 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

    【譯文】{因為,依據這樣的清淨戒律,能夠生起四禪八定;
    進而,能夠達到斷除生死流轉五蘊苦海,照見滅聖諦的智慧。}


    〖解說〗{★ 什麼叫做:『五蘊』呢?(就是) ➾ 色受想行識。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所食品‧所食經》說示(觀察五蘊):
    ☆ 憶念五取蘊宿住 ➾
    ① 憶過去色;② 憶過去受;
    ③ 憶過去想;④ 憶過去行;
    ⑤ 憶過去識。
    ☆ 詳說五蘊 ➾
    ① 色(有所改變而被惱壞);
    ② 受(體驗到感覺);
    ③ 想(我有知覺認出);
    ④ 行(我決定去安排);
    ⑤ 識(產生知識理解)。
    〝➊ 諸比丘!名為『色』者,何耶?
    諸比丘!有所改變而被惱壞,故名為『色』。
    有所改變而被惱壞者,何耶?
    ⑴ 既因寒冷,有所改變而被惱壞;
    ⑵ 也因暑熱,有所改變而被惱壞;
    ⑶ 也因飢餓,有所改變而被惱壞;
    ⑷ 也因口渴,有所改變而被惱壞;
    ⑸ 也因蚊虻、風吹、日曬、蛇蝎蟲類之觸摸,有所改變而被惱壞。
    諸比丘!有所改變而被惱壞,故名為『色』。
    ➋ 諸比丘!名為『受』者,何耶?
    諸比丘!體驗到感覺,故名為『受』。
    體驗到感覺者何耶?
    體驗到感覺樂、體驗到感覺苦、體驗到感覺不苦不樂是。
    諸比丘!體驗到感覺,故名為『受』。
    ➌ 諸比丘!名為『想』者,何耶?
    諸比丘!我有知覺認出,故名為『想』。
    我有知覺認出者,何耶?
    ⑴ 我有知覺認出青;
    ⑵ 我有知覺認出黃;
    ⑶ 我有知覺認出赤;
    ⑷ 我有知覺認出白是。
    諸比丘!我有知覺認出,故名為『想』。
    ➍ 諸比丘!名為『行』者,何耶?
    諸比丘!我決定去安排,故名為『行』。
    我決定去安排者,何耶?
    ⑴ 對於自身形色,我決定去安排形色;
    ⑵ 對於自身感受,我決定去安排感受;
    ⑶ 對於自身想法,我決定去安排想法;
    ⑷ 對於自身行為,我決定去安排行為;
    ⑸ 對於自身知識,我決定去安排知識。
    諸比丘!我決定去安排,故名為『行』。
    ➎ 諸比丘!名為『識』者,何耶?
    諸比丘!產生知識理解,故名為『識』。
    產生知識理解者,何耶?
    ⑴ 產生知識理解酸;
    ⑵ 產生知識理解苦;
    ⑶ 產生知識理解辣;
    ⑷ 產生知識理解甜;
    ⑸ 產生知識理解鹼;
    ⑹ 產生知識理解不鹼;
    ⑺ 產生知識理解鹹;
    ⑻ 產生知識理解不鹹。
    諸比丘!產生知識理解,故名為『識』。〞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華品‧聚沫喻經》說示(所謂自我的五蘊喻):
    ☆ 五蘊喻(所謂自我) ➾
    ① 聚沫喻(色蘊之色相無我);
    ② 水泡喻(受蘊之感覺無我);
    ③ 陽燄喻(想蘊之觀念無我);
    ④ 芭蕉喻(行蘊之條件無我);
    ⑤ 幻師喻(識蘊之自覺無我)。
    『﹙➊ 五蘊譬喻 ☙﹚
    「色譬如聚沫(色蘊比喻像一團泡沬);
    受譬如水泡(受蘊比喻像顆大水泡);
    想譬如陽燄(想蘊比喻像海市蜃樓);
    行譬如芭蕉(行蘊比喻像芭蕉莖幹);
    識譬如幻師(識蘊比喻像魔術表演)。
    ﹙➋ 正念內觀 ☙﹚
    大日如來示(被太陽族世尊宣說過):
    『周身起現觀(從頭到腳徹底地掃描),
    如理觀察法(準確地內觀全身上下);
    虛幻壞滅身(虛偽的色身變成空無),
    誰皆如理見(任何人都能明智看見)。』
    ﹙➌ 觀身無常 ☙﹚
    既言及此身(另外關於無常的色身),
    依廣慧者說(依照全面佛慧所弘法):
    『若拒絕三法(如放棄三種生命現象),
    觀身如棄物(看色身像垃圾被丟棄)──
    ﹙➍ 觀受是苦 ☙﹚
    壽暖與精識(壽行和體溫以及識神),
    三者若離身(當去除身上三種現象);
    彼時橫臥棄(那時像木頭丟在地上),
    無食更無思(不再吃飯沒有感覺了)!』
    ﹙➎ 觀法無我 ☙﹚
    如此相續身(不斷地輪迴生死就像)──
    虛妄談幻術(無聊時所說荒唐把戲)!
    殺賊若未除(那殺人犯還沒被根絕)──
    不知何堅實(怎發現真善美的價值)?
    ﹙➏ 晝夜正知 ☙﹚
    『觀察此諸蘊(依照五蘊喻內觀身心),
    比丘勤精進(佛子開始了精進禪修);
    無論晝與夜(用功不分白天和夜晚),
    正知相繫念(內觀正知而心念相繫)……。』
    ﹙➐ 圓滿梵行 ☙﹚
    一切結縛斷(必須讓所有桎梏捨斷),
    自法作皈依(應該作自己的皈依處)!
    昨遇燃頭然(禪修應該像燃眉之急),
    今登不死境(從此走完不死的道跡)。」』
    ★ 什麼叫做:『五取蘊』呢?(就是) ➾
    六根對於『六境』的四種執取:慾、見、戒禁、我語四取。
    所以,每一根門在每個當下的五蘊狀態,都是不同的!
    ➊ 色(取蘊)──(貪愛)色身 ➾ 相當於『慾取』;
    ➋ 受(取蘊)──(貪愛)感受 ➾ 相當於『慾取』;
    ➌ 想(取蘊)──(貪愛)想像 ➾ 相當於『見取』;
    ➍ 行(取蘊)──(貪愛)行為 ➾ 相當於『戒禁取』;
    ➎ 識(取蘊)──(貪愛)知識 ➾ 相當於『我語取』。

    《中部經典‧譬喻品‧第二十八經‧象跡喻大經》說示(五取蘊):
    『諸賢!於內眼(耳鼻舌身意)不壞,至視野外色(聲香味觸法),而且注意存於其所對時,其時現其所對之眼(耳鼻舌身意)識分。
    如是狀態之色是為色取蘊,如是狀態之受是為受取蘊,如是狀態之想是為想取蘊,如是狀態之行是為行取蘊,如是狀態之識是為識取蘊也。』
    ★ 什麼叫做:『四取』呢?(就是) ➾
    ➊ 慾取;➋ 見取;➌ 戒禁取;➍ 我語取。
    ★ 什麼叫做:『慾取』呢?(就是) ➾
    對於『慾望』(物質、感官慾樂)的執取。
    (它相當於:慾暴流、愛欲蓋、瞋恚蓋、愛欲結、瞋恚結、愛染隨眠、瞋隨眠。)

    《中部經典‧譬喻品‧第二十二經‧蛇喻經》說示(慾取):
    〝汝等比丘!凡所有物、可得執取?常住、可以擁有?常恆、永久、不變異法?永遠獨存、如其狀態而住立者耶?〞
    ★ 什麼叫做:『見取』呢?(就是) ➾
    對於『邪見』有身見(薩迦耶見:對於『身』的我執)──
    一切所見(常見、我見)、不信因果(斷見)的執取。
    (它相當於:見暴流、掉悔蓋、疑惑蓋、有身見結、疑結、見隨眠、疑隨眠。)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長老品‧阿難經》說示(計取故有我):
    ☆ 不計『見取』故無我 ☞
    ① 厭患於色 ➾ ② 厭患於受 ➾
    ③ 厭患於想 ➾ ④ 厭患於行 ➾
    ⑤ 厭患於識 ➾ ⑥ 厭患而離貪 ➾
    ⑦ 離貪而解脫 ➾ ⑧ 解脫而生解脫智。
    〝具壽富樓那慈子,於我等新參時,極多有所饒益。
    彼教誡我等,則以如是之教誡,謂:
    『友,阿難!計取故有我(是我),
    不計取者則不見有我(是我)……
    友,阿難!譬如婦人、男子,
    或年輕男女而好裝飾者,
    依於清淨潔白之明鏡,
    或於皎潔明澄之水缽,
    以觀察自己之面相時──
    執取以(朝自己)觀察,故能看見(面相);
    不執取者,則不見(面相)。
    友,阿難!如是──
    ⓵ 以計取「色」故有我,不計取者則不見有我;
    ⓶ 以計取「受」故有我,不計取者則不見有我;
    ⓷ 以計取「想」故有我,不計取者則不見有我;
    ⓸ 以計取「行」故有我,不計取者則不見有我;
    ⓹ 以計取「識」故有我,不計取者則不見有我。
    友阿難!汝於意如何?色是常耶?是無常耶?』
    『友!是無常。』
    『受……想……行……識是常耶?是無常耶?』
    『友!是無常。』
    『友!故於此處,有聞之聖弟子,作如是觀:
    ① 以厭患於色;
    ② 以厭患於受;
    ③ 以厭患於想;
    ④ 以厭患於行;
    ⑤ 以厭患於識;
    ⑥ 厭患而離貪;
    ⑦ 離貪而解脫;
    ⑧ 解脫而生解脫智。
    則知:「生已漏盡,梵行已立;應作已辦,不受後有!」』
    具壽富樓那慈子,於我等新參時,極多有所饒益。
    彼教誡我等,則以如是之教誡。
    而且,我由具壽富樓那慈子處,聽聞此說法:
    對於(五取蘊)法,徹底地了解(生起)現觀。〞

