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 一切六根、滅盡無餘 ☞ 有學經 Perished six sense doors, all no remaining

有學經 Sekhasutta (SN 48.53, 523)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憍賞彌城美音精舍。
    於此,世尊招呼諸比丘曰:

    「諸比丘!有何理趣,依此理趣故,有學之比丘住有學地,知『我為有學』;無學之比丘住無學地,知『我為無學』耶?」
    [諸比丘曰:]「世尊!對諸法,我等以世尊為根源,以世尊為導師,以世尊為歸依處。世尊!善哉!唯願世尊開示此說之義,聞世尊之[所說],諸比丘當受持之。」

    [世尊曰]:「諸比丘!有理趣。依此理趣故,有學之比丘住有學地,知『我為有學』;無學之比丘住無學地,知『我為無學』。

    【一】諸比丘!有何之理趣,依其理趣故,有學之比丘住有學地,知『我為有學』耶?

    ➊ 諸比丘!此處有有學之比丘,對此為苦亦如實知,此為苦集亦如實知,此為苦滅亦如實知,此為順苦滅道亦如實知。諸比丘!有此理趣,依此理趣故,有學之比丘住有學地,知『我為有學』。

    ➋ 諸比丘!復次,有學之比丘如是思擇:『其餘之沙門、婆羅門,有如世尊之如是真實、如是說法者耶?』
    彼如是知:『其餘之沙門、婆羅門,無有如世尊之如是真實、如是說法者也。』
    諸比丘!有此理趣,依此理趣故,有學之比丘住有學地,知『我為有學』。

    ➌ 諸比丘!復次有學之比丘,知於五根,即:『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
    以其趣、其最勝、其果、其究竟,於身不觸而住,於慧通達而觀。
    諸比丘!有此理趣,依此理趣故,有學之比丘住有學地,知『我為有學』。

    【二】諸比丘!有何之理趣、依何之理趣故,無學之比丘,住無學地,知『我為無學』耶?

    ➀ 諸比丘!於此無學之比丘,知於五根。即:『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
    以其趣、其最勝、其果、其究竟,於身觸而住,於慧通達而觀。
    諸比丘!有此理趣,依此理趣故,無學之比丘,住無學地,知『我為無學』。

    ☆ 剎那生、剎那滅 ➾ 在佛法裡:六根、六識皆非固定不變的實體。六根是認知的「作用」;六識是認知的「結果」。

    ➁ 諸比丘!復次,無學之比丘,知於六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
    總此六根一切殘餘、在每一方面,皆可滅盡無餘,於任何他處不再生六根,當以智慧了知此。
    諸比丘!有此理趣,依此理趣故,無學之比丘,住無學地,知『我為無學』。」


    有學 ~拘薩羅品‧第三經終
    ~《根相應‧拘薩羅品‧Sekhasutta 有學經》(SN 48.53, 523)

 
    ── 佛曆 2559.7.31(日) ──

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

☼ 我乃可老者 ☞ 常思五處經(節錄) I will become old

常思五處經
Abhiṇhapaccavekkhitabbaṭhānasuttaṃ (AN 5.57)

    「諸比丘!此等五處者,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應一再省思。何等為五?

    ☆ 常思五處(一再省思) ➾ ① 我乃可老、② 我乃可病、③ 我乃可死、④ 可愛別離、⑤ 業為歸處。

    ➊ 『我乃可老者,未超越於老!』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應一再省思。
    ➋ 『我乃可病者,未超越於病!』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應一再省思。
    ➌ 『我乃可死者,未超越於死!』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應一再省思。
    ➍ 『一切我所愛、可意之物,皆可別離!』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應一再省思。
    ➎ 『我擁有業、繼承於業、由業所生、業為親族、業為歸處,
    不論我造何業──或善、或惡,不可避免,我將繼承!』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應一再省思。


