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佛遺教經》解說第114句【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114

       

《佛遺教經》淺譯與解說【第114句】( 請調高畫質至48分8秒

    [114] 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

    【譯文】{而且,應當常常反省自己,看看哪裡有過失?
    如果有?就應該改進!這樣才能在我的教法中得到解脫。}


    〖解說〗{《小部經典‧法句經‧惡品‧勿輕視小惡經》說示(惡貫滿盈):
    『(一二一偈:)
    「勿輕視罪過(不要輕蔑有害的行為),
    勿思不來報(別以為以後惡果不來);
    依落下水滴(由於一點點的小水滴),
    亦可滿水缸(也可以注滿整個水甕);
    愚者罪已盈(痴人犯下滔天的罪孽),
    微微已積集(也少許少許累積所致)。」
    (❄ 法句經故事:粗心大意的比丘 ~☺)
    有位比丘,每次從精舍拿臥榻、長凳或小凳去使用後──
    就把它留在外面,任其日曬雨淋。
    其他比丘譴責他的粗心大意時,他就反駁:
    「我又不是故意的!況且,也沒有多大的損壞。」
    所以,他依然故我……。
    佛陀知道他的習性後,就請他來,並告誡他:
    「比丘!不可以這樣子處理事情,你不應該輕視惡行。
    即使它非常微細,如果變成習慣,小小過失也會變成大錯!」』

    《小部經典‧法句經‧惡品‧勿輕視小善經》說示(積功累德):
    『(一二二偈:)
    「勿輕視善福(不要輕蔑佈施的福田),
    勿思不來報(別以為以後善果不來);
    依落下水滴(由於一點點的小水滴),
    亦可滿水缸(也可以注滿整個水甕);
    智者明行足(聖賢圓滿所有波羅蜜),
    微微已積集(也少許少許累積所致)。」
    (❄ 法句經故事:供養少的富翁 ~☺)
    從前,舍衛城中有一男子聽完佛陀的說法後,大受感動,決定信受奉行。
    說法中,佛陀勸人不僅自己要佈施,更要勸導他人也佈施;因為如此,所獲得的功德會更大。
    這男子就邀請佛陀和眾多比丘第二天到他家接受供養。
    他接著告訴每戶街坊鄰居,明天要供養佛陀和眾多比丘,希望他們能隨份供養。
    這時候,有一位名字叫做畢拉潘達卡的富翁,看著這男子家家戶戶去穿梭時,心裡咕嚕著:
    「這討厭的傢伙!怎麼不估量自己的能力,獨自供養比丘就好了!
    卻要央求大夥兒跟他一齊供養呢?」
    所以他就要這男子拿缽來,然後放進一些米、奶油和蜂蜜。
    這男子把富翁供養的這些東西單獨放,不和其他人的供養品混淆。
    富翁不曉得為什麼他的供養品要單獨放?
    他懷疑這男子如此做──
    是要別人知道身為富翁的他;卻小氣地只佈施這麼少的東西,好羞辱他!
    所以就派人跟著去看個究竟!
    這男子把富翁佈施的東西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然後將它們放入裝有其它供養品,如米、咖哩和甜肉的各個壺罐中。
    這樣子,富翁就可以獲得較多的功德。
    富翁的僕人回去報告男子的處理方法時,富翁不知道這男子的意圖。
    第二天,他攜把刀子前去供養的地方,只要這男子敢公開他供養的東西這樣少,他就要殺了這男子。
    但這男子向佛陀說:
    「尊者!這次的供養佈施,是大家共同供養的!
    任何人供養的多少無關緊要。
    每個人都虔誠、慷慨供養。
    所以,希望所有人都獲得相同的功德。」
    富翁聽完這男子的話後,明白自己誤會別人了!
    就請這男子原諒:
    「朋友!請原諒我對你心懷惡意。」
    佛陀聽到富翁的表白後,告誡富翁:
    「即使非常細微的善行,也不可以輕視。
    如果經常做小小的善行,它也會變成巨大的善業。」』
    ★ 如何常自省察呢?慎思四依──
    『六決擇慧法門』六種智慧的決擇法門。