    《中部經典‧譬喻品‧第二十二經‧蛇喻經》說示(見取):
    〝汝等比丘!依止任何『見取』(一切所見),彼人可得,依止於此『見取』不會生起,愁、悲、苦、憂、惱者耶?〞
    ★ 什麼叫做:『戒禁取』呢?(就是) ➾
    對於『外道禁忌』教條主義(邊見)──
    偏見、先入成見、妒羨、乖僻的執取。
    (它相當於:見暴流、掉悔蓋、戒禁取結、見隨眠。)

    《增支部經典‧三集‧五十經篇之二‧阿難品‧戒禁經》說示(戒禁取):
    『世尊告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曰:
    「阿難!一切之戒、禁、難行之活命、梵行、信行,是為有效耶?」
    「大德!此中不可一向作記。」
    「阿難!然則,汝當分別。」
    「大德!如習於戒、禁、難行之活命、梵行、信行,而不善法增長,善法損減;如是戒、禁、難行之活命、梵行、信行是無效。
    大德!又,如果習於戒、禁、難行之活命、梵行、信行,而不善法損減,善法增長;如是戒、禁、難行之活命、梵行、信行是有效。」
    如是具壽阿難所語,大師即予同意。
    時具壽阿難因大師予以同意,而從座起,問訊世尊,右繞而去。
    (行繞禮:兩手合掌以右肩向著尊敬的人或物件,依順時鐘方向右繞走三圈。此為印度人表達極大敬意)。
    時,世尊於具壽阿難離去不久,告諸比丘眾曰:
    「諸比丘!阿難是有學,然則,於慧與彼全等者,是不易得。」』
    ★ 什麼叫做:『我語取』呢?(就是) ➾
    對於『本體理論』(法我:對於『心』的我執)的執取──
    不相信、不洞察『四聖諦』的真理,反而……
    自以為是!執著似是而非的『自諦』主張。
    (它相當於:有暴流、無明暴流、惛眠蓋、色貪結、無色貪結、慢結、掉舉結、無明結、慢隨眠、有貪隨眠、無明隨眠。)
    ★ 什麼叫做:『無明』呢?(就是) ➾
    不知道『四聖諦』的真理──
    ① 不知道苦;
    ② 不知道苦的集起;
    ③ 不知道苦的滅盡;
    ④ 不知道趣向苦滅的道跡;
    ⑤ 不知道五蘊的集、滅、味、患、離;
    ⑥ 不知道三法性、四聖諦、十二緣起的關係。
    ★ 什麼叫做:『自諦』呢?(就是) ➾ 『常見或斷見』種種的戲論──
    例如:一諦(真如)、二諦(真俗)、三諦(空假中)等等的自諦邪說。

    《中部經典‧譬喻品‧第二十二經‧蛇喻經》說示(我語取):
    〝汝等比丘!執著任何『我語取──本體理論』,彼人可得,執著於此『我語取──本體理論』不會生起,愁、悲、苦、憂、惱者耶?〞
    ★ 什麼叫做:『我執』呢?(就是) ➾
    以自我為中心,表現在:身、受、心、法,四個方面。
    ➊ 身體──身體是我、死如燈滅,例如:身體的我相;
    ➋ 感受──我有感受、享樂主義,例如:感受親人相;
    ➌ 心意──靈體永生、佛性不滅,例如:彌陀壽者相;
    ➍ 諸法──回歸本體、梵天世界,例如:極樂眾生相。

    《中部經典‧譬喻品‧第二十二經‧蛇喻經》說示(聖弟子六見):
    〝汝等比丘!多聞聖弟子,乃見聖者……乃以善法調御;
    ➀ 見色認為:『此非我所有、此非是我、此非我之本體。』
    ➁ 又,見受認為:『此非我所有、此非是我、此非我之本體。』
    ➂ 又,見想認為:『此非我所有、此非是我、此非我之本體。』
    ➃ 又,見行認為:『此非我所有、此非是我、此非我之本體。』
    ➄ 又,凡此所見、所聽、(鼻舌身)所覺、(意)所識、所得、所欲、(隨伺)意想思惟者,亦皆認為:『此非我所有、此非是我、此非我之本體。』
    ➅ 又,凡此見處,即:
    『彼是世界,彼是我,彼我死後成為常住、常恆、久遠、非變異法,我是永遠如是存在。』
    於此見處,亦認為:『此非我所有、此非是我、此非我之本體。』〞
    ★ 什麼叫做:『靈體』呢?(就是) ➾
    意所成身:能量體即神仙、中陰身即鬼道……。
    透過『我執』而得到了好像可執著的身體──
    叫做『我得』,也就是世間俗稱的『靈體』。
    ☆ 三種我得( Attapaṭilābhassa ) ➾
    獲得『我執』的三種途徑 ☞
    類似俗稱的『法、報、化』三身;
    也可說是:『我執』的三種組成。
    ➊ 粗之我得(物質的我──物質狀態);
    ➋ 意所成之我得(靈體的我──信息狀態);
    ➌ 無色之我得(無相的我──能量狀態)。
    ☆ 三身( Ti-kāya ) ➾
    ① 色身( Rūpa-kāya ) ☞
    身:肉體、粗身我得,俗稱『報身、生魂』;
    ② 名身( Nāma-kāya ) ☞
    心:潛意識、無色我得,俗稱『法身、覺魂』;
    ③ 識身( Viññāṇa-kāya ) ☞
    靈:意識、靈體我得,俗稱『化身、靈魂』。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封滯品‧五取蘊四諦轉經》說示(六識身):
    〝諸比丘!『六識身』是,謂: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諸比丘!此名為『識』。
    依名色之集,而有識之集;依名色之滅,而有識之滅。〞

    《長部經典‧戒蘊品‧第九經‧布吒婆樓經》說示(三種我得):
    〝布吒婆樓!有三種我得(我執:獲得一個個體):
    ➊ 粗之我得、➋ 意所成之我得、➌ 無色之我得。
    ➀ 又,布吒婆樓!何者是『粗之我得』耶?謂:
    『粗糙之色身,四大所成、摶食所養者,此為粗之我得。』
    ➁ 何者是『意所成之我得』耶?謂:
    『微細之色身,心意所生、具足大小肢節、諸根圓滿,此為意所成之我得。』
    ➂ 何者是『無色之我得』耶?謂:
    『無形色之想所成者,此為無色之我得。』〞

    《中部經典‧譬喻品‧第二十二經‧蛇喻經》說示(現法不可見如來:細觀過去、未來、現在……知苦智慧):
    〝汝等比丘!凡所有色……受……想……行……識,
    無論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
    應以正慧,如實觀察:『此非我所有、此非是我、此非我之本體。』
    汝等比丘!知此比丘為──
    ➊ 去(無明)障礙者;➋ 覆蓋(再生)溝坑者;
    ➌ 已拔(渴愛)欲箭者;➍ (五下分結)自由者;
    ➎ 又知為聖者;➏ 降幢幡者;
    ➐ 放下(我慢)荷物者;➑ 卸軛解縛者!
    ……汝等比丘!比丘如此解脫心,是帝釋天界、梵天界、生主界等諸天界,尋求而不得證知者:
    『依此(漏盡)可以(看見)認識如來。』
    何以故?汝等比丘!我謂:『若於現法不可(看見)認識如來!』
    汝等比丘!我如是說、如是語……
    汝等比丘!我教導對於過去、現在──知苦智慧與苦之熄滅。〞
    ★ 什麼叫做:『邊見』呢?(就是) ➾
    執有或執無,偏空或偏色,知見偏向極端,不守中道的精神。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邊品‧邊經》說示(四邊):
    ☆ 四邊( Cattāro antā ) ➾
    ⑴ 有身邊見(五取蘊);
    ⑵ 有身集邊見(三渴愛);
    ⑶ 有身滅邊見(熄滅三渴愛);
    ⑷ 導向有身滅道跡邊(八聖道分)。
    ☆ 無阿賴耶( Anālayo ) ➾
    渴愛的滅盡,沒有執著、沒有偽裝、沒有隱藏的地方。
    阿賴耶( Ālayo )是指執著、偽裝、隱藏處的意思。
    『〔一、世間四邊 ➥〕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因緣。
    「諸比丘!於此(世間)有『四邊』。
    何處有『四(邊)』耶?
    『有身邊(見)、有身集邊(見)、有身滅邊(見)、導向有身滅道跡邊。』
    〔二、有身邊見 ➥〕
    又,諸比丘!何者為:有身邊(見)耶?
    答曰:五取蘊!
    何處有『五(取蘊)』耶?
    猶如此:『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
    諸比丘!稱此為:有身邊(見)。
    〔三、有身集邊見 ➥〕
    又,諸比丘!何者為:有身集邊(見)耶?
    凡此渴愛──伴隨著能導致輪迴再生之歡喜、貪染,曾引起樂趣之方方面面(例如:極樂世界)!
    猶如此:『慾愛、有愛、無有愛。』
    諸比丘!稱此為:有身集邊(見)。
    〔四、有身滅邊見 ➥〕
    又,諸比丘!何者為:有身滅邊(見)耶?
    凡是:『對渴愛之無殘餘、離貪、滅盡,對彼出離、捨棄、解脫、不執著(無藏處、無偽裝、無阿賴耶)』。
    諸比丘!稱此為:有身滅邊(見)。
    〔五、有身滅道跡邊 ➥〕
    又,諸比丘!何者為:導向有身滅道跡邊耶?
    唯有:八聖道分!
    猶如此:『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諸比丘!稱此為:導向有身滅道跡邊。
    諸比丘!此等名為(世間)『四邊』。」』