 
    第一章 ✫     捨棄憍慢 Mada  pahīyati
    ☆ 三憍慢 ➾ ① 年壯憍慢、② 無病憍慢、③ 活命憍慢。

    ➊ 又,諸比丘!緣何道理『我乃可老者,未超越於老!』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應一再省思耶?
    諸比丘!有情之壯年者,則有『年壯憍慢』,醉此憍慢,而以身造惡行、以語造惡行、以意造惡行;
    若於此處(道理),一再省思,則一切『年壯憍慢』,彼可完全捨棄,或者減輕。
    諸比丘!緣此道理『我乃可老者,未超越於老!』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應一再省思。

    ➋ 又,諸比丘!緣何道理『我乃可病者,未超越於病!』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應一再省思耶?
    諸比丘!有情之無病者,則有『無病憍慢』,醉此憍慢,而以身造惡行、以語造惡行、以意造惡行;
    若於此處(道理),一再省思,則一切『無病憍慢』,彼可完全捨棄,或者減輕。
    諸比丘!緣此道理『我乃可病者,未超越於病!』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應一再省思。

    ➌ 又,諸比丘!緣何道理『我乃可死者,未超越於死!』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應一再省思耶?
    諸比丘!有情之活命者,則『活命憍慢』,醉此憍慢,而以身造惡行、以語造惡行、以意造惡行;
    若於此處(道理),一再省思,則一切『活命憍慢』,彼可完全捨棄,或者減輕。
    諸比丘!緣此道理『我乃可死者,未超越於死!』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應一再省思。

    ➍ 又,諸比丘!緣何道理『一切我所愛、可意之物,皆可別離!』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應一再省思耶?
    諸比丘!凡於有情之所愛、可意、欲染(想要貪染)之物,則因貪染、沉醉難捨,而以身造惡行、以語造惡行、以意造惡行;
    若於此處(道理),一再省思,則一切所愛、可意、欲染(想要貪染)之物,彼可完全捨棄,或者減輕。
    諸比丘!緣此道理『一切我所愛、可意之物,皆可別離!』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應一再省思。

    ➎ 又,諸比丘!緣何道理『我擁有業、繼承於業、由業所生、業為親族、業為歸處,
    不論我造何業──或善、或惡,不可避免,我將繼承!』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應一再省思耶?
    諸比丘!對於有情,則有: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
    若於此處(道理),一再省思,則一切惡行,彼可完全捨棄,或者減輕。
    諸比丘!緣此道理『我擁有業、繼承於業、由業所生、業為親族、業為歸處,
    不論我造何業──或善、或惡,不可避免,我將繼承!』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應一再省思。

 
    ── 佛曆 2559.7.30(六) ──

☼ 信樂第一佛 ☞ 准提王童女經 Faith first Buddha

准提王童女經
Cundīsuttaṃ (AN 5.32)

    一時,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蘭陀園(竹林栗鼠餵餌處、竹林精舍)。
    爾時,准提王童女為五百乘車與五百童女所圍繞,往詣世尊之處。
    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

    一面坐已之准提王童女,白世尊言:

    「大德!我兄名准陀之王童子,彼作如是言:
    『若有人,不論女人或男子,只歸依佛陀、歸依法、歸依僧伽,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慾邪行,離虛誑語,離有穀酒、果酒、酒類之放逸處時,彼身壞死後,唯生善趣,非惡趣。』
    大德!我請問世尊:

    ➊ 大德!信如何之師,身壞死後,唯生善趣,非惡趣?
    ➋ 信如何之法者,身壞死後,唯生苦趣,非惡趣?
    ➌ 信如何之僧伽者,身壞死後,唯生善趣,非惡趣?
    ➍ 圓滿如何之戒者,身壞死後,唯生善趣,非惡趣?」


