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部經典》第十五 Mahānidānasutta 大緣經 (DN 15)
The Great Causes Discourse
巴漢英對照 佛曆 2558. 3. 30 心 法師 編目恭譯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大緣經》目錄 (Contents)
The Great Causes Discourse
巴漢英對照 佛曆 2558. 3. 30 心 法師 編目恭譯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大緣經》目錄 (Contents)
第一篇 前言 Paṭiccasamuppādo
第二篇 緣起甚深
第一品 苦之聖諦 Dukkha Ariya-Sacca
第二品 苦集聖諦 Dukkha-Samudaya Ariya-Sacca
第一章 十二因緣 Dvādasa-Paṭicca-Samuppāda
第一節 老死 (Aging and Death)
第二節 出生 (Birth)
第三節 擁有 (Becoming)
第四節 執取 (Clinging)
第五節 渴愛 (Craving)
第六節 感受 (Feeling)
第七節 接觸 (Contact)
第八節 名色 (Name-and-form)
第九節 心識 (Consciousness)
第二章 苦蘊之集
第三品 苦滅聖諦 Dukkha-Nirodha Ariya-Sacca
第一章 老死 (Aging and Death)
第二章 出生 (Birth)
第三章 擁有 (Becoming)
第四章 執取 (Clinging)
第五章 渴愛 (Craving)
第一節 渴愛為緣 (Dependent on Craving)
第二節 惡不善法
第三節 守護
第四節 慳吝
第五節 佔有
第六節 依戀
第七節 欲貪
第八節 計較
第九節 利得
第十節 尋求
第六章 感受 (Feeling)
第七章 接觸 (Contact)
第八章 名色 (Name-and-form)
第九章 心識 (Consciousness)
第四品 滅苦之道 Dukkha-Nirodha-Gāminī-Paṭipadā Ariya-Sacca
第一章 正知色蘊──身念住
第一節 臆想有我 Attapaññatti (Delineations of a Self)
1. 有色有限
2. 有色無限
3. 無色有限
4. 無色無限
第二節 色蘊無我 Naattapaññatti (Non-Delineations of a Self)
1. 有色有限
2. 有色無限
3. 無色有限
4. 無色無限
第二章 正觀受蘊 Attasamanupassanā (Assumptions of a Self)
第一節 感受無我──受念住 vedanā me attā (Feeling is my self)
第二節 心靈無我──心念住 appaṭisaṃvedano me attā (My self is oblivious)
第三節 諸法無我──法念住 vedanādhammo hi me attā (my self is subject to feeling)
第四節 圓滿涅槃 parinibbāyati (totally unbound)
1. 證解脫智
2. 不執臆說
第三章 出離想蘊
第一節 慧解脫 Paññāvimutta
1. 九有情居
(1) 七識住 Satta viññāṇaṭṭhiti (Seven Stations of Consciousness)
Ⅰ. 欲界人天
Ⅱ. 初禪梵身
Ⅲ. 二禪光音
Ⅳ. 三禪遍淨
Ⅴ. 空無邊處
Ⅵ. 識無邊處
Ⅶ. 無所有處
(2) 二想處 dve āyatanāni
Ⅰ. 無想處
Ⅱ. 非想非非想處
2. 如實出離
3. 慧解脫者 Paññāvimutta
第二節 俱解脫 Ubhatobhāgavimuttiyā
1. 八解脫 Aṭṭha vimokkhā (Eight Emancipations)
(1) 有色觀色
(2) 無色觀色
(3) 清淨勝解
(4) 空無邊處
(5) 識無邊處
(6) 無所有處
(7) 非非想處
(8) 想受滅盡
2. 俱解脫者 Ubhatobhāgavimuttiyā
第三篇 結語 (Epilog)
第二篇 緣起甚深
第一品 苦之聖諦 Dukkha Ariya-Sacca
第二品 苦集聖諦 Dukkha-Samudaya Ariya-Sacca
第一章 十二因緣 Dvādasa-Paṭicca-Samuppāda
第一節 老死 (Aging and Death)
第二節 出生 (Birth)
第三節 擁有 (Becoming)
第四節 執取 (Clinging)
第五節 渴愛 (Craving)
第六節 感受 (Feeling)
第七節 接觸 (Contact)
第八節 名色 (Name-and-form)
第九節 心識 (Consciousness)
第二章 苦蘊之集
第三品 苦滅聖諦 Dukkha-Nirodha Ariya-Sacca
第一章 老死 (Aging and Death)
第二章 出生 (Birth)
第三章 擁有 (Becoming)
第四章 執取 (Clinging)
第五章 渴愛 (Craving)
第一節 渴愛為緣 (Dependent on Craving)
第二節 惡不善法
第三節 守護
第四節 慳吝
第五節 佔有
第六節 依戀
第七節 欲貪
第八節 計較
第九節 利得
第十節 尋求
第六章 感受 (Feeling)
第七章 接觸 (Contact)
第八章 名色 (Name-and-form)
第九章 心識 (Consciousness)
第四品 滅苦之道 Dukkha-Nirodha-Gāminī-Paṭipadā Ariya-Sacca
第一章 正知色蘊──身念住
第一節 臆想有我 Attapaññatti (Delineations of a Self)
1. 有色有限
2. 有色無限
3. 無色有限
4. 無色無限
第二節 色蘊無我 Naattapaññatti (Non-Delineations of a Self)
1. 有色有限
2. 有色無限
3. 無色有限
4. 無色無限
第二章 正觀受蘊 Attasamanupassanā (Assumptions of a Self)
第一節 感受無我──受念住 vedanā me attā (Feeling is my self)
第二節 心靈無我──心念住 appaṭisaṃvedano me attā (My self is oblivious)
第三節 諸法無我──法念住 vedanādhammo hi me attā (my self is subject to feeling)
第四節 圓滿涅槃 parinibbāyati (totally unbound)
1. 證解脫智
2. 不執臆說
第三章 出離想蘊
第一節 慧解脫 Paññāvimutta
1. 九有情居
(1) 七識住 Satta viññāṇaṭṭhiti (Seven Stations of Consciousness)
Ⅰ. 欲界人天
Ⅱ. 初禪梵身
Ⅲ. 二禪光音
Ⅳ. 三禪遍淨
Ⅴ. 空無邊處
Ⅵ. 識無邊處
Ⅶ. 無所有處
(2) 二想處 dve āyatanāni
Ⅰ. 無想處
Ⅱ. 非想非非想處
2. 如實出離
3. 慧解脫者 Paññāvimutta
第二節 俱解脫 Ubhatobhāgavimuttiyā
1. 八解脫 Aṭṭha vimokkhā (Eight Emancipations)
(1) 有色觀色
(2) 無色觀色
(3) 清淨勝解
(4) 空無邊處
(5) 識無邊處
(6) 無所有處
(7) 非非想處
(8) 想受滅盡
2. 俱解脫者 Ubhatobhāgavimuttiyā
第三篇 結語 (Epilog)