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3日 星期五

《佛遺教經》解說第160句【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60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60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6分52秒

    [160] 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譯文】{這是我最後,對世間眾生的教誨!」}


    〖解說〗{《小部經典‧長老偈‧二偈集‧何金長老偈》說示(生命短暫):
    〝(一四五偈:)
    「晝夜已過,生命消逝;
    人壽隨減,河水亦枯。」〞}

    ~佛遺教經終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final.

    ༺

    【三寶偈】

    誠心歸命佛,涅槃無衰退;若晝若夜中,佛寶常聞「慧」。
    誠心歸命法,熱心尊敬學;若晝若夜中,法寶常修「定」。
    誠心歸命僧,具足慚與愧;若晝若夜中,僧寶常思「戒」。

    【迴向偈】

    ★ 迴向法界──
    Love and blessings… 

    願以此功德,迴向雙親眷;
    Willing to take the merit, bless to parents and family;

    普及於一切,苦海常作舟。
    Dedicated to all beings, dukkha-sea often for the boat.

    善哉!善哉!善哉!
    Good! Good! Good!

    ༺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59句【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59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59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6分36秒

    [159] 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

    【譯文】{請大家停止發問、不要再說話了!不論是天界或人間……
    眾人已經等很久,怕時間超過了!我想要滅度:進入無餘涅槃了!}


    〖解說〗{《小部經典‧經集‧彼岸道品‧優波私婆問經》說示(無餘涅槃):
    ☆ 優波私婆( Upasīva ) ➾
    字義叫做:近涅槃。
    本經大意:涅槃後的心無法被定義!
    〝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名句的出處──
    心消失了!不可說空性或有如來藏;
    比喻說明:把零當成除數是不可解。(無記!)
    ☆ 釋迦( Sakka ) ➾
    字義叫做:可能的、尊敬的、能仁。
    佛的種族,或帝釋天主因陀羅的姓。
    ☆ 牟尼( Muni ) ➾
    寂靜、寂默的佛陀,或出家的聖者。
    ☆ 普眼者( Samantacakkhu ) ➾
    全然照見一切的智慧,佛陀的尊稱。
    ☆ 內觀( Vipassanā ) ➾
    內觀,也叫現觀,音譯:毘婆舍那。
    是持續向內觀察:當下身心的本質;
    一切四念住都是:無常、苦、無我。
    ⑴ 正念 ➟ ⑵ 正知 ➟
    ⑶ 無所有 ➟ ⑷ 愛滅 ➟
    ⑸ 離惑 ➟ ⑹ 離依 ➟ ⑺ 渡暴流。
    ☆ 我思( Maññaṃ ) ➾
    也叫我想、我意、憍慢──
    依據我見、我慢的見解來看待世界;
    與此相對:我見、我慢──
    由於我執,不斷對自我主觀的評價。
    ☆ 名身( Nāmakāyā ) ➾
    相對於色身,是屬非物質的精神體;
    包括受想行和潛意識等的隨眠煩惱。
    『① (一○七五偈:)
    〔青年朋友優波私婆問說:〕
    「獨自渡暴流(大暴流可能我太孤單),
    捨依不敢渡(沒有依靠不敢渡暴流);
    普眼說緣法(佛眼見一切請說助緣),
    如何渡暴流(要依賴什麼渡暴流呢)?」
    ② (一○七六偈:)
    〔世尊回答優波私婆說:〕
    「正念何我有(正念內觀我一無所有),
    無依渡暴流(沒依賴才能越過暴流);
    捨欲離依惑(捨愛欲才能避免疑惑),
    愛盡觀晝夜(愛滅要從早到晚內觀)。」
    ③ (一○七七偈:)
    〔優波私婆再次問說:〕
    「捨愛離貪欲(離開一切愛欲的貪著),
    無依無我想(拋棄我思沒任何依賴);
    無上解脫想(滅無明想的究竟解脫),
    是否彼無依(涅槃界真的沒再生嗎)?」
    ④ (一○七八偈:)
    〔世尊接著回答說:〕
    「捨愛離貪欲(離開一切愛欲的貪著),
    無依無我想(拋棄我思沒任何依賴);
    無上解脫想(滅無明想的究竟解脫),
    彼岸已無依(涅槃界已經不再生死)!」
    ⑤ (一○七九偈:)
    〔優波私婆第三次問說:〕
    「彼岸若無依(如果涅槃界不再生死),
    普眼既捨壽(也許世尊在許多年後);
    解脫有餘依(當您捨下最後的報身),
    圓寂識滅否(無餘涅槃心還存在嗎)?」
    ⑥ (一○八○偈:)
    〔世尊第三次回答說:〕
    「強風掃飛火(猶如急風吹滅了火苗),
    滅沒不入數(既然消失就無法定義);
    牟尼寂名身(寂靜聖者解脫了身心),
    滅沒不入數(既然消失就無法定義)。」
    ⑦ (一○八一偈:)
    〔優波私婆第四次問說:〕
    「滅沒或非有(祂消失了還是不存在)?
    常恆無病苦(永遠存在像是極樂嗎)?
    牟尼請善導(牟尼導師請善妙開釋),
    得見真如法(因為您明白真如聖法)。」
    ⑧ (一○八二偈:)
    〔世尊最後總結說:〕
    「滅沒不可量(祂消失了沒辦法計量),
    非有言說者(不存在可談論的依據);
    心法皆滅處(一切涅槃離滅的地方),
    語路皆根絕(談論的基礎也都消失)。」』}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58句【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58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58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5分36秒

    [158] 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

    【譯文】{一切身心世界當中,不論是福行、非福行、有為法、無為法……
    都是敗壞不安的形象!為什麼說:無為法也是敗壞不安的形象呢?
    因為涅槃本身就是貪瞋痴的熄滅,沒捨棄五蘊我執,哪來涅槃呢?』}


    〖解說〗{★ 什麼叫做:『動法』和『不動法』呢?(就是) ➾
    緣無明而有行,由無明所產生的行為,稱為『行』。
    共有三種行為,叫做:➊ 造福的行為,所以稱為『善行』;
    ➋ 造非福的行為,如墮落二惡趣因果,所以稱為『惡行』;
    ➌ 還有一種叫做不動禪定:進入色界禪以上的『不動行』。
    前二者,包含欲界及色界天,合稱為:『動法』(動行)!
    最後的『不動法』(不動行)又分:有為和無為二種情況──
    沒破無明的不動行稱為有為;已破無明的不動行稱為無為。
    特別注意!八正道雖然有為,卻是道跡是福行又是不動行。
    ★ 什麼叫做:『道跡』呢?(就是) ➾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是圓滿涅槃的必經之路,稱為:道跡。

    《相應部經典‧根相應‧拘薩羅品‧足跡經》說示(最上道跡):
    『諸比丘!譬如!一切叢林生類之足跡,皆為象跡所攝、以此象跡為大故,稱為最上。
    諸比丘!如是,(資於)導致菩提之道跡中,以慧根稱為(資於)導致菩提之最上道跡。
    諸比丘!何為(資於)導致菩提之道跡耶?
    諸比丘!➊ 信根為(資於)導致菩提之道跡;
    ➋ 精進根為(資於)導致菩提之道跡;
    ➌ 念根為(資於)導致菩提之道跡;
    ➍ 定根為(資於)導致菩提之道跡;
    ➎ 慧根為(資於)導致菩提之道跡。』

    《小部經典‧長老偈‧二偈集‧何金長老偈》說示(善惡不爽):
    『(一四六偈:)
    「造罪業時,愚者不覺;
    彼後劇苦,惡報不爽。」』

    《長部經典‧波梨品‧第三十三經‧合誦經》說示(三行):
    『三(應捨無明)行:⑴ 福行、⑵ 非福行、⑶ 不動行(四禪八定)。』

    《相應部經典‧因緣相應‧苦品‧思量經》說示(捨棄無明三行為):
    〝諸比丘!陷於無明之人,若自為『福行』者,則其識趣於福;
    若自為『非福行』者,則其識趣於非福;
    若自為『不動行』者,則其識趣於不動。
    諸比丘!比丘捨無明而生明,彼離無明生明故,
    彼無自為『福行』,無自為『非福行』,無自為『不動行』。
    依不為、不思惟,無取著世間之任何物。
    無取著故無畏怖,無畏怖故自證般涅槃,
    得知『生已漏盡,梵行已立;應作已辦,不受後有!』〞

    《增支部經典‧三集‧五十經篇之三‧惡趣品‧無色禪不動行經》說示(凡夫與聖弟子的差別):
    〝➊ 諸比丘!世有一類之人,完全超越色想故、滅礙想、
    不作意種種想、有無邊之空,具足『空無邊處』而住……
    ➋ 諸比丘!復次,世有一類人,全然超越空無邊處,而有無邊之識。
    如此,具足『識無邊處』而住……
    ➌ 諸比丘!復次,世有一類之人,全然超過識無邊處,
    而無有物,具足『無所有處』而住……
    於中,異生(凡夫)是有壽而住,盡彼等諸天之全壽量,
    亦往地獄、亦往傍生、亦往餓鬼境。
    然而,世尊弟子是有壽而住,盡彼等諸天之全壽量,即於其中『般涅槃』。
    諸比丘!此是無聞之異生(凡夫)與有聞聖弟子之差別、
    特相、殊異,即:(異生)是有投胎轉生之事。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者存在於世間。〞

    《增支部經典‧四集‧五十經篇之四‧故思品‧四種有我經》說示(非想非非想處天之不還者):
    〝➊ 舍利弗!世間有些人,未斷『五下分結』,
    彼於現法,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天』而住;
    又,這些人品嚐、希求於此、由此得滿足、停留於此、信解於此、
    多住於此、不棄捨,死後投生『非想非非想處天』同類中;
    彼由其處死,成『還來者』,還要回來、繼續輪迴。
    ➋ 復次,舍利弗!世間有些人,已斷『五下分結』,
    彼於現法,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天』而住;
    又,這些人品嚐、希求於此、由此得滿足、停留於此、信解於此、
    多住於此、不棄捨,死後投生『非想非非想處天』同類中;
    彼由其處死,成『不還者』,不用回來、繼續輪迴。
    ➌ 舍利弗!此因、此緣!世間這些(非想非非想處天)有情,
    身壞命終,成還來者,還要回來、繼續輪迴!
    舍利弗!此因、此緣!世間這些(非想非非想處天)有情,
    身壞命終,成不還者,不用回來、繼續輪迴!〞