    卍        卍        卍


    第一章 ✫     信樂第一佛 Agge buddhe pasannānaṃ

    ☆ 最上淨信(四不壞信、四不壞淨、四證淨、四法鏡、四信) (AN 5.32)(AN 4.34)(Iti 3.41, 90) ➾ ① 信樂第一佛、② 信樂第一法(八正道、離欲)、③ 信樂第一僧、④ 信樂第一戒。

    「准提!一切有情,或無足、或二足、或四足、或多足、或有色、或無色、或有想、或無想、或非想非非想之中,如來、應供、正等覺者(圓覺者),可說為第一。
    准提!凡信仰佛陀者,乃信仰第一;
    復次,信仰第一者,乃有第一之異熟。


    卍        卍        卍


    第二章 ✫     信樂第一法(八正道、離欲) Agge dhamme pasannānaṃ

    ☆ 信樂第一法(八正道、離欲法) ➾ ① 八聖道分(有為法)、② 醒憍醉(破除憍慢)、③ 癒渴(調伏渴求)、④ 破窟宅(根絕阿賴耶)、⑤ 斷輪迴(無為法)、⑥ 盡渴愛(無為法)、⑦ 離欲(無為法)、⑧ 寂滅(無為法)、⑨ 涅槃(無為法)。

    ➀ 准提!於一切有為法中,八聖道分可說為第一,
    准提!凡信仰八聖道分者,乃信仰第一;
    復次,信仰第一者,乃有第一之異熟。

    ➁ 准提!於一切有為或無為法中,離欲可說為第一,即是:
    醒憍醉(破除憍慢)、癒渴(調伏渴求)、破窟宅(根絕阿賴耶)、斷輪迴、盡渴愛、離欲、寂滅、涅槃者是。
    准提!凡信仰離欲之法者,乃信仰第一;
    復次,信仰第一者,乃有第一之異熟。


    第三章 ✫     信樂第一僧 Agge saṅghe pasannānaṃ

    准提!一切之僧伽或會眾中,如來之弟子僧伽,可說為第一,即是:
    四雙八輩人士,
    世尊之此弟子僧伽者為:應請、極應請、應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是。
    准提!凡信仰僧伽者,乃信仰第一;
    復次,信仰第一者,乃有第一之異熟。


    卍        卍        卍


    第四章 ✫     信樂第一戒 Agge sīlāni pasannānaṃ

    准提!一切戒之中,聖所愛樂之戒,可說為第一,即是:
    不破、不穿、不雜、不穢、具自在、智者所讚、不惛昧、能生三昧等是。
    准提!凡圓滿聖所愛樂之戒者,乃為圓滿第一者。
    復次,圓滿第一者,乃有第一之異熟。」


    卍        卍        卍


    ① 信樂第一者,應知第一法;
    ② 信樂第一佛,應供無上施。
    ③ 信樂第一法,離欲樂寂靜;
    ④ 信樂第一僧,福滿無上田。
    ⑤ 應布第一施,培養第一福;
    ⑥ 名望頌樂力、莊嚴壽第一!
    ⑦ 智者第一施,定心第一法;
    ⑧ 生天或人間,喜足得第一。

    准提王童女經 ~須摩那品‧第二經終
    ~《增支部經典‧五集‧Cundīsutta 准提王童女經》(AN 5.32)

 
    ── 佛曆 2559.7.30(六) ──

☼ 現見之法、能超越時 ☞ 優波摩那問現法經 To be seen Here & Now & Timeless

    優波摩那問現法經
Upavāṇasandiṭṭhikasuttaṃ (SN 35.70)

    一時,尊者優波摩那,詣世尊住處。
    詣已,與世尊互相交談慶慰、歡喜、感銘之語。
    互相問候後,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尊者優波摩那,白世尊言:

    「大德!所謂『現見之法!現見之法!』者。
    大德!如何?稱此現見之法,為『能超越時、即身近觀、言能知見、示導涅槃、唯智者所親證』耶?」


    卍        卍        卍


    第一章 ✫     覺知貪染 Rāga

    ➊ 「優波摩那!此處有比丘以眼見色、感知色、對色感知且有貪染,
    若在心中,對色感知且有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色感知且有貪染。』
    優波摩那!任何比丘以眼見色、感知色、對色感知且有貪染,
    若在心中,對色感知且有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色感知且有貪染。』
    優波摩那!如是!稱此現見之法,為『能超越時、即身近觀、言能知見、示導涅槃、唯智者所親證』。

    ➋ 優波摩那!復次又有比丘,以耳聞聲、感知聲、對聲感知且有貪染,若在心中,對聲感知且有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聲感知且有貪染。』
    優波摩那!任何比丘以耳聞聲、感知聲、對聲感知且有貪染,若在心中,對聲感知且有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聲感知且有貪染。』
    優波摩那!如是!稱此現見之法,為『能超越時、即身近觀、言能知見、示導涅槃、唯智者所親證』。

    ➌ 優波摩那!復次又有比丘,以鼻嗅香、感知香、對香感知且有貪染,若在心中,對香感知且有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香感知且有貪染。』
    優波摩那!任何比丘以鼻嗅香、感知香、對香感知且有貪染,若在心中,對香感知且有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香感知且有貪染。』
    優波摩那!如是!稱此現見之法,為『能超越時、即身近觀、言能知見、示導涅槃、唯智者所親證』。

    ➍ 優波摩那!復次又有比丘,以舌嚐味、感知味、對味感知且有貪染,
    若在心中,對味感知且有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味感知且有貪染。』
    優波摩那!任何比丘以舌嚐味、感知味、對味感知且有貪染,
    若在心中,對味感知且有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味感知且有貪染。』
    優波摩那!如是!稱此現見之法,為『能超越時、即身近觀、言能知見、示導涅槃、唯智者所親證』。

    ➎ 優波摩那!復次又有比丘,以身接觸、感知觸、對觸感知且有貪染,若在心中,對觸感知且有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觸感知且有貪染。』
    優波摩那!任何比丘以身接觸、感知觸、對觸感知且有貪染,若在心中,對觸感知且有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觸感知且有貪染。』
    優波摩那!如是!稱此現見之法,為『能超越時、即身近觀、言能知見、示導涅槃、唯智者所親證』。

    ➏ 優波摩那!復次又有比丘,以意識法、感知法、對法感知且有貪染,
    若在心中,對法感知且有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法感知且有貪染。』
    優波摩那!任何比丘以意識法、感知法、對法感知且有貪染,
    若在心中,對法感知且有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法感知且有貪染。』
    優波摩那!如是!稱此現見之法,為『能超越時、即身近觀、言能知見、示導涅槃、唯智者所親證』。」


    第二章 ✫     覺知無染 No rāga

    ➊ 「優波摩那!此處有比丘以眼見色、感知色、對色感知且無貪染,
    若在心中,對色感知且無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色感知且無貪染。』
    優波摩那!任何比丘以眼見色、感知色、對色感知且無貪染,
    若在心中,對色感知且無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色感知且無貪染。』
    優波摩那!如是!稱此現見之法,為『能超越時、即身近觀、言能知見、示導涅槃、唯智者所親證』。

    ➋ 優波摩那!復次又有比丘,以耳聞聲、感知聲、對聲感知且無貪染,若在心中,對聲感知且無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聲感知且無貪染。』
    優波摩那!任何比丘以耳聞聲、感知聲、對聲感知且無貪染,若在心中,對聲感知且無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聲感知且無貪染。』
    優波摩那!如是!稱此現見之法,為『能超越時、即身近觀、言能知見、示導涅槃、唯智者所親證』。

    ➌ 優波摩那!復次又有比丘,以鼻嗅香、感知香、對香感知且無貪染,若在心中,對香感知且無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香感知且無貪染。』
    優波摩那!任何比丘以鼻嗅香、感知香、對香感知且無貪染,若在心中,對香感知且無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香感知且無貪染。』
    優波摩那!如是!稱此現見之法,為『能超越時、即身近觀、言能知見、示導涅槃、唯智者所親證』。