    《長部經典‧波梨品‧第三十三經‧合誦經》說示(三種邊見):
    ⑴ (有身見:)有身邊見──五取蘊(薩迦耶見);
    ⑵ (戒禁取:)有身集邊見──三渴愛(慾愛、有愛、無有愛);
    ⑶ (我語取:)有身滅邊見──滅盡渴愛(涅槃)。

    《增支部經典‧六集‧五十經篇之二‧大品‧以何為中經》說示(離邊愛網、成就中道):
    ☆ 離兩邊(法住智:滅邊見) ☞
    ➊ 觸與集 ➾ ➋ 過去未來 ➾ ➌ 樂受苦受 ➾
    ➍ 名色 ➾ ➎ 六入處 ➾ ➏ 身與集。
    ☆ 除渴愛縫(涅槃智:滅渴愛) ☞
    ➀ 觸之滅(觸與集) ➾
    ➁ 現在(過去未來) ➾
    ➂ 捨受(樂受苦受) ➾
    ➃ 識(名色) ➾
    ➄ 識(六入處) ➾
    ➅ 身之滅(身與集) ➾
    ⓻ 成就中道(漏盡智:滅無明)。
    『爾時,世尊住波羅奈(即今之瓦拉那西)仙人墮處之鹿野苑。
    〔一、法偈討論:〕
    其時,眾多長老比丘等,食後由托缽還;
    於曼陀羅圓形講堂中,集合共坐後,發起如是相互談話:
    「諸賢!於彼岸道(品)之彌勒所請益問題中,世尊法語:
    『凡知兩邊已,智慧不染中;
    我說彼大人,掃除世間縫。』
    ⑴ 諸賢!以何為一邊耶?
    ⑵ 以何為第二邊耶?
    ⑶ 以何為(無私之中道、中立之)中間耶?
    ⑷ 以何為(猶如裁縫師之縫合線、頭蓋骨之縫合處、渴望之)裂縫耶?」
    〔二、各自解說:〕
    ➊ 如是說時,有一比丘,告長老比丘眾曰:
    「諸賢!⑴ 觸是一邊;
    ⑵ 觸之集是第二邊;
    ⑶ 觸之滅是中間;
    ⑷ 渴愛是裂縫。
    因為,由渴愛而生起各自擁有之再生,
    故彼(三愛:慾愛、有愛、無有愛)是裂縫。
    諸賢!比丘只有──
    ⑸ 所應證知者,彼完全證知(苦滅聖諦);
    ⑹ 所應遍知者,彼完全遍知(苦聖諦);
    當彼完全證知,所應證知已;
    當彼完全遍知,所應遍知已;
    ⑺ 正是!彼則於法(之漏盡智)如實現見,作苦邊際、滅盡諸苦。」
    ➋ 如是說時,有一比丘,告長老比丘眾曰:
    「諸賢!⑴ 過去是一邊;
    ⑵ 未來是第二邊;
    ⑶ 現在是中間;
    ⑷ 渴愛是裂縫。
    因為,由渴愛而生起各自擁有之再生,故彼(三愛)是裂縫。
    諸賢!比丘只有──
    ⑸ 所應證知者,彼完全證知(苦滅聖諦);
    ⑹ 所應遍知者,彼完全遍知(苦聖諦);
    當彼完全證知,所應證知已;
    當彼完全遍知,所應遍知已;
    ⑺ 正是!彼則於法(之漏盡智)如實現見,作苦邊際、滅盡諸苦。」
    ➌ 如是說時,有一比丘,告長老比丘眾曰:
    「諸賢!⑴ 樂受是一邊;
    ⑵ 苦受是第二邊;
    ⑶ 不苦不樂受是中間;
    ⑷ 渴愛是裂縫……如實現見,作苦邊際、滅盡諸苦。」
    ➍ 如是說時,有一比丘,告長老比丘眾曰:
    「諸賢!⑴ 名是一邊;
    ⑵ 色是第二邊;
    ⑶ 識是中間;
    ⑷ 渴愛是裂縫……如實現見,作苦邊際、滅盡諸苦。」
    ➎ 如是說時,有一比丘,告長老比丘眾曰:
    「諸賢!⑴ 內六處是一邊;
    ⑵ 外六處是第二邊;
    ⑶ 識是中間;
    ⑷ 渴愛是裂縫……如實現見,作苦邊際、滅盡諸苦。」
    ➏ 如是說時,有一比丘,告長老比丘眾曰:
    「諸賢!⑴ 有身是一邊;
    ⑵ 有身之集是第二邊;
    ⑶ 有身之滅是中間;
    ⑷ 渴愛是裂縫。
    因為,由渴愛而生起各自擁有之再生,故彼(三愛)是裂縫。
    諸賢!比丘只有──
    ⑸ 所應證知者,彼完全證知(苦滅聖諦);
    ⑹ 所應遍知者,彼完全遍知(苦聖諦);
    當彼完全證知,所應證知已;
    當彼完全遍知,所應遍知已;
    ⑺ 正是!彼則於法(之漏盡智)如實現見,作苦邊際、滅盡諸苦。」
    〔三、世尊總結:〕
    如是說時,有一比丘,告長老比丘眾曰:
    「諸賢!我等各自按照一切辯無礙解而記說。
    諸賢!我等當往詣世尊之所在。
    至已,當告此義於世尊,如世尊之所解答,我等則當受持。」
    長老比丘眾回答彼比丘:「賢者!唯然。」
    於是,長老比丘眾往詣世尊之所在。
    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長老比丘眾,
    就如所知,諸比丘之所有共同討論者,
    將此一切,白世尊言:
    「大德!何為善說者耶?」
    「諸比丘!汝等所記說之一切法門,皆是善說。
    復又,有關我於彼岸道(品)之彌勒所請益問題中,宣說此事:
    『凡知兩邊已,智慧不染中;
    我說彼大人,掃除世間縫。』
    我將解答。諦聽!善思作意!」
    長老比丘眾回答世尊:「大德!唯然。」
    ➐ 世尊曰:
    「諸比丘!⑴ 觸是一邊;
    ⑵ 觸之集是第二邊;
    ⑶ 觸之滅是中間;
    ⑷ 渴愛是裂縫。
    因為,由渴愛而生起各自擁有之再生,故彼(三愛)是裂縫。
    諸比丘!比丘只有──
    ⑸ 所應證知者,彼完全證知(苦滅聖諦);
    ⑹ 所應遍知者,彼完全遍知(苦聖諦);
    當彼完全證知,所應證知已;
    當彼完全遍知,所應遍知已;
    ⑺ 正是!彼則於法(之漏盡智)如實現見,作苦邊際、滅盡諸苦。」』
    ★ 什麼叫做:『十六對隨觀法門』呢?(就是) ➾