    《增支部經典‧九集‧初五十經篇‧等覺品‧依止經》說示(慎思四依):
    ☆ 慎思四依( Cattāro upanissāya ) ➾
    ①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親近一事(追隨善法);
    ②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同意一事(忍受善法);
    ③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避開一事(迴避惡法);
    ④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除去一事(斷除惡法)。

    《中部經典‧比丘品‧第六十八經‧蘆草貧女村經》說示(慎思四依):
    〝阿那律陀說:『師尊!我等對於世尊有如此思維:
    「凡諸漏、雜染、再生、不幸、苦報,未來之生、老、死,彼等已被如來所捨斷。
    ① 是故,如來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從事某者;
    ② (或者)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忍受某者;
    ③ (或者)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迴避某者;
    ④ (或者)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遣除某者。」』〞
    ☆ 〝慎思四依〞類似〝君子九思〞 ➾
    先秦儒家是以倫理道德為根本,也有類似的說法:

    《論語‧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說:〝君子,須從這九個方面,時時去省思自己──
    『➊ 視思明:觀察事物,省思如何明察秋毫?
    ➋ 聽思聰:聽人說話,省思如何聽懂含意?
    ➌ 色思溫:表情態度,省思如何溫和可親?
    ➍ 貌思恭:行為舉止,省思如何合宜恭敬?
    ➎ 言思忠:傳情達意,省思如何可靠真誠?
    ➏ 事思敬:事無大小,省思如何負責認真?
    ➐ 疑思問:疑難問題,省思如何追根究底?
    ➑ 忿思難:憤怒情緒,省思如何過患後果?
    ➒ 見得思義:見到利益,省思是否合乎仁義?』〞

    《增支部經典‧八集‧初五十經篇‧慈品‧八世間法之二經》說示(八世間法):
    ☆ 八世間法( Aṭṭha lokadhamme ) ➾
    也稱為〝世間八風〞。
    ① 利得( Lābho );
    ② 衰敗( Alābho );
    ③ 名譽( Yaso );
    ④ 名毀( Ayaso );
    ⑤ 譏笑( Nindā );
    ⑥ 稱讚( Pasaṃsā );
    ⑦ 安樂( Sukha );
    ⑧ 困苦( Dukkha )。