    ➍ 優波摩那!復次又有比丘,以舌嚐味、感知味、對味感知且無貪染,
    若在心中,對味感知且無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味感知且無貪染。』
    優波摩那!任何比丘以舌嚐味、感知味、對味感知且無貪染,若在心中,對味感知且無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味感知且無貪染。』
    優波摩那!如是!稱此現見之法,為『能超越時、即身近觀、言能知見、示導涅槃、唯智者所親證』。

    ➎ 優波摩那!復次又有比丘,以身接觸、感知觸、對觸感知且無貪染,若在心中,對觸感知且無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觸感知且無貪染。』
    優波摩那!任何比丘以身接觸、感知觸、對觸感知且無貪染,若在心中,對觸感知且無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觸感知且無貪染。』
    優波摩那!如是!稱此現見之法,為『能超越時、即身近觀、言能知見、示導涅槃、唯智者所親證』。

    ➏ 優波摩那!復次又有比丘,以意識法、感知法、對法感知且無貪染,
    若在心中,對法感知且無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法感知且無貪染。』
    優波摩那!任何比丘以意識法、感知法、對法感知且無貪染,
    若在心中,對法感知且無貪染,彼則覺知:『我在心中,對法感知且無貪染。』
    優波摩那!如是!稱此現見之法,為『能超越時、即身近觀、言能知見、示導涅槃、唯智者所親證』。」

 
    優波摩那問現法經 ~鹿網品‧第八經終
    ~《六處相應‧鹿網品‧Upavāṇasandiṭṭhikasutta 優波摩那問現法經》(SN 35.70)
 
    ── 佛曆 2559.7.30(六) ──

☼ 盡苦無取、如實知見 ☞ 優波摩那經 Truthfully know & see

    優波摩那經 Upavāṇasuttaṃ (AN 4.175)

    一時,具壽優波摩那,至具壽舍利弗住處。
    至已,與具壽舍利弗互相交談慶慰、歡喜、感銘之語。
    互相問候後,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具壽優波摩那,語具壽舍利弗曰:

    「友!舍利弗!可由(三)明,而盡(五蘊苦海)邊際否?」
    「友!此,否!」

    「復次,友,舍利弗!可由(八解脫)行,而盡(五蘊苦海)邊際否?」
    「友!此,否!」

    「友,舍利弗!可由明與行,而盡(五蘊苦海)邊際否?」
    「友!此,否!」

    「友,舍利弗!可由明與行以外,而盡(五蘊苦海)邊際否?」
    「友!此,否!」

    「友,舍利弗!或問:可由(三)明,而盡(五蘊苦海)邊際否?友!汝答以:『友!此,否!』
    復次,友,舍利弗!或問:可由(八解脫)行,而盡(五蘊苦海)邊際否?友!汝答以:『友!此,否!』
    友!舍利弗!或問:可由明與行,而盡(五蘊苦海)邊際否?友!汝答以:『友!此,否!』
    復次,友舍利弗!或問:可由明與行以外,而盡(五蘊苦海)邊際否?友!汝答以:『友!此,否!』
    然而,友!盡(五蘊苦海)邊際者,於意云何?」

    「友!若由(三)明,而盡(五蘊苦海)邊際者,則是,有執取而盡(五蘊苦海)邊際。
    友!若由(八解脫)行,而盡(五蘊苦海)邊際者,則是,有執取而盡(五蘊苦海)邊際。
    友!若由明與行,而盡(五蘊苦海)邊際者,則是,有執取而盡(五蘊苦海)邊際。
    友!若由明與行以外,而盡(五蘊苦海)邊際者,則是,有執取而盡(五蘊苦海)邊際。
    所以,友!異生(凡夫)是明與行以外者。
    友!壞失(德)行者,不如實知、不如實見;
    具足(德)行者,如實知、如實見,
    如實知、如實見者,而盡(五蘊苦海)邊際。」