    《小部經典‧經集‧大品‧二隨觀經》說示(隨觀法門):
    ☆ 四諦智(也叫:正見智) ➾
    苦智、集智、滅智、道智。
    ☆ 法智(也叫:道跡智) ➾
    四諦智的道跡智,稱為:法智。
    由修習內觀:四念住的三法性(無常、苦、無我)而證法智。
    ☆ 類智(也叫:四諦智) ➾
    古今都如此,證得四聖諦的道跡──
    超越時空的智慧,就稱為:類智。
    換句話說:不知道四聖諦,就不知道類智;
    不知類智,是對過去、未來一切法的無知。
    更無法:完成聖者接引、度化眾生的使命。
    ☆ 生老(病)死 ➾
    某些眾生,並不生病,猶如天界;但一定會有:生老死。
    ☆ 慎思四依( Caturāpasseno ) ➾
    ❶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追隨一法;
    ❷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堪忍一法;
    ❸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避免一法;
    ❹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斷除一法。
    ☆ 十六對隨觀法門 ➾
    ❶ 苦集 VS. 滅道;
    ❷ 緣生 VS. 緣滅;
    ❸ 無明 VS. 有明;
    ❹ 三行 VS. 行滅(身行、語行、心行);
    ❺ 六識 VS. 識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❻ 六觸 VS. 觸滅(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❼ 六受 VS. 受滅(眼受、耳受、鼻受、舌受、身受、意受);
    ❽ 三愛 VS. 愛滅(慾愛、有愛、無有愛);
    ❾ 四取 VS. 取滅(慾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
    ❿ 三有 VS. 有滅(慾有、色有、無色有);
    ⓫ 四食 VS. 食滅(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
    ⓬ 動轉 VS. 不動;
    ⓭ 有依 VS. 無依;
    ⓮ 無色 VS. 滅盡;
    ⓯ 邪見 VS. 正見;
    ⓰ 痛苦 VS. 快樂。
    『〈壹、緣起 ➲〉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東園鹿母精舍。
    其時,在月圓十五齋戒日之夜晚,世尊露天而坐,比丘僧團圍坐一旁。
    然後,世尊默然環視沉默之比丘僧團,告眾比丘言:
    〈貳、十六對隨觀法門 ➲〉
    「眾比丘!如此善巧之聖法,解脫貪欲、導致出離、到達自己完全覺悟。
    『為什麼學習如此善巧之聖法,解脫貪欲、導致出離、到達自己完全覺悟耶?』
    眾比丘!若有問汝等者,汝等可如是回答彼等:
    『此無他!如其本然,為洞察二種(隨觀)法。』
    『然而,汝等怎樣敘述此二種(隨觀法門)耶?』
    〔一、苦集 ↹ 滅道:〕
    『此是苦受、此是苦受之收集』,此是第一種隨觀;
    『此是苦受之滅盡、此是至苦受滅盡之道跡』,此是第二種隨觀。
    如此,眾比丘!比丘具有正確之二種隨觀者,
    勤奮努力而不放逸、住於專心致志。
    期望獲得兩種道果,其中一種果位:
    (一)於現世之教法(期望獲得)完全智(之阿羅漢果);
    (二)又若還有剩餘之煩惱時,(期望獲得)不還欲界之阿那含果。」
    世尊如此說完。
    世尊說示此已,導師又更進一步說示:
    ① (七二九偈:)
    「苦蘊無智解(若不以智慧詳悉痛苦),
    既無知苦集(既不了解痛苦之產生);
    又於全苦蘊(又對五取蘊一切痛苦),
    如何被滅盡(怎麼徹底去把它熄滅)?
    更不詳路徑(也不以智慧詳悉方法),
    通往苦寂止(到達平息痛苦之道路)。」
    ② (七三○偈:)
    「彼棄心解脫(他已卑俗放棄心解脫),
    以及慧解脫(以及內觀智見慧解脫);
    彼不盡苦邊(他不能達到終極滅苦),
    生老難度脫(不斷投胎進入生老海)。」
    ③ (七三一偈:)
    「苦蘊觀智解(若內觀智慧詳悉痛苦),
    既知見苦集(既照見了痛苦之產生);
    又於全苦蘊(又對五取蘊一切痛苦),
    如何被滅盡(怎麼徹底去把它熄滅)?
    更詳知路徑(也得以智慧詳悉方法),
    通往苦寂止(到達平息痛苦之道路)。」
    ④ (七三二偈:)
    「彼具心解脫(他已圓滿禪定心解脫),
    以及慧解脫(以及內觀智見慧解脫);
    彼正盡苦邊(他精通達到終極滅苦),
    生老永度脫(不再投胎進入生老海)。」
    〔二、緣生 ↹ 緣滅:〕
    「『是否還有另一對正確之二種隨觀法門耶?』
    眾比丘!若人如此問者,
    應答彼等:『有!』
    『然而,怎樣說明有(另外二種隨觀法門)耶?』
    『又,任何一切苦受之出現,皆正緣於執著之再生根源』,此是第一種隨觀;
    『然而,因為對於(所緣)執著之再生根源,完全離染、滅盡無餘,所以一切苦受就變成不存在』,此是第二種隨觀。
    如此,眾比丘!比丘具有正確之二種隨觀者,
    勤奮努力而不放逸、住於專心致志。
    期望獲得兩種道果,其中一種果位:
    (一)於現世之教法(期望獲得)完全智(之阿羅漢果);
    (二)又若還有剩餘之煩惱時,(期望獲得)不還欲界之阿那含果。」
    世尊如此說完。
    世尊說示此已,導師又更進一步說示:
    ⑤ (七三三偈:)
    「取著苦惱生(當依賴產生就有痛苦)!
    誰忍世浮華(花花世界是多麼誘人)?
    無智何依處(不知道哪裡是皈依處)?
    愚蠢苦再生(愚者再輪迴受盡痛苦)!
    何智無所依(誰想了知不再依賴性)?
    隨觀苦生處(內觀看清痛苦之根源)!」
    〔三、無明 ↹ 有明:〕
    「『是否還有另一對正確之二種隨觀法門耶?』
    眾比丘!若人如此問者,
    應答彼等:『有!』
    『然而,怎樣說明有(另外二種隨觀法門)耶?』
    『又,任何一切苦受之出現,皆正緣於無智之無明根源』,此是第一種隨觀;
    『然而,因為對於(所緣)無智之無明根源,完全離染、滅盡無餘,所以一切苦受就變成不存在』,此是第二種隨觀。
    如此,眾比丘!比丘具有正確之二種隨觀者,
    勤奮努力而不放逸、住於專心致志。
    期望獲得兩種道果,其中一種果位:
    (一)於現世之教法(期望獲得)完全智(之阿羅漢果);
    (二)又若還有剩餘之煩惱時,(期望獲得)不還欲界之阿那含果。」
    世尊如此說完。
    世尊說示此已,導師又更進一步說示:
    ⑥ (七三四偈:)
    「輪迴生死魔(輪迴苦海生老病死魔),
    流轉不停歇(那些人一再進入流轉);
    出生又死歿(生死苦海中頭出頭沒),
    無明再入胎(因為無明他進入母胎)。」
    ⑦ (七三五偈:)
    「無明實大痴(因為無明是最大愚痴),
    因此久輪轉(所以長久依輪迴流轉);
    有情若明了(執迷者如果明白真相),
    後有不再來(他們不重返母胎受生)。」
    〔四、三行 ↹ 行滅:〕
    「『是否還有另一對正確之二種隨觀法門耶?』
    眾比丘!若人如此問者,
    應答彼等:『有!』
    『然而,怎樣說明有(另外二種隨觀法門)耶?』
    『又,任何一切苦受之出現,皆正緣於決定之諸行根源』,此是第一種隨觀;
    『然而,因為對於(所緣)決定之諸行根源,完全離染、滅盡無餘,所以一切苦受就變成不存在』,此是第二種隨觀。
    如此,眾比丘!比丘具有正確之二種隨觀者,
    勤奮努力而不放逸、住於專心致志。
    期望獲得兩種道果,其中一種果位:
    (一)於現世之教法(期望獲得)完全智(之阿羅漢果);
    (二)又若還有剩餘之煩惱時,(期望獲得)不還欲界之阿那含果。」
    世尊如此說完。
    世尊說示此已,導師又更進一步說示:
    ⑧ (七三六偈:)
    「何因出現苦(任何痛苦所以被製造)?
    無明緣諸行(無明根源和諸行助緣);
    造作若滅盡(如果能寂滅一切意圖),
    苦蘊不再生(就不會存在五取蘊苦)。」
    ⑨ (七三七偈:)
    「若知此過患(如果知道了這種危險)──
    三行伴隨苦(三行是助緣讓心痛苦);
    寂止一切行(平息身語意一切造作),
    斷除無明想(跟著寂滅無明想障礙);
    滅盡取蘊苦(不執取痛苦也就消除),
    如實見真如(見到法爾自然之真理)。」
    ⑩ (七三八偈:)
    「正見通極智(內觀智見能開啟聖慧),
    賢智正見已(聖者證得內觀智見後);
    戰勝死魔結(解脫生老病死魔束縛),
    後有不再來(從此不重返母胎受生)。」
    〔五、六識 ↹ 識滅:〕
    「『是否還有另一對正確之二種隨觀法門耶?』
    眾比丘!若人如此問者,
    應答彼等:『有!』
    『然而,怎樣說明有(另外二種隨觀法門)耶?』
    『又,任何一切苦受之出現,皆正緣於理解之知識根源』,此是第一種隨觀;
    『然而,因為對於(所緣)理解之知識根源,完全離染、滅盡無餘,所以一切苦受就變成不存在』,此是第二種隨觀。
    如此,眾比丘!比丘具有正確之二種隨觀者,
    勤奮努力而不放逸、住於專心致志。
    期望獲得兩種道果,其中一種果位:
    (一)於現世之教法(期望獲得)完全智(之阿羅漢果);
    (二)又若還有剩餘之煩惱時,(期望獲得)不還欲界之阿那含果。」
    世尊如此說完。
    世尊說示此已,導師又更進一步說示:
    ⑪ (七三九偈:)
    「何因出現苦(任何痛苦所以被製造)?
    無明緣心猿(無明根源和心識助緣);
    誤解若滅盡(如果能寂一切誤解滅),
    苦蘊不再生(就不會存在五取蘊苦)。」
    ⑫ (七四○偈:)
    「若知此過患(如果知道了這種危險)──
    誤解伴隨苦(誤解是助緣讓心痛苦);
    比丘意寂靜(所以比丘讓心意寂靜),
    圓滿般涅槃(已不飢渴被徹底寂滅)。」
    〔六、六觸 ↹ 觸滅:〕
    「『是否還有另一對正確之二種隨觀法門耶?』
    眾比丘!若人如此問者,
    應答彼等:『有!』
    『然而,怎樣說明有(另外二種隨觀法門)耶?』
    『又,任何一切苦受之出現,皆正緣於接觸之觸覺根源』,此是第一種隨觀;
    『然而,因為對於(所緣)接觸之觸覺根源,完全離染、滅盡無餘,所以一切苦受就變成不存在』,此是第二種隨觀。
    如此,眾比丘!比丘具有正確之二種隨觀者,
    勤奮努力而不放逸、住於專心致志。
    期望獲得兩種道果,其中一種果位:
    (一)於現世之教法(期望獲得)完全智(之阿羅漢果);
    (二)又若還有剩餘之煩惱時,(期望獲得)不還欲界之阿那含果。」
    世尊如此說完。
    世尊說示此已,導師又更進一步說示:
    ⑬ (七四一偈:)
    「六觸被折磨(人們已被六觸所征服),
    徘徊四暴流(讓生命在暴流中追逐);
    愚者行邪道(邪行者進入錯誤歧路),
    永難脫桎梏(這樣便無法消除束縛)。」
    ⑭ (七四二偈:)
    「六觸若正知(如果能完全理解六觸),
    內觀悅寂靜(愛好寂靜勤修習內觀);
    現見一切觸(真實洞察一切之接觸),
    圓滿般涅槃(已不飢渴被徹底寂滅)。」
    〔七、六受 ↹ 受滅:〕
    「『是否還有另一對正確之二種隨觀法門耶?』
    眾比丘!若人如此問者,
    應答彼等:『有!』
    『然而,怎樣說明有(另外二種隨觀法門)耶?』
    『又,任何一切苦受之出現,皆正緣於經驗之感受根源』,此是第一種隨觀;
    『然而,因為對於(所緣)經驗之感受根源,完全離染、滅盡無餘,所以一切苦受就變成不存在』,此是第二種隨觀。
    如此,眾比丘!比丘具有正確之二種隨觀者,
    勤奮努力而不放逸、住於專心致志。
    期望獲得兩種道果,其中一種果位:
    (一)於現世之教法(期望獲得)完全智(之阿羅漢果);
    (二)又若還有剩餘之煩惱時,(期望獲得)不還欲界之阿那含果。」
    世尊如此說完。
    世尊說示此已,導師又更進一步說示:
    ⑮ (七四三偈:)
    「無論樂或苦(若有快樂也就有痛苦),
    不苦又不樂(以及不痛苦也不快樂);
    內法與外法(從內六處乃至外六處),
    何物不感受(有何事物不能被感受)?」
    ⑯ (七四四偈:)
    「苦蘊須當知(當痛苦發生馬上洞察)──
    虛偽破滅法(不外虛妄毀滅一切法);
    觸觸觀壞空(照見接觸時立即消失),
    其中離貪染(觀察離開感受無貪著);
    比丘滅盡受(比丘所以能寂滅感受),
    圓滿般涅槃(已不飢渴被徹底寂滅)。」
    〔八、三愛 ↹ 愛滅:〕
    「『是否還有另一對正確之二種隨觀法門耶?』
    眾比丘!若人如此問者,
    應答彼等:『有!』
    『然而,怎樣說明有(另外二種隨觀法門)耶?』
    『又,任何一切苦受之出現,皆正緣於狂熱之渴愛根源』,此是第一種隨觀;
    『然而,因為對於(所緣)狂熱之渴愛根源,完全離染、滅盡無餘,所以一切苦受就變成不存在』,此是第二種隨觀。
    如此,眾比丘!比丘具有正確之二種隨觀者,
    勤奮努力而不放逸、住於專心致志。
    期望獲得兩種道果,其中一種果位:
    (一)於現世之教法(期望獲得)完全智(之阿羅漢果);
    (二)又若還有剩餘之煩惱時,(期望獲得)不還欲界之阿那含果。」
    世尊如此說完。
    世尊說示此已,導師又更進一步說示:
    ⑰ (七四五偈:)
    「無明伴渴愛(人們無明伴隨著渴愛),
    輪迴長劫轉(長久時間仍繼續旅行);
    出生又死歿(生死苦海中頭出頭沒),
    無法勝輪迴(正到處流轉無法超越)。」
    ⑱ (七四六偈:)
    「若知此過患(如果知道了這種危險)──
    渴愛生出苦(狂熱貪愛會製造痛苦);
    離愛則無取(摒棄貪愛就不會執著),
    比丘智行道(比丘滿足地智慧行道)。」
    〔九、四取 ↹ 取滅:〕
    「『是否還有另一對正確之二種隨觀法門耶?』
    眾比丘!若人如此問者,
    應答彼等:『有!』
    『然而,怎樣說明有(另外二種隨觀法門)耶?』
    『又,任何一切苦受之出現,皆正緣於緊抓之取著根源』,此是第一種隨觀;
    『然而,因為對於(所緣)緊抓之取著根源,完全離染、滅盡無餘,所以一切苦受就變成不存在』,此是第二種隨觀。
    如此,眾比丘!比丘具有正確之二種隨觀者,
    勤奮努力而不放逸、住於專心致志。
    期望獲得兩種道果,其中一種果位:
    (一)於現世之教法(期望獲得)完全智(之阿羅漢果);
    (二)又若還有剩餘之煩惱時,(期望獲得)不還欲界之阿那含果。」
    世尊如此說完。
    世尊說示此已,導師又更進一步說示:
    ⑲ (七四七偈:)
    「四取緣三有(四種取著緣三種擁有),
    有取遭受苦(擁有我者必走向痛苦);
    生者必有死(得到出生必經驗死亡),
    苦蘊緣再生(愚痴者流轉五取蘊苦)。」
    ⑳ (七四八偈:)
    「取滅故有滅(熄滅取著則熄滅擁有),
    聖賢完全智(明智者勤修內觀智慧);
    全面見無生(他親證取著不再生起),
    後有不再來(從此不重返母胎受生)。」
    〔十、三有 ↹ 有滅:〕
    「『是否還有另一對正確之二種隨觀法門耶?』
    眾比丘!若人如此問者,
    應答彼等:『有!』
    『然而,怎樣說明有(另外二種隨觀法門)耶?』
    『又,任何一切苦受之出現,皆正緣於擁有感官之引誘傷害根源』,此是第一種隨觀;
    『然而,因為對於(所緣)擁有感官之引誘傷害根源,完全離染、滅盡無餘,所以一切苦受就變成不存在』,此是第二種隨觀。
    如此,眾比丘!比丘具有正確之二種隨觀者,
    勤奮努力而不放逸、住於專心致志。
    期望獲得兩種道果,其中一種果位:
    (一)於現世之教法(期望獲得)完全智(之阿羅漢果);
    (二)又若還有剩餘之煩惱時,(期望獲得)不還欲界之阿那含果。」
    世尊如此說完。
    世尊說示此已,導師又更進一步說示:
    ㉑ (七四九偈:)
    「何因出現苦(任何痛苦所以被製造)?
    無明緣傷害(無明根源和殺害助緣);
    破壞若滅盡(如果寂滅感官與傷害),
    苦蘊不再生(就不會存在五取蘊苦)。」
    ㉒ (七五○偈:)
    「若知此過患(如果知道了這種危險)──
    破壞伴隨苦(殺害是助緣讓心痛苦);
    捨離一切害(拋棄感官之一切傷害),
    無害般涅槃(由不被殺害獲得解脫)。」
    ㉓ (七五一偈:)
    「有愛已破壞(已切斷擁有感官渴求),
    比丘心寂靜(比丘心境既獲得平靜);
    滅度生死輪(輪迴再生被完全破壞),
    後有不再來(他不再重返母胎受生)。」
    〔十一、四食 ↹ 食滅:〕
    「『是否還有另一對正確之二種隨觀法門耶?』
    眾比丘!若人如此問者,
    應答彼等:『有!』
    『然而,怎樣說明有(另外二種隨觀法門)耶?』
    『又,任何一切苦受之出現,皆正緣於增益之食物根源』,此是第一種隨觀;
    『然而,因為對於(所緣)增益之食物根源,完全離染、滅盡無餘,所以一切苦受就變成不存在』,此是第二種隨觀。
    如此,眾比丘!比丘具有正確之二種隨觀者,
    勤奮努力而不放逸、住於專心致志。
    期望獲得兩種道果,其中一種果位:
    (一)於現世之教法(期望獲得)完全智(之阿羅漢果);
    (二)又若還有剩餘之煩惱時,(期望獲得)不還欲界之阿那含果。」
    世尊如此說完。
    世尊說示此已,導師又更進一步說示:
    ㉔ (七五二偈:)
    「何因出現苦(任何痛苦所以被製造)?
    無明緣食物(無明根源和四食助緣);
    營養若滅盡(如果能寂滅依靠食物),
    苦蘊不再生(就不會存在五取蘊苦)。」
    ㉕ (七五三偈:)
    「若知此過患(如果知道了這種危險)──
    食物伴隨苦(營養是助緣讓心痛苦);
    四食若正知(如果能完全理解四食),
    勿依靠諸食(不依賴積聚增益食物)。」
    ㉖ (七五四偈:)
    「完全智無病(勤修內觀者健康無病),
    漏流已遍盡(已寂滅所有漏流煩惱);
    法住四依戒(思量四依後證法住智),
    極智不入數(肉身若壞不入生身數)。」
    〔十二、動轉 ↹ 不動:〕
    「『是否還有另一對正確之二種隨觀法門耶?』
    眾比丘!若人如此問者,
    應答彼等:『有!』
    『然而,怎樣說明有(另外二種隨觀法門)耶?』
    『又,任何一切苦受之出現,皆正緣於猶豫不定之動轉根源』,此是第一種隨觀;
    『然而,因為對於(所緣)猶豫不定之動轉根源,完全離染、滅盡無餘,所以一切苦受就變成不存在』,此是第二種隨觀。
    如此,眾比丘!比丘具有正確之二種隨觀者,
    勤奮努力而不放逸、住於專心致志。
    期望獲得兩種道果,其中一種果位:
    (一)於現世之教法(期望獲得)完全智(之阿羅漢果);
    (二)又若還有剩餘之煩惱時,(期望獲得)不還欲界之阿那含果。」
    世尊如此說完。
    世尊說示此已,導師又更進一步說示:
    ㉗ (七五五偈:)
    「何因出現苦(任何痛苦所以被製造)?
    無明緣動轉(無明根源和猶豫助緣);
    動轉若滅盡(如果能寂滅一切猶豫),
    苦蘊不再生(就不會存在五取蘊苦)。」
    ㉘ (七五六偈:)
    「若知此過患(如果知道了這種危險)──
    動轉伴隨苦(猶豫是助緣讓心痛苦);
    故彼棄動貪(所以他已經摒棄猶豫),
    除滅諸造作(讓身語意習慣性停止);
    不動亦無取(既不動貪愛也無取著),
    比丘智行道(比丘滿足地智慧行道)。」
    〔十三、有依 ↹ 無依:〕
    「『是否還有另一對正確之二種隨觀法門耶?』
    眾比丘!若人如此問者,
    應答彼等:『有!』
    『然而,怎樣說明有(另外二種隨觀法門)耶?』
    『已有所依靠者,他才會被動搖』,此是第一種隨觀;
    『已無所依靠者,他才不被動搖』,此是第二種隨觀。
    如此,眾比丘!比丘具有正確之二種隨觀者,
    勤奮努力而不放逸、住於專心致志。
    期望獲得兩種道果,其中一種果位:
    (一)於現世之教法(期望獲得)完全智(之阿羅漢果);
    (二)又若還有剩餘之煩惱時,(期望獲得)不還欲界之阿那含果。」
    世尊如此說完。
    世尊說示此已,導師又更進一步說示:
    ㉙ (七五七偈:)
    「無依無動搖(無所依賴之人不躁動),
    有依有取著(有所依賴也就有取著);
    出生又死歿(生死苦海中頭出頭沒),
    無法勝輪迴(正到處流轉無法超越)。」
    ㉚ (七五八偈:)
    「若知此過患(如果知道了這種危險)──
    依止大怖畏(凡是依賴必生大恐懼);
    無依無取著(無所依賴才不會取著),
    比丘智行道(比丘滿足地智慧行道)。」
    〔十四、無色 ↹ 滅盡:〕
    「『是否還有另一對正確之二種隨觀法門耶?』
    眾比丘!若人如此問者,
    應答彼等:『有!』
    『然而,怎樣說明有(另外二種隨觀法門)耶?』
    『依於無色禪之寂靜,遠比色界禪更為度脫』,此是第一種隨觀;
    『依於滅盡定之寂靜,遠比無色禪更為度脫』,此是第二種隨觀。
    如此,眾比丘!比丘具有正確之二種隨觀者,
    勤奮努力而不放逸、住於專心致志。
    期望獲得兩種道果,其中一種果位:
    (一)於現世之教法(期望獲得)完全智(之阿羅漢果);
    (二)又若還有剩餘之煩惱時,(期望獲得)不還欲界之阿那含果。」
    世尊如此說完。
    世尊說示此已,導師又更進一步說示:
    ㉛ (七五九偈:)
    「有情生色界(眾生不但沈迷於色相),
    又生無色界(又執著不實在無色相);
    轉生不知滅(他們不洞察隨觀寂滅),
    後有又再來(還要回來入母胎受生)。」
    ㉜ (七六○偈:)
    「若遍知色界(既已完全了知形色相),
    不執無色界(而又不執著非形色相);
    寂滅者解脫(他們在涅槃界被釋放),
    彼智勝死魔(智者生命已戰勝死神)。」
    〔十五、邪見 ↹ 正見:〕
    「『是否還有另一對正確之二種隨觀法門耶?』
    眾比丘!若人如此問者,
    應答彼等:『有!』
    『然而,怎樣說明有(另外二種隨觀法門)耶?』
    凡是,眾比丘!『於此(人天八眾中──
    ⑴ 天界(忉利天眾、以及其上),
    ⑵ 魔界,
    ⑶ 梵界,
    ⑷ 沙門,
    ⑸ 婆羅門,
    ⑹ 人類(剎帝利眾、居士眾等),
    ⑺ 天神(四大王天、以及其下),
    ⑻ 非人(天龍八部等一切眾生);
    正考慮著:「這是真理!」
    但諸聖者,如其本然!以完全之正慧徹見:「這是迷失!」』,此是第一種隨觀;
    凡是,眾比丘!『於此(人天八眾中──
    ⑴ 天界(忉利天眾、以及其上),
    ⑵ 魔界,
    ⑶ 梵界,
    ⑷ 沙門,
    ⑸ 婆羅門,
    ⑹ 人類(剎帝利眾、居士眾等),
    ⑺ 天神(四大王天、以及其下),
    ⑻ 非人(天龍八部等一切眾生);
    正考慮著:「這是迷失!」
    但諸聖者,如其本然!以完全之正慧徹見:「這是真理!」』,此是第二種隨觀。
    如此,眾比丘!比丘具有正確之二種隨觀者,
    勤奮努力而不放逸、住於專心致志。
    期望獲得兩種道果,其中一種果位:
    (一)於現世之教法(期望獲得)完全智(之阿羅漢果);
    (二)又若還有剩餘之煩惱時,(期望獲得)不還欲界之阿那含果。」
    世尊如此說完。
    世尊說示此已,導師又更進一步說示:
    ㉝ (七六一偈:)
    「無我迷有我(把無我相認作是有我),
    世人望天堂(請看不論天上或人間);
    執著名色想(都生活在心物慣性中),
    憍慢為真理(把自以為是當作真理)。」
    ㉞ (七六二偈:)
    「處處生憍慢(因為以憍慢心來評價),
    因此思惟我(所以都認為有一個我);
    渴愛諸幻境(他又貪著假我之境界),
    虛妄法無常(沈迷於變幻事物當中)。」
    ㉟ (七六三偈:)
    「涅槃法非空(涅槃並不像虛妄事物),
    洞察四聖諦(聖人真正懂得四聖諦);
    內觀證真理(他們修內觀見到真實),
    圓滿般涅槃(已不飢渴被徹底寂滅)。」
    〔十六、痛苦 ↹ 快樂:〕
    「『是否還有另一對正確之二種隨觀法門耶?』
    眾比丘!若人如此問者,
    應答彼等:『有!』
    『然而,怎樣說明有(另外二種隨觀法門)耶?』
    凡是,眾比丘!『於此(人天八眾中──
    ⑴ 天界(忉利天眾、以及其上),
    ⑵ 魔界,
    ⑶ 梵界,
    ⑷ 沙門,
    ⑸ 婆羅門,
    ⑹ 人類(剎帝利眾、居士眾等),
    ⑺ 天神(四大王天、以及其下),
    ⑻ 非人(天龍八部等一切眾生);
    正考慮著:「這是快樂!」
    但諸聖者,如其本然!以完全之正慧徹見:「這是痛苦!」』,此是第一種隨觀;
    凡是,眾比丘!『於此(人天八眾中──
    ⑴ 天界(忉利天眾、以及其上),
    ⑵ 魔界,
    ⑶ 梵界,
    ⑷ 沙門,
    ⑸ 婆羅門,
    ⑹ 人類(剎帝利眾、居士眾等),
    ⑺ 天神(四大王天、以及其下),
    ⑻ 非人(天龍八部等一切眾生);
    正考慮著:「這是痛苦!」
    但諸聖者,如其本然!以完全之正慧徹見:「這是快樂!」』,此是第二種隨觀。
    如此,眾比丘!比丘具有正確之二種隨觀者,
    勤奮努力而不放逸、住於專心致志。
    期望獲得兩種道果,其中一種果位:
    (一)於現世之教法(期望獲得)完全智(之阿羅漢果);
    (二)又若還有剩餘之煩惱時,(期望獲得)不還欲界之阿那含果。」
    世尊如此說完。
    世尊說示此已,導師又更進一步說示:
    ㊱ (七六四偈:)
    「色聲尋味香(眾生依色聲香味追求),
    觸及一切法(又依接觸沈迷一切法);
    可愛又適意(真是可愛又愉快稱意),
    唯說此真實(誇說這才是唯一現實)。」
    ㊲ (七六五偈:)
    「世人望天堂(請看不論天上或人間),
    深信彼極樂(都熱切盼望極樂世界);
    何處不壞滅(再看哪裡不解散消失)?
    便思此極苦(都認為應該逃避苦患)。」
    ㊳ (七六六偈:)
    「享樂非聖見(聖人不見放逸是享樂),
    有身必壞苦(凡夫五蘊身不免老死);
    愚人顛倒想(妄想把痛苦看成快樂),
    依邊見一切(以世俗邊見看待萬物)。」
    ㊴ (七六七偈:)
    「凡夫所言樂(凡是眾生誤認為快樂),
    聖人稱是苦(聖者洞察真相說痛苦);
    凡夫所言苦(凡是眾生誤認為痛苦),
    聖人知是樂(聖者洞察真相知快樂)。」
    ㊵ (七六八偈:)
    「見佛深遠法(請看緣起甚深之佛法),
    凡夫入迷惑(愚人深感困惑陷迷亂);
    已被無明障(已被無知陰暗所遮蔽),
    黑暗無所見(盲目所以不看見真理)。」
    ㊶ (七六九偈:)
    「涅槃門已開(導師已打開涅槃大門),
    佛光破無明(請看智慧佛光去黑暗);
    智見四念住(法智近咫尺非不相識),
    內觀行道跡(精通八正道實踐佛法)。」
    ㊷ (七七○偈:)
    「人被有貪敗(眾生被有貪隨眠繫縛),
    徘徊有暴流(反覆追逐再生之洪流);
    受魔所宰制(已隨著進入魔王領域),
    非法無正覺(邪行者無法理解正法)。」
    ㊸ (七七一偈:)
    「何佛別處求(何必追尋他方聖者呢)?
    誰遇正覺句(誰已經洞察正覺法句)?
    誰醒類智句(誰已經通曉類智法句)?
    漏盡般涅槃(擺脫漏流者圓滿涅槃)。」
    世尊如此說完。
    〈叁、結語 ➲〉
    彼等比丘心滿意足、歡喜信受世尊之所說!
    又,世尊宣說此教法,彼等六十位比丘聞法已,其心無所取著,已由諸漏獲得解脫。』
    ★ 什麼叫做:『慢』呢?(就是) ➾
    很在意『自我』,把『自己』看得很重要──
    『邊見』和『慢』都是我執所表現的形式;
    邊見是與他物做比較,慢是與他人做比較。(憍是與自身做比較。)