    《增支部經典‧八集‧初五十經篇‧慈品‧具壽鬱多羅經》說示(省思四依):
    ☆ 本經主旨 ➾
    『不思善、不思惡』很合乎『鄉愿小人』的定義。
    佛陀藉帝釋天告訴弟子應注重『戒定慧』的修持!
    這是梵行的根本!佛法不是:『不思善、不思惡。』
    ☆ 對於『八邪惡法』的四種省思 ➾
    佛陀教誡:
    『①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失!
    ②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失!
    ③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得!
    ④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得!』
    ☆ 八邪惡法( Aṭṭhahi asaddhammehi ) ➾
    ① 利得( Lābhena );
    ② 衰失( Alābhena );
    ③ 名譽( Yasena );
    ④ 聲毀( Ayasena );
    ⑤ 恭敬( Sakkārena );
    ⑥ 不敬( Asakkārena );
    ⑦ 惡欲( Pāpicchatāya );
    ⑧ 惡友( Pāpamittatāya )。
    『〔一、省思四依 ➥〕
    爾時,具壽鬱多羅住水牛田國,隱居處山之漁網圍欄村。
    具壽鬱多羅於此告比丘言:
    「➊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失!
    ➋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失!
    ➌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得!
    ➍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得!」
    〔二、多聞天王 ➥〕
    又,其時,有毘沙門大王,因有要事而從北方行往南方。
    毘沙門大王聞具壽鬱多羅在水牛田國,隱居處山之漁網圍欄村,正在為諸比丘說法,謂:
    「➊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失!
    ➋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失!
    ➌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得!
    ➍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得!」
    時,毘沙門大王──
    猶如說:像力士伸展曲腕或彎曲伸腕;
    正如是:已[迅速]隱沒於水牛田國,隱居處山之漁網圍欄村,而出現於三十三天。
    〔三、帝釋天主 ➥〕
    然後,毘沙門大王往詣彼帝釋天之(座)前;
    至已,如是白帝釋天言:
    「稟告!尊者,知悉!
    於此,有具壽鬱多羅在水牛田國,隱居處山之漁網圍欄村,為諸比丘說法,謂:
    『➊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失!
    ➋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失!
    ➌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得!
    ➍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得!』」
    時,帝釋天──
    猶如說:像力士伸展曲腕或彎曲伸腕;
    正如是:已[迅速]隱沒於三十三天,而出現於水牛田國,隱居處山之漁網圍欄村,具壽鬱多羅之面前。
    〔四、往詣尊者 ➥〕
    然後,帝釋天往詣彼具壽鬱多羅之(座)前;
    至已,禮敬具壽鬱多羅,卻立一面。
    立於一面之帝釋天,如是白具壽鬱多羅言:
    「大德,具壽鬱多羅!為諸比丘說如是之法,是真實耶?謂:
    『➊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失!
    ➋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失!
    ➌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得!
    ➍ 善哉,友!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得!』」
    「誠然!帝釋天!」
    「又,具壽鬱多羅!此為大德自己智解之語耶?
    或者為彼世尊應供正等正覺者之佛語耶?」
    「然者,帝釋天!我當為汝敘說譬喻。
    或有智者,依於此一類譬喻,當解所說被掩蔽之真義也。
    譬如,帝釋天!自村鎮聚落不遠處,有大穀堆。
    大眾由此處,以搬運穀物──
    或以扁擔、或以籃子、或以籠子、或以膝蓋、或以手掌。
    帝釋天!若有人往彼大眾前,
    而如是問,曰:
    『汝等從何處搬運此穀物耶?』
    帝釋天!彼大眾應如何解釋?為正確回答耶?」
    「大德!彼大眾若答:『我等正在由大穀堆搬運!』
    則為正確回答。」
    「如是正答,帝釋天!若有任何善說者,則此一切為世尊應供正等正覺者之佛語。
    我等或其餘人,皆是依彼受持、依彼誦習。」
    〔五、讚歎尊者 ➥〕
    「不可思議,大德!令人驚奇,大德!因為具壽鬱多羅作如此善說,曰:
    『若有任何善說者,則此一切為世尊應供正等正覺者之佛語。
    我等或其餘人,皆是依彼受持、依彼誦習。』
    大德,鬱多羅!爾時,世尊住王舍城,於靈鷲山某次集會──當提婆達多離去(不久)。
    世尊於此,以關於提婆達多(之事),告諸比丘言:
    〔六、省思佛語 ➥〕
    『「➊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失!
    ➋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失!
    ➌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時時省思自得!
    ➍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時時省思他得!」
    〔七、八邪惡法 ➥〕
    諸比丘!心已被「八邪惡法」所征服、所竊據,提婆達多當墮於惡趣、地獄,而住於永久劫不可救助。
    以何為八耶?
    ➊ 諸比丘!提婆達多為「利得」所征服、所竊據,提婆達多當墮於惡趣、地獄,而住於永久劫不可救助;
    ➋ 諸比丘!提婆達多為「衰失」所征服……;
    ➌ 諸比丘!提婆達多為「名譽」所征服……;
    ➍ 諸比丘!提婆達多為「聲毀」所征服……;
    ➎ 諸比丘!提婆達多為「恭敬」所征服……;
    ➏ 諸比丘!提婆達多為「不敬」所征服……;