    優波摩那經 ~故思品‧第五經終
    ~《增支部經典‧四集‧Upavāṇasutta 優波摩那經》(AN 4.175)

 
    ── 佛曆 2559.7.30(六) ──

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 不放逸於慧 ☞ 界分別經 An Analysis of the Properties

《中部經典》Dhātuvibhaṅgasutta 界分別經 (MN 140) 巴漢英對照



── 佛曆 2559.7.20(三)佛子整理 ──

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 三世聖者、皆住空性 ☞ 空性小經 The Lesser Discourse on Emptiness

《中部經典》Cūḷasuññatasutta 空性小經 (MN 121) 巴漢英對照



── 佛曆 2559.7.20(三)佛子整理 ──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 善思惟如何滅盡 ☞ 沙門文祁子經 Mundika the Contemplative

《中部經典》Samaṇamuṇḍikasutta 沙門文祁子經 (MN 78) 巴漢英對照



── 佛曆 2559.7.20(三)佛子整理 ──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 出家非為逃避 ☞ 蘆草貧女村經 The Discourse at Nalakapana

《中部經典》Naḷakapānasutta 蘆草貧女村經 (MN 68) 巴漢英對照



── 佛曆 2559.7.20(三)佛子整理 ──

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 金剛經的原始版本 ☞ 蛇喻經 The Water-Snake Simile

《中部經典》Alagaddūpamasutta 蛇喻經 (MN 22) 巴漢英對照




    
✩ 《蛇喻經 Alagaddūpamasuttaṃ》簡介~

本經是《金剛經》的原始版本: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
汝等實從筏喻,不知:『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耶?」

然而,《金剛經》與本經互相比對以後,
不難發現,《金剛經》其實是最著名的偽經,
《金剛經》的觀點偏頗很大,對後世的誤導也極其深遠!

由本經及最上淨信經 Aggappasādasuttaṃ (AN 4.34) 可以看出,
並非一切「有為法」都有如「夢幻泡影」,《最上淨信經》更說:

➀ 諸比丘!於一切有為法中,八聖道分可說為第一,
諸比丘!凡信仰八聖道分者,乃信仰第一;
復次,信仰第一者,乃有第一之異熟。

➁ 諸比丘!於一切有為或無為法中,離貪可說為第一,即是:
醒憍醉(破除憍慢)、癒渴(調伏渴求)、破窟宅(根絕阿賴耶)、
斷輪迴、盡渴愛、離貪、寂滅、涅槃者是。

諸比丘!凡信仰離貪之法者,乃信仰第一;
復次,信仰第一者,乃有第一之異熟。

上述可知──從古到今,佛教徒很多,了解佛法的並不多,
學習原始佛法的佛弟子,更是少之又少。
原因出在,各代譯經大師,尚未將《巴利佛經》,
作完善有系統的翻譯,就急於想發表他個人的論著。

原始佛法,不等同於南傳佛教──

巴利語是佛陀說法的語言,《巴利佛經》自然是代表原始佛法的經典。
然而,南傳論藏(阿毗達摩),卻出現違背《巴利佛經》的論述!

所以,南傳最多只是一個佛教宗派的名稱,
並不能代表原始佛法的真實歸趣(旨趣截然不同)。
至於,北傳大乘,不但經論不分、更是偽經充斥!

大體而言,現代版的佛教經典,最多只保留原始《巴利佛經》的一半還不到!
是什麼漏失掉了呢?