    《相應部經典‧道相應‧尋求品‧我慢經》說示(有三種我慢):
    〝諸比丘!有三種我慢。以何為三耶?
    謂:『我是勝』(過慢),『我是等』(憍慢),『我是劣』(卑慢)是。
    諸比丘!此為三種我慢。
    諸比丘!為(依苦聖諦)證智、(依集聖諦)遍智、(依滅聖諦)遍盡、(依道聖諦)捨斷此三種我慢,應修習八聖道分。〞
    ★ 什麼叫做:『遍智』呢?(就是) ➾
    完全徹見(遍知)色受想行識──五蘊(當下身心)三法印的本質。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重擔品‧遍知經》說示(可遍知法與遍智):
    『諸比丘!以何為可遍知法耶?
    諸比丘!色是可遍知法,受是可遍知法,想是可遍知法,行是可遍知法,識是可遍知法。
    諸比丘!如是稱為可遍知法。
    諸比丘!以何為遍智耶?
    諸比丘!乃貪欲之滅盡,瞋恚之滅盡,愚痴之滅盡。
    諸比丘!如是稱為遍智。』
    ★ 什麼叫做:『三法印』(三法性)呢?(就是) ➾
    三法印,也叫做:三法性或法的三種性質!
    三法印,可以印證佛陀所說的是不是真理?
    〔一〕『諸行無常』法印:一切身心萬法的現象都是無常的!
    應該徹底去了解!不要用一個真如(概念)的假說不求實證。
    〔二〕『諸行是苦』法印:一切眾生輪迴生死都是苦的!包括──
    三世佛也不例外,因為祂是法性、法性不變,所以知苦(知恥)。
    〔三〕『諸法無我』法印:一切造作稱為諸行,諸行既然無常是苦;
    所以人活在世間無常的苦海裡不應醉生夢死,更應該要有禮義廉恥。
    知道慚恥!才能信受佛法、依教奉行!才知一切造作當然是無我的!
    但是無我並不等於就是夢幻泡影,人死如燈滅嗎?這是唯物的邪見。
    一切造作也稱為有為法,八正道也是有為法;但八正道是通達涅槃──
    唯一的道路!所以並不是一切有為法都是空,由於戒定慧是永恆的!
    因此涅槃才會是永恆的!但不論有為法、或無為法都一定是無我的!
    (只有『四聖諦』的法身,是永恆的!沒有任何人包括佛是永恆的!)