    《中部經典‧天臂品‧第一百零六經‧不動利益經》說示(最勝之取著):
    ☆ 適切( Sappāya ) ➾
    適當的、有益的、隨順的、健康的。
    ☆ 不動行 ➾
    也叫做:不動法,是相對於:造作福行、非福行而說。
    不動行又分為:有為法的不動禪定和無為法二種情況。
    ☆ 不動禪定 ➾
    狹義是指:四無色禪,廣義是指:色界以上的四禪八定。
    不動禪定包括:有漏的禪定和四果聖者不動禪定的不同。
    ☆ 三種不動行道跡 ➾
    ① 不動禪定之道跡(三心解脫);
    ② 無所有處之道跡(無為三昧);
    ③ 非非想處之道跡(無取涅槃)。
    ☆ 不動禪定之道跡 ➾
    ① 無量心解脫(色界禪及無色禪);
    ② 無相心解脫(無色禪);
    ③ 空心解脫(無色禪)。
    ☆ 無所有處之道跡 ➾
    無漏定,也叫:無為三昧、三解脫門;
    有漏定,也叫:三三昧。
    ① 無願三昧(內觀:苦法性而證入);
    ② 空三昧(內觀:無我法性而證入);
    ③ 無相三昧(內觀:無常法性而證入)。
    ☆ 非非想處之道跡 ➾
    ① 最勝之取著;
    ② 無取般涅槃。
    ☆ 聖解脫(厭患離貪) ➾
    ① 不動轉;② 無取著;③ 正解脫。
    ☆ 度脫暴流(漏盡) ➾
    ① 離欲界(現在、未來);
    ② 離愛想(現在、未來);
    ③ 離色界(現在、未來);
    ④ 離色想(現在、未來);
    ⑤ 離非非想;
    ⑥ 離不動想;
    ⑦ 離無所有處想;
    ⑧ 離身見;
    ⑨ 離我見。
    『〈壹、說法緣起 ➲〉
    一時,世尊住俱盧國,名為調牛聚落之俱盧人市鎮。
    於其處,世尊喚諸比丘曰:
    「諸比丘!」
    彼等比丘,應諾世尊曰:
    「世尊!」
    〔一、慾是魔食 ➥〕
    世尊如是說:
    「諸比丘!欲為無常、空虛、虛偽、愚痴法。
    諸比丘!是幻術者對於愚者之誑言。
    凡是現世之欲,凡是來世之欲,
    凡是現世之愛想,凡是來世之愛想;
    俱為魔之領域,此乃魔之境界,
    此乃魔之餌食、此乃魔之食。
    〔二、障礙佛子 ➥〕
    於此等惡不善之意圖,既生貪欲、
    又生瞋恚、又生鬥諍、導致輪迴。
    而此等,於此成為隨學聖弟子之障礙。
    〈貳、三種道跡 ➲〉
    〔一、不動禪定之道跡 ➥〕
    ﹙➊ 無量心解脫 ☙﹚
    於此,諸比丘!聖弟子如是思念:
    『凡是現世之欲,凡是來世之欲;
    凡是現世之愛想,凡是來世之愛想;
    俱為魔之領域,此乃魔之境界,
    此乃魔之餌食、此乃魔之食。
    於此等惡不善之意圖,既生貪欲、
    又生瞋恚、又生鬥諍、導致輪迴。
    而此等,於此成為隨學聖弟子之障礙。
    我今決意以廣大無邊之心、勝於世間之意而住,如何?
    的確!我決意以廣大無邊之心、勝於世間之意而住時,
    無論惡不善之意、或貪欲、或瞋恚、或鬥諍,都不存在。
    由於此等之斷除,我心可無限、無量、善於修習。』
    彼如是行道,時常念住之時,其心於(六)入處被淨化。
    彼依淨化,或(安住)當下念頭,到達不動;
    或依慧信解(勝解),直到身壞命終。
    無論如何!彼死後其識被發現(存在),轉生到達不動(禪定)住處。
    諸比丘!是稱之為(無量心解脫)第一不動(禪定)適切之道跡,但(三漏)尚未滅盡。
    ﹙➋ 無相心解脫 ☙﹚
    復次,諸比丘!聖弟子如是思念:
    『凡是現世之欲,凡是來世之欲;
    凡是現世之愛想,凡是來世之愛想;
    無論如何!凡所有色:此為四大與由於執取四大所構成之色。』
    彼如是行道,時常念住之時,其心於(六)入處被淨化。
    彼依淨化,或(安住)當下念頭,到達不動;
    或依慧信解(勝解),直到身壞命終。
    無論如何!彼死後其識被發現(存在),轉生到達不動(禪定)住處。
    諸比丘!是稱之為(無相心解脫)第二不動(禪定)適切之道跡,但(三漏)尚未滅盡。
    ﹙➌ 空心解脫 ☙﹚
    復次,諸比丘!聖弟子如是思念:
    『凡是現世之欲,凡是來世之欲;
    凡是現世之愛想,凡是來世之愛想;
    凡是現世之色,凡是來世之色;
    凡是現世之色想,凡是來世之色想──此兩者都無常!
    凡所有無常者,不應喜悅、不應歡迎、不應執著。』
    彼如是行道,時常念住之時,其心於(六)入處被淨化。
    彼依淨化,或(安住)當下念頭,到達不動;
    或依慧信解(勝解),直到身壞命終。
    無論如何!彼死後其識被發現(存在),轉生到達不動(禪定)住處。
    諸比丘!是稱之為(空心解脫)第三不動(禪定)適切之道跡,但(三漏)尚未滅盡。
    〔二、無所有處之道跡 ➥〕
    ﹙➊ 無願三昧 ☙﹚
    復次,諸比丘!聖弟子如是思念:
    『凡是現世之欲,凡是來世之欲;
    凡是現世之愛想,凡是來世之愛想;
    凡是現世之色,凡是來世之色;
    凡是現世之色想,凡是來世之色想;
    凡是不動想──一切都是想!
    此等一切之無殘餘、滅盡時,此為寂靜、此為殊妙:
    即無所有處。』
    彼如是行道,時常念住之時,其心於(六)入處被淨化。
    彼依淨化,或(安住)當下念頭,到達無所有處;
    或依慧信解(勝解),直到身壞命終。
    無論如何!彼死後其識被發現(存在),轉生到達無所有處(禪定)住處。
    諸比丘!是稱之為(無願三昧)第一無所有處適切之道跡,但(三漏)尚未滅盡。
    ﹙➋ 空三昧 ☙﹚
    復次,諸比丘!聖弟子行至阿蘭若,
    或行至樹下,或行至空閑處,作如是思念:
    『此我所依,是空;或依於我所屬之物,是空。』
    彼如是行道,時常念住之時,其心於(六)入處被淨化。
    彼依淨化,或(安住)當下念頭,到達無所有處;
    或依慧信解(勝解),直到身壞命終。
    無論如何!彼死後其識被發現(存在),轉生到達無所有處(禪定)住處。
    諸比丘!是稱之為(空三昧)第二無所有處適切之道跡,但(三漏)尚未滅盡。
    ﹙➌ 無相三昧 ☙﹚
    復次,諸比丘!聖弟子如是思念:
    『我於何處皆無,亦非是誰之物,任何物皆非我;
    又我之物亦於何處皆無,任何我之物亦非是誰之物,任何物皆不存在。』
    彼如是行道,時常念住之時,其心於(六)入處被淨化。
    彼依淨化,或(安住)當下念頭,到達無所有處;
    或依慧信解(勝解),直到身壞命終。
    無論如何!彼死後其識被發現(存在),轉生到達無所有處(禪定)住處。
    諸比丘!是稱之為(無相三昧)第三無所有處適切之道跡,但(三漏)尚未滅盡。
    〔三、非非想處之道跡 ➥〕
    ﹙➊ 非非想處 ☙﹚
    復次,諸比丘!聖弟子如是思念:
    『凡是現世之欲,凡是來世之欲;
    凡是現世之愛想,凡是來世之愛想;
    凡是現世之色,凡是來世之色;
    凡是現世之色想,凡是來世之色想;
    凡是不動想,凡是無所有處想──一切都是想!
    此等一切之無殘餘、滅盡時,此為寂靜、此為殊妙:
    即非想非非想處。』
    彼如是行道,時常念住之時,其心於(六)入處被淨化。
    彼依淨化,或(安住)當下念頭,到達非想非非想處;
    或依慧信解(勝解),直到身壞命終。
    無論如何!彼死後其識被發現(存在),
    轉生到達非想非非想處(禪定)住處。
    諸比丘!是稱之為非想非非想處適切之道跡,
    但(三漏)尚未滅盡。」
    ﹙➋ 阿難疑問 ☙﹚
    作如是說時,尊者阿難白世尊言:
    「世尊!若有比丘,如此行道──
    『一切無我、彼非我所有;
    未來亦應無我,彼亦應非我所有;
    不論當下存在,或已經存在,我當捨彼!』
    如是彼得到捨心(平等)。
    世尊!彼比丘能否般涅槃?或不能般涅槃耶?」
    「阿難,於此某比丘能般涅槃,於此某比丘不能般涅槃。」
    「世尊!有如何因,有如何緣,
    於此某比丘能般涅槃,又於此某比丘不能般涅槃耶?」
    ﹙➌ 最勝取著 ☙﹚
    「阿難!此處有比丘,如此行道──
    『一切無我、彼非我所有;
    未來亦應無我,彼亦應非我所有;
    不論當下存在,或已經存在,我當捨彼!』
    如是彼得到捨心(平等)。
    彼歡喜捨心(平等),持續歡迎、執著於此。
    彼歡喜捨心(平等),持續歡迎、執著於此時,
    識則有所依止,有此當下(五蘊)之取著。
    阿難!有取著(五蘊)之比丘不能般涅槃。」
    「世尊!若然,彼比丘心意執取,取著於何處(五蘊)耶?」
    「阿難!非想非非想處天!」
    「世尊!人云:『彼比丘心意執取,
    取著於最勝(五蘊)之取著』耶?」
    「阿難!彼比丘心意執取,取著於最勝(五蘊)之取著。
    阿難!其最勝(五蘊)之取著,即『非想非非想處天』!
    ﹙➍ 無取涅槃 ☙﹚
    阿難!此處有比丘,如此行道──
    『一切無我、彼非我所有;
    未來亦應無我,彼亦應非我所有;
    不論當下存在,或已經存在,我當捨彼!』
    如是彼得到捨心(平等)。
    彼不歡喜捨心(平等),不持續歡迎、不執著於此。
    彼不歡喜捨心(平等),不持續歡迎、
    不執著於此時,識則無所依止,無此當下(五蘊)之取著。
    阿難!無取著(五蘊)之比丘能般涅槃。」
    〈叁、結語 ➲〉
    「世尊!稀有哉!世尊!未曾有哉!
    世尊!世尊為我等說示暴流之無傷度脫,
    世尊!然而如何為『聖解脫』耶?」
    〔一、度脫暴流 ➥〕
    「阿難!此處有聖弟子比丘,作如是思念:
    『⑴ 凡是現世之欲,凡是來世之欲;
    ⑵ 凡是現世之愛想,凡是來世之愛想;
    ⑶ 凡是現世之色,凡是來世之色;
    ⑷ 凡是現世之色想,凡是來世之色想;
    ⑸ 凡是非想非非想處;
    ⑹ 凡是不動想;
    ⑺ 凡是無所有處想──
    ⑻ 一切都是:有這個(五蘊)身體(是有身見)!
    ⑼ 都受限於:有這個(五蘊)身體(是有我見)!
    〔二、聖解脫 ➥〕
    ❶ 凡是不死(不動涅槃)者,
    ❷ 彼心由於無取著(五蘊),
    ❸ 而獲得(聖)解脫。』
    〔三、世尊總結 ➥〕
    阿難!此確實是由我所(教導)──
    ㈠ 說示:(色界及無色界)不動(禪定)適切之道跡;
    ㈡ 說示:(無為三昧)無所有處適切之道跡;
    ㈢ 說示:(無取涅槃)非想非非想處適切之道跡;
    ㈣ 又漸次說示:暴流之度脫;
    ㈤ 說示:聖解脫。
    阿難!但願有慈念之老師,為諸弟子利益所作之垂示慈悲者,我已皆為汝等而作。
    阿難!此處有樹下!此處有空閑處!
    阿難!宜於禪思!不得放逸!不得日後有悔!
    此是我對汝等之再三教導。」』