    ➐ 諸比丘!提婆達多為「惡欲」所征服……;
    ➑ 諸比丘!提婆達多為「惡友」所征服、所竊據,提婆達多當墮於惡趣、地獄,而住於永久劫不可救助。
    諸比丘!如是心已被「八邪惡法」所征服、所竊據,提婆達多當墮於惡趣、地獄,而住於永久劫不可救助。
    〔八、省思八邪 ➥〕
    ➊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利得」,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➋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衰失」,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➌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名譽」,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➍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聲毀」,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➎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恭敬」,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➏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不敬」,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➐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惡欲」,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➑ 善哉,諸比丘!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惡友」,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九、八邪因緣 ➥〕
    ➊ 又,諸比丘!因何理由緣故?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利得」,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耶?
    ➋ 又,諸比丘!因何理由緣故?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衰失」……?
    ➌ 已生起之「名譽」……?
    ➍ 已生起之「聲毀」……?
    ➎ 已生起之「恭敬」……?
    ➏ 已生起之「不敬」……?
    ➐ 已生起之「惡欲」……?
    ➑ 又,諸比丘!因何理由緣故?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惡友」,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耶?
    〔十、八邪果報 ➥〕
    ➊ 因為,諸比丘!假如不克服已生起之「利得」而安於(利得)生活,則殺戮苦惱之漏流(病根)將會發作;
    假如克服已生起之「利得」,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如是則令自己──彼等殺戮苦惱之漏流(病根)即不存在。
    ➋ 因為,諸比丘!假如不克服已生起之「衰失」而安於(衰失)生活……。
    ➌ 假如不克服已生起之「名譽」而安於(名譽)生活……。
    ➍ 假如不克服已生起之「聲毀」而安於(聲毀)生活……。
    ➎ 假如不克服已生起之「恭敬」而安於(恭敬)生活……。
    ➏ 假如不克服已生起之「不敬」而安於(不敬)生活……。
    ➐ 假如不克服已生起之「惡欲」而安於(惡欲)生活……。
    ➑ 因為,諸比丘!假如不克服已生起之「惡友」而安於(惡友)生活,則殺戮苦惱之漏流(病根)將會發作;
    假如克服已生起之「惡友」,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如是則令自己──彼等殺戮苦惱之漏流(病根)即不存在。
    〔十一、克服八邪 ➥〕
    ➊ 實然,諸比丘!因此理由緣故!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利得」,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➋ 克服已生起之「衰失」……;
    ➌ 克服已生起之「名譽」……;
    ➍ 克服已生起之「聲毀」……;
    ➎ 克服已生起之「恭敬」……;
    ➏ 克服已生起之「不敬」……;
    ➐ 克服已生起之「惡欲」……;
    ➑ 實然,諸比丘!因此理由緣故!比丘應當一一克服已生起之「惡友」,而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十二、勝者生活 ➥〕
    是故,諸比丘!應如是學,曰:
    「➊ 應當克服已生起之『利得』,而將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➋ 應當克服已生起之『衰失』,而將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➌ 應當克服已生起之『名譽』,而將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➍ 應當克服已生起之『聲毀』,而將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➎ 應當克服已生起之『恭敬』,而將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➏ 應當克服已生起之『不敬』,而將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➐ 應當克服已生起之『惡欲』,而將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➑ 應當克服已生起之『惡友』,而將安住於得勝者之(修行)生活!」
    實如是,諸比丘!汝等應如此學習。』
    〔十三、梵行根本 ➥〕
    大德,鬱多羅!對於人類來說,有此四眾,即:
    比丘、比丘尼、信士──優婆塞、信女──優婆夷。
    而此正確方法之教導,對於任何人(皆很合適)亦皆已明白揭示。
    大德,具壽鬱多羅!當學習此教法!
    大德,具壽鬱多羅!當圓滿此教法!
    大德,具壽鬱多羅!當傳承此教法!
    大德!此教法者,具有義利而為梵行之根本。」』
    ★ 什麼叫做:『六決擇慧法門』(六擇滅無為)呢?(就是) ➾
    ☆ 六決擇慧法門(六擇滅無為) ➾
    ① 欲決擇慧法門;② 受決擇慧法門;③ 想決擇慧法門;
    ④ 漏決擇慧法門;⑤ 業決擇慧法門;⑥ 苦決擇慧法門。