    《增支部經典‧三集‧五十經篇之三‧戰士品‧如來出世經》說示(三法印是第一義諦):
    『➊ 諸比丘!無論如來出世,或如來不出世,彼界已住立(其道理已確定)、彼為常法(法住性)、彼為定法(法決定性):「一切行是無常。」
    如來以此現等覺──證到最高智慧(證於此)、現觀領悟──徹底地了解(知於此)。
    現等覺已,現觀已,即宣說、說示、施設、建立、揭開、分別、彰顯:「一切行是無常。」
    ➋ 諸比丘!無論如來出世,或如來不出世,彼界已住立(其道理已確定)、彼為常法(法住性)、彼為定法(法決定性):「一切行是苦。」
    如來以此現等覺──證到最高智慧(證於此)、現觀領悟──徹底地了解(知於此)。
    現等覺已,現觀已,即宣說、說示、施設、建立、揭開、分別、彰顯:「一切行是苦。」
    ➌ 諸比丘!無論如來出世,或如來不出世,彼界已住立(其道理已確定)、彼為常法(法住性)、彼為定法(法決定性):「一切法是無我。」
    如來以此現等覺──證到最高智慧(證於此)、現觀領悟──徹底地了解(知於此)。
    現等覺已,現觀已,即宣說、說示、施設、建立、揭開、分別、彰顯:「一切法是無我。」』