    《中部經典‧雙小品‧第四十三經‧有明大經》說示(不動心解脫):
    〝➊ 尊者!貪為計較之因,瞋為計較之因,痴為計較之因──
    彼等漏盡比丘,已捨、已斷根,如截多羅樹頭,歸於非有,未來為不生法。
    尊者!與『無量心解脫』相比,彼等『不動心解脫』稱為最上。
    彼『不動心解脫』,即貪空、瞋空、痴空也。
    ➋ 尊者!貪障、瞋障、痴障──
    彼等漏盡比丘,已捨、已斷根,如截多羅樹頭,歸於非有,未來為不生法。
    尊者!與『無所有心解脫』相比,『不動心解脫』稱為最上。
    彼『不動心解脫』,即貪空、瞋空、痴空也。
    ➌ 尊者!貪為取相,瞋為取相,痴為取相──
    彼等漏盡比丘,已捨、已斷根,如截多羅樹頭,歸於非有,未來為不生法。
    尊者!與『無相心解脫』相比,『不動心解脫』稱為最上。
    彼『不動心解脫』,即貪空、瞋空、痴空也。〞

    《中部經典‧雙小品‧第四十四經‧有明小經》說示(想受滅盡定):
    滅盡,是『出離障礙』的意思;想受滅盡定──
    是出離一切『心想與心受障礙』的不動禪定。
    『〔一〕「聖尼!如何入想受滅盡定耶?」
    「居士毘舍佉!入想受滅盡定之比丘,不生如是念:
    『我將入想受滅盡定』,
    或『我正入想受滅盡定』,
    或『我已入想受滅盡定』。
    其時,本如是修習心,是故如是之趣向也。」
    〔二〕「聖尼!比丘入想受滅盡定時,先滅何法耶?為身行耶?為語行耶?或心行耶?」
    「居士毘舍佉!入想受滅盡定之比丘,➊ 先滅語行,➋ 次身行,➌ 其次心行也。」
    〔三〕「聖尼!如何是想受滅盡定之起出耶?」
    「居士毘舍佉!比丘從想受滅盡定起時,不生如是念:
    即『我將由想受滅盡定起出』,
    或『我正由想受滅盡定起出』,
    或『我已由想受滅盡定起出』。
    彼本如是修習心,是故以至如是之趣向。」
    〔四〕「聖尼!比丘從想受滅盡定起時,先生何法耶?為身行耶?為語行耶?或心行耶?」
    「居士毘舍佉!比丘從想受滅盡定起時➊ 先生心行,➋ 次身行,➌ 其次語行也。」
    〔五〕「聖尼!比丘從想受滅盡定起時,觸幾種觸耶?」
    「居士毘舍佉!比丘從想受滅盡定起時,觸三種觸:➊ 空觸、➋ 無相觸、➌ 無願觸也。」
    〔六〕「聖尼!比丘從想受滅盡定起出已,心何所傾、何所趣、何所導?」
    「居士毘舍佉!比丘從想受滅盡定起出已心➊ 傾向遠離、➋ 趣向遠離、➌ 導向遠離。」』}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57句【『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57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57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5分20秒

    [157]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

    【譯文】{『比丘們!你們應該全心全意──
    勇猛精進!出離五蘊苦海親證涅槃之道。}


    〖解說〗{《增支部經典‧十集‧初五十經篇‧功德品‧舍利弗三昧經》說示(入想受滅盡定的方法):
    ☆ 入「無相三昧」的方法 ➾
    ➊ 一切相之不作意;➋ 無相界之作意。
    ☆ 入「想受滅盡定」的方法 ➾
    ➊ 以了知涅槃「有生之滅,乃有涅槃!」為智想之生;
    ➋ 以了知涅槃「有生之滅,乃有涅槃!」為智想之滅。
    〝爾時,具壽阿難,到具壽舍利弗之處。
    至已,與具壽舍利弗,相俱交談慶慰,
    歡喜感銘之語已,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對具壽舍利弗言:
    「友,舍利弗!比丘可獲得如是三昧耶?謂:
    ① 『於地,無地想;
    ② 於水,無水想;
    ③ 於火,無火想;
    ④ 於風,無風想;
    ⑤ 於空無邊處,無空無邊處想;
    ⑥ 於識無邊處,無識無邊處想;
    ⑦ 於無所有處,無無所有處想;
    ⑧ 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非想非非想處想;
    ⑨ 於此世,無此世想;
    ⑩ 於他世,無他世想;
    然而,又有想耶?』」
    「友,阿難!比丘可獲得如是三昧,謂:
    ① 『於地,無地想;
    ② 於水,無水想;
    ③ 於火,無火想;
    ④ 於風,無風想;
    ⑤ 於空無邊處,無空無邊處想;
    ⑥ 於識無邊處,無識無邊處想;
    ⑦ 於無所有處,無無所有處想;
    ⑧ 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非想非非想處想;
    ⑨ 於此世,無此世想;
    ⑩ 於他世,無他世想;
    然而,又有想也!』」
    「然而!友,舍利弗!比丘又如何獲得如是三昧耶?謂:
    ① 『於地,無地想;
    ② 於水,無水想;
    ③ 於火,無火想;
    ④ 於風,無風想;
    ⑤ 於空無邊處,無空無邊處想;
    ⑥ 於識無邊處,無識無邊處想;
    ⑦ 於無所有處,無無所有處想;
    ⑧ 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非想非非想處想;
    ⑨ 於此世,無此世想;
    ⑩ 於他世,無他世想;
    然而,又有想耶?』」
    「友,阿難!爾時,我住舍衛國之安陀林,
    入如是三昧,謂:
    ① 『於地,無地想;
    ② 於水,無水想;
    ③ 於火,無火想;
    ④ 於風,無風想;
    ⑤ 於空無邊處,無空無邊處想;
    ⑥ 於識無邊處,無識無邊處想;
    ⑦ 於無所有處,無無所有處想;
    ⑧ 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非想非非想處想;
    ⑨ 於此世,無此世想;
    ⑩ 於他世,無他世想;
    然而,又有想也!』」
    「但是,具壽舍利弗,關於當時,又有何想耶?」
    「實然,友!於我先有『有生之滅,乃有涅槃!有生之滅,乃有涅槃!』先有其他之智想出現以後,然後另外之智想被滅盡。
    友!(修禪)譬如,一堆木片被火燃燒之時,先了知有其他之火焰出現;然後了知,另外之火焰被滅盡。
    依此譬喻,友!如是『有生之滅,乃有涅槃!有生之滅,乃有涅槃!』先有其他之智想出現以後,然後另外之智想被滅盡。
    然而,友!關於當時,我又以此(涅槃)為想:『有生之滅,乃有涅槃!』。」〞}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56句【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56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56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5分8秒

    [156] 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譯文】{哪有一位智慧的覺者,如果能夠滅除──
    無明的怨賊,而砍斷愛欲的毒蛇,不歡喜高興呢?}


    〖解說〗{《小部經典‧長老偈‧三十偈集‧阿難長老偈》說示(觀察色身見到真相):
    『(一○一九偈:)
    「身體無恆常,骷髏飾堂皇;
    愚者卻貪愛,血污與膿瘡。」
    (一○二三偈:)
    「身體本肮髒,外著畫皮裝;
    塗抹上油彩,愚人易上當。
    智者不屑顧,涅槃唯向往!」』

    《小部經典‧長老偈‧六十偈集‧大目犍連長老偈》說示(四大父母粥飯所養):
    『(一一五三偈:)
    「身如骨架棚,內縫筋和肉;
    盛裝臭糞便,實當被詛咒!
    本不屬於人,人卻稱自有。」』

    《小部經典‧法句經‧雜品‧殺欲與慢經》說示(破除無明的比丘):
    『(二九四偈:)
    「阿羅漢!殺愛欲母與我慢父,
    害斷見、常見剎帝利族二王;
    滅十二處王國、七隨眠從臣,
    熄滅苦般涅槃,安住於梵行。」』