    《增支部經典‧六集‧初五十經篇‧無上品‧優陀夷六隨念住經》說示(常自省察──六種智慧的決擇法門):
    ★ 什麼叫做:『欲決擇慧法門』(欲擇滅無為)呢?(就是) ➾
    ⓵ 應知欲,⓶ 應知欲之緣起,⓷ 應知欲之差別,⓸ 應知欲之異熟,⓹ 應知欲之滅,⓺ 應知趣向欲滅之道跡。
    〝➊ 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諸比丘!此等五欲繩也。謂:
    ⑴ 眼所識之色可愛、可樂、可喜、可意,能引諸欲,隨順染著。
    ⑵ 耳所識之聲可愛、可樂、可喜、可意,能引諸欲,隨順染著。
    ⑶ 鼻所識之香可愛、可樂、可喜、可意,能引諸欲,隨順染著。
    ⑷ 舌所識之味可愛、可樂、可喜、可意,能引諸欲,隨順染著。
    ⑸ 身所識之觸可愛、可樂、可喜、可意,能引諸欲,隨順染著。
    又,諸比丘!此等雖是非欲,但等於欲繩,即於聖人毘奈耶(聖律)中所說:
    『思念於貪著,世人所愛欲──
    世間萬花筒,彼雖非愛欲;
    思念於貪著,世人所愛欲──
    世間萬花筒,津梁繫欲繩;
    因此賢智者,調伏除貪欲。』
    ➋ 又,諸比丘!何為欲之緣起耶?
    諸比丘!觸,是欲之緣起。
    ➌ 又,諸比丘!何為欲之差別耶?
    諸比丘!⑴ 色之欲是差別;
    ⑵ 聲之欲是差別;
    ⑶ 香之欲是差別;
    ⑷ 味之欲是差別;
    ⑸ 觸之欲是差別。
    諸比丘!是名為欲之差別。
    ➍ 又,諸比丘!何為欲之異熟耶?
    諸比丘!每每當下出現任何──通過愛欲之我慢(我勝、我等、我劣),皆使各類順福分或順非福分(行)之自我個體(存有)再生。
    諸比丘!是名為欲之異熟。
    ➎ 諸比丘!何為欲之滅耶?
    諸比丘!觸之滅,乃欲之滅。
    ➏ 即此八聖道分,乃趣向欲滅之道跡。
    所謂:⑴ 正見、⑵ 正思惟、⑶ 正語、⑷ 正業、⑸ 正命、⑹ 正精進、⑺ 正念、⑻ 正定。
    又,諸比丘!⑴ 聖弟子如是知欲;
    ⑵ 如是知欲之緣起;
    ⑶ 如是知欲之差別;
    ⑷ 如是知欲之異熟;
    ⑸ 如是知欲之滅;
    ⑹ 如是知趣向欲滅之道跡。
    故彼知此(欲)決擇慧法門,是欲滅之梵行。〞
    ★ 什麼叫做:『受決擇慧法門』(受擇滅無為)呢?(就是) ➾
    ⓵ 應知受,⓶ 應知受之緣起,⓷ 應知受之差別,⓸ 應知受之異熟,⓹ 應知受之滅,⓺ 應知趣向受滅之道跡。
    〝➊ 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諸比丘!有三種受。謂:
    ⑴ 樂受、⑵ 苦受、⑶ 不苦不樂受是。
    ➋ 又,諸比丘!何為受之緣起耶?
    諸比丘!觸是受之緣起。
    ➌ 又,諸比丘!何為受之差別耶?
    諸比丘!即:⑴ 有染污之樂受,無染污之樂受;
    ⑵ 有染污之苦受,無染污之苦受;
    ⑶ 有染污之不苦不樂受,無染污之不苦不樂受。
    諸比丘!是名為受之差別。
    ➍ 又,諸比丘!何為受之異熟耶?
    諸比丘!每每當下出現任何──通過感受之我慢(我勝、我等、我劣),皆使各類順福分或順非福分(行)之自我個體(存有)再生。
    諸比丘!是名為受之異熟。
    ➎ 又,諸比丘!何為受之滅耶?
    諸比丘!觸之滅,乃受之滅。
    ➏ 即此八聖道分,乃趣向受滅之道跡。
    所謂:⑴ 正見、⑵ 正思惟、⑶ 正語、⑷ 正業、⑸ 正命、⑹ 正精進、⑺ 正念、⑻ 正定。
    ⑴ 又,諸比丘!聖弟子如是知受;
    ⑵ 如是知受之緣起;
    ⑶ 如是知受之差別;
    ⑷ 如是知受之異熟;