    《中部經典‧譬喻品‧第二十八經‧象跡喻大經》說示(三法性):
    〝諸賢!彼外地……水……火……風界雖如此古老,猶應(以智慧)洞察其無常性、洞察其滅盡法性、洞察其壞(苦)法性、洞察其變易法性。
    何況是渴愛所執持,於區區之身,或『有我(執)』,或『我所有』,或『我是(我)』等,有何為耶?無寧於此『無何等』之可為也!〞
    ★ 什麼叫做:『真如』(四聖諦)呢?(就是) ➾
    真如不是唯心論、不是空性、不是如來藏……這些唯心邪見的說法;
    真如是身心如實法性、是法爾自然、是十二緣起、是四聖諦的真相!

    《相應部經典‧諦相應‧轉法輪品‧真如經》說示(四聖諦即真如):
    〝➊ 諸比丘!『此是苦』,為真如實性、不離實性、不異法性。
    ➋ 『此是苦集』,為真如實性、不離實性、不異法性。
    ➌ 『此是苦滅』,為真如實性、不離實性、不異法性。
    ➍ 『此是導向苦滅道跡』,為真如實性、不離實性、不異法性。
    諸比丘!此四者,為真如實性(無所不在)、不離實性(無時不在)、不異法性(無例外地──沒有邊界)。
    ➀ 是故,諸比丘!於『此是苦』,應遂行修習!
    ➁ 於『此是苦之集』,應遂行修習!
    ➂ 於『此是苦之滅』,應遂行修習!
    ➃ 於『此是導向苦滅之道跡』,應遂行修習!〞}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7句【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7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7句】( 請調高畫質至5分16秒

    [17] 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

    【譯文】{嚴格持守清淨戒律,是一切善行的根本──
    經由八聖道分通往解脫、到達涅槃大海的唯一正道;
    所以,清淨的戒律又稱為──解脫到達彼岸的根本!}


    〖解說〗{八聖道分是四聖諦的『道聖諦』。
    『道聖諦』也叫做『八正道』就是──
    ➊ 正見;➋ 正思惟;➌ 正語;➍ 正業;
    ➎ 正命;➏ 正精進;➐ 正念;➑ 正定。

    《長部經典‧大品‧第二十二經‧大念住經》說示(八聖道分):
    〝比丘們!什麼是『到達苦滅之道跡聖諦』呢?
    那就是『八聖道分』,也就是──➊ 正見、➋ 正思惟、➌ 正語、➍ 正業、➎ 正命、➏ 正精進、➐ 正念、➑ 正定。〞
    ★ 什麼叫做:『正見』呢?(就是) ➾
    如實智見:四聖諦。以及,去除疑惑、無我、無身見、四不壞信。
    正見,也叫做:『類智』或『四諦智』。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一的已斷五支;九清淨的見清淨、斷疑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道跡智見清淨、智見清淨;五法蘊身的慧蘊。)
    〝凡是,比丘們!➊ 洞察:『苦聖諦』、➋ 洞察:『苦之集聖諦』、➌ 洞察:『苦之滅聖諦』、➍ 洞察:『到達苦滅之道跡聖諦』。
    比丘們!這就叫『正見』。〞
    ★ 什麼叫做:『正思惟』(正思)呢?(就是) ➾
    如理思惟、無害思惟、有慚有愧,慎思四依:斷惡修善之思惟。
    正思惟,也叫做:『正思』。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七的濁思已淨;九清淨的道非道智見清淨、道跡智見清淨、智見清淨;五法蘊身的慧蘊。)
    〝➊ 『離愛欲』之思惟,➋ 『無瞋心』之思惟、➌ 『不害人』之思惟。
    比丘們!這就叫『正思惟』。〞
    ★ 什麼叫做:『正語』呢?(就是) ➾
    ➊ 不妄語;➋ 不離間語;➌ 不粗惡語;➍ 不雜穢綺語。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五的已捨自諦;九清淨的戒清淨;五法蘊身的戒蘊。)
    〝➊ 遠離『妄語』、➋ 遠離『離間語』、➌ 遠離『粗惡語』、➍ 遠離『雜穢綺語』。
    比丘們!這就叫『正語』。〞
    ★ 什麼叫做:『正業』呢?(就是) ➾
    身業、語業、意業,三業要守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身行、語行、心行,三行要清淨──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二的具足六支;九清淨的戒清淨;五法蘊身的戒蘊。)
    〝➊ 遠離『殺生』,➋ 遠離『不與取』,➌ 遠離『邪婬』。
    比丘們!這就叫『正業』。〞
    ★ 什麼叫做:『正命』呢?(就是) ➾
    不以違反倫理道德、五戒、僧眾戒律為條件來謀取生計。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六的求已斷盡;九清淨的戒清淨;五法蘊身的戒蘊。)
    〝聖弟子:『不以,錯誤方式營取生活;而以,正確方式經營生活。』
    比丘們!這就叫『正命──正當活命』。〞
    ★ 什麼叫做:『正精進』(正勤)呢?(就是) ➾ 四正勤、五根、五力。正精進,也叫做:『正勤』。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四的慎思四依;九清淨的心清淨;五法蘊身的定蘊。)
    〝比丘們!比丘下定決心,精進努力,振奮心志,全力以赴:
    『➊ 防惡──防止未生之惡行、不善心念』令不生起;
    下定決心,精進努力,振奮心志,全力以赴:
    『➋ 斷惡──捨離已生之惡行、不善心念』令永斷除;
    下定決心,精進努力,振奮心志,全力以赴:
    『➌ 修善──開展未生之善行及心念』令其生起;
    下定決心,精進努力,振奮心志,全力以赴:
    『➍ 成善──保持已生之善行及心念』令不退失;
    不惑亂、增長幸福、成熟廣大、修習圓滿。
    比丘們!這就叫『正精進』。〞
    ★ 什麼叫做:『正念』呢?(就是) ➾
    四念住、七菩提分。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三的心念一護;九清淨的心清淨;五法蘊身的定蘊。)
    〝比丘隨時,➊ 在身體中,詳細觀看、立即發現(五蘊)身體,持續保持熱誠、正知、正念,於此──(身心)世界中,應可除去過去之貪愛、憂惱!
    隨時,➋ 在感受中,詳細觀看、立即發現(苦樂)感受,持續保持熱誠、正知、正念,於此──(身心)世界中,應可除去過去之貪愛、憂惱!
    隨時,➌ 在內心中,詳細觀看、立即發現種種心意,持續保持熱誠、正知、正念,於此──(身心)世界中,應可除去過去之貪愛、憂惱!
    隨時,➍ 在諸法中,詳細觀看、立即發現佛法真理,持續保持熱誠、正知、正念,於此──(身心)世界中,應可除去過去之貪愛、憂惱!
    比丘們!這就叫『正念』。〞
    ★ 什麼叫做:『正定』呢?(就是) ➾ 四靜慮、四神足、四無量心。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八的身行寂靜;九清淨的心清淨;五法蘊身的定蘊。)
    〝➊ 比丘捨離慾愛、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達初禪而住;
    ➋ 尋、伺停止,內心完全明淨,心成一境,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達第二禪而住;
    ➌ 更捨離喜而住,正念正知,身感無喜之樂,如同諸聖者所說:『捨念樂住』,達第三禪而住。
    ➍ 其次,捨樂離苦,以前所感受之喜、憂皆滅故,成為不苦、不樂、『捨念遍淨』,達第四禪而住。
    比丘們!這就叫『正定』。
    比丘們!這就叫『到達苦滅之道跡聖諦』。〞