    《小部經典‧法句經‧婆羅門品‧砍斷愛欲縛經》說示(砍斷愛欲的束縛):
    『(三九八偈:)
    「已切革鈕斷網繩,
    (切瞋恚之皮帶、斷貪愛之網繩,)
    鎖鏈馬勒皆解脫;
    (解邪見之鎖鏈、脫隨眠之馬勒;)
    拔門閂者覺四諦,
    (去無明之門閂,見四諦而覺悟,)
    我稱彼為婆羅門(我稱他淨行者)。」』

    《小部經典‧法句經‧安樂品‧欲望之火經》說示(涅槃寂靜喜悅無比):
    『(二○二偈:)
    「無火如貪欲(沒有任何的著火比得上貪欲),
    無惡如憎恨(沒有任何的罪過比得上瞋恚);
    無苦如五蘊(沒有任何的苦痛比得上五蘊),
    無樂勝寂靜(沒有任何的喜悅比得上涅槃)。」』

    《相應部經典‧諸天相應‧歡喜園品‧歡喜經》說示(無依無悲):
    『舍衛城因緣……。
    立於一面之天神,於世尊面前,而唱偈曰:
    「有子依子喜,牛主依牛喜;
    人喜由所依,無依即無喜。」
    世尊偈曰:
    「有子依子悲,牛主依牛悲;
    人悲由所依,無依即無悲。」』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重擔品‧歡喜經》說示(歡喜滅苦):
    『諸比丘!若歡喜色……受……想……行……識者,即歡喜苦;歡喜苦者,即未由苦解脫。
    諸比丘!不歡喜色……受……想……行……識者,即不歡喜苦;不歡喜苦者,即已由苦解脫。』}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55句【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55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55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4分44秒

    [155] 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

    【譯文】{四大所成、父母所生、粥飯所養一切苦蘊的源頭──
    無常、苦、無我的五蘊色身,遲早像捨棄爛木頭一樣燒掉的!
    暫時給它一個名稱叫做身體,在生老病死的大海裡很難出離。
    五法蘊身:➊ 戒蘊身;➋ 定蘊身;➌ 慧蘊身;➍ 解脫蘊身;
    ➎ 解脫智見蘊身──才是永恆不滅!佛子必須去圓滿親證的!}


    〖解說〗{《小部經典‧長老偈‧五偈集‧伽耶迦葉長老偈》說示(如何洗除罪惡):
    『(三四九偈:)
    「進入八聖道,身處激流中;
    洗除諸罪惡,依教得三明。」』

    《相應部經典‧羅陀相應‧魔羅一品‧魔羅經》說示(五魔與涅槃):
    ☆ ➊ 五魔(五蘊) ➾ ➋ 正觀(厭患) ➾ ➌ 厭患(苦) ➾ ➍ 離貪(集) ➾ ➎ 解脫(道) ➾ ➏ 涅槃(滅) ➾ ➐ 成就梵行。
    『➊ 「魔,說魔者,大德!以何為『魔』耶?」
    「羅陀!⑴ 若有『色』者,即有魔、殺者、死者。
    羅陀!故於此處,觀以『色』為死魔,觀為殺者,觀為死者,觀為疾病、觀為腫瘤,觀為刺箭,觀為罪痛,觀為禍源。如是觀者為正觀。
    ⑵ 若有『受』者、⑶ 若有『想』者、⑷ 若有『行』者……⑸ 若有『識』者,即有魔、殺者、死者。
    羅陀!故於此處,觀以『識』為死魔,觀為殺者,觀為死者,觀為疾病、觀為腫瘤,觀為刺箭,觀為罪痛,觀為禍源。如是觀者為正觀。」
    ➋ 「大德!以何為『正觀』耶?」
    「羅陀!以厭患為正觀。」
    ➌ 「大德!以何為『厭患』耶?」
    「羅陀!以離貪為厭患。」
    ➍ 「大德!以何為『離貪』耶?」
    「羅陀!以解脫為離貪。」
    ➎ 「大德!以何為『解脫』耶?」
    「羅陀!以涅槃為解脫。」
    ➏ 「大德!以何為『涅槃』耶?」
    「羅陀!此問甚過。於問不能取邊際。
    ➐ 羅陀!為立梵行者,即入涅槃、趣涅槃,盡涅槃。」』

    《相應部經典‧蘊相應‧重擔品‧味經》說示(解脫重擔):
    〝諸比丘!我昔做菩薩(我覺悟)未現證正等正覺時,作如是思惟:
    『以何為色……受……想……行……識之味?
    以何有過患?以何為出離耶?』
    諸比丘!於此,我如是思惟:
    『➊ 緣於色而生喜樂,此為色之味;
    色是無常、苦而有變壞法,此為色之過患;
    調伏色之貪欲,以斷貪欲,此為色之出離。
    ➋ 緣於受而生喜樂……
    ➌ 緣於想而生喜樂……
    ➍ 緣於行而生喜樂……
    ➎ 緣於識而生喜樂,此為識之味;
    識是無常、苦而有變壞法,此為識之過患;
    調伏識之貪欲,以斷貪欲,此為識之出離。』
    諸比丘!我於此五取蘊,未知如是之味何味,過患何過患,出離何出離,未如實證智之時;
    諸比丘!我於天、魔、梵天之世界、沙門、婆羅門、人、天之眾生界,未稱現證等覺之無上正等正覺。
    諸比丘!然則,我於此五取蘊,已知如是之味何味,過患何過患,出離何出離,如實證智故;
    諸比丘!我於天、魔、梵天之世界、沙門、婆羅門、人、天之眾生界,宣稱現證等覺之無上正等正覺。
    又於我生智、見:『我心解脫不動(──不動心解脫),此乃我之最後生,不再受後有。』〞
    ★ 什麼叫做:『菩薩』(我覺悟)呢?(就是) ➾
    『菩提薩埵』簡稱『菩薩』,也叫做:覺有情、覺行者、我覺悟……
    為什麼叫『我覺悟』呢?因為『菩提』是覺悟,『薩埵』是有我;
    『菩提薩埵』合起來的意思就是:佛陀自稱『我覺悟』前的狀態。
    由於無明眾生由對佛陀個人崇拜,異變為對佛陀地位的盲目追求!
    不惜背叛佛陀〝苦之熄滅〞教導,自以為是搞出個〝菩薩道〞來?
    在所有佛陀對眾生的教導中──
    〝菩薩道〞既不被提及也不被推薦高於或替代〝阿羅漢〞的理想。
    在所有《巴利聖典》經文裡──
    也沒有任何〝菩薩道〞的記錄,或是宣稱〝菩薩道〞是佛的願望!
    ★ 什麼叫做:『阿羅漢』(應供)呢?(就是) ➾
    完全解脫的人。意為應當的、值得的、有資格者。
    『阿羅漢』是對佛陀的尊稱,指一切漏盡聖者如:
    斷盡煩惱的三世諸佛、辟支佛及佛的阿羅漢弟子。
    『阿羅漢』至少有以下六種含義:
    一、因為『已遠離一切煩惱』稱為──阿羅漢;
    二、因為『已殺煩惱敵』所以稱為──阿羅漢;
    三、因為『已破生死流轉』故稱為──阿羅漢;
    四、因為『有資格接受供養』稱為──阿羅漢;
    五、因為『對惡行已無隱秘』稱為──阿羅漢。

    《中部經典‧雙大品‧第三十九經‧馬邑大經》說示(比丘是應供):
    〝諸比丘!此比丘言:『沙門』也,亦言:『梵行者』也。又,是『洗浴者』、『明者』、『通聖典者』、是『聖者』、是『應供』……。
    云何比丘是應供?曰:『彼於惡不善法、貪染而導致再生、苦難不幸、異熟苦果、於未來有生老死者,皆隔離矣!』〞

    《增支部經典‧七集‧五十經篇之二‧沙門品‧聖者經》說示(比丘破煩惱賊):
    『諸比丘!聖者(阿羅漢名殺煩惱賊)破敵七法。以何為七耶?
    即:即:➊ 破敵有身見、➋ 破敵疑、➌ 破敵戒禁取、➍ 破敵貪、➎ 破敵瞋、➏ 破敵痴、➐ 破敵慢。
    諸比丘!聖者破敵此等之七法。』
    ★ 什麼叫做:『辟支佛』(獨覺、緣覺)呢?(就是) ➾
    佛陀自己:指一個人獨自修行,最後獲得完全智見的聖者。
    也是形容:要想成為佛陀的聖弟子,應該效法獨覺的精神──
    完全獨立自主,不繫縛於其他依靠,這也就是獨覺的真諦。
    『辟支佛』是音譯,『獨覺』是義譯。又為什麼叫緣覺呢?
    『辟支』是獨自的意思,與『緣』的梵語發音,有些接近……
    『緣覺』翻譯雖然勉強但聖者確實都是徹見緣起而覺悟的!
    不過,按照字義來說:『緣覺』和『獨覺』正好是相反辭;
    『緣覺』是渴望更多的因緣『獨覺』是離開因緣獲得解脫。

    《小部經典‧經集‧蛇品‧犀角經》說示(獨覺智者如犀牛角):
    『(五五偈:)
    「出離愛發表己見(我已經超越見解之演說),
    正慧決擇走聖道(依放下之智慧行八正道);
    內觀智見不依他(念住自身洞察生起觀智),
    猶驎角純一梵行(如犀角離繫涅槃而獨覺)。」』

    《小部經典‧小義釋‧犀角經義釋‧第三品》說示(辟支佛如何解脫):
    『(經集‧五五偈:)
    「出離愛發表己見,正慧決擇走聖道;
    內觀智見不依他,猶驎角純一梵行。」……
    彼辟支佛智生、出現、發生、發現、現前……
    「一切行是無常」智生……「一切行是苦」智生……
    「一切法是無我」智生……「所有集法皆是此滅法」智生……
    彼辟支佛不被他導,由他不能得,不緣於他,不行結縛於他……
    如實自知、正見,不蒙昧、有正知、正念不忘。』

    《長部經典‧大品‧第十六經‧大般涅槃經》說示(四種聖塔):
    〝阿難!此有四種人,應該值得為之造塔。四者何耶?
    如來、阿羅漢、獨覺自現證、平等正覺者應值得造塔;辟支佛應值得造塔;如來之聲聞弟子應值得造塔;轉輪王應值得造塔。
    阿難!云何理由如來、阿羅漢、獨覺自現證、平等正覺者值得造塔耶?
    若人思念:『此是彼世尊、阿羅漢、獨覺自現證、平等正覺者之塔』者,阿難!則可使甚多之大眾,內心清淨。
    彼等於其處既得內心清淨,於身壞命終之後,能生於善趣、天界。阿難!因此理由如來、阿羅漢、獨覺自現證、平等正覺者值得造塔。〞
    (這裡!佛陀沒有說〝菩薩道〞的菩薩,值得造塔!)}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54句【我今得滅,如除惡病。】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54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54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4分40秒