    ⑸ 如是知受之滅;
    ⑹ 如是知趣向受滅之道跡。
    故彼知此(受)決擇慧法門,是受滅之梵行。〞
    ★ 什麼叫做:『想決擇慧法門』(想擇滅無為)呢?(就是) ➾
    ⓵ 應知想,⓶ 應知想之緣起,⓷ 應知想之差別,⓸ 應知想之異熟,⓹ 應知想之滅,⓺ 應知趣向想滅之道跡。
    〝➊ 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諸比丘!有六種想。謂:
    ⑴ 色想、⑵ 聲想、⑶ 香想、⑷ 味想、⑸ 觸想、⑹ 法想是。
    ➋ 又,諸比丘!何為想之緣起耶?
    諸比丘!觸是想之緣起。
    ➌ 又,諸比丘!何為想之差別耶?
    諸比丘!⑴ 色之想是差別;
    ⑵ 聲之想是差別;
    ⑶ 香之想是差別;
    ⑷ 味之想是差別;
    ⑸ 觸之想是差別;
    ⑹ 法之想是差別。
    諸比丘!是名為想之差別。
    ➍ 又,諸比丘!何為想之異熟耶?
    諸比丘!我說:想以言說(表達)為異熟,
    名為:隨想如此、如此!而言說(表達)這般、這般!
    我乃如是想。
    諸比丘!是名為想之異熟。
    ➎ 又,諸比丘!何為想之滅耶?
    諸比丘!觸之滅,乃想之滅。
    ➏ 即此八聖道分,乃趣向想滅之道跡。
    所謂:⑴ 正見、⑵ 正思惟、⑶ 正語、⑷ 正業、⑸ 正命、⑹ 正精進、⑺ 正念、⑻ 正定。
    ⑴ 又,諸比丘!聖弟子如是知想;
    ⑵ 如是知想之緣起;
    ⑶ 如是知想之差別;
    ⑷ 如是知想之異熟;
    ⑸ 如是知想之滅;
    ⑹ 如是知趣向想滅之道跡。
    故彼知此(想)決擇慧法門,是想滅之梵行。〞
    ★ 什麼叫做:『漏決擇慧法門』(漏擇滅無為)呢?(就是) ➾
    ⓵ 應知漏,⓶ 應知漏之緣起,⓷ 應知漏之差別,⓸ 應知漏之異熟,⓹ 應知漏之滅,⓺ 應知趣向漏滅之道跡。
    〝➊ 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諸比丘!有三漏。謂:
    ⑴ 慾漏、⑵ 有漏、⑶ 無明漏。
    ➋ 又,諸比丘!何為漏之緣起耶?
    諸比丘!無明是漏之緣起。
    ➌ 又,諸比丘!何為漏之差別耶?
    諸比丘!⑴ 有令行地獄之漏;
    ⑵ 有令行傍生之漏;
    ⑶ 有令行鬼境之漏;
    ⑷ 有令行人界之漏;
    ⑸ 有令行天界之漏。
    諸比丘!是名為漏之差別。
    ➍ 又,諸比丘!何為漏之異熟耶?
    諸比丘!每每當下出現任何──通過無明之諸行(身行、語行、心行),皆使各類順福分或順非福分(行)之自我個體(存有)再生。
    諸比丘!是名為漏之異熟。
    ➎ 又,諸比丘!何為漏之滅耶?
    諸比丘!無明之滅,乃漏之滅。
    ➏ 即此八聖道分,乃趣向漏滅之道跡。
    所謂:⑴ 正見、⑵ 正思惟、⑶ 正語、⑷ 正業、⑸ 正命、⑹ 正精進、⑺ 正念、⑻ 正定。
    又,諸比丘!⑴ 聖弟子如是知漏;
    ⑵ 如是知漏之緣起;
    ⑶ 如是知漏之差別;
    ⑷ 如是知漏之異熟;
    ⑸ 如是知漏之滅;
    ⑹ 如是知趣向漏滅之道跡。
    故彼知此(漏)決擇慧法門,是漏滅之梵行。〞
    ★ 什麼叫做:『業決擇慧法門』(業擇滅無為)呢?(就是) ➾
    ⓵ 應知業,⓶ 應知業之緣起,⓷ 應知業之差別,⓸ 應知業之異熟,⓹ 應知業之滅,⓺ 應知趣向業滅之道跡。
    〝➊ 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諸比丘!我說思業,
    思已而以⑴ 身、⑵ 語、⑶ 意造業。