➀ 南傳佛教的阿毗達摩,只講「有為法」,漏失掉「無為法」這部份。
➁ 北傳大乘,只講空性、無為,絕口不提如何實踐「八正道」這部份。


── 佛曆 2559.11.9(三)佛子更新 ──

2016年7月23日 星期六

☼ 阿蘭若怖駭經 Fear & Terror

《中部經典》Bhayabheravasutta 阿蘭若怖駭經 (MN 4) 巴漢英對照



── 佛曆 2559.7.20(三)佛子整理 ──

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 十法應當證知 ☞ 十上經 The Tenfold Series

《長部經典》Dasuttarasutta 十上經 (DN 34) 巴漢英對照



── 佛曆 2559.7.20(三)佛子整理 ──

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 阿那律八大人覺經 To Anuruddha

《增支部經典》Anuruddhamahāvitakkasutta 阿那律八大人覺經 (AN 8.30) 巴漢英對照



── 佛曆 2559.7.20(三)佛子整理 ──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明法見佛 See the Dhamma See the Buddha

☼ 《緣起甚深》不昧因果~明法見佛【佛教紀元】



── 佛曆 2559.7.20(三)佛子整理 ──

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

巴利佛經 VS. 現代佛教 Pali Buddhist Sutta VS. Modern Buddhism

    可敬的法友,您好:

    從古到今,佛教徒很多,了解佛法的並不多,學習原始佛法的佛弟子,更是少之又少。
    原因出在,各代譯經大師,尚未將《巴利佛經》,作完善有系統的翻譯,就急於想發表他個人的論著。

    原始佛法,不等同於南傳佛教──

    巴利語是佛陀說法的語言,《巴利佛經》自然是代表原始佛法的經典。
    然而,南傳論藏(阿毗達摩),卻出現違背《巴利佛經》的論述!

    所以,南傳最多只是一個佛教宗派的名稱,並不能代表原始佛法的真實歸趣(旨趣截然不同)。
    至於,北傳大乘,不但經論不分、更是偽經充斥!

    大體而言,現代版的佛教經典,最多只保留原始《巴利佛經》的一半還不到!
    是什麼漏失掉了呢?

    ➀ 南傳佛教的阿毗達摩,只講「有為法」,漏失掉「無為法」這部份。
    ➁ 北傳大乘,只講空性、無為,絕口不提如何實踐「八正道」這部份。

    「巴利聖典」網站正在更新,歡迎瀏覽下載,深盼對於無所適從的現代佛子,能有所助益!
    ~祝福法喜

 
── 佛曆 2559.7.19(二)心 法師 啟 ──  

卍        卍        卍
 
    Dharma friends:

    Since ancient times, many Buddhists, not many understand the Dharma, learning the original disciples of the Buddha Dharma, and even fewer.
    The reason for the various generations scriptures master, not yet, "Pali Buddhist", perfect for a systematic translation, he was eager to publish his personal Books and Discuss.

    Original Buddhism, Theravada Buddhism is not equivalent to ──

    Pali is the language of the Buddha saying, "Pali Buddhist" Nature is a classic representative of the original Buddhism.
    However, the Theravada Abhidhamma (Abhidharma), there was contrary to "Pali Buddhist" exposition!

    Therefore, Theravada Buddhist sects at most only a name, and do not represent the true interest owned by the original Buddhism. (Purport distinct)
    As Mahayana Buddhism, not only by the theory, regardless, it is full of the Apocrypha!

    In general, a modern vers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leaving only a maximum of half of the original "Pali Buddhist" less than!
    What leak lost it?

    ➀ Theravada Buddhism Abhidharma, they talk about "promising method" leakage lost "inaction Act" this part.
    ➁ Mahayana Buddhism, talk about emptiness, inaction, did not mention how to practice "Eightfold Path" this part.

    "Pali Buddhist scriptures" web site is being updated, Pali Buddhist scriptures, welcome to browse and download.
    We sincerely hope that can be helpful to those disoriented modern disciples of the Buddha!

    Blessing, Dharma peace

 
    ~ Your Dharma friend Devacitta.
    July 19, 2559 Buddhist 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