    [154] 我今得滅,如除惡病。

    【譯文】{在菩提樹下我親證無上正覺,熄滅心中的苦,稱為:『有餘涅槃』;
    雖然已經是不再輪迴的聖者,不過最後一生老病死的苦、因果還是要承受的!
    我今天能夠進入無餘涅槃,就好像去除痛苦的疾病一樣,得到康復並且快樂。}


    〖解說〗{《相應部經典‧蘊相應‧重擔品‧痛根經》說示(五蘊是痛病、渴愛是痛根):
    『諸比丘!以何為痛耶?
    諸比丘!色是痛,受是痛,想是痛,行是痛,識是痛。
    諸比丘!此名為痛。
    諸比丘!以何為痛根耶?
    渴愛──導致當來再生,而喜貪俱行、樂著於彼此;
    是謂:慾愛、有愛、無有愛者。
    諸比丘!此名為痛根。』}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53句【世實危脆,無堅牢者;】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53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53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4分32秒

    [153] 世實危脆,無堅牢者;

    【譯文】{無常的世間國土,既是充滿不可預期的危機、各種災難危害,又很脆弱;
    活在三界火宅當中,要有憂患意識,隨時要準備出離,沒有一個地方是安全可靠的!}


    〖解說〗{《中部經典‧譬喻品‧第二十八經‧象跡喻大經》說示(世實危脆):
    〝諸賢!恰如一切生息動物之一切足跡為象足跡所包攝,象之足跡其偉大性於彼等稱為第一,如是,諸賢上所有善法皆為四聖諦包攝。
    其四者:『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導向苦滅之道跡聖諦也。』
    諸賢!云何為苦聖諦?
    曰:『生苦、老苦、死苦、愁悲苦憂惱苦、求不得苦。略而言之,五取蘊苦也。』
    諸賢!云何為五取蘊?
    曰:『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也。』
    諸賢!云何為色取蘊?
    曰:『外四大及內四大所依執取色也。』
    諸賢!云何為四大耶?
    曰:『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也。』
    諸賢!云何為地界?
    曰:『為內地界與外地界也。』
    諸賢!云何為內地界?
    曰:『個別存在於內身之堅或粗態,而依此執取者。』
    即:『① 頭髮、② 膚毛、③ 指甲、④ 牙齒、⑤ 皮膚,
    ⑥ 肌肉、⑦ 筋腱、⑧ 骨、⑨ 髓、⑩ 腎,
    ⑪ 心、⑫ 肝臟、⑬ 肋膜、⑭ 脾臟、⑮ 肺,
    ⑯ 腸、⑰ 腸膈膜、⑱ 胃臟、⑲ 糞便、⑳ (腦),
    或者其他一切,存在於體內之堅或粗態,而依此執取者。』
    諸賢!此謂內地界。
    此內地界與外地界是地界。
    而且,『彼非予所有,予非彼,彼非予之我。』
    如是應以如實正慧見之。
    如是以其如實正慧見者,即厭離於地界,以心離地界。
    諸賢!時外水界成怒,其時外地界滅沒……
    諸賢!時外水界成怒,彼淹去村里、淹去聚落……
    諸賢!有時外火界怒,彼燒去村里、燒去聚落……
    諸賢!有時外風界怒,彼吹去村里、吹去聚落、吹去市鎮、吹去區域、吹去國土。〞}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52句【『當勤精進,早求解脫;以智慧明,滅諸痴暗!』】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52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52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4分24秒

    [152] 『當勤精進,早求解脫;以智慧明,滅諸痴暗!』

    【譯文】{應該努力精勤實修,希望早點從無明苦海當中,解脫出來;
    要以四聖諦的智慧明燈:三明六通、滅盡三漏,驅逐身心世界的黑暗!}


    〖解說〗{《小部經典‧經集‧彼岸道品‧劫波問經》說示(點亮心燈):
    ☆ 劫波( Kappa ) ➾
    字義叫做:恆久時間的周期、得到適當的利益。
    本經大意:度無極就是中道,無無極就是涅槃。
    ☆ 燈明( Dīpa ) ➾
    法燈、點燈者、點亮心燈、島上燈。
    ☆ 度無極( Nāparaṃ siyā ) ➾
    可到達彼岸、中道沒有對立的涅槃。
    ☆ 無無極( Anāparaṃ ) ➾
    已到達彼岸,就無此岸彼岸的對立。
    『① (一○九八偈:)
    〔青年朋友劫波問說:〕
    「願度湖中灘(希望像江海中的津岸),
    暴流生怖畏(如發生大恐怖的海嘯),
    救護脫老死(有庇護所可解救老死);
    尊者示燈明(所以請導師說示法燈),
    點燈照我心(懇請您點亮我的心燈),
    可以度無極(以便依照中道到彼岸)。」
    ② (一○九九偈:)
    〔世尊回答劫波說:〕
    「願度湖中灘(希望像江海中的津岸),
    暴流生怖畏(如發生大恐怖的海嘯),
    救護脫老死(有庇護所可解救老死);
    點燈心常明(我將恆久點亮你心燈)!」
    ③ (一一○○偈:)
    〔世尊繼續上偈說:〕
    「無有無取著(既無所有就沒有取著),
    燈明無無極(法燈明沒有彼此對立);
    是名為涅槃(我稱燈明為涅槃寂靜)!
    滅盡老死魔(法光照破一切生老死)。」
    ④ (一一○一偈:)
    〔世尊繼續總結說:〕
    「正念得正智(凡正念才能獲得正智),
    現法已寂滅(完全寂滅當下一切後);
    聖者出魔獄(已永遠逃出魔王控制),
    不伴死魔眷(不再當生死魔的眷屬)。」』}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51句【是故,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51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51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4分16秒

    [151] 是故,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

    【譯文】{所以,應當知道:
    『一切身心世界的無常現象,都是非常迅速,聚會是必然要別離的!
    佛弟子!不可因為佛的涅槃,心懷憂悲苦惱,這是世間必然的現象!』}


    〖解說〗{《小部經典‧經集‧彼岸道品‧摩伽羅諸問經》說示(如何超越生死):
    ☆ 摩伽羅諸( Mogharāja ) ➾
    字義叫做:空王( Mogha-rāja )。
    本經大意:用〝全息的心〞打破我見能越過生死。
    虛空是說:沒有自我的執著與貪愛我所有的一切;
    空王是說:全息多維的心不斷以生滅方式在覺知;
    佛不認為:有一個名字叫阿賴耶識或空性的神我。
    對於空王,一個婆羅門教青年很普通的名字來說;
    可見佛世〝空性思想〞是婆羅門教很普遍的信仰!
    『① (一一二二偈:)
    〔青年朋友摩伽羅諸問說:〕
    「兩次問釋迦(曾經兩次問釋迦佛陀),
    普眼未記說(但是明眼人沒有解答);
    三次問仙佛(聽說要問聖仙第三次),
    開釋我將聞(就會聽見來為我解答)。」
    ② (一一二三偈:)
    〔摩伽羅諸繼續上偈問說:〕
    「此世或他世(娑婆世界和極樂世界),
    梵界及諸天(大梵天界和上帝天國)?
    我不智見彼(我無法見證祂們存在)!
    尊師名瞿曇(著名的導師喬達摩佛)。」
    ③ (一一二四偈:)
    〔摩伽羅諸繼續上偈又問說:〕
    「卓越勝見者(如實洞悉至善的人啊)!
    我問聖教義(請問聖教傳承真實義)?
    如何觀世間(一個人怎樣照見世界),
    將不見死王(死神才不會發現他呢)?」
    ④ (一一二五偈:)
    〔世尊回答摩伽羅諸說:〕
    「觀察世間空(要看見世界有如虛空),
    空王恆覺知(全息的心一直在覺知);
    打破邪見我(拋棄隨時想到有個我),
    因此超越死(由此觀智能越過生死);
    如是觀世間(一個人這樣照見世界),
    將不見死王(死神才不會發現他呀)!」』}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50句【自今以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50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50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3分56秒

    [150] 自今以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譯文】{從今以後,凡是我佛弟子,弘傳法燈、依教奉行八正道;
    那麼,就是我佛如來五分法身,永恆常在!而且也不會進入涅槃的!}


    〖解說〗{★ 什麼叫做:『五分法身』(五法蘊身)呢?(就是) ➾
    ➊ 戒蘊(身);➋ 定蘊(身);➌ 慧蘊(身);
    ➍ 解脫蘊(身);➎ 解脫智見蘊(身)。
    有學佛子,有戒定慧或其他部份法蘊;
    無學比丘,才能圓滿全部的五法蘊身。

    《相應部經典‧念住相應‧那爛陀品‧純陀經》說示(佛教徒的皈依處):
    〝阿難!舍利弗是──
    ① 取『戒蘊』而般涅槃耶?
    ② 取『定蘊』而般涅槃耶?
    ③ 取『慧蘊』而般涅槃耶?
    ④ 取『解脫蘊』而般涅槃耶?
    ⑤ 取『解脫智見蘊』而般涅槃耶?……
    所生、所成、有為、有滅壞之法者,使之不滅壞,則無有是理。
    阿難!然則應:
    『以自為洲、以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
    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而住……。
    阿難!於此有比丘──
    ➊ 於身觀身,保持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➋ 於受觀受,保持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➌ 於心觀心,保持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➍ 於法觀法,保持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阿難!則彼於勤學佛法中,乃我最上之比丘。〞
    ★ 什麼叫做:『蘊』呢?(就是) ➾
    『蘊』和四聖諦的『集』一樣都是聚集、累積的意思──
    善業、惡業或修行資糧的聚集和累積,就叫做:『蘊』。
    五蘊:指色、受、想、行、識五種屬性的聚集和累積。
    ★ 什麼叫做:『戒蘊』呢?(就是) ➾
    正語、正業及正命。
    相對於『色蘊』而言──
    『戒蘊』是累積完美無瑕的戒德、戒行,斷愛欲蓋。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二的具足六支、之五的已捨自諦、之六的求已斷盡;十無學的正語、正業、正命;九清淨的戒清淨。)
    ★ 什麼叫做:『定蘊』呢?(就是) ➾
    正精進、正念及正定。
    相對於『受蘊』而言──
    『定蘊』是累積定心善妙的定根、定力,斷瞋恚蓋。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三的心念一護、之四的慎思四依、之八的身行寂靜;十無學的正精進、正念、正定;九清淨的心清淨。)
    ★ 什麼叫做:『慧蘊』呢?(就是) ➾
    正見及正思惟。
    相對於『想蘊』而言──
    『慧蘊』是累積徹見真理(如實智見)的慧根、慧力,斷惛眠蓋。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一的已斷五支、之七的濁思已淨;十無學的正見、正思惟;九清淨的見清淨、斷疑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道跡智見清淨、智見清淨。)
    ★ 什麼叫做:『解脫蘊』呢?(就是) ➾
    正解脫(包括『慧解脫和俱解脫』二解脫)。
    相對於『行蘊』而言──
    『解脫蘊』是心善解脫,由定根、定力成就的厭患離貪,斷掉悔蓋。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九的心善解脫;十無學的正解脫;九清淨的解脫清淨。)