    《中部經典‧雙小品‧第四十四經‧有明小經》說示(八聖道分):
    『〔一〕「聖尼!云何為『八聖道分』?」
    「居士毘舍佉!此『八聖道分』即:『➊ 正見、➋ 正思惟、➌ 正語、➍ 正業、➎ 正命、➏ 正精進、➐ 正念、➑ 正定』也。」
    〔二〕「聖尼!『八聖道分』是有為、抑是無為耶?」
    「居士毘舍佉!『八聖道分』是有為也。」
    〔三〕「以『八聖道分』攝三法蘊耶?抑以三法蘊攝『八聖道分』耶?」
    「居士毘舍佉!不以『八聖道分』攝三法蘊,
    居士毘舍佉當以三法蘊攝『八聖道分』。
    居士毘舍佉!『③ 正語、④ 正業及⑤ 正命』,此等諸法為➊ 『戒蘊』所攝;
    『⑥ 正精進、⑦ 正念及⑧ 正定』,此等諸法為➋ 『定蘊』所攝;
    『① 正見及② 正思惟』,此等諸法為➌ 『慧蘊』所攝。」
    〔四〕「聖尼!云何為定?云何為定之禪相?云何為定之助緣?云何為定之修習?」
    「居士毘舍佉!➊ 得『一心頂點、最初心意』是定也;➋ 『四念住』為定之禪相也;➌ 『四正勤』為定之助緣也;
    ➍ 以上諸法之『練習、修習、多所作』,是定之修習也。」
    〔五〕「又,聖尼!有幾何之行耶?」
    「居士毘舍佉!有此等之三行,即:『➊ 身行、➋ 語行、➌ 心行』也。」
    〔六〕「聖尼!云何為身行?云何為語行?云何為心行?」
    「居士毘舍佉!➊ 『入出息』為身行也;➋ 『尋、伺』為語行也;➌ 『想及受』為心行也。」
    〔七〕「聖尼!何故入出息為身行耶?何故尋、伺為語行耶?何故想及受為心行耶?」
    ➊ 「居士毘舍佉!入出息為屬於身者也,此等諸法,為繫縛於身者也,是故入出息為『身行』也。
    ➋ 居士毘舍佉!尋、伺於先而後發語,是故尋、伺為『語行』也。
    ➌ 想與受是屬於心,此等諸法,為繫縛於心者也,是故想及受為『心行』也。」』}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6句【此則略說,持戒之相。】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6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6句】( 請調高畫質至5分12秒

    [16] 此則略說,持戒之相。

    【譯文】{以上,是簡單扼要的說明:持守清淨戒律的要點。}


    〖解說〗{《增支部經典‧八集‧五十經篇之二‧雙品‧退失經》說示(如何讓有學比丘不退失):
    『➀ 不喜歡事業;
    ➁ 不喜歡談說;
    ➂ 不喜歡睡眠;
    ➃ 不喜歡伴侶;
    ➄ 守護根門;
    ➅ 節制食量;
    ➆ 不喜歡熱鬧;
    ➇ 不喜歡戲論。
    諸比丘!此八種法者,能令有學比丘不退失。』}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5句【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蓄積。】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5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5句】( 請調高畫質至4分48秒

    [15] 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蓄積。

    【譯文】{對於一位出家修行者來說,只適合接受四種供養!
    那就是:一、衣服;二、飲食;三、坐臥住所;四、醫藥等。
    而且,應該能夠適量知足,每天要正念省思,所有這些供養──
    只不過為了安心辦道修行,在規定的期限內,用完不可儲存!}


    〖解說〗{★ 『四依法』的內容為 ➾
    ➊ 喜足衣服、➋ 喜足飲食、➌ 喜足住所、➍ 喜足醫藥。
    ★ 『四聖種』的內容為 ➾
    ➊ 喜足衣服、➋ 喜足飲食、➌ 喜足住所、➍ 修四正勤。

    《小部經典‧法句經‧愛欲品‧帝釋請求經》說示(法施最殊勝):
    『(三五四偈:)
    「法施勝諸施(法施超越了一切佈施),
    法味勝諸味(法味超越了一切味道);
    法喜勝諸喜(法喜超越了一切喜悅),
    寂愛勝諸苦(愛盡超越了一切苦惱)。」
    (❄ 法句經故事:帝釋的請求 ~☺)
    有一次,忉利天的天神們聚集在一起討論四個問題,但無法得到最佳的答案。
    最後,帝釋和他們一齊赴祇樹給孤獨園去見佛陀……。
    他們首先向佛陀說明他們的困難,接著向佛陀提出他們的四個問題:
    ㈠ 什麼是最佳的禮物?
    ㈡ 什麼是味道最好的東西?
    ㈢ 什麼是最喜悅的事?
    ㈣ 為什麼棄絕愛欲最卓越?
    佛陀回答道:
    「佛法是一切禮物中──
    最高貴的、滋味最佳、最喜悅的!
    棄絕愛欲,可以究竟解脫一切苦!
    因此愛盡,是一切成就最卓越的!」
    佛陀說完後,帝釋告訴佛陀:
    「尊者!如果佛法勝過一切的禮物,為什麼我們無緣分享功德呢?
    尊者,我盼望從今以後,我們也可以共霑法益!」
    佛陀就召集並告誡所有的比丘,從此以後要與眾生共享所作的一切功德。
    從此以後,邀請所有眾生,含括天神在內一齊共享所有功德,就成為僧伽的習俗。』

    《增支部經典‧五集‧五十經篇之三‧底甘陀品‧非善士施經》說示(不善人的佈施):
    ☆ 五種不善人的佈施 ➾
    ① 不恭敬的佈施;
    ② 無誠意的佈施;
    ③ 非親手的佈施;
    ④ 已被人丟棄後的佈施;
    ⑤ 不信將來果報的佈施。
    『〔一、五非善施 ➥〕
    (爾時,世尊說:)
    「諸比丘!有此五者,稱為非善士之施。
    何等為五?即──
    ➊ 不恭敬而施;
    ➋ 無誠意而施;
    ➌ 非親手而施;
    ➍ 已被(人)丟棄後而施;
    ➎ 不信仰未來[果報]而施。
    諸比丘!此等五者,稱為非善士之施。
    〔二、五善士施 ➥〕
    諸比丘!有此五者,稱為善士之施。
    何等為五?即──
    ⓵ 恭敬而施;
    ⓶ 誠意而施;
    ⓷ 親手而施;
    ⓸ 非被(人)丟棄後而施;
    ⓹ 信仰未來[果報]而施。
    諸比丘!此等五者,稱為善士之施。」』

    《增支部經典‧五集‧五十經篇之三‧底甘陀品‧五善士施經》說示(善施的果報):
    ☆ 五種善人的佈施 ➾
    佛勸人應慈心供養,不隨自他傷害眾生!
    ① 清淨信仰的佈施 ☞
    果報:容貌端嚴、淨信可喜、富貴人家。
    ② 有恭敬心的佈施 ☞
    果報:眷屬恭順、專心傾聽、全心了悟。
    ③ 適當時機的佈施 ☞
    果報:獲得法義和利益、適時福至心靈。
    ④ 有慈悲心的佈施 ☞
    果報: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共享舒適生活。
    ⑤ 無害眾生的佈施 ☞
    果報:避免火水王賊、不肖子孫的災禍。
    『〈壹、總說 ➲〉
    (爾時,世尊說:)
    「諸比丘!有此五者,稱為善士之佈施。
    何等為五?即──
    ➊ 因信仰而行佈施;
    ➋ 因恭敬而行佈施;
    ➌ 因適時而行佈施;
    ➍ 因慈悲心而行佈施;
    ➎ 因不隨自他傷害(眾生)而行佈施。
    〈貳、五善士施 ➲〉
    〔一、淨信而施 ➥〕
    復次,諸比丘!若因(清淨)信仰而行佈施已;
    每當彼佈施異熟果出現之時,
    則必有豐厚財富和極大受用──
    既可見擁有:殊妙端嚴、淨信可喜之形色;又(出生於)如睡蓮般:具足殊勝容貌之最上家族。
    〔二、恭敬而施 ➥〕
    復次,諸比丘!若因恭敬而行佈施已;
    每當彼佈施異熟果出現之時,
    則必有豐厚財富和極大受用──
    凡彼等(眷屬),若成就其兒(孫)、或妻女、或僕人、或報信者,乃至雇工等人之時,
    彼等亦皆恭順、專心傾聽,且已全部生起了悟心。
    〔三、適時而施 ➥〕
    復次,諸比丘!若因適時而行佈施已;
    每當彼佈施異熟果出現之時,
    則必有豐厚財富和極大受用──
    甚至當獲得許多義利之時,已適時福至心靈。
    〔四、慈悲而施 ➥〕
    復次,諸比丘!若因慈悲心而行佈施已;
    每當彼佈施異熟果出現之時,
    則必有豐厚財富和極大受用──
    既把心轉向於(四)無量心,又有福報於五欲功德之舒適生活。
    〔五、無害而施 ➥〕
    復次,諸比丘!若因不隨自他傷害(眾生)而行佈施已;
    每當彼佈施異熟果出現之時,
    則必有豐厚財富和極大受用──
    更不至於因為面臨火災、水災、王權、盜賊、不肖(子孫)之繼承人等(災難),而被損害財產。
    〈叁、結語 ➲〉
    諸比丘!此等五者,稱為善士之佈施。」』}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