    ➋ 又,諸比丘!何為業之緣起耶?
    諸比丘!觸是業之緣起。
    ➌ 又,諸比丘!何為業之差別耶?
    諸比丘!⑴ 有業招感、經驗地獄;
    ⑵ 有業招感、經驗傍生;
    ⑶ 有業招感、經驗鬼境;
    ⑷ 有業招感、經驗人界;
    ⑸ 有業招感、經驗天界。
    諸比丘!是名為業之差別。
    ➍ 又,諸比丘!何為業之異熟耶?
    諸比丘!我說業之異熟有三種。謂:
    ⑴ 於現法受業(現世報);
    ⑵ 於次生受業(次世報);
    ⑶ 於後次受業(後世報)。
    諸比丘!是名為業之異熟。
    ➎ 諸比丘!何為業之滅耶?
    諸比丘!觸之滅,乃業之滅。
    ➏ 即此八聖道分,乃趣向業滅之道跡。
    所謂:⑴ 正見、⑵ 正思惟、⑶ 正語、⑷ 正業、⑸ 正命、⑹ 正精進、⑺ 正念、⑻ 正定。
    諸比丘!⑴ 聖弟子如是知業;
    ⑵ 如是知業之緣起;
    ⑶ 如是知業之差別;
    ⑷ 如是知業之異熟;
    ⑸ 如是知業之滅;
    ⑹ 如是知趣向業滅之道跡。
    故彼知此(業)決擇慧法門,是業滅之梵行。〞
    ★ 什麼叫做:『苦決擇慧法門』(苦擇滅無為)呢?(就是) ➾
    ⓵ 應知苦,⓶ 應知苦之緣起,⓷ 應知苦之差別,⓸ 應知苦之異熟,⓹ 應知苦之滅,⓺ 應知趣向苦滅之道跡。
    〝➊ 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⑴ 生是苦;
    ⑵ 老是苦;
    ⑶ 病是苦;
    ⑷ 死是苦;
    ⑸ 愁悲苦憂惱亦是苦;
    ⑹ 所慾求不得亦是苦;
    ⑺ 簡略說五取蘊是苦。
    ➋ 又,諸比丘!何為苦之緣起耶?
    諸比丘!渴愛是苦之緣起。
    ➌ 又,諸比丘!何為苦之差別耶?
    諸比丘!⑴ 苦有(極度)大;
    ⑵ 有(些許)小;
    ⑶ 有(徐緩)遲去;
    ⑷ 有(非常快地)速去。
    諸比丘!是名為苦之差別。
    ➍ 又,諸比丘!何為苦之異熟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因為被苦所征服,心已被苦所佔據;
    而憂愁、疲勞、悲哀、椎胸而哭、陷於迷亂。
    又或因為遭受──被苦所征服,心已被苦所佔據,
    誰知除滅此苦之一句,或二句之真言(咒文)耶?
    諸比丘!我說因為──有愚痴迷亂(而成為苦)之異熟果;
    或者,我說因為──(向外處處)尋求(三求:慾求、有求、梵行求),而成為苦之異熟果。
    諸比丘!是名為苦之異熟。
    ➎ 又,諸比丘!何為苦之滅耶?
    諸比丘!渴愛之滅,乃苦之滅。
    ➏ 即此八聖道分,乃趣向苦滅之道跡。
    所謂:⑴ 正見、⑵ 正思惟、⑶ 正語、⑷ 正業、⑸ 正命、⑹ 正精進、⑺ 正念、⑻ 正定。
    又,諸比丘!⑴ 聖弟子如是知苦;
    ⑵ 如是知苦之緣起;
    ⑶ 如是知苦之差別;
    ⑷ 如是知苦之異熟;
    ⑸ 如是知苦之滅;
    ⑹ 如是知趣向苦滅之道跡。
    故彼知此(苦)決擇慧法門,是苦滅之梵行。〞}

卍    卍    卍

《佛遺教經》課誦本【淺譯與解說版】 The Buddha's Last Bequest
── 佛曆 2562.8.18(日)菩提僧團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您的留言!歡迎藏經校對,校對稿請寄回 “翠峰精舍” palitx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