    《中部經典‧天臂品‧第一百零六經‧不動利益經》說示(如何證得聖解脫):
    『(阿難問:)
    「世尊!世尊為我等說示暴流之無傷度脫,世尊!然而如何為『聖解脫』耶?」
    (世尊答:)「〔一、度脫暴流 ➥〕
    阿難!此處有聖弟子比丘,作如是思念:
    『⑴ 凡是現世之欲,凡是來世之欲;
    ⑵ 凡是現世之愛想,凡是來世之愛想;
    ⑶ 凡是現世之色,凡是來世之色;
    ⑷ 凡是現世之色想,凡是來世之色想;
    ⑸ 凡是非想非非想處;
    ⑹ 凡是不動想;
    ⑺ 凡是無所有處想──
    ⑻ 一切都是:有這個(五蘊)身體(是有身見)!
    ⑼ 都受限於:有這個(五蘊)身體(是有我見)!
    〔二、聖解脫 ➥〕
    ❶ 凡是不死(不動涅槃)者,
    ❷ 彼心由於無取著(五蘊),
    ❸ 而獲得(聖)解脫。』」』
    ★ 什麼叫做:『解脫智見蘊』呢?(就是) ➾
    正智(包括『涅槃智』,以及『盡智和無生智』二智)。
    相對於『識蘊』而言──
    『解脫智見蘊』是親證無上涅槃,依慧根、慧力而滅盡三漏,斷疑惑蓋。
    (它相當於:十聖居之十的慧善解脫;十無學的正智;九清淨的慧清淨。)

    《增支部經典‧十集‧初五十經篇‧救護品‧五分經》說示(五分法身):
    『諸比丘!云何為比丘捨棄五分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⓵ 斷愛欲,⓶ 斷瞋恚,⓷ 斷惛眠,⓸ 斷掉悔(掉舉、憂悔),⓹ 斷疑惑。』諸比丘!如是為比丘捨棄五分。
    諸比丘!云何為比丘成就五分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成就無學之戒蘊,成就無學之定蘊,成就無學之慧蘊,成就無學之解脫蘊,成就無學之解脫智見蘊。
    諸比丘!如是為比丘成就五分。
    諸比丘!若捨棄五分而能成就五分之比丘,於此法、律則稱之為獨存純一、已住梵行、最上人。』

    《長部經典‧大品‧第十六經‧大般涅槃經》說示(四種聖法):
    〝諸比丘!因不隨覺、不洞察四種法,我與汝等如是長久於流轉輪迴。
    四者何耶?
    諸比丘!➊ 因不隨覺、不洞察『聖戒』,我與汝等如是長久於流轉輪迴。
    諸比丘!➋ 因不隨覺、不洞察『聖定』,我與汝等如是長久於流轉輪迴。
    諸比丘!➌ 因不隨覺、不洞察『聖慧』,我與汝等如是長久流轉輪迴。
    諸比丘!➍ 因不隨覺、不洞察『聖解脫』,我與汝等如是長久流轉輪迴。
    諸比丘!若有隨覺、洞察『聖戒』、『聖定』、『聖慧』、『聖解脫』等四法,則斷盡有欲,滅盡後有之渴愛而永不再生。〞
    無漏的『五分法身』,是相對於有漏的『五取蘊身』而說的!
    『五法蘊身』代表聖者道跡(古仙人道),是不會般涅槃的!
    為什麼呢?『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因果不滅』的道理呀!
    不是:過去七佛或其他聖者……如果涅槃,佛法就不存在了!
    猶如『四聖諦』不管佛陀出世與否、真理常在是一樣的道理。
    不似偽經《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呀!}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49句【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49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49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3分44秒

    [149] 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

    【譯文】{可以接受教化的眾生──
    不論天神或人類,都已經教導了!
    至於,無法接受教化的無明眾生──
    我也已經留下法身舍利住持世間;
    使將來的眾生能有因緣獲得救度。}


    〖解說〗{★ 什麼叫做:『法身舍利』呢?(就是) ➾
    原始佛法《巴利聖典》的正法和聖律。

    《小部經典‧經集‧彼岸道品‧布那迦問經》說示(如何滅度):
    ☆ 布那迦( Puṇṇaka ) ➾
    字義叫做:福果、善福、功德。
    本經大意:沒有主宰者,內觀智慧才能橫越生死海。
    『① (一○四九偈:)
    〔青年朋友布那迦問說:〕
    「不動法眼根(您是人天眼目的法根),
    我問聖教義(請問聖教傳承真實義)?
    仙俗皈依誰(仙人與君王信仰什麼)?
    梵志與人天(王族婆羅門以及天神),
    世何多祭祀(為何舉行各種的獻供)?
    世尊請教導(懇請世尊對我來說示)。」
    ② (一○五○偈:)
    〔世尊回答布那迦說:〕
    「一切仙或俗(不論是仙人或者君王),
    梵志與人天(王族婆羅門以及天神),
    世何多祭祀(為何舉行各種的獻供)?
    彼望有福果(他們渴望獻供的功德);
    祭祀以防老(怕老死仰賴福報長存)。」
    ③ (一○五一偈:)
    〔布那迦再次問說:〕
    「一切仙或俗(不論是仙人或者君王),
    梵志與人天(王族婆羅門以及天神),
    世何多祭祀(為何舉行各種的獻供)?
    或得福運否(依獻供獲少許幸福嗎)?
    生老度脫否(能橫越度過生和老嗎)?
    世尊請教導(懇請世尊對我來說示)。」
    ④ (一○五二偈:)
    〔世尊接著回答說:〕
    「渴望梵唱祭(他們獻供又歌頌愛欲),
    喃喃祈求祭(諷誦祈禱更貪求獻供);
    利得增渴愛(希求利養故慾念增加),
    祭軛入迷著(獻供繫縛著強烈情慾);
    不名脫生老(我說不橫越度生和老)!」
    ⑤ (一○五三偈:)
    〔布那迦第三次問說:〕
    「祭軛若不度(如果執著獻供沒超度),
    尊者示生老(那請導師說示生和老)──
    天上或人間(在所有神界和人界中),
    何人脫生老(誰能橫越度過生和老)?
    世尊請教導(懇請世尊對我來說示)。」
    ⑥ (一○五四偈:)
    〔世尊最後總結說:〕
    「洞察此岸彼岸滅;
    (生起內觀智慧,洞察世間此岸之六根,與彼岸之六塵,全都滅盡;)
    世無創造何動搖?
    (世間不曾有任何主宰者,也未曾被創造過,何曾會動搖呢?)
    涅槃無味離苦憂;
    (涅槃寂靜之快樂無以言喻:既無貪著之滋味,又無瞋憂之煙塵,更無苦惱之殺害;)
    我說彼脫生與老!
    (我說:對於生與老死之輪迴,他已經成功橫越度脫!)」』}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48句【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48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48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3分40秒

    [148] 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

    【譯文】{我在世間自覺覺他、教化眾生的工作,都已經圓滿具足了!
    如果我還不捨壽、仍久住世間,將不會對聖弟子、無明眾生有所幫助。}


    〖解說〗{《增支部經典‧五集‧初五十經篇‧力品‧自利利他之三經》說示(如何自利利他):
    『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不為自利而行,亦不為利他而行。
    何等為五?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
    自不具足於戒,於他亦不勸請具足於戒;
    自不具足於定,於他亦不勸請具足於定;
    自不具足於慧,於他亦不勸請具足於慧;
    自不具足於(正)解脫,於他亦不勸請具足於(正)解脫;
    自不具足於解脫智見,於他亦不勸請具足於解脫智見。
    諸比丘!成就是等五法之比丘,不為自利而行,亦不為利他而行。』}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47句【「汝等比丘!勿懷悲惱。若我,住世一劫,會亦當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47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47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3分32秒

    [147] 「汝等比丘!勿懷悲惱。若我,住世一劫,會亦當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

    【譯文】{「比丘們!請大家不要心懷憂傷、悲惱。
    如果,就算我能夠住持世間、壽命超過一大劫以上,無常的世間……
    還是會壞滅的!師徒們聚會,是不可能不各自分開、告別離去的!}


    〖解說〗{《增支部經典‧三集‧初五十經篇‧小品‧有為相經》說示(有為三相):
    ☆ 有為三相(五蘊色身有生異滅) ➾
    ① 知生(五蘊現象之無常相);
    ② 知滅(五蘊現象之苦相);
    ③ 知住之異(五蘊現象之無我相)。
    『諸比丘!有此三者,有為之有為相。
    云何為三(有為相)耶?
    ➊ 知生,➋ 知滅,➌ 知住之異。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有為之有為相。』

    《增支部經典‧三集‧初五十經篇‧小品‧無為相經》說示(無為三相):
    ☆ 無為三相(四諦法身沒有生異滅) ➾
    ① 不知生(法性真如之無常相);
    ② 不知滅(法性真如之苦相);
    ③ 不知住之異(法性真如之無我相)。
    『諸比丘!有此三者,無為之無為相。
    云何為三(無為相)耶?
    ➊ 不知生,➋ 不知滅,➌ 不知住之異。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無為之無為相。』}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46句【世尊欲令,此諸大眾,皆得堅固,以大悲心,復為眾說:】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46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46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3分16秒

    [146] 世尊欲令,此諸大眾,皆得堅固,以大悲心,復為眾說:

    【譯文】{世尊想讓所有聖眾以及……
    未來,佛弟子信心,更加堅定穩固。
    於是,又用大悲心,對弟子們開示:}


    〖解說〗{《增支部經典‧八集‧五十經篇之二‧瞿曇彌品‧教誡經》說示(教誡比丘尼的條件):
    ☆ 波羅提木叉( Pātimokkha ) ➾
    字義叫做:朝向解脫之戒本(指出家人的生活公約)。
    又或譯為:別解脫、別別解脫、處處解脫。
    波羅提( Pāti )是〝朝向〞的意思;
    木叉( Mokkha )是〝解脫〞的意思。
    波羅提木叉:就是奉行佛所制定的戒律;
    朝向解脫(貪瞋痴),到達涅槃的彼岸。
    律( Vinaya )是〝生活規範〞引申為〝解釋戒的經〞。
    以後的僧團:為了解釋《戒本》,所以結集了《律藏》;
    為了解釋小誦經、法句經、經集,所以結集了《經藏》。
    ☆ 出家戒臘( Vasso ) ➾
    又或譯為:戒臘、法臘、法歲、夏臘、僧臘。
    原意是指:受具足戒以後,雨期安居的年歲。
    比丘以雨期安居最後一日為受臘日──
    前安居是農曆六月十六日到九月十五日;
    後安居是農曆七月十六日到十月十五日。
    僧眾長幼座位,是以戒臘的高低來排班;
    如果戒臘相同,就以出家時間分出長幼。
    受戒年歲較低的人,稱年長者為:上座。
    ☆ 擔任比丘尼教誡師的八項條件 ➾
    ① 具足波羅提木叉律儀、防護根門;
    ② 由身語意:完全貫通、理解所學;
    ③ 廣泛了解波羅提木叉、僧尼兩律;
    ④ 善巧說法、彬彬有禮、循循善誘;
    ⑤ 勝任比丘尼僧團教導、鼓舞歡喜;
    ⑥ 可被多數比丘尼敬愛、願意接受;
    ⑦ 在佛教僧團出家前沒有觸犯重罪;
    ⑧ 出家戒臘已經滿二十年或者以上。
    〝〔一、尼教誡師 ➥〕
    爾時,世尊住毘舍離城之大林重閣講堂。
    其時,具壽阿難來詣世尊所在之處。
    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旁。
    坐於一旁之具壽阿難白世尊如是言:
    「大德!依照佛法教導之原則,具備多少條件之比丘,可以被選派成為比丘尼之教誡法師耶?」
    〔二、八項條件 ➥〕
    「阿難!依照佛法教導之原則,具備八項條件之比丘,可以被選派成為比丘尼之教誡法師。
    依據如何八項(條件)耶?
    『➊ 阿難!世間有比丘,受具足戒以後──
    依波羅提木叉,防護(根門)律儀而住;
    於所行境,圓滿行儀;
    即使見微小之過失,亦覺悟危險而怖畏;
    接受(比丘戒儀式)以後,訓練於學處。
    ➋ 彼是多聞所學、憶念所學、累積(貫通)所學──
    (佛陀)所宣說之教法是:初善、中善、後善,有文有義、完整無瑕、清淨梵行。
    猶如:⑴ 彼依(佛陀之)色身,而能多聞、學習教法;
    ⑵ 彼依(佛陀之)言語,而能憶念所宣說之教法;
    ⑶ 彼依(佛陀之)心意深思熟慮、隨時觀察,而能熟知所學;
    ⑷ 彼依(佛陀之)正見,而能完全貫通、理解所學。
    ➌ 又,彼確實廣泛了解(僧尼)兩部(律)之波羅提木叉(戒本),
    彼對於《戒經》(即:波羅提木叉之戒本)與其中文句、戒相(即:持戒所表現之相狀差別),能分類剖析、徹底通曉、正確判斷!
    ➍ 能夠善巧說(法)──
    ⑴ 交談優雅、音聲優美;
    ⑵ 彬彬有禮;
    ⑶ 言詞完備;
    ⑷ 友善信賴、應有自信;
    ⑸ 不噴唾液──沒有瑕疵;
    ⑹ 循循善誘──令知所說法義。
    ➎ 能夠勝任為比丘尼僧團說法──
    闡明教示、勸導啟發、激勵鼓舞,使人歡喜。
    ➏ 可以被大部分之比丘尼眾所敬愛、願意接受。
    ➐ 另外,應不可有如此(條件存在)──
    關於已經皈依世尊,而受戒出家後;
    在此次著袈裟衣前,曾經觸犯重罪。
    ➑ 已經滿二十年雨期安居(之出家戒臘)──
    或者雨期安居(之出家戒臘)超過二十年以上。』
    〔三、結語 ➥〕
    如是,阿難!依照佛法教導之原則,具備此等八項條件之比丘,可以被選派成為比丘尼之教誡法師。」〞}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45句【阿那律陀,雖說此語:「眾中……皆悉了達,四聖諦義!」】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45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45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3分0秒

    [145] 阿那律陀,雖說此語:「眾中……皆悉了達,四聖諦義!」

    【譯文】{阿那律尊者,雖然這麼稟報佛陀說:「所有的比丘,對於……
    『四聖諦』的無上真理,能深入法、清楚明白,完全沒有任何疑問了!」}


    〖解說〗{《小部經典‧經集‧彼岸道品‧彼岸道讚頌偈》說示(經集讚頌):
    ☆ 九分聖教 ➾
    九經、九部經、九分教、九部法。
    ⑴ 契經(巴利聖典:比丘波羅提木叉、比丘尼波羅提木叉、相應部經典、長部經典、中部經典、增支部經典);
    ⑵ 應頌(應該背誦:小誦經、法句經、經集);
    ⑶ 記說(契經解說:聖律、大義釋、小義釋);
    ⑷ 偈經(偈頌詩句:長老偈、長老尼偈);
    ⑸ 自說經(佛自開示);
    ⑹ 如是語(聞佛開示);
    ⑺ 本生經(佛教故事:天宮事、餓鬼事);
    ⑻ 未曾有法(解說教義:無礙解道);
    ⑼ 智解(教理問答:導論、三藏知津)。
    〝(攝頌十一:)
    〔經集讚頌之一 ☙〕
    明確顯發功德利,
    開示涅槃知彼岸;
    兩足勝者悲世益,
    最上經集多擇法;
    解脫一切煩惱因,
    兩足尊勝弘經集。
    (攝頌十二:)
    〔經集讚頌之二 ☙〕
    統攝文句首與尾,
    比喻命名說服力;
    已破世間伺察智,
    兩足尊勝弘經集。
    (攝頌十三:)
    〔經集讚頌之三 ☙〕
    依離貪垢最上淨,
    依離瞋垢最上淨,
    依離痴垢最上淨;
    已破世間伺察智,
    兩足尊勝弘經集。
    (攝頌十四:)
    〔經集讚頌之四 ☙〕
    依離惱垢最上淨,
    依離惡垢最上淨;
    已破世間伺察智,
    兩足尊勝弘經集。
    (攝頌十五:)
    〔經集讚頌之五 ☙〕
    漏流結縛煩惱軛,
    防止五蓋三毒垢;
    聖者解脫煩惱因,
    兩足尊勝弘經集。
    (攝頌十六:)
    〔經集讚頌之六 ☙〕
    排除一切煩惱垢,
    離開貪慢渴望窟;
    勝妙寂靜難見法,
    兩足尊勝弘經集。
    (攝頌十七:)
    〔經集讚頌之七 ☙〕
    寂靜已破貪瞋欲──
    四生五趣識入胎;
    解脫涅槃斷愛樹,
    兩足尊勝弘經集。
    (攝頌十八:)
    〔經集讚頌之八 ☙〕
    甚深難見語善巧,
    賢智知止微妙行;
    已破世間伺察智,
    兩足尊勝弘經集。
    (攝頌十九:)
    〔經集讚頌之九 ☙〕
    九分聖教頸華鬘,
    詳說禪定根律儀;
    八正總持最上乘,
    兩足尊勝弘經集。
    (攝頌二十:)
    〔經集讚頌之十 ☙〕
    明月清淨喻離垢,
    大海深廣喻極寶;
    太陽光華喻等覺,
    兩足尊勝弘經集。
    (攝頌二一:)
    〔經集讚頌之十一 ☙〕
    安穩吉祥樂寂靜,
    第一義諦不死岸;
    聖者善見涅槃因,
    兩足尊勝弘經集。〞}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佛遺教經》解說第144句【「世尊滅度,一何疾哉?」】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44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44句】( 請調高畫質至1時2分24秒

    [144] 「世尊滅度,一何疾哉?」

    【譯文】{「我佛世尊,怎那麼快就涅槃了呢?」}


    〖解說〗{《小部經典‧經集‧彼岸道品‧彼岸道讚頌偈》說示(無與倫比的涅槃寂靜):
    ☆ 賓吉耶( Piṅgiya ) ➾
    字義叫做:黃褐色的。
    本經大意:婆羅門朋友賓吉耶的讚頌和結語。
    ☆ 普眼者( Samantacakkhu ) ➾
    全然照見一切的智慧,尊稱佛陀。
    ☆ 瞿曇( Gotama ) ➾
    字義叫做:成就第一義諦、牛王。
    又或譯為:喬達摩。釋迦族的姓。
    ☆ 三法印( Dhammatā ) ➾
    又叫:三法性。
    ㈠ 諸行無常:法性沒有時間;
    ㈡ 諸行是苦:滅苦沒有渴愛;
    ㈢ 諸法無我:涅槃沒有我見。
    (對立的二邊見,稱為我見!)
    ☆ 跋迦梨( Vakkali ) ➾
    字義叫做:穿著樹皮衣的修行者。
    又或譯為:婆迦利、跋迦犁。
    沙瓦提城婆羅門種。
    見佛像莊嚴隨佛出家,因只能在佛用餐時見佛,心中仍常不安。
    佛對他說:「你總想看我這具漸受衰朽的軀體有何益處呢?」
    但他並未困此便克服了欲見佛的念頭而集中修觀,後又患了風濕病。
    不過,最終還是修觀成阿羅漢。
    佛陀稱譽他為「信解脫第一」。
    ☆ 拔陀羅( Bhadrāvudha ) ➾
    字義叫做:吉祥莊嚴。
    ☆ 阿羅毘( Āḷavi ) ➾
    字義叫做:住森林中的禪修者。
    ☆ 牟尼( Muni ) ➾
    明白、知道、寂靜、寂默的佛陀。

    《增支部經典‧九集‧五十經篇之二‧念住品‧五心荒蕪經》說示(五心荒蕪):
    ☆ 五種心栽( Khilo ) ➾
    心的五種摔倒、挫折障礙,也叫:五心荒蕪。
    ➊ 於佛有疑;➋ 於法有疑;➌ 於僧有疑;
    ➍ 於學有疑;➎ 瞋於同梵。
    〝① (一一三七偈:)
    〔婆羅門朋友賓吉耶說道:〕
    「隨誦彼岸道(我將隨著彼岸道讚頌),
    見者說真如(真如教法就像佛所見),
    離垢正遍智(清淨無瑕的廣智聖者);
    伏欲如龍象(征服愛欲的寂靜獨覺),
    何必語虛妄(祂為何要對你說謊呢)?」
    ② (一一三八偈:)
    「既捨無明垢(佛摒棄了痴迷的污垢),
    又斷慢覆藏(也擺脫了虛偽的憍慢);
    讓我來歌頌(那麼就讓我歡呼讚美),
    榮耀涅槃句(恭敬稱頌寂靜祝福吧)!」
    ③ (一一三九偈:)
    「普眼破無明(佛悟涅槃破除了痴暗),
    度脫生死邊(達到世間輪迴的邊際);
    無漏斷盡苦(解脫一切苦海的漏流),
    皈命佛真理(我已敬奉真理的佛陀)!」
    ④ (一一四○偈:)
    「如鳥捨小林(猶如鳥兒離開灌木叢),
    棲止多果林(定居在多果實的樹林);
    我捨少見者(我也捨棄了目光短淺),
    日鵝飛大海(像天鵝已達涅槃大海)。」
    ⑤ (一一四一偈:)
    「如是我聞法(有人曾解說如是我聞)──
    瞿曇教極樂(喬達摩教導往生極樂),
    過去如未來(說是過去未來都如此);
    人云皆訛傳(所有以訛傳訛的傳統),
    自是全增長(增長自以為是的妄想)。」
    ⑥ (一一四二偈:)
    「獨坐破無明(獨覺靜坐破除了痴暗),
    佛光照三千(祂為世界帶來了光明);
    瞿曇廣慧佛(第一義聖慧的喬達摩)!
    瞿曇廣智佛(第一義聖智的喬達摩)!」
    ⑦ (一一四三偈:)
    「明我三法印(佛曾教導我法性真理)──
    現見法無時(當下的法沒有時間性);
    愛盡法無患(滅盡渴愛才能度苦厄),
    涅槃法無雙(無與倫比的涅槃寂靜)。」
    ⑧ (一一四四偈:)
    「渴愛何滅盡(你片刻離不開渴愛嗎)?
    現見黃褐身(即使瞬間也要內觀呀)!
    瞿曇廣慧佛(第一義聖慧的喬達摩)!
    瞿曇廣智佛(第一義聖智的喬達摩)!」
    ⑨ (一一四五偈:)
    「弘傳三法性(佛教導人們法性真理)──
    現見法無時(當下的法沒有時間性);
    愛盡法無患(滅盡渴愛才能度苦厄),
    涅槃法無雙(無與倫比的涅槃寂靜)。」
    ⑩ (一一四六偈:)
    「我愛何滅盡(我片刻離不開渴愛嗎)?
    現見修梵行(即使瞬間也要心淨呀)!
    瞿曇廣慧佛(第一義聖慧的喬達摩)!
    瞿曇廣智佛(第一義聖智的喬達摩)!」
    ⑪ (一一四七偈:)
    「明我三法印(佛曾教導我法性真理)──
    現見法無時(當下的法沒有時間性);
    愛盡法無患(滅盡渴愛才能度苦厄),
    涅槃法無雙(無與倫比的涅槃寂靜)。」
    ⑫ (一一四八偈:)
    「意眼見世尊(佛眼看我心心眼相印),
    晝夜不放逸(日以繼夜警醒修內觀);
    南無以過夜(一心頂禮夜盡到天明),
    隨念不離佛(所以我心從沒離開佛)。」
    ⑬ (一一四九偈:)
    「信喜意念佛(禪悅憶念淨信的佛陀),
    不離四諦法(我追隨喬達摩的佛法);
    何方廣慧僧(什麼方向聖慧的僧伽)?
    我必禮敬彼(一定要朝祂方向致敬)!」
    ⑭ (一一五○偈:)
    「老朽我力衰(我年紀大了體力衰弱)──
    無能色身詣(雖然粗身無法到那裡),
    總自想身赴(但常自想像與祂同在);
    我心合佛心(我心清淨和佛心相應)!」
    ⑮ (一一五一偈:)
    「戰慄臥泥中(躺在煩惱污泥中顫抖),
    洲島任漂流(在生死之間不停流轉);
    覺悟見佛法(當我看見佛陀的法身),
    無漏渡暴流(漏盡度脫了世間暴流)。」
    ⑯ (一一五二偈:)
    「信解跋迦梨(譬如信解脫的跋迦梨),
    吉祥拔陀羅(和吉祥莊嚴的拔陀羅),
    林住阿羅毘(林住的阿羅毘喬達摩);
    如是信解脫(如同他們一樣信解脫),
    君離死王域(你將超越魔域到彼岸)。」
    ⑰ (一一五三偈:)
    「益信樂佛教(我非常高興淨信佛法),
    我聞牟尼語(聽了牟尼寂靜的法語)──
    正覺示還滅(佛陀揭開輪迴的面紗),
    極智無心栽(得辯無礙解心不荒蕪)。」
    ⑱ (一一五四偈:)
    「佛慧天中天(涅槃的智慧勝過天界),
    聖諦超世智(第一義諦超越世間智);
    祈問天人師(直接請問導師的問題),
    猶豫滿意答(所有疑惑都得到解答)。」
    ⑲ (一一五五偈:)
    「不動法無為(無為不死而不動不搖),
    涅槃法無雙(無與倫比的涅槃寂靜);
    不惑彼岸道(確信到彼岸我不疑惑),
    不壞信解脫(我的心也成就信解脫)。」〞

    《小部經典‧經集‧彼岸道品‧難陀問經》說示(佛法藥方不是崇拜佛像):
    ☆ 難陀( Nanda ) ➾
    字義叫做:善歡喜、歡慶的、愉悅。
    佛異母弟,也叫:難陀。
    本經大意:牟尼聖者的智慧和德行;
    捨棄感官、禁忌、圖騰的盲目崇拜。
    ☆ 牟尼( Muni ) ➾
    寂靜、寂默的佛陀,或出家的聖者。
    ☆ 世尊( Bhagavā ) ➾
    意譯叫做:擁有祥瑞、帶來幸福的。
    指吉祥端嚴的佛陀。音譯:薄伽梵。
    ☆ 瞿曇( Gotama ) ➾
    字義叫做:成就第一義諦、如牛王。
    又或譯為:喬達摩。釋迦族的姓氏。
    〝① (一○八三偈:)
    〔青年朋友難陀問說:〕
    「世間有牟尼(對於世上寂靜的聖者),
    如何知佛語(請告訴我要怎麼認定)?
    牟尼何智慧(什麼智慧稱為牟尼呢)?
    牟尼何活命(怎樣生活稱為牟尼呢)?」
    ② (一○八四偈:)
    〔世尊回答難陀說:〕
    「智不依見聞(智慧不依觀聽和教條),
    牟尼善歡喜(歡慶的德行稱為牟尼)──
    破敵離瞋痴(涅槃征服了苦悶失望),
    牟尼名聖者(我稱寂靜行者為牟尼)。」
    ③ (一○八五偈:)
    〔難陀再次問說:〕
    「沙門及梵志(某沙門或婆羅門師徒)──
    說淨依見聞(經觀聽儀式說罪清淨),
    說淨依禁戒(經禁忌教條說罪清淨),
    說淨各圖騰(經各種佛像說罪清淨);
    信眾果願行(他們果真帶來幸福嗎)?
    生老度脫否(能橫越度過生和老嗎)?
    世尊請教導(懇請世尊對我來說示)。」
    ④ (一○八六偈:)
    〔世尊接著回答說:〕
    「沙門及梵志(某沙門或婆羅門師徒)──
    說淨依見聞(經觀聽儀式說罪清淨),
    說淨依禁戒(經禁忌教條說罪清淨),
    說淨各圖騰(經各種佛像說罪清淨);
    信眾何願行(教徒們不論如何奉行)?
    不名脫生老(我說不橫越度生和老)!」
    ⑤ (一○八七偈:)
    〔難陀第三次問說:〕
    「沙門及梵志(某沙門或婆羅門師徒)──
    說淨依見聞(經觀聽儀式說罪清淨),
    說淨依禁戒(經禁忌教條說罪清淨),
    說淨各圖騰(經各種佛像說罪清淨);
    不名渡暴流(如果佛說不能度彼岸)──
    天上或人間(在所有神界和人界中),
    何人脫生老(誰能橫越度過生和老)?
    世尊請教導(懇請世尊對我來說示)。」
    ⑥ (一○八八偈:)
    〔世尊第三次回答說:〕
    「不云凡梵行(沒說一切沙門婆羅門),
    今生被老蓋(都受困於今世的老死)──
    勿依見聞覺(放下見聞覺感官依賴),
    既捨戒禁取(放棄所有的禁忌教條),
    又斷各圖騰(拋棄各種佛像的崇拜);
    遍智愛漏盡(洞察了渴愛滅盡漏流),
    我名渡暴流(我說這個人已度彼岸)!」
    ⑦ (一○八九偈:)
    〔難陀最後歡喜說:〕
    「我喜聖仙語(大仙人法語我很感動),
    善說無依諦(讚歎第一義諦不依賴)──
    勿依見聞覺(放下見聞覺感官依賴),
    既捨戒禁取(放棄所有的禁忌教條),
    又斷各圖騰(拋棄各種佛像的崇拜);
    遍智愛漏盡(洞察了渴愛滅盡漏流),
    實名渡暴流(我也說他已橫渡彼岸)!」〞}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